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河森林公園, 位于貴州省金沙縣平壩、大田、太平、石場、桂花等5個鄉(xiāng)的交界處,箐門鄉(xiāng)居其中心位置??偯娣e410261畝。距金沙縣城12公里,距省城貴陽214公里。2014年開通冷水河水上樂園。
該景區(qū)資源類型繁多,景觀奇特。其主要景觀有水域、溶洞、跌水、森林、云海、古跡。其地理構(gòu)造屬黔西北山地過度地帶,烏蒙山脈延伸段與大婁山山脈延伸段在這里"握手",烏江水系與赤水河水系在這里"告別"。
園內(nèi)相對海拔高差718(天生橋)~1884米(白泥窩大山),大婁山山脈延伸段,多為石灰?guī)r,地貌多"石倉",有石籮、石坉、石峰、石劍、石菇、石傘、石鼓、石鐘等名稱。烏蒙山脈延伸段,地勢緩降,瀑布密集,瀑面寬3~30米,高5~150米,主要有大魚跳、姻溴巖、發(fā)溪、梯子巖、狗腦殼、笆竹溝等瀑布。公園入口處的西洛河水庫往西南方向,地形復(fù)雜多變,溪流強烈切割,形成了有"七十二坉"之稱的地貌類型。兩山脈延伸段"握手"之處的新莊白龍洞,高15米,寬10米,清泉長流,從未干涸。其它還有硝洞坡、天生橋、石灰寨、石板溝、大寶洞、桃花園、深溝、瓦匠溝等溶洞。有"一線天"之稱;谷底為天生橋庫區(qū)水域,截流處之下200米為天生橋;該橋有明、暗之分,暗橋高30米,跨距50米,橋下為溶洞伏流,橋上為公路:暗橋的上方為明橋,橋墩高50余米,墩寬10米見方,跨距300米,尤為壯觀,相傳為仙人所造。公園內(nèi)森林覆蓋率67%,在白泥窩大山腳有"十里杜鵑花海",站在大山上觀看日出,別有情趣。公園內(nèi)人文資源豐富,有太平天國革命時期翼王石達開率部安營扎寨之地,有紅軍長征轉(zhuǎn)戰(zhàn)時特別是紅二方面軍紅六軍團十七師的戰(zhàn)斗遺跡,還有彝族"火把節(jié)"和苗族"跳坡節(jié)"等民族文化活動。
8月14日,冷水河露天游樂場正式對外開放。
金沙縣位于貴州省西北部,畢節(jié)市東部,地跨東經(jīng)105°47′~27°46′,距省城貴陽202公里,至黔西北中心城市191公里。東鄰遵義縣,東南隔烏江與貴陽市息烽縣、修文縣相望,南接黔西縣,鄰大方縣、畢節(jié)市,北連四川省古藺縣和茅酒之鄉(xiāng)仁懷市,總面積2528平方公里。
冷水河省級森林公園位于金沙縣西北,距縣城12公里,地處東經(jīng)105°52′20″~106°07′30″,北緯27°24′25″~27°38′40″,總面積32平方公里。根據(jù)旅游資源分布特點分為冷水河和石倉林場兩個景點及外圍敖家墳景點和白泥窩大山景點。冷水河景區(qū)面積20.7平方公里,公園西部,其范圍為:東至平壩湖水,西接油沙河,南至平壩上倉、尖坡、大田林興、箐門猴子屯,北抵長征水庫的天生橋溶河、馬坎烈士墓;石倉林場景區(qū)面積0.93平方公里,位于公園東部,其范圍為:東至平壩西洛水庫旁的金塔,南至平壩鄉(xiāng)的三岔壩,西至新莊白龍洞,北抵巖孔至桂花公路;敖家墳景點位于石場鄉(xiāng)鹿寨樓,面積5000平方米;白泥窩大山景點,位于大田鄉(xiāng)政府,面積1平方公里。
冷水河森林公園地處烏蒙山脈東麓的黔西北高原向中山丘陵過渡的鈄坡地帶上,成山于燕山運動時期,地層構(gòu)造上位于江南臺隆和四川中臺坳之間,大地構(gòu)造單元位于揚子準(zhǔn)地臺隆遵義斷拱之畢節(jié)北東向構(gòu)造變形區(qū),以北東向“多”字形構(gòu)造為主,出露地層有震旦系、寒武系、奧陶系、二迭系、三迭系、侏羅系、第四系,巖石以碳酸鹽為主,余為碎屑巖類。由于巖溶地貌十分發(fā)育,許多地方可見漏斗、峰叢、溶洞、洼地、落水洞、伏流、天生橋等。
地貌類型以低中山、中中山、峽谷為主,海拔多在1000~1300米之間,相對高差大,南部白泥窩大山海拔1884米,為全縣一大高峰,低海拔在長征水庫下游天生橋處,海拔718米。
公園氣候以北亞熱帶溫度涼濕潤氣候為主,立體氣候特征明顯。每年平均溫度約13°C,最低的元月平均溫度約2.8°C,最高的7月平均溫度23.4°C。年均日照1105小時,陰雨、云霧較多,4~9月日照條件較好,占全年日照數(shù)的78%。年降水量1059毫米,主要集中在4~10月,雨熱同季。全年無霜期280天,初霜期出現(xiàn)在11月中旬,終霜期出現(xiàn)在3月下旬,冬季霧多凌凍大。旅游適期240天以上,是天然避暑勝地。
冷水河森林公園地處長江流域、烏江流域和赤水河水系的分水嶺地帶,分布有大小河流17條,有冷水河、油沙河(下游)、西洛河等主要河流,其支流有笆竹溝、銀廠溝、瓦匠河、殷家溝、黑省溝、魚鰍河、哨吶河、深溝、魚洞溝、硝廠溝、化居河等數(shù)十條,溝河縱橫交錯。西洛河屬烏江水系,發(fā)源于平壩鄉(xiāng)三分岔片區(qū)侯家灣,至公園入口處為西洛河水庫,該水庫距金沙縣城12公里,水域面積0.6平方公里,水質(zhì)清純,湖光山色,引人入勝。冷水河發(fā)源于大田綠竹坪下,名化居河,流經(jīng)平壩尖坡村化居河村民組后,另發(fā)源于大田中心的馬落崖河、杉木溝注入,為冷水河,流于平壩箐門2鄉(xiāng)間,主河長20公里,兩岸植被都在懸崖絕峭中,人跡罕至,保存完好,河水清澈見底,晶瑩透明,在河水中涉水,盛夏也覺得涼氣襲人,冷水河由此得名。水流落差大,河流經(jīng)過多層巖石,形成很多小瀑布,時緩時急,水底鵝蛋石五顏六色。上游化居河、馬落河、杉木溝注入冷水河,河水經(jīng)馬鬃崗河谷后注入長征水庫。由于公園內(nèi)無工業(yè)污染,加上植被保存完好,森林覆蓋率高,水體水質(zhì)狀況良好。
公園內(nèi)自然植被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qū),代表植物有樟科、殼斗科、山茶科等。公園內(nèi)具有保存較好的原生森林植被,僅種子植物就有98科240屬419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3種、二級保護植物12種。區(qū)內(nèi)野生動物各類多樣,有哺乳動物50種,鳥類100多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植1種,二級保護動物11種。還分布有紅豆杉、銀杏、福建柏、桫欏、櫸木等樹種的古大稀有樹木。因此享有“黔西北綠色寶庫”的美譽。
早在隋大業(yè)十年(614),在今金沙境東部置信安縣,隸義州(今縣境等地)。唐高祖武德二年(619),改信安縣為信寧縣,仍隸義州。貞觀四年(630)移縣于他方,義州延續(xù)。武后萬歲通天二年(697),降義州為羈縻州,以當(dāng)?shù)匾妥迦未淌罚钡侥纤文┢?1279),元至元二十年改設(shè)沙溪等處蠻夷長官司。明永樂十一年(1413)開新場于打鼓寨(今縣城),康熙五年(1665)改土歸流,劃里甲,今縣境有新民、敦義、永豐4里隸黔西府(后降為州)。乾隆元年(1736)改四川敘永廳之巖上、巖下劃歸貴州入黔西州治,為平定里,與前所列4里稱為“下五里”,并設(shè)沙溪汛、沙土汛、石革鬧汛3個軍事建制。民國三年(1914)改黔西州為黔西縣,改里為區(qū)甲為保(后為鄉(xiāng)、鎮(zhèn)),撤汛,今縣境設(shè)4個區(qū)。民國30年(1941)7月1日,金沙正式立縣,其轄境由黔西縣劃4個區(qū),大定縣劃出第九區(qū)的半個區(qū)(今安洛、大田、新化、白果、三岔、長征村、楠木、紅衛(wèi)、羅山、安洛等地),遵義縣劃出十二區(qū)的巖孔、羅山、安河等地組成。隸屬貴州省第四行政區(qū)(治所畢節(jié)),后縣轄4個區(qū)(1943年撤)18鄉(xiāng)(鎮(zhèn)),直至1949年12月15日解放。
現(xiàn)全縣轄26個鄉(xiāng)(鎮(zhèn)),2002年總?cè)丝?7.9成人,其中以苗族、彝族、為主的少數(shù)民族人口12.5成人,占總?cè)丝诘?0%,是年全縣內(nèi)生產(chǎn)總值23.4億元,人均產(chǎn)值0.39萬元,其中:第一產(chǎn)業(yè)1055億元(農(nóng)業(yè)7.85億元,林業(yè)6875萬元,畜牧2億元)、第二產(chǎn)業(yè)6.231億元(工業(yè)43335萬元,建筑業(yè)18975萬元)、第三產(chǎn)業(yè)66190萬元。地方財政收入1.4億元,人均純收入2556元。
冷水河森林公園除國有石倉林場外,大部份為集體林區(qū),涉及箐門、平壩、石場、大田和太平5鄉(xiāng),由于受自然環(huán)境、文化素質(zhì)等因素影響,生產(chǎn)力較為落后,經(jīng)濟收入較低,2002年人口分別為6202人、20561人、25703人、8662人、12127人,人均收入分別為1277元、1482元、1488元、2155元、1523元。石倉林場現(xiàn)有職工50人,固定資產(chǎn)200萬元,總經(jīng)營面積1000公頃,職工年平均收入0.8萬元,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實話后,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面臨著調(diào)整。
種子植物98科240屬420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3種,二級保護植物12種;隱藏野生動物數(shù)百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種,二級保護動物11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