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萬三故居位于周莊歡樂世界內(nèi),是根據(jù)沈萬三的傳奇經(jīng)歷而修建的。這里運用了各種手法,還原了這位江南巨富的生活場景,讓人身臨其境地了解他。老宅很大,古香古色,了解其中的歷史,值得一去。
由浙江銅雕大師朱炳仁制作。銅像高8米,底座0.8米,前面是神奇的聚寶盆。游客們可以感受到一位具有神話色彩的江南巨富的獨特形象。
正面為故居簡介,反面的磚雕作品《金玉滿堂》,形象地展現(xiàn)了沈萬三大富大貴的景象。
沈萬三故居有5個院子,在圍墻上有十六幅精美的磚雕藝術(shù)品,通過“遷居周莊、春耕墾荒、建屋造宇、種桑養(yǎng)蠶、積谷東莊、會友宴客、書香門第、開店設(shè)鋪、巧得寶盆、陸氏贈財、捐資筑城、造橋積德、海外經(jīng)商、茶馬古道”,生動地再現(xiàn)了沈萬三的傳奇歷史。
由“致富之道,眾說紛紜”、“研究萬三文化,弘揚富民精神”和“一代豪富傳奇人生”三部分組成。
①《沈萬三致富》三聯(lián)屏風漆雕畫,形象地描繪了沈萬三致富的主要途徑。
②《南京筑城》漆雕畫:
朱元璋在南京建都,決定擴建應(yīng)天城,但根本沒錢修城墻。沈萬三答應(yīng)負責修筑聚寶門至水西門一段,以及廓房、街道、橋梁、水關(guān)和署邸等相關(guān)工程。他不僅延請一流的營造匠師,還整天在工地上督促進度,檢查質(zhì)量,甚至比皇家修筑的城墻還提前三天完成。隨之,他以自己的百萬兩黃金犒賞三軍。可這樣做,恰恰大駁了皇帝的面子,明太祖龍顏大怒,他被籍沒家產(chǎn),發(fā)配充軍云南邊陲。
沈萬三專門延請王行為塾師,來到周莊,設(shè)館于銀子浜。王行教書教得好,文章也寫得好,沈萬三給他的報酬是黃金一鎰(在當時為二十兩或二十四兩),這樣的酬勞很可觀。沈萬三十分懂得知識的作用,更希望子女們肚子里都有很高的學(xué)問,能夠與外國商人周旋,以繼承自己開拓的家業(yè),使沈家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佳聲樓書聲朗朗”展示了塾師王行教學(xué)沈萬三孩子們讀書、沈萬三夫婦窗外觀看的真人模型,從另一個側(cè)面反映了沈家尊師重教的場景,對我們也是很好的啟迪。
沈萬三(生卒年不詳),本名沈富或者沈秀,字仲榮,號萬山,浙江烏程縣南潯鎮(zhèn)(今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qū))人。元末明初富豪,商人沈佑的兒子。
元朝末年,隨父遷徙到周莊,以躬耕起家。幫助商人陸道源理財,取得巨資。全力開展貿(mào)易活動,迅速成為“資產(chǎn)巨萬、田產(chǎn)逾吳下”的江南第一富豪。流寓南京、蘇州、吳江等地,名遍天下。
洪武初年,捐資重修長城和南京城,受到明太祖猜忌,充軍發(fā)配云南。流放期間,他在茶馬古道再次經(jīng)商,重獲生機。洪武十二年,去世,安葬于周莊銀子浜。
傳說,沈萬三有一個聚寶盆。當年,明太祖朱元璋要修筑南京城墻,他曾資助一萬三千兩白銀,負責洪武門至水西門一段工程。后來工程超支,他又捐出一萬三千兩。但朱元璋貪得無厭,命沈萬三獻出聚寶盆。沈萬三不肯,將銀子運回周莊,藏在銀子浜下。后又攜帶聚寶盆遠走他鄉(xiāng),不料被朱元璋的御林軍抓住,發(fā)配云南充軍。沈萬三死后,靈柩運回周莊,葬于銀子浜底。
沈萬三水冢在鎮(zhèn)北銀子浜底。那是一條逶迤清冽的小浜。萍紅藻綠,蘆茭茂密。人們傳說銀子浜盡頭有水一泓,下通泉源,早年不枯。水下有一古墓,非常堅固。這里埋著沈萬三的靈柩。河面上泛起的粼粼波光,酷似無數(shù)碎銀在閃爍,籠罩著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