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肚又叫魚膠、白鰾、魚鰾,由魚的沉浮器官,經剖制曬干而成與“鮑、翅、參”并稱“四大海味”。
“瓊式燒魚肚”主要食材有發(fā)制好的魚肚、西蘭花、蔥段、冬筍片和姜片等。烹制過程并不復雜:當鍋燒熱后,即可入料頭及配料、魚肚翻炒,然后加上湯調好味,燒至入味;最后出鍋置于圍好西蘭花的盤中。由西蘭花配襯著味醇香濃、爽滑適口的魚肚,白綠相間、色澤鮮亮,清淡而又優(yōu)雅的印象,非常吻合海南菜重“清淡鮮甜、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和飲食美學標準。看著就令人嘴饞的這道“瓊式燒魚肚”能讓人吃得美滋滋的,還能帶來營養(yǎng)方面的補益。
不過,客觀來說,這種食物之于我們普通人來說是比較遙遠的。即便是愛吃海物,家常也沒有多少人會來做一道燒魚肚。一方面是因其珍貴;另一方面是因其需要泡需要發(fā)需要燉的繁瑣;還有一個方面也許就是:對中國人來說,有些食物不是拿來常吃的,它們似乎更適宜在一種隆重的場合偶爾出現。譬如那被碧綠的西蘭花圍起來的瓊式燒魚肚,白綠相間、色澤鮮亮,精美得讓人不忍下箸。終其一生,我們可能也吃不上幾回上好的燒魚肚,不過沒關系,遇到好的食物就和遇到好的人一樣,“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就是這偶爾的相逢,讓我們更有驚艷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