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
每年中秋節(jié)前后,南京城到處飄浮著淡淡桂花香,這時候也正巧是芋頭成熟的季節(jié)。南京女人手巧,把屈原楚辭中的詩情“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溶進了生活,采摘下桂花用糖腌制成“桂漿”。南京男人心細,即便是飲食,也追求生命的舒展。看著芋頭一窩里不但有大芋艿,還有大大小小的小芋艿,象征著人丁興旺,團團圓圓。便期盼著生命的美滿,把人生真趣蘊含于平淡之中,于是吃糖芋苗就成了南京的習俗。
在舊時的老南京城中,常見小販挑擔走街穿巷叫賣于街頭巷尾,每聽到叫賣聲,大人們便會拿個碗或小鋁鍋,饞嘴的小孩子跟著大人后面,看小販如何嫻熟地接鍋(碗)、掀蓋、取勺、下舀、入鍋、接錢、找零,一絲不亂、一步不錯,有時會看呆了。 往日只能在秋日享受,現(xiàn)在因芋苗可以冷凍,故一年四季都可享受到這香甜可口,酥爛軟糯的桂花糖芋苗了。
選用新鮮芋苗,蒸熟后剝皮;加上特制的桂花糖漿,放在大鍋里慢慢熬制。煮的時候要放一點口堿,這樣芋苗煮才會煮出紅彤彤、誘人的顏色。芋苗快軟爛的時候加入藕粉,藕粉的加入會使糖芋苗看上去濃稠美味,吃起來潤滑爽口,吃后唇齒留香。還有一道工序是加糖,依個人口味注意用量。
營養(yǎng)價值
芋苗就是從大芋頭上掰下來的小芋籽,芋艿為堿性食品,能中和體內(nèi)積存的酸性物質(zhì),調(diào)整人體的酸堿平衡,產(chǎn)生美容養(yǎng)顏、烏黑頭發(fā)的作用,還可用來防治胃酸過多癥。
中醫(yī)認為芋頭性平,人人適合。而且它益胃健脾、補中益氣,能很好地緩解食欲不振、渾身無力。另外,芋頭營養(yǎng)豐富,七大營養(yǎng)素(蛋白質(zhì)、脂類、糖類、水、維生素、礦物質(zhì)和纖維素)基本都齊了。它能增強人體免疫力,特別適合體弱者。同時,它有助于保持肌膚彈性、延緩衰老。但一次不要吃太多,否則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不能和香蕉同食。
原料配方
新鮮的小芋頭、桂花糖醬、藕粉、冰糖、食用堿面、水。
烹制工藝
做法一
1、小芋頭沖洗掉表面泥沙,上蒸鍋蒸5~10分鐘。取出去皮,沖干凈后一切兩半。
2、鍋中加適量水和冰糖,再加少許堿面。倒入處理好的芋頭塊兒,大火水燒開,再轉(zhuǎn)中小火慢煮。
3、小碗兒里倒適量藕粉,用冷水調(diào)開成藕粉水。
4、用筷子戳芋頭,感覺軟了就倒入藕粉水,迅速攪開。最后加入桂花醬,攪勻即可。
做法二
1、將芋苗(芋頭)洗凈表皮,然后放入鍋中加水煮熟,將芋苗(芋頭)撈出,乘熱剝皮。
2、將芋頭切塊,放入裝好水的鍋中,加入紅糖,大火燒開小火慢燉至軟糯。
3、將藕粉用少量涼水調(diào)開,倒入鍋中,反復攪拌,待糖水出現(xiàn)粘稠狀即可。
4、盛出,放入糖桂花。
做法三
食材
原料:芋苗500克
配料:食用堿面2克(約為1勺)、白糖100克、紅糖2勺、糖桂花鹵1勺、純藕粉3勺
步驟
1、將芋苗在水中浸泡15分鐘后洗凈,晾干、削皮、切成小滾刀塊,切好的芋艿塊盡量保持干爽。
2、煮鍋置火上將水燒開,放入堿面,下芋苗燒沸滾1分鐘撈起淋干,放在篩網(wǎng)里攤開晾涼,晾涼后芋苗變成紅色。
3、將變紅的芋苗裝到大小適宜的碗中,加少量水(以恰好能沒過芋苗為宜),待水燒開后,上蒸籠大火蒸5分鐘后取出,將碗內(nèi)的水濾干凈。
4、放4勺白糖和大半勺的糖桂花鹵與芋苗輕輕拌勻,再入鍋蒸,大火水開后蒸15分鐘左右,以芋苗綿軟為宜。
5、取出蒸好的芋苗,再將糖水濾干凈。
6、將煮鍋置火上,放入兩碗水燒開。燒水的時候,取1小碗將3勺純藕粉用涼水調(diào)成水淀粉。
7、將芋苗放入開水中小火燒開,加入剩余的白糖、紅糖和糖桂花鹵,可嘗嘗甜度,根據(jù)自己喜歡的甜度再增減糖的用量。
8、調(diào)好味道后,將藕粉均勻倒入鍋中快速攪勻,以免藕粉結(jié)塊,待藕粉成透明糊狀即可關(guān)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