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格陵蘭國家公園(格陵蘭語:Kalaallit Nunaanni nuna eqqissisimatitaq,丹麥語:Gr?nlands Nationalpark)位于格陵蘭東北部,是世界上面積較大的國家公園。總面積97.2萬平方公里,相當于格陵蘭總面積的45%,遠遠大于許多國家的領土總面積。它是格陵蘭的國家公園,也是世界上較北的國家公園。該國家公園成立于1974年5月22日,1988年擴大到它今天的面積。它包括格陵蘭東北的整個海岸線和島上大部分冰蓋。1977年1月它被定為國際生物圈保護區(qū)。進入該國家公園需要一個搜索及拯救保險以及相應的設備,此外還需要官方許可。該地區(qū)無常駐居民。
向南東北格陵蘭國家公園與瑟莫蘇克交界,向西沿西經45度它與卡蘇伊特薩普在冰蓋上交界。這些邊界大部分是直線。它的內陸面積是格陵蘭冰原的一部分,但是在海岸和北部的皮列半島上也有許多沒有冰的面積。
1974年5月22日國家公園成立時僅包括原東格陵蘭伊托科爾托米特人煙較稀少的部分。1988年國家公園的面積擴充了27.2萬平方千米,達到它今天的面積,其中包括原阿方納的東北部。1977年1月它被定為國際生物圈保護區(qū)。國家公園由格陵蘭環(huán)境和自然部管理。歷史上的冰蓋研究場地中冰和北冰研究站位于今天的國家公園境內。
5000至15000頭麝牛生活在國家公園內,這相當于世界所有麝牛的40%左右。在海岸線上有許多白熊和海象。其它哺乳動物有北極狼、北極狐、白鼬、旅鼠和北極兔。馴鹿從1900年開始消失了1。本來在整個國家公園海岸線有的狼在1920和1930年代里被丹麥和挪威獵手用毒誘餌消滅光了2。在東格陵蘭北緯80度以南的地方沒有再看到它們3。從1979年開始從北格陵蘭有一些狼又移入,2011年估計境內有23頭狼4。
海生哺乳動物包括環(huán)斑海豹、髯海豹、豎琴海豹、冠海豹、一角鯨和白鯨。鳥類主要有普通潛鳥、白頰黑雁、粉腳雁、絨鴨、王絨鴨、海東青、雪鸮、三趾鷸、巖雷鳥和渡鴉。
國家公園的內部是冰盾和山脈。格陵蘭海的海岸地區(qū)是凍土層,為當地的動物提供了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