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爾東峽谷位于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地區(qū),介于阿爾卑斯南部地區(qū)(Alpes du Sud)與普羅旺斯內(nèi)陸地區(qū)(Provence intérieure)之間。是世界上最深峽谷之一,有歐洲大峽谷之稱。因此,韋爾東峽谷成了攀崖的場所,攀登者把繩子綁在高達300米的寬闊的石灰石懸崖上,一隊隊汗留浹背的登山者在奮力攀登。這里也是歐洲許多大學的野外教學實習基地,峽谷特有地質(zhì)的現(xiàn)象吸引了不少學生到此實習,以增加對地球科學的感性認識。
地貌特征
韋爾東河發(fā)源于阿爾卑斯山西南端的普羅旺斯山,由周圍山脈的融雪水補給。它先向海岸方向南流48公里,然后折向西流48公里,流入迪朗斯河,在阿維尼翁處注入羅訥河。當河流在峽谷底流時就進入韋爾東峽谷,河流在峽谷底部飛速流過。
峽谷兩側(cè)越來越陡峭,許多地方巖壁直立。有些較為高大的懸崖深受攀巖者歡迎。
峽谷本身僅19公里長,但在這樣短的距離內(nèi),從峽谷上緣到河流的最大深度可達700米,從而成為法國最深、最長的峽谷。
峽谷有些地方很窄,兩岸的崖壁僅相距200米。盡管峽谷兩岸為懸崖峭壁,但無畏的探險者仍能沿著小道進入峽谷深處。
這為廣大旅游者提供觀賞峽谷的最佳景色,陡峭的崖壁高聳入云,下方湍急的河流怒濤洶涌,這是大自然威力無比的明證。
膽小的人也可從被稱為“懸崖之頂”的公路處眺望峽谷奇觀,公路緊挨懸崖邊緣,路的一側(cè)緊貼峽谷的邊坡。
兩條道路沿線均標明了觀看峽谷全景的最佳場所,崎嶇的淡灰色石灰?guī)r崖壁與清翠平緩的山林坡地之間的強烈對比常能被覽無遺。
地質(zhì)構(gòu)造
峽谷被切割成一系列厚厚的石灰?guī)r地層,周圍的石灰?guī)r地區(qū)有許多溶洞。有時很難分辨出石灰?guī)r是否曾在海底沉積過,并含有無法計數(shù)的無脊椎動物的殘骸,這些無脊椎動物的鈣質(zhì)軀殼形成了大塊的巖石。這是峽谷來龍去脈的全部內(nèi)容,但是,由于石灰?guī)r逐漸抬升(與阿爾卑斯山處于同一地質(zhì)隆起期),河流得以不斷侵蝕河床形成峽谷。該區(qū)的許多溶洞令人想起其形成過程也得助于石灰?guī)r的化學侵蝕作用,但迄今為止,沒有跡象證明峽谷是由一地下溶洞系統(tǒng)因其頂部崩塌而成的。
形成原因
峽谷河流峽谷可能有許多種形成方式,但峽谷的形成與通常的河谷的形成有某些差異。
首要之點是河流必須不斷地刷深河道,其速度大于河流的側(cè)蝕,它還必須有足夠的能量去侵蝕河床,使攜帶的沉積物不至于沉積下來。
因此,河床的比降比水流的比降更陡。如果有支流的話,河谷兩岸也會被侵蝕,形成常規(guī)的河谷。
在沙漠地區(qū),河水補給多依賴于偶發(fā)性的暴雨,暴雨能在短時間內(nèi)產(chǎn)生大量的水,這是河流切割峽谷的理想條件。
此時的河流擁有能量巨大、威力無比的水流。但一旦暴雨過后,河水迅速退減,對河谷兩岸不再侵蝕,所以兩岸依然十分陡峭。
世界上許多著名的大峽谷總是形成于那些陸地穩(wěn)定上升與河流不斷下切河道的速率大體相等的地區(qū)。科羅拉多大峽谷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石灰?guī)r地區(qū),峽谷的形成可能得益于地下河流頂部的崩塌。
韋爾東峽谷位于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地區(qū),是世界上最深峽谷之一,有歐洲大峽谷之稱。
因此,韋爾東峽谷成了攀崖的場所,攀登者把繩子綁在高達300米的寬闊的石灰石懸崖上,一隊隊汗留浹背的登山者在奮力攀登。
這里也是歐洲許多大學的野外教學實習基地,峽谷特有地質(zhì)的現(xiàn)象吸引了不少學生到此實習,以增加對地球科學的感性認識。
不過,韋爾東峽谷也是聞名全球的“自殺谷”。1940年至1980年間,數(shù)十位自殺者駕車自墜峽谷。
韋爾東峽谷公園負責清理項目主管說:“峽谷好像一座汽車博物館?!?980年后,當?shù)卣诠窞l臨峽谷一側(cè)設(shè)置路障。
駕車墜谷自殺的人數(shù)自那以后有所下降。
“再沒有比這里更加浪漫的景致,它混合了巖石與深淵、綠水與紅影,海藍的天空與低語的風兒。”吉奧諾(Giono)曾經(jīng)這樣描繪這個位于壯麗風景中的普羅旺斯峽谷。
這道蔚為壯觀的峽谷是瓦爾省(Var)與上普羅旺斯阿爾卑斯省(Alpes-de-Haute Provence)之間的天然界限,雖然它僅為科羅拉多大峽谷(Colorado)長度的十七分之一,但卻被認為是歐洲重要的自然景觀之一。
人們在這里接觸傳奇!因為它的確是一件自然瑰寶,一塊鑲嵌在韋爾東地區(qū)天然公園(Parc naturel régional du Verdon)中的翡翠。這個非同尋常的景點所擁有的環(huán)境與其美景相匹配!這里富有1500多種植物,幾乎囊括法國的所有食肉類猛禽!
為了讓今天的人們能夠了解這些壯觀的景致及其豐富的資源,愛德華。阿爾弗雷德。馬泰爾(Edouard Alfred Martel)在1905年就開始了對于這座大峽谷的第一次全面探索活動。最美遠足小徑中的一條就以其名字命名,馬泰爾小徑(sentier Martel)的起點位于拉帕呂(La Palud)小村。
遠足者在這里能夠欣賞到壯麗的景致。一些小村依山而建,它們的名字或多或少都頗為知名,例如:穆斯捷-圣瑪麗(Moustiers-Sainte- Marie),它隱藏著許多值得講述的歷史。
這里是普羅旺斯地區(qū)與阿爾卑斯山前部高地的連接點,此處的風景以一些景點為中心逐漸延展,環(huán)抱著名峽谷的整個環(huán)境:韋爾東河谷(Vallée du Verdon)、加勒塔橋(le Galetas)以及位于大峽谷西端的圣十字架湖(lac de Sainte-Croix),更遠處還有知名度較低的瓦朗索勒高原(plateau deValensole)及其大片的薰衣草園。
面向其中一個綠松石顏色的湖泊堪稱一種純粹的幸福,這些湖泊寧靜的延展在瓦朗索勒高原與周邊的群山之間。顯而易見,大自然是如此鐘愛這片地區(qū)。
在南部地勢較低的地方,坎松(Quinson)及其史前歷史博物館講述人類定居這片地區(qū)的歷史,這里的藏品來自半個世紀以來圍繞一些巖洞展開的考古發(fā)掘,這些巖洞緊鄰這片地區(qū)的最后一個湖泊——韋爾東河畔埃斯帕龍湖(Esparron-sur-Verdon)。
峽谷以南是下普羅旺斯地區(qū)的起始處,這里的地勢更加平緩,擁有更加干燥的地中海環(huán)境,可以聞到石灰質(zhì)荒地的植物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