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仁布與吉門索》是土族民間長詩。它是土族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優(yōu)秀民間敘事詩,堪稱土族的《梁山伯與祝英臺》。這部敘事詩長達300多行,描寫了一個愛情悲劇。它用土族口語創(chuàng)作并演唱,并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在群眾中相沿傳襲,至今仍為活態(tài)的口頭文學形式。
長詩以深沉悲壯的曲調,優(yōu)美感人的詩句,道出了拉仁布與吉門索純貞的愛情和對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向萬惡的封建社會提出了強烈的控訴。
這部民間文學作品用生動的形象、深沉悲壯的語言及講唱的形式記述了窮人拉仁布和牧主的妹妹吉門索的愛情悲劇。傳說美麗善良的土族姑娘吉門索,愛上了給她哥哥放羊的長工拉仁布。他倆在共同放牧的勞動生活中建立了愛情。兩人在山上攝土為香,拜天地結為夫妻。吉門索的哥嫂是一對財迷心竅的惡棍,當他們知道這件事后,百般阻撓,對吉門索進行打罵,并把她鎖在家里,不準他和拉仁布見面,為了斷絕吉門索的想念,她的哥哥穿上吉門索的衣服,暗藏尖刀悄悄跑到吉門索他們的帳房里,晚上拉仁布放牧回來,剛進帳房就被吉門索的哥哥刺死。
當莊子上的人按照土族習慣火化位仁布時,燒了三天三夜也沒燒著。吉門索聽到消息后掙扎著到了火葬場,她把自己的耳環(huán)、手錫等一一扔到火中,可尸體仍舊燒不著。吉門索忽然醒悟,她悲憤地唱道:"你不著來我知道,盼我和你一快燒;五尺身子舍給你,一塊燒到天荒和地老。"唱完,跳入火中,火立即燒了起來,尸體很快化為灰燼。狠心的哥哥把他倆的骨灰分別埋在沙河的兩岸,三年后兩岸各長出一棵合歡樹。狠心的哥哥又將樹劈成柴燒,火點燃后化為一道彩虹,從煙囪里飛出一對美麗的鴛鴦,鴛鴦?chuàng)湎蚝荻镜母绺纾南沽怂难?,然后比翼雙飛,飛到了當年放牧的山林里。此作品表達了土族人對黑暗的封建社會的控訴,對自由和美好愛情的向往。1983年互助土族自治縣文工團將它改編成歌劇上演,受到土族和其他民族的歡迎。
全詩以講唱為主,共分8個章節(jié),是土族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具有廣泛的群眾性,是土族群眾最喜歡演唱的一首敘事情歌,在不同的流傳地區(qū)有不同的風格。在演唱方式上,拉仁布與吉門索以男女對唱為主,但不同于一般問答式對唱。演唱的曲調獨特,結構清晰,層次分明。
《拉仁布與吉門索》完全用土語演唱,它源于土族地區(qū),又生長和發(fā)展于土族地區(qū),植根于土族傳統(tǒng)文化之中,為當?shù)赝翝h兩族民眾所喜聞樂見。故事中拉仁布、吉門索、哥哥、嫂子等主要人物性格特征鮮明,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獨特的民族特色,為民族學、語言學和土族社會學研究提供了生動的素材。另外,《拉仁布與吉門索》所描述的故事反映了土族從游牧生產(chǎn)方式逐步轉向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方式的一個側面,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