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蘿崗香雪公園梅花盛開,繁花如雪的美景始于宋代,因特殊的自然條件,常梅開二度,花有紅有白,農(nóng)歷歲末,冬至前后,梅花盛開,繁花如雪, “蘿崗香雪”勝景由此而來。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前,蘿崗香雪是羊城八景之一,一度揚名海內(nèi)外,廣州人形成了冬至去蘿崗賞“雪”的習(xí)俗,彌補了廣州無雪的遺憾,詩人在游歷了“蘿崗香雪”后留下了“嶺南梅花渾似雪,蘿崗香雪映朝陽”的傳世佳句。
可是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由于氣候變暖引起“十里梅林”蟲害頻發(fā),導(dǎo)致青梅的產(chǎn)量、品質(zhì)和效益急劇下降,加上當時當?shù)氐娜藗內(nèi)狈ΡWo歷史景觀的意識,受經(jīng)濟效益驅(qū)使,紛紛砍掉青梅,改種其它經(jīng)濟作物,“蘿崗香雪”的白梅美景自此消失無存。
傳承人文 、注重原貌。蘿崗香雪公園總體景觀布局劃分為“蘿崗香雪”主題區(qū)、宗教文化區(qū)、四季風(fēng)景區(qū)、石榴香溪區(qū)、玉璽遠眺、叢林聽鸝等十個分區(qū)。
蘿崗香雪公園內(nèi)高峰為蘿峰,山石突兀,樹木蔥茂,果樹滿山,美景眾多。山麓有玉巖書院、與玉巖書院一墻之隔的蘿峰寺,依山而建,寺內(nèi)收集有歷代名人海瑞、朱熹、鄭板橋、文天祥等人的字畫,顯示了一般寺院所沒有的書香氣息。蘿崗香雪公園總體景觀布局劃分為“蘿崗香雪’”主題區(qū)、宗教文化區(qū)、四季風(fēng)景區(qū)、石榴香溪區(qū)、玉璽遠眺、叢林聽鵬等十個分區(qū)。建成之后這里將成為一個冬寒梅白、夏暑荔紅、四季皆宜、且有文化特色的旅游勝地。
香雪公園位于白云區(qū)的蘿崗鎮(zhèn),羊城八景中的“蘿崗香雪”指的就是這里。園內(nèi)叢山疊嶺,綿亙數(shù)十里。每年歲末梅花盛開時節(jié),滿山遍野繁花如雪,隨風(fēng)飄蕩,頗為壯觀。除了賞梅之外,這里的古跡也值得一提。園內(nèi)蘿峰下建有蘿峰寺,蘿峰寺旁邊還有玉巖書院,收藏有宋代以后名人的題詠和書刻。主要有宋儒朱熹“忠孝廉節(jié)”題字,以及相傳文天祥手書的絕句四首木刻和清代鄭板橋的春、夏、秋、冬四時畫竹刻等,增添了很多文化氛圍。
蘿崗種梅始于宋代,因特殊的自然條件,常梅開二度,花有紅有白,梅萼有單托、雙托,農(nóng)歷歲末,冬至前后,梅花盛開,繁花如雪,疏影橫斜,香風(fēng)陣陣,尋雪踏梅的人紛至沓來,一時游人如鯽。“蘿崗香雪”勝景由此而來。
玉喦書院位于蘿崗香雪公園內(nèi)玉喦書院和羅峰寺都是依山而建,自南宋至清數(shù)百年來,文人墨客、官僚名流慕名而來者數(shù)不勝數(shù),為書院與寺廟留下許多石刻和墨寶。其中有朱熹、文天祥的詩詞,海瑞的聯(lián)句,鄭板橋的字畫和拓本,甚至還有唐朝韓愈的“鳶飛魚躍”匾額,都是相當珍貴的歷史文物。
公交:乘569路、569支線可直達蘿崗總站(香雪公園)下,走約110米到香雪公園。(提示:每年香雪梅花節(jié)會有專門接送車從附近地鐵站站到香雪公園總站,具體以每年宣傳為準。離蘿崗街道大概有不到2公里的路程,走路也可以的。)
地鐵:地鐵六號線,香雪站直達。(離香雪公園門口2公里左右的路程,走路也可以的)(可蘿崗香雪牌坊站轉(zhuǎn)333、337、569、578、948、506a、367或開蘿大道(地鐵香雪站)換327、942或蘿崗圖書館站坐943、395、569支線、392到達蘿崗香雪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