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歷史
客家先民原來居住在中原地區(qū),當(dāng)?shù)厣a(chǎn)小麥,常常用面粉做餃子。后來因?yàn)閼?zhàn)亂等原因,客家先民遷徙至南方生活。嶺南地方多產(chǎn)大米,少產(chǎn)小麥,面粉很少,釀豆腐則成為替代餃子的食物了。
客家先民想到,用豬肉剁成餡料,用豆腐代替面粉,將餡料塞入豆腐,猶如餃子一般。
因其味道鮮美,便成了客家名菜,如今也是客家人餐桌上的家常菜。
菜品制作
做法一
食材
豆腐400克,豬肉200克,香菇6朵,油菜1棵,食鹽1小勺,姜1塊,生抽15毫升,蠔油10克,植物油1湯勺。
步驟
1.豆腐切成三角塊(切方塊也可以),將香菇末加入切好的肉糜中,加少量生抽與鹽調(diào)味。
2.用小勺在中間挖出一個洞,將調(diào)味好的肉糜嵌入其中。
3.平底鍋中抹少量的油,將豆腐塊放入鍋中煎,其它幾面煎成焦黃后,再翻面到有肉餡的一面略煎。
4.煎豆腐的同時制作裝飾用的青菜花,用剪刀剪下青菜的根部。
5.將青菜花放入煮開的鹽水中氽燙熟。
6.豆腐煎好后盛出待用,將調(diào)料汁放入鍋中煮沸,澆在煎好的豆腐上即可。
做法二
食材
板豆腐、瘦肉、魚肉、蝦米、咸魚肉、白菜、蔥、姜、麻油、胡椒粉等。
步驟
1.瘦肉、魚肉分別剁爛,蝦米浸軟切碎,咸魚切碎,蔥切粒。將各材料放入大碗中,加入調(diào)味料攪至起膠待用。
2.白菜摘好洗凈,放入油、鹽、滾水中灼熟盛起。
3.豆腐沖洗滴干,一開四件,用羹匙挖去少量豆腐,灑上少許生粉,釀入魚肉,放入油鑊中煎至微黃色盛起。
4.燒熱瓦鍋,下油一湯匙爆香姜片,加入上湯煮滾,放入白菜、豆腐滾片刻,下芡汁炒,煮滾即可原煲上桌。
做法三
食材
豬肉,豆腐,蝦仁,大蒜,朝天椒,蔥花,料酒,鹽,干淀粉,醬油,白糖,油等。
步驟
1.蝦仁用溫水泡軟,洗凈后切碎,大蒜、朝天椒切碎,蔥花洗凈切碎。
2.把豬肉餡放入碗中,加入蝦仁,料酒、鹽、干淀粉,順時針攪打上勁。
3.豆腐用勺子在中央挖一個深至2/3的洞,將肉餡釀入其中。
4.加熱炒鍋中的油,放入豆腐,用中小火慢煎至金黃色,翻面將釀有餡的一面向下煎至金黃色。
5.撈出瀝油備用,鍋里留少量余油,下姜蒜末爆香。
6.加入少量的清水燒開,放入煎好的豆腐,調(diào)入醬油、白糖、鹽用中火煮開,轉(zhuǎn)小火燜煮3分鐘,讓豆腐充分吸收醬汁,最后用水淀粉勾芡,撒入香蔥末即可。
做法四
食材
木耳,紅綠菜椒,豬肉,料酒,鹽,蛋液,豆腐,食用油,姜末,香蔥末,水淀粉等。
步驟
1. 木耳、紅綠菜椒切碎,拌入豬肉餡,調(diào)入料酒、鹽,倒入蛋液,順時針攪打上勁。
2. 豆腐切成厚約2厘米、長約4厘米、寬約3厘米的塊,用勺子在中央挖一個深至2/3的洞,將肉餡釀入其中。
3. 中火加熱炒鍋中的油至7成熱,放入豆腐兩面煎黃(先煎露出肉餡的一面),撈出濾油備用。
4. 鍋里留少量余油,下入姜末爆香,加入少量的水燒開,放入煎好的豆腐,調(diào)入醬油燜煮3分鐘,最后撒入香蔥末,用水淀粉勾芡即可。
做法五
食材
嫩豆腐、青菜、香菇、五花肉、蔥、鹽、醬油、花生油、豆粉、清湯等。
步驟
1.把香菇浸泡一上午,清洗干凈,和五花肉一起用刀剁成肉餡,加入鹽、醬油攪拌均勻。蔥切成細(xì)粒。
2.把豆腐沖洗干凈,切成四四方方的小塊。用左手的四只小指,輕輕夾緊豆腐,右手拿筷子,在豆腐上劃一個口,然后把剁好的肉餡放進(jìn)去。
3.鍋里放油,燒至發(fā)熱,把有肉餡的那一面朝下,把豆腐煎至金黃色。
4.青菜清洗干凈放進(jìn)瓦煲底,然后把煎至金黃色的豆腐放進(jìn)瓦煲,加進(jìn)清湯,煮至滾熟,用豆粉醬油勾成芡汁,加進(jìn)去,最后放上蔥粒,美味可口的客家釀豆腐便做成了。
菜品特色
新鮮上桌的客家釀豆腐集軟、韌、嫩、滑、鮮、香于一身,呈淺金黃色,豆腐的鮮嫩滑潤,肉餡的美味可口,再加上湯汁的濃郁醇厚,讓人垂涎欲滴。 [8]
食用須知
營養(yǎng)價值
豆腐有“植物肉”美稱,富含鐵、鈣、磷、鎂、糖類、植物油、蛋白質(zhì)等營養(yǎng)物質(zhì);性味甘、涼,入脾、胃、大腸經(jīng),有補(bǔ)脾益氣、健脾利濕、清熱解毒之功,對病后體虛、氣短食少、乳汁分泌不足、腎虛小便不利或小便短而頻數(shù)、淋濁、脾胃積熱、痤瘡粉刺、口干咽燥、肺熱咳嗽、脘腹脹滿、痢疾等甚效。
豬肉中的銅,對于血液、中樞神經(jīng)和免疫系統(tǒng),腎等內(nèi)臟的發(fā)育和功能有重要影響;豬肉中的脂肪,維持體溫和保護(hù)內(nèi)臟,提供必需脂肪酸,促進(jìn)這些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增加飽腹感;豬肉中的蛋白質(zhì),提供血紅素(有機(jī)鐵)和促進(jìn)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
香菇內(nèi)含的麥淄醇可轉(zhuǎn)化為維生素D,促進(jìn)體內(nèi)鈣的吸收,并可增強(qiáng)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含腺瞟吟、膽堿、酪氨酸、氧化酶以及某些核酸物質(zhì),能起到降壓、降膽固醇、降血脂的作用,又可預(yù)防動脈硬化、肝硬化等疾?。欢嗵悄芴岣咻o助性T細(xì)胞的活力而增強(qiáng)人體體液免疫功能;還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zhì),對促進(jìn)人體新陳代謝,提高機(jī)體適應(yīng)力有很大作用。
注意事項(xiàng)
豆腐里含有氯化鎂、硫酸鈣這兩種物質(zhì),和菠菜中含有的草酸,遇到一起可生成草酸鎂和草酸鈣。這兩種白色的沉淀物不能被人體吸收,不僅影響人體吸收鈣質(zhì),而且還容易患結(jié)石癥。?
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后不宜大量飲茶。
歷史文化
相傳,一個五華人和一個興寧人原本是結(jié)拜的好兄弟,誰知在點(diǎn)菜的時候差點(diǎn)反目成仇,一個要吃豬肉,另一個偏要吃豆腐。后來老板為了和解創(chuàng)造出了釀豆腐。?據(jù)說,中華民國總統(tǒng)孫中山是客家人,1918年他在廣東梅縣松口一位同盟會員家中吃了這道菜,贊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