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駒寨水利風景區(qū)以丹江為軸線,以龍駒古寨為中心,西起丹鳳縣棣花鎮(zhèn)賈塬村,東至竹林關鎮(zhèn)竹林關村,總面積150平方公里。景區(qū)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優(yōu)勢和區(qū)位優(yōu)勢,距西安僅一個多小時車程,312國道、滬陜高速公路、西合鐵路、丹竹公路貫穿東西,交通十分便利,區(qū)域內電力通訊設施完備,旅游基礎設施完善,有國家AAA級風景區(qū)、西北第一漂——丹江漂流,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船幫會館、二郎廟、四皓碑林園及鳳冠山石窟。
主要景點
水文景觀
龍駒寨水利風景區(qū)以水旱碼頭龍駒寨為核心,丹江水色碧清,環(huán)湖林木蔥翠,隨處可見成群的白鷺、野鴨、鴛鴦,處處呈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景,令人留連忘返。丹江婉蜒曲折,沿途景色優(yōu)美,是水上運動、休閑的好去處。景區(qū)內建有賓館、餐廳、垂釣、漂流、水上游樂等服務設施和項目,可以滿足人們觀光游覽、休閑度假、康體娛樂的綜合需求。
工程景觀
丹江城區(qū)段建成長7.1公里的丹江堤防和兩級橡膠壩,并對21萬平方米的人工湖蓄水面進行旅游開發(fā),一江兩岸建成了美麗壯觀的亮化工程,湖面兩岸建成36萬平方米的綠化帶,河堤上樓、臺、亭、閣、廊完美組合,形成一處壯觀的休閑長廊。區(qū)內最富有特色的項目是“丹水流韻、實景演繹”,是丹江漂流景區(qū)結合當地民俗風情,經過精心籌劃,于2005年斥巨資打造的西北地區(qū)第一個水上實景演繹旅游新項目,其利用丹江源頭漂流的黃金河段,用兩艘豪華畫舫船“乾隆號”、“徐霞客號”進行實景演繹,二者寓演寓賞,交相輝映,行駛在美麗江面上。
夜間以數組空中玫瑰系列射燈所點綴而形成的絢麗多彩的夜景作襯托,伴以清風明月,呈現了一派太平盛世、歌舞升平的景象。其主要節(jié)目有宮廷歌舞、民俗花鼓、民族現代歌舞和游客參與互動等,演出陣容強大,內容精彩紛呈,是丹鳳旅游的一道靚麗風景。
文化景觀
龍駒寨水利風景區(qū)集中了丹鳳60%的優(yōu)勢資源,其分布恰似明珠點綴在丹江沿岸。“曇花勝地”——棣花,至今尚有初為宋金建筑二郎廟、唐建之法興寺、晉公祠、摩崖石窟、清風街,是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的故里。歷史名鎮(zhèn)、商洛名山商山所在地—商鎮(zhèn),有“商山雪霽”、商山寺、“四皓古陵”、碑林園、靈光院、商鞅封邑遺址等景點和歷史遺存。著名歷史文化古鎮(zhèn)、水旱碼頭—龍駒寨鎮(zhèn),有船幫、鹽幫、馬幫、青瓷器幫等會館文化歷史遺存,有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丹江漂流登舟處,有商洛“八景”之一的“龍?zhí)讹w瀑”、“雞冠插漢”、風冠山石窟群。有李先念、賀龍等革命前輩轉戰(zhàn)丹鳳留下的紅色歷史遺存。
景區(qū)內文物會萃,境內有仰韶、龍山文化多處;古遺址有商邑、武關、龍駒寨、秦楚分界墻等;古墓葬有漢“四皓墓”等;古建筑有金“二郎廟”、清“船邦會館”等。四皓古陵、商山雪霽、武關勝塞、曇花勝地、龍?zhí)讹w瀑、雞冠插漢6處列入商州“八景十觀”。其中4處列入《全國名勝詞典》。
景區(qū)內文化底蘊深厚。周代商高著《周髀算經》,為勾股之祖。秦末漢初隱居商山的四皓,不愿受封,終老商山,其高風亮節(jié),受世人敬拜。唐、宋、元、明以來,這里文人著述,曲節(jié)詩詠,承舊賦新,層出不絕。丹鳳籍著名作家賈平凹、年輕網絡作家譚易以商州、丹鳳為題材的文學作品享譽文壇。
旅游信息
景區(qū)有312國道、滬陜高速公路、西合鐵路、丹竹公路貫穿,從西安到景區(qū)僅需要一個多小時,交通十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