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工業(yè)大學(簡稱:TUB、TU Berlin)地處柏林“母親河”施普雷河畔,是德國精英大學(Exzellenzuniversit?t)之一,德國理工大學聯盟(TU9)、歐洲工業(yè)管理者聯盟(T.I.M.E)、歐洲航空航天大學聯盟(PEGASUS)等組織成員。
柏林工大是德國第一所頒授環(huán)境科學位的高等學府,在研究設備和資源方面處于領先,例如利用大學的人造衛(wèi)星在外太空觀察地球的候鳥遷徙。另一方面,柏林工大并與世界上二百多多所高校保持著廣泛的聯系,而且還和許多經濟研究機構和大企業(yè)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此外,柏林工大還是柏林較大的職業(yè)培訓機構之一,每年提供一百四十七個職位的培訓。因此,柏林工業(yè)大學正朝著研究、學術以及經濟一體化的國際綜合性大學不斷發(fā)展。
柏林工業(yè)大學位列2021THE世界大學排名第140位,2022QS世界大學排名第159位;2020QS畢業(yè)生就業(yè)競爭力排名第98位。
人文學院
下設哲學、科學理論、科技史系;文學系;歷史系;社會學、政治歷史教育系;教育系;語言和傳播系;職業(yè)教育與勞動技能系;女性研究中心和反猶太研究中心。
工程學院
下設生物工程系、能源系、食品科學系、過程工藝系、環(huán)境保護系和材料系。
數學學院
下設化學系、數學系和物理系。
電子學院
下設能源與自動化系、高頻與半導體系、通信系、微電子和計算機系、軟件技術與計算機理論系和經濟信息和定量分析系。
機械學院
下設流體力學和聲學系、心理學和勞動科學系、陸上和海洋交通系、航空航天系、精密機械和醫(yī)藥工程系、機械制造系、機械設備系。
建筑學院
下設建筑系、土木系、應用地理科學系、地球信息和大地測量系、景觀設計系、生態(tài)學系、社會學系和城市與地區(qū)規(guī)劃系。
經管學院
下設技術和管學系、企業(yè)經濟系和國民經濟和經濟法系。
建筑,土木工程學,企業(yè)管理學,生物工藝學,化學,德語,電工學,營養(yǎng)學和食品學,教育法,法語,地質工程學及應用地球科學,精密科學史,信息學,機械信息技術,歷史,精密科學史,信息學,機械信息技術,家政學,造型藝術學食品工藝學,語言學,機械制造,數學,媒體咨詢,哲學,物理學,心理學,音樂學,社會科學技術方向,城市規(guī)劃,技術環(huán)保,交通學,測量學,國民經濟學,材料學,經濟工程學等。
柏林工大用于教學、科研、管理與學生服務等設施的占地面積約65萬平方米,其中約有6萬平方米已租給私人性質的高技術企業(yè)。學校的大部分建筑坐落在柏林城的中心。隨著學校的發(fā)展,它在柏林城的西部、北部與南部地區(qū)也分別獲得一定面積的區(qū)域,用于發(fā)展教學和科研設施。
主校區(qū)坐落于夏洛騰堡區(qū),有成群的教學大樓,例如計算機中心、電教中心、語言中心、各學科實驗室、運動及娛樂設施。其中大學圖書館擁有超過二百萬冊的藏書和超過七千種最新的各類期刊,藏書范圍包括自然科學、工程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等,其中建筑學和園藝學的藏書比較豐富。此外,學校還有寬頻電信研究中心、資料控制中心、網絡技術與多媒體應用研究中心、生物工藝學中心、國際地質系統(tǒng)分析技術中心和電子技術研究中心等重要研究機構。
在柏林工大將純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蒲蟹矫?,學校擁有光輝的歷史。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前的主要科研成果有:三色攝影術、低壓技術、照相用閃光燈、汽車制造的新技術、無線電報和機床運動學理論。其他成果還有電視技術的研制、汽車排氣、電子顯微鏡等。截止20年代,柏林工大的建筑設計師在建筑業(yè)與城市發(fā)展方面已有了相當大的影響。
柏林工大有一系列為教學科研服務的機構,它們主要是:
繼續(xù)教育部:該部提供的學習項目有:生產技術、微電子學、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tǒng)分析、工程學數學方法、紀念物保護、城市改造、醫(yī)院管理、交通規(guī)劃、安全教育、公司培訓課程以及教師的繼續(xù)教育。
技術轉讓部:柏林工大在改善地區(qū)經濟方面已作出了自己的努力,技術交通部的建立有助于推進科研發(fā)明的傳播,使社會不同集團棗工業(yè)、公共研究機構、貿易集團、容易理解與掌握大的科研成果。該部的業(yè)務特別受到中小企業(yè)的歡迎。
沃納·馮·布勞恩,著名的V1和V2火箭和土星5號運載火箭的總設計師;
阿道夫·馮·拜爾,德國化學家,因成功合成了靛藍而獲得1905年諾貝爾化學獎;
弗里茨·哈伯,發(fā)明從氮氣和氫氣合成氨的工業(yè)哈柏法,從而榮獲了1918年度的諾貝爾化學獎;
古斯塔夫·赫茲,德國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先驅,他是192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喬治·德海韋西,匈牙利化學家,1943年獲諾貝爾化學獎;
沃爾夫岡·保羅,德國物理學家,離子阱的開發(fā)人之一,1989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恩斯特·魯斯卡,電子顯微鏡的發(fā)明者,1986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卡爾·博施,1931年諾貝爾化學獎以及1939年歌德獎獲得者;
尤金·維格納,匈牙利-美國理論物理學家及數學家,196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丹尼斯·加博爾,因發(fā)明全息攝影而獲得1967年的英國物理學會楊氏獎及197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弗雷·奧托,2015年普利茲克獎獲得者,著名建筑師、工程師、研究員、發(fā)明家;
康拉德·楚澤,近代數字計算先驅,1941年設計了有完備程控功能的圖靈計算機Z3);
朱家驊,中華民國政治人物,中央研究院院士;
何澤慧,中科院院士---中國第一代女物理學家,“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的夫人;
龔祖同,中科院院士---中國光學玻璃、纖維光學與高速攝影的創(chuàng)始人,中國應用光學的開拓者;
徐士高,中科院院士---高電壓技術專家;
趙宗燠,中科院院士---中國人造石油之父;
陳永齡,中科院院士---大地測量專家,原國家測繪總局總工程師;
孫德和,中科院院士---冶金學家,鋼鐵工程設計專家;
陳清泉,中國工程院院士---亞洲電動車之父;
夏堅白,中科院院士---大地測量學家、天文測量學家,原武漢測繪學院首任院長,原同濟大學校長;
王之卓,中科院院士---航空攝影測量與遙感專家,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名譽校長,原上海交通大學校長;
張維,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原中國科協(xié)副主席、原清華大學副校長;
謝作偉,香港中文大學卓敏化學講座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徐惠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
馬君武,廣西大學首任校長;
匡鏡明,原北京理工大學校長;
馮培恩,原浙江大學副校長,機械設計研究所所長;
吳志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2010上海世博會總規(guī)劃師,同濟大學副校長;
王運豐,中華人民共和國武器專家、計算機專家,高級工程師,被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坦克之父”
李榮興,美國華裔火星科學家,美國太空總署(NASA)2003年火星登陸探索計劃的二十八位核心科學家之一;
王長平,原北京大學數學學院院長,現福建師范大學校長,“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該校較早的淵源可以追溯到由腓特烈二世在1770年10月發(fā)起創(chuàng)立的采礦學院。另一個源頭是1799年3月13日創(chuàng)建的建筑學院。第三個來源是初創(chuàng)于1821年的皇家職業(yè)學院。
1879年,由三個學院合并成立皇家柏林工業(yè)高等學院(Koenigli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zu Berlin),亦稱夏洛騰堡工學院(Technische Hochschule Charlottenburg)。該校是德國始創(chuàng)較早的高等工業(yè)學院,并在1899年開始頒發(fā)博士文憑。
在第三帝國時期設立了防衛(wèi)技術專業(yè),導致學校從1945年4月20日起被關閉了一段時間。
1946年4月9日,學校重新開始教學時,新開設了人文類的專業(yè),使得學院升格為大學,開始啟用新名稱:柏林工業(yè)大學(Technische Universit?t Berlin),也是德國第一所工業(yè)大學(Technische Universit?t)。
以上信息源自網絡,數據截止至2021年4月,請以官網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