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三中學為陜西省示范高中,學校位于古城西安碑林區(qū)長樂坊77號,學校創(chuàng)辦于1903年,原名“尊德中學”。近年來,學校遵循“尊道貴德”的辦學理念,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推進課程改革,教育教學質量穩(wěn)步提高,辦學實力顯著增強,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不斷擴大。
學校遵循“尊道貴德”的辦學理念,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根本任務,遵循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之“道”,追求師生人性向善之“德”。“尊德”二字,源自《老子》中:“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尊道貴德”是百年三中教育理念的傳統(tǒng)積淀。在教育改革日新月異的今天,“尊道貴德”就是遵循教育發(fā)展規(guī)律,樹立學生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使學生確立新時代的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成為德學兼?zhèn)渲恕?/p>
圍繞辦學理念,學校完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創(chuàng)新德育機制,優(yōu)化課堂模式,提高德育和教學的有效性,把“培養(yǎng)既有良好的基本素養(yǎng),又有鮮明個性特長的高中畢業(yè)生,為社會造就更多優(yōu)秀人才”作為育人目標,努力構建具有三中特色的“堅持德育為首,提升基本素養(yǎng),開發(fā)特色課程,為學生健康成長服務,為學生一生幸福奠基”的辦學模式。
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基督教英國浸禮會傳教士邵滌源創(chuàng)建“陜西私立尊德女?!?,開女子教育之先河,這就是百年三中的前身。從此三秦杏壇,成長起一株長青桂木;關中教苑盛開著一枝異香奇葩。在“風雨如磐暗故園”的年代,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激勵著尊德人在苦難之中辦學,由幼稚園、小學,發(fā)展為“尊德女中”,至1946年增設男部,更名為“西安市私立尊德中學”。
抗戰(zhàn)時期,幾度遷徙,在艱苦的戰(zhàn)爭歲月里,堅持辦學不輟,一批批仁人志士從這里走向抗日請愿的行列,走向成就、拯救祖國的戰(zhàn)場。1952年,“尊德中學”回到人民的懷抱,更名為“西安市第三中學”,在紅旗下、在改革的大潮中,一批批懷抱理想的學子們又從這里走向了更高的知識殿堂。
學校始終把加強隊伍建設,提升師資水平,作為發(fā)展中心工作之一。組織開展學術論壇,邀請專家進校培訓;派出教師赴全國各地參觀學習,開闊視野;鼓勵教師加強課題研究,提升教科研能力;搭建成長平臺,開展青年教師基本功考評、專業(yè)能力測試和課堂全過程評優(yōu),促進教師快速成長;實施名師工程,有計劃分層次培養(yǎng)教學骨干,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素質。一大批教師榮獲省、市、區(qū)級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教學能手等稱號。
學校積極推進新課程改革,實行“三段六步”高效自主課堂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管理能力。科學的教學組織形式促進了教學質量大幅提升。
學校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創(chuàng)新德育形式,以中學生業(yè)余黨校、中學生模擬法庭、新生入學系列教育、心巴克心理健康中心、大學區(qū)紅五月藝術節(jié)、學科節(jié)、體育節(jié)、熊寧小組志愿者活動、學生文化廟會等為代表的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高,成為具有三中特色的德育品牌和亮點。
西安市第三中學是陜西省一批對外交流窗口學校,具有對外交流的歷史傳統(tǒng)。學校多名教師,公派赴英國,承擔為期一年的中文教學任務;多次組織學生赴韓國、日本、印度、歐洲開展研學旅行;先后與英國、美國、澳大利亞、韓國等多個國家中學建立友好學?;锇殛P系,每年均有不同國家中學師生來訪交流。
2008年起,經陜西省教育廳批準成立三中“愛心班”,招收陜西省范圍內品學兼優(yōu)的優(yōu)秀初中畢業(yè)生。“愛心班”學生在校三年免除學費、住宿費以及其他書本、軍訓、校服等生活、學習費用,學校每月還資助一定數額生活費。
近年來,學校榮獲全國“德育實驗學?!薄⒔逃恳?guī)劃課題先進實驗學校、陜西省“文明校園”、陜西省“平安校園”、陜西省“素質教育優(yōu)秀學?!?、陜西省“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實驗學校”、陜西省教育學會工作先進單位等各級各類榮譽百余項。
今天的西安市三中正以悠久的辦學歷史、先進的辦學理念、嚴格的學校管理、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優(yōu)良的校風學風、符合時代發(fā)展要求的課程建設體系和良好的社會聲譽,得到學生、家長及社會的廣泛認可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