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錦江區(qū)圖書館始建于1960年,是成都市歷史最為悠久的公共圖書館之一?,F館址2012年11月正式對外開放,位于錦興路91號錦江文化中心大樓內,館舍面積4500平方米,坐落于市中心繁華的鹽市口商業(yè)區(qū),緊鄰天府廣場,紙質藏書51.5萬余冊、電子圖書23萬余冊。按照區(qū)委、區(qū)政府用發(fā)展的眼光建設西部一流的現代化圖書館的建設要求,結合現代新型圖書館的發(fā)展方向,采用Interlib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管理系統(tǒng),對全區(qū)的公共圖書實現“一卡通”,在錦江區(qū)域內實現公共圖書的通借通還;引進超高頻圖書識別RFID系統(tǒng),采用智能化圖書管理、實現自助式圖書借閱服務、24小時自助圖書館借閱服。我館在保持傳統(tǒng)圖書館圖書期刊借閱服務功能的基礎上,另外特別開設視聽文獻欣賞、影視鑒賞以及數字圖書、學術視頻、電子期刊閱讀和下載、讀者休閑閱讀、24小時圖書自助借閱等特色服務功能。錦江區(qū)圖書館館內環(huán)境優(yōu)雅、設施現代、功能齊全、Wi-Fi全覆蓋,是一個融學習、求知、交流、休閑為一體的現代復合型圖書館。 2018年再次被國家文化部評為“國家一級圖書館”。
錦江區(qū)圖書館本著“讀者至上”的服務宗旨,將公共圖書資源免費向社會開放,竭誠為各階層市民提供公正、平等獲取知識信息的權利。走進錦江區(qū)圖書館,享受家的感覺,享受專業(yè)的讀書引導和細致周到的讀者服務,享受免費的圖書借閱服務,享受書籍+咖啡的“悅讀”空間,享受不只是圖書館的獨特體驗。
錦江區(qū)圖書館的使命、愿景
使命
知識惠錦江 ?豐富閱讀生活
履行區(qū)中心館的職責,建設智慧圖書館、構建信息共享空間,使圖書館向著城市“第三空間”發(fā)展,構筑全區(qū)全覆蓋服務網絡,免費為大眾提供各類信息資源;面向全民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服務活動,提升公眾科學文化素質,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權益,推動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實現服務的標準化、均等化,為錦江區(qū)經濟發(fā)展提供智力支持。
愿景
將錦江區(qū)圖書館建設成一個現代而時尚,集文化、科技、信息傳播等服務功能為一體的現代化的國內先進、西部一流的綜合性公共圖書館。
立足“知識信息的集散地、市民終身教育的學校、錦江區(qū)地方文獻寶庫、地區(qū)圖書館(室)的中樞、高雅的文化休閑場所、市民大書房”的功能定位,順應錦江區(qū)的城市發(fā)展轉型和市民素質提升的需要,在服務、館舍、設施、網絡、理念、產品、效益等方面達到國內先進、西部一流,在區(qū)縣級圖書館中起到標桿作用,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錦江,促進加快建設新經濟高地,國際化城區(qū),全力打造“品位錦江”,打造現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1、保持安靜;2、請勿吸煙;3、愛護館區(qū)衛(wèi)生;4、易燃易爆及大件物品禁入;5、寵物禁入;6、衣著整潔,舉止文明;7、開放時間:9:00-21:00。
注冊須知
一、辦證須知
市民憑第二代身份證可在全市22家公共圖書館免押金注冊“全市讀者證”,身份證即為讀者證。在全市22家公共圖書館實行通借通還,在本館一樓大廳讀者服務中心即可辦理注冊。
二、外借服務
1、每次可外借中文圖書8本、中文期刊4本、音像光盤1碟。
2、外借借期35天(可電話或網上續(xù)借1次/35天),超期滯納金為0.1元/本/天。
三、退證須知
全市讀者證退證:讀者須歸還完所有借的圖書后,憑本人有效身份證,到本館一樓大廳讀者服務中心辦理注銷手續(xù)。
四、其它
1、注冊有效期四年,到期后免費續(xù)期。
2、注冊后,讀者身份證如發(fā)生遺失,請及時至注冊館進行讀者信息掛失。
全年365天開放
9:00——21:00
備注:(少兒陽光書屋周一至周五開放時間13:00——19:00,周末09:00——21:00)
暑假(七月、八月)
周一至周五10:00-19:00
(法定節(jié)假日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地址:成都市錦江區(qū)錦興路91號(青石橋家樂福對面)
乘車路線:可乘48、62、335到錦興路西下車
圖書館在運作過程中,迅速擴展自身社會功能,始終堅持公益性為第一性和特色辦館方針,充分重視和發(fā)揮自身具有的服務窗口、知識寶庫、信息樞紐和終生學校的職能,目前已接待讀者近13萬人次,辦理各類借閱卡4000余張,其中圖書館各功能室借閱卡1000余張,外籍人士讀書俱樂部發(fā)展會員卡近3000張。成立錦江區(qū)未成年人教育資源中心、錦江區(qū)督院街街道青年中心、成都市小公民道德建設實踐基地,其中錦江區(qū)督院街街道青年中心獲全國優(yōu)秀青年中心稱號。圖書館自開館以來,已陸續(xù)開辦各類公益講座、文藝沙龍、免費語言培訓等公益活動近300次,為全區(qū)1100名貧困學生免費辦理閱讀卡,協(xié)助區(qū)殘聯分別在皇經社區(qū)、水井坊社區(qū)、濱江路社區(qū)建愛心圖書室三個,開展流動圖書館進校園、進軍營活動,在學道街中學建校園圖書分館,開展全區(qū)性的讀書活動,組織社區(qū)居民、學生和部隊官兵開展讀書征文活動,充分發(fā)揮圖書館的社會教育和文化傳播職能。市委書記李春城、市長葛紅林、市人大副主任吳平國先后到圖書館進行調研,對圖書館的建設和特色辦館都給予了一定的肯定。目前,圖書館已陸續(xù)接待了四川省圖書館、成都市圖書館、青島市圖書館、綿陽市圖書館、宜賓市圖書館等上級館及兄弟館的業(yè)務指導及參觀學習。和駐蓉美國領事館、法國領事館、德國領事館、韓國領事館建立了友好往來關系,并已開展了系列中外文化交流活動。四川日報、成都商報、華西都市報、成都晚報,中國文化報等多家報社對圖書館的發(fā)展建設展開追蹤報道,其中中國文化報專題報道我館的特色辦館,稱贊我館將傳統(tǒng)的閱讀方式提升為“悅讀”,四川省電視臺新聞評論部也對圖書館的特色服務作了專題拍攝。圖書館自開館以來受到社會各界、各方媒體積極關注和讀者的好評,在省市領導、新聞媒體和廣大讀者心目中樹立起“文化信使”、“訊息大使”“快樂天使”的印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成為同行學習的典范。
2005年4月23日與歌德學院北京分院德國圖書信息中心共同舉辦的德國2003-2004年最美的圖書展;
2005年12月組織成都各高校的留學生開展迎新年聯誼會等中外文化交流活動;
聯合法語聯盟定期開展文化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