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陜西省西安市街道名稱。
為南北縱街,南起大麥?zhǔn)薪直笨?,北至蓮湖路中段的老關(guān)廟什字正南,長800米。1966年曾改名為前衛(wèi)路中段,1972年恢復(fù)原名。
相關(guān)信息
灑金橋西安歷史上的金街
著名秦腔演員孫存蝶在《拾黃金》里表演一個叫花子拾到黃金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原發(fā)地就在西安的灑金橋?,F(xiàn)在的灑金橋并沒有橋,而是一條長約800米的看似不起眼的小街,它北起蓮湖路老關(guān)廟十字,寬約5米,向南延伸進(jìn)入回坊后,收窄至不到4米,然后通向大麥?zhǔn)薪?。歷史上灑金橋幾易其名,先后用過大橋街、鐵爐坊、前衛(wèi)路、老關(guān)廟等名稱,但只有灑金橋這個名稱最恰當(dāng)?shù)卣f出了這條街與黃金的不解之緣。
皇室用品入宮的黃金之路
在唐朝時,灑金橋名叫大橋街,在唐長安城的地圖上,清楚地標(biāo)注著這條街的位置。大橋街能保留至今是因為它重要的地理位置。西安地名專家葛慧告訴記者,關(guān)于大橋街的故事要從廣運潭說起。唐長安城皇族們需要大量物資供給,以維持他們極盡奢華的生活,因此皇室征用民夫打通水路并在長安城外開挖了廣運潭,以便把江南的絲綢、木材、珍珠源源不斷地運抵京城。這些物資在廣運潭卸貨后,要穿過長安城郭城再經(jīng)由廣運門進(jìn)入宮城。1978年在灑金橋西五臺中臺北側(cè)出土了唐昭宗光華二年的《大唐重修內(nèi)侍省之碑》,證明廣運門內(nèi)是西宮掖庭宮南端的內(nèi)侍省。內(nèi)侍省是唐代宮廷的近侍機構(gòu),掌管宮廷內(nèi)部大小事務(wù),而大橋街直通廣運門前護(hù)城河上的金水橋,因此這條街道是貢品進(jìn)宮的必經(jīng)之路,也就是說,它是一條通向唐王朝宮廷倉庫的黃金之路!
曾有人在這里拾到金子
“長安有個灑金橋,灑金橋住了個員外本姓金,他先人手里無金銀……沒料想回來的路上拾了這么大的一蛋蛋金!”這是秦腔《拾黃金》里關(guān)于在灑金橋拾金子的唱段。灑金橋現(xiàn)年66歲的老住戶安建中告訴記者,上世紀(jì)80年代蓮湖區(qū)文史館的工作人員在修地方志的時候,曾詢問了灑金橋地區(qū)比較有名望的一些老人,關(guān)于灑金橋這名字的由來,老人們講了一個在灑金橋廣為流傳的故事:宋朝的時候在灑金橋住著李姓三兄弟,一天他們推著獨輪車運木頭回家,傍晚從今天灑金橋十字過橋的時候,橋上有塊大石頭擋住了去路。大哥一腳踹過去,石頭沒有動,于是三兄弟就合力把石頭挪開,石頭晃了一下,竟一路滾到了他們家門口。第二天天一亮,三兄弟想起了昨晚發(fā)生的事,就到門口去看那塊石頭,誰知這石頭竟在陽光下格外耀眼,仔細(xì)一瞧竟然是一大塊金子!從此三兄弟家門口的這條路便被叫做灑金橋了。
這里下過一場“金雨”
三兄弟拾金的故事在灑金橋廣為流傳,為了探明灑金橋這名字的真正由來,記者又拜訪了灑金橋的許多老住戶,但他們說法不一。一些老住戶說灑金橋在清朝沙姓人很多,當(dāng)時街上還有一座橋,叫沙家橋,后來這里被誤傳為“灑金橋”;還有人說自己祖上出過大財主,當(dāng)時在這里的橋上灑過金子,任由老百姓在下面拾取。這些故事被說得有鼻子有眼,不少人起初對此深信不疑,但仔細(xì)一想還是有很多破綻。
其實關(guān)于“灑金橋灑金”這段霸氣十足的歷史的確見于史料,這灑金的不是別人,而是唐玄宗李隆基。西安地名專家葛慧講,灑金橋名字的由來正是因為唐玄宗在這里灑過金子。葛慧翻開《唐書·玄宗本紀(jì)》向記者敘述:開元年間,日本、東羅馬帝國等國的使節(jié)前來朝賀,還帶了一些金幣作為禮品。到了開元年間,唐朝國力強盛,唐玄宗又下令鑄造“開元通寶”金幣。這么多金幣放在宮里閑著也是閑著,一天唐玄宗突發(fā)奇想,在廣運門附近的宮城上大宴王公貴族,又叫文武百官在城樓下的橋上餓著。身為一代英主的唐玄宗為什么要做這么不厚道的事情呢?不一會答案揭曉了,成片的金幣從城門上潑灑下來,散落在橋上。起初大家還不敢輕易去撿,在明白了這是皇帝的犒賞之后,橋上的文武百官頓時不顧身份地?fù)屪饕粓F(tuán),因為這可是名副其實的“獎金”??!
一條小街藏了三座大寺
從蓮湖路進(jìn)入灑金橋后,就能看到一棵大槐樹,樹干要兩個人才能抱圓,當(dāng)?shù)刈糁v,這槐樹從民國時期就有了,但這還不算大,灑金橋沿街的西五臺寺里有更大的樹。
西五臺是老西安的叫法,宋明時稱為云居寺。一走進(jìn)西五臺,就能看到一棵碩大的桐樹,筆直的樹干需要三個人才能抱圓,但在西五臺看門的師傅說:“這里的樹沒有三四百年都不算什么,再往里面走有一座清真古寺,寺里有一棵建寺古槐,都快600歲了!”據(jù)了解,灑金橋沿路明朝時期遺存的古樹就有五六棵之多。
灑金橋有兩座相距不足200米的清真寺:清真古寺和清真西寺。清真古寺是明朝時修建的,寺里現(xiàn)在還保留著建寺時留下的門樓子和老槐樹。老槐樹歷經(jīng)滄桑卻依舊枝繁葉茂,翠綠的枝葉拂著門樓上黑色的瓦片,舒服地向街邊伸展。走過了500年的風(fēng)雨,這兩位樹“老人”依舊相互依偎。
沒人能讀懂的古老經(jīng)文
灑金橋之所以有這么多的古樹和古建筑,是因為灑金橋老住戶很大一部分從明朝起就定居于此,他們按習(xí)俗在家門口都種下了樹。在灑金橋賣水盆羊肉的李天平依稀記得,他小時候家里有一份刻在木板上的族譜,上面記載著先祖從明朝起就居住在這里了,而明朝時期的灑金橋被稱作鐵爐坊。后來老李家的族譜不見了,但他依舊能憑記憶說出自己祖上5代人的姓名。
在灑金橋有很多像老李這樣的老住戶,灑金橋路兩邊分布著回民的各種營生,充斥著濃郁的伊斯蘭文化,而老住戶們閑聊的談資往往是哪家的胡辣湯最好吃,哪家的粉蒸肉最地道。現(xiàn)年80歲的安老師傅告訴記者,上世紀(jì)90年代的時候,灑金橋路兩邊還都是低矮的瓦房和土坯房,后來隨著人口的增加,小街上的車輛慢慢多了、樓房漸漸高了,許多老宅子也被拆除了,唯有古樹與門樓能喚醒他們對埋藏在心底的那份古老記憶的探尋。
灑金橋現(xiàn)存最古老的一座門樓就在清真古寺的對門,門樓上有一串經(jīng)文。住在這里的李天平告訴記者,門樓上的經(jīng)文只是保存下來的一部分,因為這經(jīng)文太過古老,現(xiàn)在人都不認(rèn)得。記者又問了幾個老住戶,他們都不知道這神秘的經(jīng)文究竟何意。對于這門樓的來歷,住在這里的老人們記得這是從院子里面搬出來的二門樓,當(dāng)一門樓還沒拆的時候,神秘的經(jīng)文下面,曾有一道沿街明溝流過。灑金橋西邊的地勢比東邊高出許多,所以需要一條明溝用于排水。解放初,街東的居民要去街西還要穿過溝上的橋,當(dāng)時每隔幾戶就有一座橋,李天平說當(dāng)時橋修得很漂亮,就如印象中江南的小橋一般精致。后來溝被填上了,一座座小橋自然也逃不過被拆的命運。
據(jù)葛慧介紹,老住戶記憶中的明溝始建于明朝,是從魚化寨閘口村位置通向現(xiàn)今蓮湖公園所在的引水渠,也就是龍渠的分支,出了灑金橋后,又分成幾支,一支通向澇池,一支通向現(xiàn)在的蓮湖公園,解放后斷流,挖通下水道后明溝便被填埋了。
林則徐曾為灑金橋住戶題匾
今年60歲的馬振中把記者帶到了灑金橋一處不太好找的院落里,這里至今還保留著清朝時期留下的兩層木質(zhì)閣樓。閣樓非常大,記者目測大約有8米長、5米寬。馬振中告訴記者,這里在清朝時曾住過灑金橋最有錢、最有名望的一戶人家。馬振中小的時候,經(jīng)常在這里玩耍,臨街的門樓沒被拆掉的時候還懸掛著“武魁”、“進(jìn)士”等牌匾,在這些牌匾中最有名的要數(shù)林則徐送給宅子主人的那塊,上面有林則徐的落款。但如今,這塊牌匾只存在于灑金橋老住戶的心中?!芭曝摇母铩瘯r被破壞了,可惜?!鼻逭嫖魉驴撮T的馬師傅嘆息道。
在灑金橋路西的新寺巷里,隨著外地人的大批遷入,明清時期四合院幾乎都被改建成了狹窄的三四層小樓,但仍有一些老宅院挺立著?!斑@門樓是明清時期的?!?0歲的老住戶吳師傅摳開墻面上附著的灰色涂料,摸著磚縫里露出的白色絮狀物說:“這是過去的那種砌磚老方法,就是把石灰和面粉混在一起做的粘合劑?!背舜u頭,石頭也在向每一位游客訴說著古老街道的故事,一些門樓前還有幾只小小的石獅子,幾百年的時光里,它們一直寸步不移地守護(hù)著這條安寧祥和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