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點
此菜白綠相問,口蘑軟嫩,肚尖脆嫩,湯清醇香,味道爽口。
做法
原料:
生豬肚尖300克,口蘑50克,豌豆苗15克,雞湯500克,雜骨湯400克,料酒20克,精鹽4克,胡椒粉0.5克,雞油15克。
制作:
1、將口蘑切片。豬肚治凈,剞上花刀,改切成塊,用料酒、精鹽1克抓勻。
2、炒鍋內(nèi)加雞湯燒開,下入口蘑、豆苗、精鹽、胡椒粉燒開,盛入湯碗內(nèi)。
3、鍋內(nèi)加雜骨湯,燒開,下入肚塊,氽熟。
4、將肚塊撈入湯碗內(nèi),淋上雞油即成。
特點:
湯清味鮮,質(zhì)地脆嫩,是湖南傳統(tǒng)名菜。
操作提示:
氽肚塊要用旺火,氽熟即成,不可過火。
又一做法
(原料〕
生豬肚頭..200克 紹酒.....10克
水發(fā)口蘑...50克 胡椒粉...0.5克
豌豆苗尖...12個 味精.....l克
原汁雞湯..500克 精鹽.....2克
雜骨湯...500克 熟雞油....70克
(烹制方法〕
1.肚尖洗凈,剔去油筋,外皮朝下,里面朝上,平放在砧板上,持刀剞魚鰓形花刀,即先每隔.. 0.2厘米切直刀,不要切斷,深度是肚尖的.. 2乃;再每隔.. 0.5厘米寬橫切一道斜刀;第一、二刀不要切斷,第三刀切斷,即成長條形,再切成.. 4厘米長、3厘米寬的片。水發(fā)口蘑洗凈泥沙,切成.. 2厘米厚的片,豆苗洗凈。
2.炒鍋置旺火,放入原汁雞湯燒開,依次放入口蘑片、豆苗尖,精鹽1.5克、味精、胡椒粉燒開,盛入大湯碗內(nèi),淋入熟雞油。
3.炒鍋置火上,放入雜骨湯煮開,肚尖先用紹酒,精鹽.. 0.5克抓勻,使佐料入味,再倒入鍋里滾一滾,撈出盛入盤中,連同雞湯一并上桌,將肚尖倒入碗內(nèi)即成。
(工藝關(guān)鍵〕
1.肚選用肚尖即肚頭,在肚的開口近處,要去掉皮,洗干凈。此部位是肚最嫩的部位。
2.此菜肚尖刀工講究,切魚鰓花,一是美觀,二是便于入味,三是利于成熟,剞刀時要刀距均勻,深淺一致,斜刀至原料的2/3,直刀至原料的3/4。
3.為了讓肚尖脆嫩,可在刀工后,用少許堿腌約半小時,再用情水漂去堿味。
4.此菜的烹制方法是湯爆,悼好主料是關(guān)鍵,一定要在旺火上沸騰的湯中悼肚尖,悼的時間必須適當(dāng),時間過長,主料質(zhì)老而不脆嫩,時間過短,難以成熟。一般肚尖至顏色由深變淺、質(zhì)地由軟變脆嫩為好。焯主料與做湯最好能同時進(jìn)行。
5,原汁雞湯的作法:將凈母雞一只(約.. 750克),盛入大瓦缽內(nèi),加清水.. 750克、精鹽.. 5克,上籠用旺火蒸.. 2小時,撈出整雞,得湯750克,即為原汁雞湯。6.湯中點綴時令青菜,注意不能用蔥或蕪婪。
(風(fēng)味特點〕
1.湯泡肚是在湘菜中一道著名的佳肴。由清末長沙“玉樓東”首創(chuàng)。此菜后流傳各地,北京市專營湖南風(fēng)味菜的馬凱餐廳曾以此菜而名揚京華。著名戲劇研究家許姬傳老人食后還留下即興詩一首:“倚馬我慚奏凱歌,試斟不覺醉屠蘇,易牙手段湖南味,湯泡肚尖冠首都?!?/p>
2.此菜白綠相問,口蘑軟嫩,肚尖脆嫩,湯清醇香,味道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