餛飩面,或叫做云吞面,餛飩面在行內(nèi)稱為“蓉”或“擁”(此時兩者粵音均為 jung2“涌”)。前者據(jù)說是“芙蓉面”的簡稱,后者據(jù)說是早期的餛飩面比較小,冬天時低下階層把小碗抱(即“擁”)在懷里,飽肚之余又可取暖,因此又稱“細擁”(“細”就是小的意思)。也曾經(jīng)是廣州西關(guān)少爺?shù)淖類邸?/p>
云吞入口爽滑,面更具有彈性帶嚼盡勁,并且云吞擁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淀粉等營養(yǎng)元素。
粵菜即廣東菜,是中國傳統(tǒng)八大菜系之一,粵菜取百家之長,用料廣博,選料珍奇,配料精巧,善于在模仿中創(chuàng)新,依食客喜好而烹制。
云吞面是廣東地道小吃的一種。雖然面食在廣東并不是以主食的地位出現(xiàn),但出奇的是大部分的廣東人對云吞面有一種難以割舍的情懷。據(jù)考據(jù),云吞面最早在清末民初,廣州的西關(guān)一帶出現(xiàn),相傳是同治年間從湖南傳入。
當時一位湖南人在廣州雙門底(現(xiàn)在的北京路)開設(shè)了一間“三楚面館”(三楚即湖南湖北一帶),專營面食,其中就有云吞面。只不過那時的云吞做得很粗糙,基本上只有面皮肉餡白水湯。后來幾經(jīng)改良,以雞蛋液和面搟成薄皮,包以肉末、蝦仁和韭黃制成的餡料,自成一派。
很顯然,廣州并不是以面為主食的地區(qū)。然而,廣州人卻對這碗云吞面情有獨鐘?!叭骛^”因而生意紅火,不久就有許多人爭相效仿。初期,云吞面由小販肩挑四處販賣,以敲竹板作“獨得獨得”聲招徠顧客,不久便發(fā)展至成行成市。
云吞面以云吞和面還有熬好的湯頭制成,云吞口感潤滑,面入口有彈性,讓人回味無窮。
粵式云吞面的做法
【材料】
主料:雞蛋面2塊、云吞皮 1包、半肥豬肉 200克、蝦仁150克、馬蹄2個、雞蛋 1個
配料:高湯適量、韭黃少許、生菜適量
調(diào)料:鹽1茶匙、生抽1茶匙、糖1/2茶匙、生粉2茶匙、雞粉1/2茶匙、料酒少許、胡椒粉少許、香油少許、醋1大勺
【做法】
將豬肉碎、蝦仁和馬蹄碎一起放入容器中;
打入一個雞蛋;
放入適量生抽;
4. 再放入適量白糖、雞粉和料酒;
5.再加入少許生粉;
6.最后加入少許香油;
7.用筷子順著同一個方向攪拌均勻;
8.取云吞皮一張,放入適量餡料于中央;
9.沿餡料周圍涂點水,對折,用手黏合云吞皮;
10.再用虎口擠壓面皮,呈魚尾樣式;
11.全部云吞包好后,放入盤中,注意間隔開;
12.鍋中放水煮開,將云吞放入后,立即用筷子攪拌一下,煮開后再煮2-3分鐘,待云吞浮上水面,就表示熟透了;
13.再次將水燒開,放入面煮熟;
14.在小碗中倒入大紅浙醋,做為蘸料;
15.煮熟的面盛于碗中,放入焯燙后的生菜;
16.上面放上云吞,淋上煮開的高湯,撒入韭黃碎和香油即可。
主料:面、餛飩、油菜
調(diào)料:高湯(骨頭湯、雞湯均可)、紫菜、香蔥、鹽
1.首先把餡料斬碎再用云吞皮把餡料包起。
2.面其實也很重要。
3.把云吞放入高湯中煮,十分鐘后把云吞拿出來,再倒一點高湯入碗,再放入大地魚干、蝦子、蝦殼、豬骨、大豆芽等,最后,把已煮熟的云吞盛碗即可。
4.把面放入高湯中煮(清雞湯亦可),2-3分鐘后把面拿出來,把已煮熟的面放入盛云吞的碗即可,建議煮面時間盡可能的短。有條件的話最好面和云吞兩面開工。
包餡料時緊記不要包太多餡料,因為煮云吞時云吞皮會爆開一定要把云吞皮包緊,因為不包緊煮時餡料會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