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寺景區(qū)位于蒙山旅游區(qū)主峰龜蒙頂西北側,為深山藏古寺,寺史800余年,始建于元朝,清嘉慶年間擴建,原稱“上元庵”,又名“鹿野苑”,明朝以后,為紀念明廣僧尼,改名“明廣寺”,后稱“明光寺”,主體建筑分為大雄寶殿、觀音殿、財神殿,佛教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淵遠。
明光寺景區(qū)層巒疊嶂,自然植被茂密,淡竹流云,飛瀑瀉玉,景色迷人。景區(qū)面積約40平方公里,轄區(qū)內有4萬余畝森林、其中野生山林覆蓋率達72.6%,名優(yōu)樹木400余種(類)、千年以上的古樹有320棵,山泉清澈甘甜,空氣濕潤清新,是一座天然“氧吧”。這里天藍、水清、林密、石奇,素有“佛教圣地,禪修秘境”之稱。景區(qū)內有五百余年銀杏樹、三百余年古槐、二百余年板栗王,還有一株干粗合抱的白玉蘭,早春花開如飛雪。主要景點有元朝大雄寶殿、元朝淡竹群,有偉人峰、睡美人,形似神肖,讓人嘆為觀止;還有龍?zhí)镀佟⑴=巧?、石門關、毛耳山古井、龍泉等勝地。
施工者在明光村附近工地挖出了明光寺石碑。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的專家劉衛(wèi)東證實,碑文記載了明光寺建造歷史。由于此前甚至沒有史料記載明光寺的建造年代及沿革,這一發(fā)現(xiàn)也填補了北京地方志的一處空白。
石刻專家劉衛(wèi)東來到暫存石碑的大慧寺,對石碑進行研究。雖然風化較重,但碑文仍能看清。碑文記載,明光村在明代原名傅家莊,原本只是一個名為覺文的和尚結廬修行之處。公元1444年,當朝太監(jiān)晉寶在此修建寺廟。1445年明英宗游玩經過此處,見此寺“臺殿巍峨,金碧煥瀾”,非常喜歡,“賜曰明光”。隨著寺廟的興盛,當?shù)匾哺麨槊鞴獯濉?/p>
劉衛(wèi)東表示,此碑石料為槽白玉,曾經在地上擺放了很長時間,可能經過數(shù)次挪動才埋在地下,石碑被埋之前已經受到風化,深埋后風化更加嚴重?!斑€好及時發(fā)現(xiàn)了,不然再過幾年恐怕這段歷史將永遠不被后人所知?!?/p>
海淀區(qū)史志辦公室主任王先生證實,在此之前,從來沒有史料對明光寺有過詳細記載。雖然北京仍有明光村的地名,但沒有人知道,地名的出處是什么,明光寺建于何時。他說,1992年,全國曾經進行過一次空前的地名志撰寫活動,但在關于明光村的記載中,也只能寫道:“明光村原名明光寺,明光寺建毀年代無考———”
明光村居民趙大媽說,她在此生活了近50年了,只知道有個明光寺,寺廟到底在哪里,什么時候建的都不清楚,“沒想到這里面還有那么多的故事”。
碑文是明光寺最初建立時御賜的,記載了興建原因、建院范圍、寺院設施等內容,對于明光寺的研究有著實質性的幫助。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研究員劉衛(wèi)東表示,在寺廟建碑中以初建石碑的價值最高,初建石碑中又以御賜的價值高,此碑高3米加上龜蚨將達到4米,說明當時這座寺院的地位和規(guī)格都比較高。
門票:40元
停車:10元
優(yōu)惠政策:兒童身高1.2米以下、老人70歲以上持老年證、現(xiàn)役軍人持軍官證免票。兒童身高1.2—1.4米之間、老人60—70歲之間持老年證、殘疾人持殘疾證、學生持學生證購景區(qū)優(yōu)惠票。
08:00-17:00
自駕:從平邑東(蒙山)出口入蒙山專線轉汶泗路至柏林鎮(zhèn)明溫路直達明光寺景區(qū);走日東高速,從平邑東(蒙山)出口入蒙山專線轉汶泗路至柏林鎮(zhèn)明溫路直達明光寺景區(qū)。
明光寺依托其獨有的自然資源,開發(fā)建設了天然礦泉水制造業(yè)、賓館服務業(yè)、水果種植業(yè)、畜牧養(yǎng)殖業(yè)、林木業(yè)等。帶動了當?shù)匕傩盏闹赂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