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堂
玫瑰堂正名為玫瑰圣母堂及圣多明我教堂,位于澳門的市中心,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教堂于1587年由西班牙圣多明我會所建,奉祀玫瑰圣母(Our Lady of theRosary),次年由該會的葡萄牙教士所接管。由于起初只由木板搭建,故被華人稱為「板樟堂」,直至17世紀方改為磚石的結構。1874年曾因火災而焚毀,當年重建后則成現(xiàn)在的規(guī)模。
整座教堂建筑富麗堂皇,其巴羅克建筑風格的祭壇更是典雅精致。教堂旁的“圣物寶庫"收藏了三百多件澳門天主教珍貴文物。
由道明會士創(chuàng)建于1587年,是該會在中國的第一所教堂。因教堂以玫瑰圣母為主保,故又稱“玫瑰堂”。
教堂于1828年重修,今天壯觀的規(guī)模即源于此。板樟堂供奉法蒂瑪圣母,堂內存有許多富有奇趣的油畫及雕像,尤以耶穌基督像最為著名,從中可窺見古西班牙的宗教藝術特異之處。教堂通常于下午開放,可先按門鈴,然后經旁邊閘門進入,再繞過一條長廊便可進入圣堂內部,圣堂后面設有一小博物院,內藏圣保祿大教堂所遺留下來的早期著名雕刻及遺物。
教堂于每年5月13日舉行的法蒂瑪圣母圣像巡游,是天主教重要的節(jié)日活動之一,喻意提示世人勿忘圣母在葡萄牙花地瑪對三位牧童的親授經文來祈求世界和平。
七世紀教堂的豪華風格。而內部則由一高高闊的主殿及兩個側堂所組成,主殿和側堂由幾個圓拱門隔開,而主祭臺和主殿之間也有一圓拱分隔,小祭壇則設于側殿。
澳門教堂內部也風格鮮明。圣若瑟修院圣堂巨大的圓形玻璃屋頂、旋轉上升的回族風格支柱體現(xiàn)了各種宗教在澳門的融合;東望洋燈塔旁的圣母雪地殿教堂是17世紀葡國修院風格,其內部發(fā)現(xiàn)的融合中西風格的壁畫已有380年的歷史了。圣老楞佐堂門前左右兩排石梯氣派十足,雙鐘樓的設計和遍植棕櫚樹的幽靜花園使此地成為澳門最美麗的教堂。而我最欣賞的是玫瑰堂精致典雅的巴洛克風格的祭壇,祭壇上圣母像慈愛的面容,還有旁側的鐘樓里典藏的無數(shù)珍貴的圣物寶庫都讓這座教堂閃爍著迷人的光彩。
到達方式
乘坐2、3、3A、3X、5、7、10、10A、11、18、21A、26A、33路公車到新馬路、營地大街(西行);或者乘坐3、4、6、8A、18A、19、26A、33路公車到新馬路(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