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清涼山,古名石頭山、石首山,最初名為石頭山。
唐以前,長江直逼清涼山西南麓,江水沖擊拍打,形成懸崖峭壁,成為阻北敵南渡的天然屏障。吳大帝孫權在此建立石頭城,作為江防要塞,故此又有石頭城之稱。相傳諸葛亮稱金陵形勢為“鐘阜龍蟠、石頭虎踞”,這只蹲踞江岸的老虎就指清涼山。
宋代以前,該山西面的懸?guī)r峭壁緊逼長江,山下南側是當時的水陸碼頭,渡江南來的旅客登岸后首先入目的便是這座石頭山。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滅越國,在此埋金以鎮(zhèn)“王氣”,并筑金陵邑。孫權在此修建石頭城,成為江防要塞。五代時,南唐后主李煜在山中興建避暑行宮,后改清涼寺,辟為清涼道場,從此改名清涼山,成為金陵名勝之一。民國19年(1930)市公園管理處把清涼山列為公園,劃交鼓樓公園辦事處兼管。民國23年(1934)4月11日,蔣介石電軍政部、軍委會遷移掃葉樓駐軍。
1961年辟為公園。文革中遭到破壞。1970年代末,開辟城西干道(后定名為虎踞路)時,為降低路面高度,挖掘山體,切斷了清涼山,道路以東部分恢復為清涼山公園,山上有清涼寺、掃葉樓、還陽井、崇正書院、翠微亭、駐馬坡(相傳諸葛亮在此留下“鐘阜
龍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也”的名言)等古跡。清涼寺舊藏“三絕”,即董羽畫龍,李后主八分書和李霄遠的草書。道路以西清涼山西部的石頭城(包括其南北的懸崖峭壁和一段明城墻)被分割開來。
2007年,市政協(xié)委員于化亭建議,把石頭城和清涼山再連接起來,成為南京城西一個完整的的旅游景點,這一段虎踞路則改建為隧道,也可根除虎踞路兩側的山體滑坡隱患。
主要景點
主要古跡有清涼寺、崇正書院、掃葉樓、駐馬坡、翠薇園等。
掃葉樓
掃葉樓在西側山坡上,是座三開間二層翹角木結構建筑,為龔賢舊居。龔賢(1619~1689年),字半千,明末清初著名畫家、詩人,明亡后在清涼山定居。他曾作自畫像,手執(zhí)掃帚作掃落葉狀,因之稱掃葉樓。
清涼寺
南京清涼寺,又稱石頭清涼大道場、清涼陟寺,位于南京城區(qū)西部清涼山上,法眼宗祖庭,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該寺前身為五代十國楊吳順義三年徐溫始建的興教寺。南唐圣元元年(937年),李璟在此避暑納涼,改寺名為“石頭清涼大道場”,后主李煜親題“德慶堂”。文益長居此寺,并建法眼宗。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重建。明建文四年(1402年)由朱棣重建,改額為“清涼陟寺”。后歷經(jīng)太平天國、中日戰(zhàn)爭、文化大革命等劫難破損。2003年,重建并于2009年開放。
崇正書院
崇正書院在清涼寺東側山坡上,明嘉靖年間修建。書院共三進,前兩進兩側有游廊相連。第三進稱“清涼勝境”,筑于高處,正殿是一座高6 米、寬16米、深20米的重檐翹角古建筑,殿前有水池與石刻的流水龍頭,西側是二層的“江天一線閣”,東側有假山、水池、六角亭?,F(xiàn)崇正書院辟為中華奇石館。館東邊有駐馬坡、翠薇園等景點。
1980年,南京市政府撥款重修崇正書院,由著名建筑專家楊廷寶親自指導設計方案,歷時兩年竣工。
地理環(huán)境
清涼山位于南京市鼓樓區(qū)廣州路西端,是南京城西部的一片丘陵山崗,海拔63米多,山勢橢圓,蜿蜒伸展于漢中門至定淮門一帶。
清涼山山高100多米,方圓約4公里,建有清涼山公園。園內樹木蔥郁,地勢陡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