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泉傳說是2014年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zhǔn)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的一種民間文學(xué)。流傳于青海循化、化隆等撒拉族聚居區(qū)。根據(jù)撒拉族傳說和語言特點,以及有關(guān)中國新疆和中亞地區(qū)的歷史文獻(xiàn),撒拉族先民是在元代由中亞遷居青海的,《駱駝泉》即是敘述這一過程的族源傳說:撒拉族的先民從撒馬爾罕出發(fā),翻過冰山雪嶺,越過沙漠草灘,來到循化街子,但到處找不到水源。同行的白駱駝變成了一尊石駱駝,嘴里噴出了又冷又甜的泉水,撒拉族于是定居街子,繁衍生息。傳說的價值在于曲折地反映了撒拉族起源、遷徙的歷史。為了人們的幸福生活而犧牲自己的白駱駝的形象,表達(dá)了撒拉族人民的理想和美學(xué)追求。同一題材,在撒拉族民間還用“駱駝戲”的形式加以表現(xiàn)。
駱駝泉周圍是茂密的蘆葦叢,還有月季花、刺梅、陽秀等花卉爭奇斗艷,仿佛專為客人的到來而開放。三畝見方的院子,池水占了一畝地,深三米多,很清,很涼。站在駱駝泉邊的石頭上,靜靜聽,似乎還能聽到鈴鐺的聲音,那是撒拉族先民從遠(yuǎn)古的中亞地區(qū)向循化走來時,駱駝的鈴鐺聲。一頭白駱駝神奇悲壯的傳說,一眼泉水的涌現(xiàn),開創(chuàng)并見證了這個民族滄桑的歷史。而這眼泉水使撒拉族在干旱的西部活了下來,滋潤了一代又一代的撒拉族人民。經(jīng)歷了幾世滄桑的撒拉族人民用自己勤奮、踏實的身影和睿智的頭腦開創(chuàng)了民族的歷史,也形成了如今撒拉族民族的文化。
因為美麗的“駱駝泉”的傳說,撒拉族民間有一個撒拉族舞蹈,叫堆依奧依納,人們稱它是“駱駝舞”。這個舞蹈不但有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固定的人物、服飾和道具,而且舞蹈動作以豐富的內(nèi)涵向人們敘說著撒拉族先民東遷歷程之艱難。舞蹈動作中尤為特殊的是,沒有任何音樂伴奏,而是“駱駝”扮演者用手上綁著的銅鈴按“駱駝”的腳步節(jié)奏,搖出聲響。舞蹈情節(jié)與民間“駱駝泉”的傳說,對于撒拉族民族的歷史、文化傳承,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從那遙遠(yuǎn)走來,駝鈴悠悠,昂起你、昂起你不屈的頭顱,穿過千年風(fēng)雨滄桑。撒拉爾,撒拉爾,撒拉爾,撒拉爾。
在你要離開駱駝泉的時候,這首《神秘的起源》之詩,也許令你更加回味悠長。
黃沙茫茫,一望無際。
這是一片沙漠,這是一幅由無盡的黃沙織成的大地毯;這幅大地毯上沒有一朵鮮艷的花,沒有一點別的顏色,也就是說,這里沒有一株綠色的植物,甚至連生命的跡象都沒有。
只有沙,沙,沙,不知從哪里來的這么多沙,鋪天蓋地,把無盡的蒼涼與嚴(yán)酷晾曬在天空下。但是,奇怪的是,這里有一眼駱駝泉,就在一道沙梁的側(cè)面,一泓泉水從沙壤里涌現(xiàn),涓涓泉水匯成一池碧波,像一塊玉鑲嵌在這平板單調(diào)的沙漠中心。
也不知這泉水有多深,只知道它是那么清澈,像一面鏡子,可以照見天上的云影與星星;深邃得像一個人的眼睛,可以穿透人的內(nèi)心。
人們——到過這片沙漠的人們說,這是駱駝泉。因為它的形狀就像一匹側(cè)臥的駱駝;也有的說,是兩匹駱駝并臥;更有人說,它像駱駝的眼睛,并連在一起的駱駝眼,深邃、平靜、純凈、濕潤……
不管怎樣,因為有了駱駝泉,這片沙漠才不是徹底的死亡之地。人們——旅行的人們只要堅持著走下去,來到駱駝泉邊,補給一點這跟生命同樣珍貴的泉水就可以再走上一二百里,就可以走到綠洲,走出沙漠!
多么珍貴的泉水,生命的泉水!于是沙漠有了一條看不見的商旅之路,數(shù)十萬平方公里的疆域有了一條生命線!數(shù)百年來,人們從這條線上穿過,就像一枚針,因為有了這根線,再也不會失落在茫茫的沙漠中。
穿越沙漠的旅人有時就在駱駝泉邊宿夜。篝火、泉水,伴隨著綿長的夜話,于是,一個傳奇的故事在瀚海流傳:
傳說在很早很早的時候,有一個探險者,他走過了很多地方,發(fā)現(xiàn)了一個個迷人的景點,有一天,他闖進了這片死亡沙漠。他騎著一匹駱駝,帶著有限的一皮囊清水;他沒有想到這茫茫沙漠是如此漫無涯際,他走啊走,頭上烈日蒸曬,腳下黃沙滾燙;他的汗水都快流干了,他的皮膚都快爆裂!他走到了沙漠中心,實在堅持不住了,打開皮囊,準(zhǔn)備飲用一點水,再走下去。他在將皮囊湊上嘴唇的時候,看見了他的那匹駱駝。他的駱駝也早已疲憊不堪,甚至嘴唇也干燥得泛白了。他的心哆嗦了一下,連忙將皮囊遞到了駱駝嘴邊,可是,駱駝卻緩緩地把頭別向一邊。
探險者喝了一點水就繼續(xù)往前走,他走到了現(xiàn)在人們歇足的地方再也走不動了??膳碌氖牵つ依镌僖矝]有一滴水。他走了幾步,就倒在了沙梁上。他努力想睜開眼睛,可是眼皮沉重得不行。他只有閉上眼才覺舒服一些。他闔上眼,卻看見一幅清新的圖畫:沙漠中涌現(xiàn)一片綠洲,綠洲上綠草如茵,樹木蒼翠,其中點綴著腥紅的花朵……
當(dāng)腥紅的花朵凋謝時,他卻醒來了。醒來后,他看見沙梁下有一泓泉水泛著粼粼波光,但他的那匹駱駝不見了蹤跡,永遠(yuǎn)消失了……
駱駝泉:永不枯渴的傳說
駱駝泉為撒拉族的珍貴歷史文物。它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7百多年前的元代,中亞細(xì)亞的撒馬爾罕地方,居住著一個充滿英雄業(yè)績的部落。首領(lǐng)是阿合莽、尕勒莽兩兄弟。他們兄弟倆率領(lǐng)族人出征作戰(zhàn),每次都能取勝;帶領(lǐng)部落的人四處作生意,每次也都能發(fā)財。因此,阿合莽和尕勒莽兩兄弟在眾部落中的威望也一天比一天高。撒馬爾罕的國王出于忌恨,和王公貴族們設(shè)下奸計,要把他們兄弟置于死地。
于是,阿合莽和尕勒莽便率領(lǐng)族人進行了一次艱難、壯觀的民族大遷徙。他們牽上了一匹白駱駝,灌上了一罐清亮亮的故鄉(xiāng)水,裝上了一袋肥沃的故鄉(xiāng)土,還帶上了一部《古蘭經(jīng)》。他們跋山涉水,終于將要翻越的第30座大山了。突然發(fā)現(xiàn)馱經(jīng)的駱駝不見了,大家四處尋找。尋到天亮,人們在街子河?xùn)|邊沙坡下,看見了一池泉水。白駱駝已經(jīng)變成了一尊潔白的石頭。附近已經(jīng)變得密林層層的叢山上,紫氣氤氳;金燦燦的黃河兩岸,川道平坦。人們拿出故鄉(xiāng)的水和泉水比,兩處泉水一樣的清亮,一樣的甜醇,他們?nèi)〕龉枢l(xiāng)的土和河邊的土比,兩地的土壤一樣重,一樣肥沃。人們歡呼雀躍,舉起《古蘭經(jīng)》頂禮膜拜。哦,這就是千里尋求的樂土呀!
從此,他們把這一池永不枯渴的清泉,親切地叫做“駱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