孔子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濟寧市曲阜市尼山鎮(zhèn)境內(nèi)),東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開創(chuàng)了私人講學(xué)的風(fēng)氣,是儒家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yuǎn)的影響。
孔子曾帶領(lǐng)部分弟子周游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了《六經(jīng)》(《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鬃尤ナ篮?,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了儒家經(jīng)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是當(dāng)時社會上的最博學(xué)者之一,被后世統(tǒng)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師、萬世師表、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北宋政治家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它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此書在中國古代社會所發(fā)揮的作用與影響之大。
《論語》進入經(jīng)書之列是在唐代?!暗教拼?,禮有《周禮》《儀禮》《禮記》,春秋有《左傳》《公羊》《谷梁》,加上《論語》《爾雅》《孝經(jīng)》,這樣是十三經(jīng)。”
目錄、篇簡介一覽
《論語》的篇名通常取開篇前兩個字作為篇名;若開篇前兩個字是“子曰”,則跳過取句中的前兩個字;若開篇三個字是一個詞,則取前三個字。篇名與其中的各章沒有意義上的邏輯關(guān)系,僅可當(dāng)作頁碼看待。
學(xué)而第一 (主要講“務(wù)本”的道理,引導(dǎo)初學(xué)者進入“道德之門”)
為政第二 (主要講治理國家的道理和方法)
八佾第三 (主要記錄孔子談?wù)摱Y樂)
里仁第四 (主要講仁德的道理)
公冶長第五 (主要講評價古今人物及其得失)
雍也第六 (記錄孔子和弟子們的言行)
述而第七 (主要記錄孔子的容貌和言行)
泰伯第八 (主要記孔子和曾子的言論及其對古人的評論)
子罕第九 (主要記孔子言論,重點為孔子的行事風(fēng)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
鄉(xiāng)黨第十 (主要記錄孔子言談舉止,衣食住行和生活習(xí)慣)
先進第十一 (主要記錄孔子教育言論和對其弟子的評論)
顏淵第十二 (主要講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實行仁德,如何為政和處世)
子路第十三 (主要記錄孔子論述為人和為政的道理)
憲問第十四 (主要記錄孔子和其弟子論修身為人之道,以及對古人的評價)
衛(wèi)靈公第十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國時的關(guān)于仁德治國方面的言論)
季氏第十六 (主要記孔子論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禮法治國)
陽貨第十七 (主要記錄孔子論述仁德,闡發(fā)禮樂治國之道)
微子第十八 (主要記錄古代圣賢事跡、孔子眾人周游列國中的言行及周游途中世人對于亂世的看法)
子張第十九 (主要記錄孔子和弟子們探討求學(xué)為道的言論,弟子們對于孔子的敬仰贊頌)
堯曰第二十 (主要記錄古代圣賢的言論和孔子對于為政的論述)
內(nèi)容梗概
道德
子曰:茍志于仁矣,無惡也。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
仁遠(yuǎn)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當(dāng)仁不讓于師。
務(wù)民之義,敬鬼神而遠(yuǎn)之,可謂知矣。
君子可欺也,不可罔也。
克己復(fù)禮為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愛人,知人,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修養(yǎng)
君子無所爭。
內(nèi)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禮樂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不學(xué)詩,無以言;不學(xué)禮,無以立。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于親,則民興于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p>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政治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p>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p>
樂然后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后取。人不厭其取。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yuǎn)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遠(yuǎn)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nèi)。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nèi)也。
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人格
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xué)也。
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
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君子學(xué)道則愛人,小人學(xué)道則易使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不怨天,不尤人,下學(xué)而上達(dá),知我者其天乎。
子之所慎:齊、戰(zhàn)、疾。
子不語怪。力。亂。神。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唯酒無量。不及亂。
食不語。寢不言。
溫。良。恭。儉。讓。
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知其不可而為之。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德行。言語。政事。文學(xué)。
過猶不及。
臨事而懼。好謀而成。
顏回:不遷怒。不貳過。
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余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匾膊桓钠錁?。賢哉回也。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禮之用,和為貴。
有子曰:信近于義。言可復(fù)也。恭近于禮。遠(yuǎn)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慎終追遠(yuǎn)。民德歸厚矣。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于斯矣。
可以托六尺之孤??梢约陌倮镏ER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yuǎn)乎。
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君子思不出其位。
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xué)。吾必謂之學(xué)矣。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子夏曰:仕而優(yōu)則學(xué),學(xué)而優(yōu)則仕。
子游曰:事君數(shù),斯辱矣;朋友數(shù),斯疏矣。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p>
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特點
現(xiàn)存《論語》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wù)撝Z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wù)撝Z48章?!墩撜Z》多為語錄,但都辭約義富,有些語句、篇章形象生動??鬃釉鴨柖Y于老子,圣人很謙虛的求教。
孔子是《論語》描述的中心,“夫子風(fēng)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龍征圣》);書中不僅有關(guān)于他的儀態(tài)舉止的靜態(tài)描寫,而且有關(guān)于他的個性氣質(zhì)的傳神刻畫。此外,圍繞孔子這一中心,《論語》還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回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脫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鬃右虿氖┙蹋瑢τ诓煌膶ο?,考慮其不同的素質(zhì)、優(yōu)點和缺點、進德修業(yè)的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教誨。表現(xiàn)了誨人不倦的可貴精神。據(jù)《顏淵》記載,同是弟子問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顏淵“克己復(fù)禮為仁”(為仁的表現(xiàn)之一為克己復(fù)禮,有所不為);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以欲施做答,欲是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之取舍,施是個人主觀能動性的實踐,用好心壞心來說,要防止好心辦壞事,就要慎施。)答司馬?!叭收咂溲砸沧殹薄n仠Y學(xué)養(yǎng)高深,故答以“仁”學(xué)綱領(lǐng),對仲弓和司馬牛則答以細(xì)目。又如,”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因為“由也兼人,故退之?!贝鹑接校骸奥勊剐兄??!币驗椤扒笠餐?,故進之?!边@不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問題,其中還飽含孔子對弟子的高度的責(zé)任心!
歷史考證
編纂者
永平元年,(公元58年)徐防上書云“發(fā)明章句,始于子夏”,是漢人于七十子重子夏,故以《毛詩》直承子夏。徐防言,當(dāng)重師法,系思想史一關(guān)節(jié)。又云“《論語》不宜射策”,則知其時《論語》之地位尚不高。
后趙岐于《孟子題辭》有“七十子之疇,會集夫子所言,以為《論語》。《論語》者,《五經(jīng)》之錧鎋,《六藝》之喉衿也”之說。
宋儒則尊顏回,有“孔顏之樂”。小程子伊川曾作《顏子所好何學(xué)論》。使《論語》地位大大提高。
清代學(xué)者崔述則對《論語》的成書提出不同看法,他注意到今本《論語》前后十篇在文體和稱謂上存在差異,前十篇記孔子答定公、哀公之問,皆變文稱“孔子對曰”,以表示尊君。答大夫之問則稱“子曰”,表示有別于君,“以辨上下而定民志”。而后十篇中的《先進》、《顏淵》等篇,答大夫之問也皆作“孔子對曰”,故懷疑“前十篇皆有子、曾子門人所記,去圣未遠(yuǎn),禮制方明;
后十篇則后人所續(xù)記,其時卿位益尊,卿權(quán)益重,蓋有習(xí)于當(dāng)世所稱而未嘗詳考其體例者,故不能無異同也”。又如,前十篇中孔子一般稱“子”不稱“孔子”,門人問學(xué)也不作“問于孔子”。而后十篇中的《季氏》、《微子》多稱孔子,《陽貨》篇子張問仁,《堯曰》篇子張問政,皆稱“問于孔子”,與《論語》其他篇不同,“其非孔氏遺書明甚,蓋皆后人采之他書者”。受崔述的影響,以后學(xué)者繼續(xù)從《論語》前后十篇用語、稱謂的差異對其成書作出判斷,有學(xué)者甚至認(rèn)為《論語》最初只有單獨的篇,其編定成書,要在漢代以后。
唐·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轉(zhuǎn)引鄭玄注云:《論語》“仲弓、子游、子夏等撰?!边@一說法在郭店簡中得到旁證。郭店一號墓不晚于公元前300年。郭店簡“《語叢·三》簡引述《論語》,更確證該書之早”?!墩Z叢·一》引用子思子《坊記》內(nèi)容,而《坊記》還引用過《論語》的內(nèi)容。“《語叢》摘錄《坊記》,證明《坊記》早于戰(zhàn)國中期之末,而《坊記》又引述《論語》,看來《論語》為孔子門人仲弓、子夏等撰定之說還是可信的?!笨鬃拥茏又?,有子代孔子,以所事孔子事之,稱子并不奇怪,子指老師,對儒家學(xué)子除了師承之外亦有掌門人之意。除了孔子,有子,曾子,冉子、閔子亦稱子,冉子、閔子早逝,故師承的儒家掌門,只能是曾參,故代有子者只剩曾子有可能。顏回,雖然被尊奉,但由于早死,沒來得及收徒,不是弟子記載,故不稱子,可能是家人所記。原憲,膝雕開,雖然收徒,世稱子思子,膝雕子,但論語所記,亦不是弟子記載,故亦不稱子,多半是師兄弟偶而提及。
成書年代
《論語》既是語錄體又是若干斷片的篇章集合體。
《學(xué)而篇第一》曾子招攬子夏后,當(dāng)是子張去世開始,起于結(jié)束孔門內(nèi)斗。終于墨道兩家崛起,走向科學(xué)的道路。從每一篇章關(guān)于內(nèi)容的變化,可以反映出孔子死后留在魯國的掌門人變化,《論語》各章的稱呼變化簡直就是赤裸裸的權(quán)力斗爭史啊
這些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就是前后兩章間,也不一定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而且這些斷片的篇章絕不是一個人的手筆?!墩撜Z》一書,篇幅不多,卻出現(xiàn)了不少次的重復(fù)的章節(jié)。其中有字句完全相同的,如“巧言令色鮮矣仁”一章,先見于《學(xué)而篇第一》,又重出于《陽貨篇第十七》;“博學(xué)于文”一章,先見于《雍也篇第六》,又重出于《顏淵篇第十二》。又有基本上是重復(fù)只是詳略不同的,如“君子不重”章,《學(xué)而篇第一》多出十一字,《子罕篇第九》只載“主忠信”以下的十四個字;“父在觀其志”章,《學(xué)而篇第一》多出十字,《里仁篇第四》只載“三年”以下的十二字。還有一個意思,卻有各種記載的,如《里仁篇第四》說:“不患莫己知,求可為也?!薄稇梿柶谑摹酚终f:“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薄缎l(wèi)靈公篇第十五》又說:“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如果加上《學(xué)而篇第一》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便是重復(fù)四次。這種現(xiàn)象只能作一個合理的推論:孔子的言論,當(dāng)時弟子各有記載,后來才匯集成書。所以《論語》一書絕不能看成某一個人的著作。
那么,《論語》的作者是一些什么人呢?其中當(dāng)然有孔子的學(xué)生。今天可以窺測得到的有兩章。一章在《子罕篇第九》:
“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p>
“牢”是人名,相傳他姓琴,字子開,又字子張(這一說法最初見于王肅的偽《孔子家語》(后經(jīng)出土文獻(xiàn)證明并非偽書,詳見李學(xué)勤《竹簡<家語>與漢魏孔氏家學(xué)》)。因此可以認(rèn)為琴牢和琴張應(yīng)該是同一個人)。這一章是琴牢的本人的記載,編輯《論語》的人,“直取其所記而載之耳”(日本學(xué)者安井息軒《論語集說》中語)。另一章就是《憲問篇第十四》的第一章: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
“憲”是原憲,字子思,也就是《雍也篇第六》的“原思之為宰”的原思。這里也去姓稱名,不稱字,顯然和《論語》的一般體例不合,因此也可以推論,這是原憲自己的筆墨。
《論語》的篇章不但出自孔子不同學(xué)生之手,而且還出自他不同的再傳弟子之手。這里面不少是曾參的學(xué)生的記載。像《泰伯篇第八》的第一章: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不能不說是曾參的門弟子的記載。又如《子張篇第十九》:
“子夏之門人問交于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訌堅唬骸惡跷崴劊壕幼鹳t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歟,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歟,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這一段又象子張或者子夏的學(xué)生的記載。又如《先進篇第十一》的第五章和第十三章:
“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p>
“閔子侍側(cè),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p>
孔子稱學(xué)生從來直呼其名,獨獨這里對閔損稱字,不能不啟人疑竇。有人說,這是“孔子述時人之言”,從上下文意來看,這一解釋不可憑信,崔述在《論語余說》中加以駁斥是正確的。我認(rèn)為這一章可能就是閔損的學(xué)生所追記的,因而有這一不經(jīng)意的失實,至于《閔子侍側(cè)》一章,不但閔子騫稱“子”,而且列在子路、冉有、子貢三人之前,都是難以理解的,以年齡而論,子路最長;以仕宦而論,閔子更趕不上這三人。他憑什么能在這一段記載上居于首位而且得著“子”的尊稱呢?合理的推論是,這也是閔子騫的學(xué)生把平日聞于老師之言追記下來而成的?!墩撜Z》一書有孔子弟子的筆墨,也有孔子再傳弟子的筆墨,那么,著作年代便有先后了。這一點,從詞義的運用上也適當(dāng)?shù)胤从沉顺鰜恚┤纭胺蜃印币辉~,在較早的年代一般指第三者,相當(dāng)于“他老人家”,直到戰(zhàn)國,才普遍用為第二人稱的表敬代詞,相當(dāng)于“你老人家”。《論語》的一般用法都是相當(dāng)于“他老人家”的,孔子學(xué)生當(dāng)面稱孔子為“子”,背后才稱“夫子”,別人對孔子也是背面才稱“夫子”,孔子稱別人也是背面才稱“夫子”。只是《陽貨篇第十七》中有兩處例外,言偃對孔子說,“昔者偃也聞諸夫子”;子路對孔子也說,“昔者由也聞諸于夫子”,都城是當(dāng)面稱“夫子”,“夫子”用如“你老人家”,開戰(zhàn)國時運用“夫子”一詞的詞義之端。崔述在《洙泗信錄》據(jù)此斷定《論語》的少數(shù)篇章的“駁雜”,固然未免武斷;但《論語》的著筆有先有后,其間相距或者不止于三、五十年,似乎可以由此窺測得到。
《文選·辨命論注》引《傅子》也說:
“昔仲尼既沒,仲弓之徒追論夫子之言,謂之《論語》?!?/p>
從這兩段話里,我們得到兩點概念:(1)“論語”“論”是“論纂”的意思,“論語”的“語”是“語言”的意思?!罢撜Z”就是把“接聞于夫子之語”“論纂”起來的意思。(2)“論語”的名字是當(dāng)時就有的,不是后來別人給它的。
關(guān)于“論語”命名的意義,后來還有些不同的說法,譬如由劉熙在《釋名·釋典·藝》中表達(dá)的有關(guān)于“論語”的觀點可知他認(rèn)為“論語”的意義便是“有條理地敘述自己的話”。說到這里,誰都不免會問一句:難道除孔子和他的弟子以外,別人說的話都不是“有條理的敘述”嗎?如果不是這樣,那么“論語”這樣的命名有什么意義呢?可見劉熙這一解釋是很牽強的。(《釋名》的訓(xùn)詁名物,以音訓(xùn)為主,其中不少牽強附會的地方。)還有把“論”解釋為“討論”的,說“論語”是“討論文義”的書,何異孫的《十一經(jīng)問對》便是如是主張,更是后出的主觀看法了。
關(guān)于《論語》命名的來由,也有不同的說法。王充在《論衡·正說篇》便說:“初,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彼坪跏恰墩撜Z》之名要到漢武帝時才由孔安國、扶卿給它的。這一說法不但和劉歆、班固的說法不同,而且也未必與事實相合?!抖Y記·坊記》中有這樣一段話:
“子云:君子弛其親之過而敬其美?!墩撜Z》曰:‘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坊記》的著作年代雖然還不能確定,但不會在漢武帝以后,是可以斷言的。因之,《論衡》的這一說法也未必可靠。由此可以得出結(jié)論:“論語”這一書名是當(dāng)日的編纂者給它命名的,意義是語言的論纂。
語可論者”——《論語》之名義
陳科華
《論語》作為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文本其名義到底所指為何,自漢代以來就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比較重要的觀點有:
(1)班固:《漢書·藝文志》:
“《論語》者,孔子應(yīng)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也。當(dāng)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p>
(2)劉向:《別錄》:
“《魯論語》二十篇,皆孔子弟子記諸善言也?!毙鲜瑁骸爸毖栽谎?,答述曰語,散則言語可通,故此論夫子之語而謂之善言也?!?/p>
(3)劉熙:《釋名·釋典藝》:
“《論語》,記孔子與弟子所語之言也。論,倫也,有倫理也。語,敘也,敘己所欲說也?!保?)何異孫:《十一經(jīng)問對》:
“《論語》有弟子記夫子之言者,有夫子答弟子問,有弟子自相答者,又有時人相言者,有臣對君問者,有師弟子對大夫之問者,皆所以討論文義,故謂之《論語》。”
版本真?zhèn)?/p>
《論語》成書于戰(zhàn)國初期。因秦始皇焚書坑儒(古時稱為方術(shù)士,擅長祭祀,算命等),到西漢時期僅有口頭傳授及從孔子住宅夾壁中所得的本子,計有:魯人口頭傳授的《魯論語》20篇,齊人口頭傳授的《齊論語》22篇,從孔子住宅夾壁中發(fā)現(xiàn)的《古論語》21篇。西漢末年,帝師張禹精治《論語》,并根據(jù)《魯論語》,參照《齊論語》,另成一論,稱為《張侯論》。此本成為當(dāng)時的權(quán)威讀本,據(jù)《漢書·張禹傳》記載:“諸儒為之語曰:‘欲為《論》,念張文?!墒菍W(xué)者多從張氏,馀家寢微?!薄洱R論語》《古論語》不久亡佚。東漢末鄭玄又以“張侯論”為底本,參照《齊論》、《古論》作《論語注》,遂為《論語》定本。
孔壁中書本《論語》由孔安國隸古定。當(dāng)孔安國向武帝獻(xiàn)書時,正值“巫蠱事件”,朝廷將這批書退還給孔氏,“其學(xué)于是在孔家流傳。”
《論語》到漢朝,有三種不同的本子:1、《魯論語》二十篇;2、《齊論語》二十二篇其中二十篇的章句很多和《魯論語》相同,但是多出《問王》和《知道》兩篇;3、《古文論語》二十一篇,也沒有《問王》和《知道》兩篇,但是把《堯曰篇》的“子張問”另分為一篇,于是有了兩個《子張篇》。篇次也和《齊論》《魯論》不一樣,文字不同的計四百多字。
《魯論》和《齊論》最初各有師傳,到西漢末年,安昌候張禹先學(xué)習(xí)了《魯論》,后來又講習(xí)《齊論》,于是把兩個本子融合為一,但是篇目以《魯論》為根據(jù),“采獲所安”,號為《張候論》。張禹是漢成帝的師傅,其時極為尊貴,所以他的這一個本子便為當(dāng)時一般儒生所尊奉,后漢靈帝時所刻的《熹平石經(jīng)》就是用的《張候論》。
《古文論語》是在漢景帝時由魯恭王劉余在孔子舊宅壁中發(fā)現(xiàn)的,當(dāng)時并沒有傳授。何晏《論語集解·序》說:“《古論》,唯博士孔安國為之訓(xùn)解,而世不傳?!薄墩撜Z集解》并經(jīng)常引用了孔安國的《注》。但孔安國是否曾為《論語》作訓(xùn)解,《集解》中的孔安國說是否偽作,陳鳣的《論語古訓(xùn)·自序》已有懷疑,沈濤的《論語孔注辨?zhèn)巍氛J(rèn)為就是何晏自己的偽造品,丁晏的《論語孔注證偽》由認(rèn)為出于王肅之手。這一官司我們且不去管它。直到東漢末年,大學(xué)者鄭玄《論語注》以《張候論》為依據(jù),參照《齊論》、《古論》,作了《論語注》。在殘存的鄭玄《論語注》中我們還可以窺見魯、齊、古三種《論語》本子的異同,然而,我們今天所用的《論語》本子,基本上就是《張候論》。于是懷疑《論語》的人便在這里抓住它作話柄。張禹這個人實際上夠不上說是一位“經(jīng)師”,只是一個無恥的政客,附會王氏,保全富貴,當(dāng)時便被斥為“佞臣”,所以崔述在《論語源流附考》中竟說:“《公山》《佛肸》兩章安知非其有意采之以入《魯論》為己解嘲乎?”但是,崔述的話縱然不為無理,而《論語》的篇章仍然不能說有后人所杜撰的東西在內(nèi),頂多只是說有摻雜著孔門弟子以及再傳弟子之中的不同傳說而已。
如果我們要研究孔子,仍然只能以《論語》為最可信賴的材料。無論如何,《論語》的成書要在《左傳》之前,我很同意劉寶楠在《論語正義》(《公山章》)的主張,我們應(yīng)該相信論語來補充《左傳》,不應(yīng)該根據(jù)《左傳》來懷疑《論語》。至于崔述于后代的封建道德作為標(biāo)準(zhǔn),以此來范圍孔子,來測量《論語》的真?zhèn)?,純駁,更是不公平和不客觀的。
1973年河北定縣八角廊出土有竹簡《論語》。
2016年江西南昌西漢?;韬顒①R墓出土有竹書《論語·知道》篇,可能屬于已經(jīng)失傳《論語·齊論》。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出土了約5000枚竹簡,考古人員在這些竹簡中發(fā)現(xiàn)了失傳已久的《論語·知道》篇,并初步斷定屬《論語》的《齊論》版本。
研究成果
自漢代以來,便有不少人注解《論語》。它與《孝經(jīng)》是漢初學(xué)習(xí)者必讀之書,是漢人啟蒙書的一種。漢朝人所注釋的《論語》,基本上全部亡佚,今日所殘存的,以鄭玄(127—200),《后漢書》有傳)注為較多,因為敦煌和日本發(fā)現(xiàn)了一些唐寫本的殘卷。估計十存六七;其他各家,在何晏(190—249年)《論語集解》以后,就多半只存于《論語集解》中?!妒?jīng)注疏·論語注疏》就是用的何晏《集解》,宋人邢昺(932—1010年,《宋史》有傳)的《疏》。至于何晏、邢昺前后還有不少專注《論語》的書,可以參看清人朱彝尊(1629—1709年),《清史稿》有傳)《經(jīng)義考》,紀(jì)盷(1724—1805年)等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以及唐陸德明(550左右—630年左右)。《新唐書》對他的生卒年并沒有明確記載,此由《冊府元龜》卷九十七推而估計之)《經(jīng)典釋文序錄》和吳檢齋(承仕)師的《疏證》。
關(guān)于《論語》的書,真是汗牛充棟,舉不勝舉。讀者如果認(rèn)為看了《論語譯注》還有進一步研究的必要,可以再看下列幾種書:
1、《論語注疏》——即何晏集解、邢昺疏,在《十三經(jīng)注疏》中,除武英殿本外,其他各本多沿襲阮元南昌刻本,因它有《校勘記》,可以參考,基本文文字出現(xiàn)于《??庇洝返模阍谀俏淖志溆覀?cè)用小圈作標(biāo)識,便于查考,非今人之注疏可比。
2、《論語集注》——宋朱熹(1130—1200年)從《禮記》中抽出《大學(xué)》和《中庸》,合《論語》、《孟子》為《四書》,自己用很大功力做《集注》。固然有很多封建道德迂腐之論,朱熹本人也是個客觀唯心主義者。但一則自明朝以至清末,科舉考試,題目都從《四書》中出,所做文章的義理,也不能違背朱熹的見解,這叫做“代圣人立言”,影響很大。二則朱熹對于《論語》,不但講“義理”,也注意訓(xùn)詁。所以這書是論語注疏中的重中之重,非今人之注疏可比。
3、劉寶楠(1791—1855年)《論語正義》——清代的儒生大多不滿意于唐、宋人的注疏,所以陳奐(1786—1863年)作《毛詩傳疏》,焦循(1763—1820年)作《孟子正義》。劉寶楠便依焦循作《孟子正義》之法,作《論語正義》,因病而停筆,由他的兒子劉恭冕(1821—1880年)繼續(xù)寫定。所以這書實際是劉寶楠父子二人所共著。征引廣博,折中大體恰當(dāng)。只因?qū)W問日益進展,當(dāng)日的好書,今天便函可以指出不少缺點,但參考價值仍然不少。
4、程樹德《論語集釋》。
5、楊樹達(dá)(1885—1956年),《論語疏證》。這書把三國以前所有征引《論語》或者和《論語》的有關(guān)資料都依《論語》原文疏列,有時出己意,加案語。值得參考。
6、錢遜《論語淺解》。
7、馮夢龍《論語指月》。
8、敦煌版《論語注》,非今人之注疏可比。
9、錢穆《論語文解》《論語新解》九州出版社,聯(lián)經(jīng)出版公司。
10.楊伯峻《論語譯注》 中華書局
11.李炳南《論語講要》
選譯及賞析
學(xué)而第一
編纂者深思熟慮后將一些話安排到第一章;核心思想:團結(jié)、澄清個人的行為的誤會、訴說發(fā)生的事實是必要的
【原文】
《論語八則》竇中亮
《論語八則》竇中亮
1·1 子曰(1):“學(xué)(2)而時習(xí)(3)之,不亦說(4)乎?有朋(5)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6)乎?人不知(7),而不慍(8),不亦君子(9)乎?”
【注釋】
(1)子:中國古代對于有地位、有學(xué)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
《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學(xué):孔子在這里所講的“學(xué)”,主要是指學(xué)習(xí)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tǒng)文化典籍。
(3)時習(xí):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dāng)?shù)臅r候”。但朱熹在《論語集注》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傲?xí)”,指演習(xí)禮、樂;復(fù)習(xí)詩、書。也含有溫習(xí)、實習(xí)、練習(xí)的意思。
(4)說:音yuè,同悅,愉快、高興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舊注說,“同門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師門下學(xué)習(xí)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樂:與說有所區(qū)別。舊注說,悅在內(nèi)心,樂則見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賓語。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說別人不了解自己。
(8)慍:音yùn,惱怒,怨恨。
(9)君子:《論語》書中的君子,有時指有德者,有時指有位者。此處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譯文】
孔子說:“經(jīng)常復(fù)習(xí)學(xué)過的知識,不是很愉快嗎?有朋友來,不是很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的能力,我也不惱怒,不也是君子嗎?”
【譯文二】
夫子曾經(jīng)說過,
學(xué)了又時常溫習(xí)和練習(xí)的人,是令人高興的。
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yuǎn)方來,是令人快樂的。
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
【譯文三】孔子說:“學(xué)習(xí)到的知識時常去復(fù)習(xí),難道不是高興的事嗎?有朋友從遠(yuǎn)方來,難道不是快樂的事嗎?有的人雖然沒有知識,但是有德行,難道就不是君子嗎?”(孔子用辯證的方式,教育弟子首先要修養(yǎng)德行,沒有“立身之本”有再多知識都不是君子,反之,雖沒有知識,但德行修養(yǎng)好,也是君子。)
【評析】
宋代著名學(xué)者朱熹對此章評價極高,說它是“入道之門,積德之基”。本章這三句話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三句話,一句一個意思,前后句子也沒有什么連貫性。但也有人認(rèn)為這樣解釋不符合原義,指出這里的“學(xué)”不是指學(xué)習(xí),而是指學(xué)說或主張;“時”不能解為時常,而是時代或社會的意思,“習(xí)”不是溫習(xí),而是使用,引申為采用。而且,這三句話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連貫的。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學(xué)說,要是被社會采用了,那就太高興了;退一步說,要是沒有被社會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贊同我的學(xué)說,紛紛到我這里來討論問題,我也感到快樂;再退一步說,即使社會不采用,人們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這樣做,不也就是君子嗎?(見《齊魯學(xué)刊》1986年第6期文)這種解釋可以自圓其說,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讀者在理解本章內(nèi)容時參考。
總之,本章提出以學(xué)習(xí)為樂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慍,反映出孔子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yǎng)、嚴(yán)格要求自己的主張。
【原文】
1·2 有子(1)曰:“其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鮮(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5)。君子務(wù)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8)?”
【注釋】
(1)有子:孔子的學(xué)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歲,一說小33歲。后一說較為可信。在《論語》書中,記載的孔子學(xué)生,一般都稱字,只有曾參和有若稱“子”。因此,許多人認(rèn)為《論語》即由曾參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隸社會時期所認(rèn)為的子女對待父母的正確態(tài)度;弟,讀音和意義與“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對待兄長的正確態(tài)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別提倡的兩個基本道德規(guī)范。舊注說: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長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鮮:音xiǎn,少的意思。《論語》書中的“鮮”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為“未有之也”的倒裝句型。古代漢語的句法有一條規(guī)律,否定句的賓語若為代詞,一般置于動詞之前。
(6)務(wù)本:務(wù),專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國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種含義。此處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為核心的整個道德思想體系及其在實際生活的體現(xiàn)。簡單講,就是治國做人的基本原則。
(8)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學(xué)思想的最高范疇,又是倫理道德準(zhǔn)則。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為仁的根本。還有一種解釋,認(rèn)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譯文】
有子曾說:“孝順父母,尊敬長輩,而會違反上級,這樣的人是極少的。不會違反上級,而會反叛的人是沒有的。君子要從事于源頭,建立了源頭,治理國家自然一切順利。孝順父母、尊敬長輩,這是不是就是仁的根本?”
【譯文二】:有子也說過,
孝順父母,尊敬老人,卻喜好觸犯統(tǒng)治者,是很少見的。
不喜好觸犯統(tǒng)治者,而喜好做叛徒的人是沒有的。
君子要專心致志于本分,原則建立了,而品德也就自然有了,孝順父母、尊敬老人,這真是親近仁德的根本啊
【評析】
有若認(rèn)為,人們?nèi)绻軌蛟诩抑袑Ω改副M孝,對兄長順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對國家盡忠,忠是以孝弟為前提,孝弟以忠為目的。儒家認(rèn)為,在家中實行了孝弟,統(tǒng)治者內(nèi)部就不會發(fā)生“犯上作亂”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廣到勞動民眾中去,民眾也會絕對服從,而不會起來造反,這樣就可以維護國家和社會的安定。
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對于讀者理解孔子以仁為核心的哲學(xué)、倫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時代,周天子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其余庶子則分封為諸侯,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個社會從天子、諸侯到大夫這樣一種政治結(jié)構(gòu),其基礎(chǔ)是封建的宗法血緣關(guān)系,而孝、悌說正反映了當(dāng)時宗法制社會的道德要求。
孝悌與社會的安定有直接關(guān)系??鬃涌吹搅诉@一點,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張都是由此出發(fā)的,他從為人孝悌就不會發(fā)生犯上作亂之事這點上,說明孝悌即為仁的根本這個道理。自春秋戰(zhàn)國以后的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和文人,都繼承了孔子的孝悌說,主張“以孝治天下”,漢代即是一個顯例。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1),鮮(2)矣仁。”
【注釋】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飾于外,務(wù)以說人?!鼻珊土疃际敲篮玫囊馑?。但此處應(yīng)釋為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
(2)鮮:少的意思。
【譯文一】:
孔子說,凡是溫順隨和,裝出和藹可親的人,極少是有同情心的人。
【譯文二】
夫子曾經(jīng)說過:“滿嘴甜言蜜語,一副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p>
【評析】
上一章里提出,孔子和儒家學(xué)說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現(xiàn)之一就是孝與悌。這是從正面闡述什么是仁的問題。這一章,孔子講仁的反面,即為花言巧語,工于辭令。儒家崇尚質(zhì)樸,反對花言巧語;主張說話應(yīng)謹(jǐn)慎小心,說到做到,先做后說,反對說話辦事隨心所欲,只說不做,停留在口頭上。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實際行動,特別強調(diào)人應(yīng)當(dāng)言行一致,力戒空談浮言,心口不一。這種踏實態(tài)度和質(zhì)樸精神長期影響著中國人,成為中華傳統(tǒng)思想文化中的精華內(nèi)容。
【原文】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為人謀而不忠(3)乎?與朋友交而不信(4)乎?傳不習(xí)乎?”
【注釋】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參(音shēn)字子輿,生于公元前505年,魯國人,是被魯國滅亡了的鄫國貴族的后代。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以孝子出名。據(jù)說《孝經(jīng)》就是他撰寫的。
(2)三?。菏。ㄒ魓ǐng),檢查、察看。三省有幾種解釋:一是三次檢查;二是從三個方面檢查;三是多次檢查。其實,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前加上數(shù)字,表示動作頻率多,不必認(rèn)定為三次。
(3)忠:舊注曰:盡己之謂忠。此處指對人應(yīng)當(dāng)盡心竭力。
(4)信:舊注曰:信者,誠也。以誠實之謂信。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guī)定相互守信,以調(diào)整人們之間的關(guān)系。
(5)傳不習(xí):傳,舊注曰:“受之于師謂之傳。老師傳授給自己的。習(xí),與“學(xué)而時習(xí)之”的“習(xí)”字一樣,指溫習(xí)、實習(xí)、演習(xí)等。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嚴(yán)謹(jǐn)認(rèn)真地多次反省自己:1 為別人辦事是不是達(dá)到盡心竭力?2 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恪守信用,誠實無欺?3 老師傳授給我的是不是沒有練習(xí),忘了溫習(xí)?!”
評析
儒家十分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講的自省,則是自我修養(yǎng)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時代,社會變化十分劇烈,反映在意識領(lǐng)域中,即人們的思想信仰開始發(fā)生動搖,傳統(tǒng)觀念似乎已經(jīng)在人們的頭腦中出現(xiàn)危機。于是,曾參提出了“反省內(nèi)求”的修養(yǎng)辦法,不斷檢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墩撜Z》書中多次談到自省的問題,要求孔門弟子自覺地反省自己,進行自我批評,加強個人思想修養(yǎng)和道德修養(yǎng),改正個人言行舉止上的各種錯誤。這種自省的道德修養(yǎng)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鑒的地方,因為它特別強調(diào)進行修養(yǎng)的自覺性。
在本章中,曾子還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疇。忠的特點是一個“盡”字,辦事盡力,死而后已。如后來儒家所說的那樣,“盡己之謂忠”。“為人謀而不忠乎,是泛指對一切人,并非專指君主。就是指對包括君主在內(nèi)的所有人,都盡力幫助。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疇,不止用于君臣關(guān)系。至于漢代以后逐漸將“忠”字演化為“忠君”,這既與儒家的忠有關(guān)聯(lián),又有重要的區(qū)別。“信”的涵義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內(nèi)容是誠實不欺,用來處理上下等級和朋友之間的關(guān)系,信特別與言論有關(guān),表示說真話,說話算數(shù)。這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基石。
【原文】
1·5 子曰:“道(1)千乘之國(2),敬事(3)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4),使民以時(5)?!?/p>
【注解】
(1)道:一本作“導(dǎo)”,作動詞用。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國:乘,音shèng,意為輛。這里指古代軍隊的基層單位。每乘擁有四匹馬拉的兵車一輛,車上甲士3人,車下步卒72人,后勤人員25人,共計100人。千乘之國,指擁有1000輛戰(zhàn)車的國家,即諸侯國。春秋時代,戰(zhàn)爭頻仍,所以國家的強弱都用車輛的數(shù)目來計算。在孔子時代,千乘之國已經(jīng)不是大國。
(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個人的態(tài)度,尤其是對待所從事的事務(wù)要謹(jǐn)慎專一、兢兢業(yè)業(yè)。
(4)愛人:古代“人”的含義有廣義與狹義的區(qū)別。廣義的“人”,指一切人群;狹義的“人”,僅指士大夫以上各個階層的人。此處的“人”與“民”相對而言,可見其用法為狹義。
(5)使民以時:時指農(nóng)時。古代百姓以農(nóng)業(yè)為主,這是說要役使百姓按照農(nóng)時耕作與收獲。
【譯文】
孔子說:“一個合格的治理諸侯大國的人才啊,就要嚴(yán)謹(jǐn)認(rèn)真地盡心竭力辦理國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誠實無欺,節(jié)約財政開支而又愛護長官老臣,役使百姓要嚴(yán)格遵循農(nóng)時”。
【評析】
孔子在本章中所說的話,主要是對國家的執(zhí)政者而言的,是關(guān)于治理國家的基本原則。他講了三個方面的問題,即要求統(tǒng)治者嚴(yán)肅認(rèn)真地辦理國家各方面事務(wù),恪守信用;節(jié)約用度,愛護官吏;役使百姓應(yīng)注意不誤農(nóng)時等。這是治國安邦的基本點。
康有為說,孔子的學(xué)說是“愛人”,泛愛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說的“愛人”則非此意。他所說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對象。可見,“愛人”不是愛一切人,而只是愛統(tǒng)治集團中的人。“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會思想。但這與“愛人”與否則無太大干系。從另一個角度說,孔子這里是為統(tǒng)治者治理國家、統(tǒng)治百姓出謀劃策。
魯迅曾經(jīng)指出:“孔夫子曾經(jīng)計劃過出色的治國的方法,但那都是為了治民眾者,即權(quán)勢者設(shè)想的方法,為民眾本身的,卻一點也沒有。”(《且介亭雜文二集·在現(xiàn)代中國的孔夫子》)這是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看待孔子治國方略的。因而頗具尖銳性。
【原文】
1·6 子曰:“弟子(1)入(2)則孝,出(3)則弟,謹(jǐn)(4)而信,泛(5)愛眾,而親仁(6),行有余力(7),則以學(xué)文(8)?!?/p>
【注釋】
(1)弟子:一般有兩種意義:一是年紀(jì)較小為人弟和為人子的人;二是指學(xué)生。這里是用一種意義上的“弟子”。
(2)入:古代時父子分別住在不同的居處,學(xué)習(xí)則在外舍。《禮記·內(nèi)則》:“由命士以上,父子皆異宮”。入是入父宮,指進到父親住處,或說在家。
(3)出:與“入”相對而言,指外出拜師學(xué)習(xí)。出則弟,是說要用弟道對待師長,也可泛指年長于自己的人。
(4)謹(jǐn):寡言少語稱之為謹(jǐn)。
(5)□:音fàn,同泛,廣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閑暇時間。
(8)文:古代文獻(xiàn)。主要有詩、書、禮、樂等文化知識。
【譯文】
孔子說:“弟子們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順從長老,言行要謹(jǐn)慎,要誠實可信,寡言少語,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后,還有余力的話,就再去學(xué)習(xí)文獻(xiàn)知識。”
【評析】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問題,本章再次提及這個問題??鬃右蟮茏觽兪紫纫铝τ谛?、謹(jǐn)信、愛眾、親仁,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如果還有閑暇時間和余力,則用以學(xué)習(xí)古代典籍,增長文化知識。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為中心,重在培養(yǎng)學(xué)生的德行修養(yǎng),而對于書本知識的學(xué)習(xí),則擺在第二位。
孔子辦教育,把培養(yǎng)學(xué)生的道德觀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學(xué)習(xí)只是第二位的。事實上,歷史上的任何階級,無論奴隸主階級、地主階級,還是資產(chǎn)階級,教育都是為其政治服務(wù)的,尤其重視學(xué)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現(xiàn),把“德”排在“識”的前面,這是階級的需要。他們就是要培養(yǎng)適應(yīng)本階級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原文】
1·7 子夏(1)曰:“賢賢(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xué),吾必謂之學(xué)矣?!?/p>
【注釋】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學(xué)生,比孔子小44歲,生于公元前507年??鬃铀篮?,他在魏國宣傳孔子的思想主張。
(2)賢賢:第一個“賢”字作動詞用,尊重的意思。賢賢即尊重賢者。
(3)易:有兩種解釋;一是改變的意思,此句即為尊重賢者而改變好色之心;二是輕視的意思,即看重賢德而輕視女色。
(4)致其身:致,意為“獻(xiàn)納”、“盡力”。這是說把生命奉獻(xiàn)給君主。
【譯文】
子夏說:“一個人能夠看重賢德而不以容色為重;侍奉父母,能夠竭盡全力;服侍君主,能夠貢獻(xiàn)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無欺,恪守信用。這樣的人,盡管他自己說沒有文化,我也一定會說他已經(jīng)學(xué)過了,不用學(xué)了?!?/p>
【原文】
1·8 子曰:“君子(1),不重(2)則不威;學(xué)則不固(3)。主忠信(4)。無(5)友不如己者(6);過(7)則勿憚(8)改?!?/p>
【注釋】
(1)君子:這個詞一直貫穿于本段始終,因此這里應(yīng)當(dāng)有一個斷句。
(2)重:莊重、自持。
(3)學(xué)則不固:有兩種解釋:一是作堅固解,與上句相連,不莊重就沒有威嚴(yán),所學(xué)也不堅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見聞少,學(xué)了就可以不固陋。
(4)主忠信:以忠信為主。
(5)無:通毋,“不要”的意思。
(6)不如己:一般解釋為不如自己。另一種解釋說,“不如己者,不類乎己,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也?!卑选叭纭苯忉尀椤邦愃啤?。后一種解釋更為符合孔子的原意。
(7)過:過錯、過失。
(8)憚:音dàn,害怕、畏懼。
【譯文】
孔子說:“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yán);學(xué)習(xí)可以使人不閉塞;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p>
【譯文二】
夫子曾經(jīng)說過:“君子,不位高權(quán)重就沒有威信;學(xué)過的東西則不牢固;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p>
【原文】
1·9 曾子曰:“慎終(1)追遠(yuǎn)(2),民德歸厚矣。”
【注釋】
(1)慎終:人死為終。這里指父母的去世。舊注曰:慎終者喪盡其哀。
(2)追遠(yuǎn):遠(yuǎn)指祖先。舊注曰:追遠(yuǎn)者祭盡其敬。
【譯文】
曾子說:“對待父母的去世喪盡其哀,追念久遠(yuǎn)的祖先,老百姓自然會日趨忠厚老實了?!?/p>
【原文】
1·10 子禽(1)問于子貢(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5)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7)異乎人之求之與?”
【注釋】
(1)子禽:姓陳名亢,字子禽。鄭玄所注《論語》說他是孔子的學(xué)生,但《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未載此人,故一說子禽非孔子學(xué)生。
(2)子貢:姓端木名賜,字子貢,衛(wèi)國人,比孔子小31歲,是孔子的學(xué)生,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貢善辯,孔子認(rèn)為他可以做大國的宰相。據(jù)《史記》記載,子貢在衛(wèi)國做了商人,家有財產(chǎn)千金,成了有名的商業(yè)家。
(3)夫子:這是古代的一種敬稱,凡是做過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這一稱謂??鬃釉鴵?dān)任過魯國的司寇,所以他的學(xué)生們稱他為“夫子”。后來,因此而沿襲以稱呼老師。《論語》書中所說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學(xué)生對他的稱呼。
(4)邦:指當(dāng)時割據(jù)的諸侯國家。
(5)抑:表示選擇的文言連詞,有“還是”的意思。
(6)溫、良、恭、儉、讓:就字面理解即為:溫順、善良、恭敬、儉樸、謙讓。這是孔子的弟子對他的贊譽。
(7)其諸:語氣詞,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譯文】
子禽問子貢說:“老師到了一個國家,總是預(yù)聞這個國家的政事。(這種資格)是他自己求得呢,還是人家國君主動給他的呢?”子貢說:“老師溫良恭儉讓,所以才得到這樣的資格,(這種資格也可以說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許與別人的求法不同吧?” 言夫子之求的官位非乞求而來。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觀其(1)志;父沒,觀其行(2);三年(3)無改于父之道(4),可謂孝矣。”
【注釋】
(1)其:他的,指兒子,不是指父親。
(2)行:音xìng,指行為舉止等。
(3)三年:對于古人所說的數(shù)字不必過于機械地理解,只是說要經(jīng)過一個較 長的時間而已,不一定僅指三年的時間。
(4)道:有時候是一般意義上的名詞,無論好壞、善惡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時候是積極意義的名詞,表示善的、好的東西。這里表示“合理內(nèi)容”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當(dāng)他父親在世的時候,(因為他無權(quán)獨立行動),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后,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合理部分三年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三年不變父母之志,父母死后方為真孝子。
【原文】
1·12 有子曰:“禮(1)之用,和(2)為貴。先王之道(3),斯(4)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jié)(5)之,亦不可行也?!?/p>
【注釋】
(1)禮:在春秋時代,“禮”泛指奴隸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guī)范??鬃拥摹岸Y”,既指“周禮”,禮節(jié)、儀式,也指人們的道德規(guī)范。
(2)和:調(diào)和、和諧、協(xié)調(diào)。
(3)先王之道:指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這、此等意。這里指禮,也指和。
【譯文】
有子說:“禮的應(yīng)用,以和諧為貴。古代君主的治國方法,可寶貴的地方就在這里。但不論大事小事只顧按和諧的辦法去做,有的時候就行不通。(這是因為)為和諧而和諧,不以禮來節(jié)制和諧,也是不可行的?!?/p>
【譯文二】
有子說:“禮的用處,以享樂為貴。古代君主的治國方法,可寶貴的地方就在這里。但不論大事小事只顧按享樂的辦法去做,有的時候就不可行。只知道享樂而享樂,不以禮來節(jié)制和諧,也是行不通的。”漢代儒生仍持此說,見《論語集解》何晏,漢代應(yīng)
詳細(xì)該是師承關(guān)系,所以采納了顏氏之儒的意見, 和,謙和也。誤解有若用意,有若是啞巴吃黃連,吃了啞巴虧,禮有何用?故以謙和穿鑿附會,心里也覺得沒用。
【原文】
1·13 有子曰:“信近(1)于義(2),言可復(fù)(3)也;恭近于禮,遠(yuǎn)(4)恥辱也;因(5)不失其親,亦可宗(6)也?!?/p>
【注解】
(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2)義:義是儒家的倫理范疇。是指思想和行為符合一定的標(biāo)準(zhǔn)。這個標(biāo)準(zhǔn)就是“禮”。
(3)復(fù):實踐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復(fù),踐言也?!?/p>
(4)遠(yuǎn):音yuàn,動詞,使動用法,使之遠(yuǎn)離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譯為避免。
(5)因:依靠、憑藉。一說因應(yīng)寫作姻,但從上下文看似有不妥之處。
(6)宗:主、可靠,一般解釋為“尊敬”似有不妥之處。
【譯文】
有子說:“講信用要符合于義,(符合于義的)話才能實行;恭敬要符合于禮,這樣才能遠(yuǎn)離恥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p>
【譯文二】
有子說:“誠實守信的說辭差不多像正義,說話可以翻覆變更;作出恭順的容色就差不多像禮儀,因為可以遠(yuǎn)離恥辱也;依靠、憑借親人的人,亦可作為一位宗而共主。”
信,指僵直脾氣很怪,保證,保證不背叛友誼
復(fù),編書人讀書少沒文化,記錯了,以為“復(fù)”是“翻覆”的“覆”,漢代儒生仍持此說,而其實是“赴約”的“赴”,說話人自己說的話,自己能做到。
恭:木訥不會說話,漆雕之議,不色撓,不目逃,行曲則違于臧獲,行直則怒于諸侯,,世主以為廉而禮之。
遠(yuǎn):避免。 恥辱:《韓非子·三守》“至于守司囹圄,禁制刑罰,人臣擅之,此謂刑劫”。宋榮子之議,設(shè)不斗爭,取不隨仇,不羞囹圄,見侮不辱
誤解有若用意,有若是啞巴吃黃連,吃了啞巴虧,信,恭,都是往好聽的方向講,沒理也講出幾分道理來,,故以信,恭百般遮掩,拐著彎兒評價。
因:《論語集解》何晏引孔安國解此字當(dāng)譯為親。
宗:《論語集解》何晏引孔安國解此字當(dāng)譯為敬??装矅强吹竭^《古論語》,懂蝌蚪文的。
《墨子非儒》批評儒者曰,親親有術(shù)名不副實,一親為親愛,二親為血親。任人唯親信,也是可敬的。
【原文】
1·14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p>
【注釋】
(1)就:靠近、看齊。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3)正:匡正、端正。
【譯文】
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jǐn)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xué)了。”
【原文】
1·15 子貢曰:“貧而無諂(1),富而無驕,何如(2)?”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3),富而好禮者也?!弊迂曉唬骸对姟吩疲缜腥绱?!如琢如磨(4)’,其斯之謂與?”子曰:“賜(5)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6)。”
【注釋】
(1)諂:音chǎn,意為巴結(jié)、奉承。
(2)何如:《論語》書中的“何如”,都可以譯為“怎么樣”。
(3)貧而樂:一本作“貧而樂道”。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見《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淇澳》。有兩種解釋:一說切磋琢磨分別指對骨、象牙、玉、石四種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則不能成器;一說加工象牙和骨,切了還要磋,加工玉石,琢了還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
(5)賜:子貢名,孔子對學(xué)生都稱其名。
(6)告諸往而知來者:諸,同之;往,過去的事情;來,未來的事情。
【譯文】
子貢說:“貧窮而能不諂媚,富有而能不驕傲自大,怎么樣?”孔子說:“這也算可以了。但是還不如雖貧窮卻樂于道,雖富裕而又好禮之人。”子貢說:“《詩》上說,‘要像對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樣,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講的這個意思吧?”孔子說:“賜呀,你能從我已經(jīng)講過的話中領(lǐng)會到我還沒有說到的意思,舉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談?wù)摗对姟妨??!?言雖人生境遇佳而又好禮的人比不驕傲能不諂媚的人更強。且“活學(xué)活用”,深思熟慮,三思而行,告諸往而知來者舉一反三的人是始可與言《詩》已矣
【原文】
1·16 子曰:“不患(1)人(2)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p>
【注釋】
(1)患:憂慮、怕。
(2)人:指有教養(yǎng)、有知識的人,而非民。
【譯文】
孔子說:“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別人?!?/p>
【譯文二】
孔子說:“不要苦惱別人瞧不起自己,要擔(dān)心自己交了朋友被拋棄后的苦惱?!?/p>
【譯文三】
夫子曾說過:“不怕別人侮辱清白,怕要怕不知人的險惡居心。”
詳細(xì)評析內(nèi)容見參考資料吧,僅供參考
四書五經(jīng)
《論語》與《大學(xué)》《中庸》《孟子》并稱“四書”,與《詩》《書》《禮》《易》《春秋》等“五經(jīng)”,總稱“四書五經(jīng)”。
淳熙九年(1182年),朱熹52歲時,才將《大學(xué)章句》《中庸章句》《論語集注》《孟子集注》四書合刊,經(jīng)學(xué)史上的“四書”之名才第一次出現(xiàn)。
元朝迄至明清,《四書集注》遂長期為歷代封建王朝所垂青,作為治國之本,也作為人們思想行為的規(guī)范,成為封建科舉的標(biāo)準(zhǔn)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