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貝雕是在發(fā)掘和繼承我國古老的傳統(tǒng)藝術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據(jù)考證,西周時期,人們已將貝殼磨成各種裝飾品鑲嵌在器物之上,創(chuàng)造了最初的“螺韌”鑲嵌工藝。20世紀60年代初,青島在這種“螺鈿”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了貝雕,并成立了青島貝雕廠。
青島貝雕是以江、河、湖、海中的各種貝殼為原料,借用貝殼的天然色彩、紋理和形體等固有的特點,因材施藝,經(jīng)過設計、選料、破形、粗磨、精雕、組合等工藝制作而成。貝雕藝人們以巧奪天工的技法,雕、貼、噴、畫并用,汲取傳統(tǒng)的國畫章法,借鑒牙、玉、石雕等多種技法,雕出規(guī)格繁多、花色多樣、雅俗共富的半立體或接近立體式的貝雕畫。
貝殼的種類很多,色彩和紋理多樣,有的還是反光體。貝雕就是選用這些有色貝殼,巧用其天然色澤和紋理、形 狀,經(jīng)剪取、車磨、拋光、堆砌、粘貼等工序精心雕琢成平貼、半浮雕、鑲嵌、立體等多種形式和規(guī)格的工藝品。貝雕巧妙的將人與海結合起來,貝雕是海的綺麗與 傳統(tǒng)文化智慧的結晶,具有貝殼的自然美、雕塑的技法美和國畫的格調美。
貝殼遠在五萬年前山頂洞人時期,就被穿成串鏈作為裝飾。5000~6000年前,我國沿海地區(qū)及其附近島嶼,生活著眾多的原始人群,他們依 靠海洋生活,他們居住的地方后來都堆積有大量的貝丘,貝丘中有蛤蜊、鮑魚、海螺、長蠣、玉螺等20余種貝類化石,還有許多貝殼上有鉆孔,顯然曾經(jīng)作為裝飾 品使用。1987年在河南濮陽西水坡發(fā)現(xiàn)的有關巫覡的墓葬,還發(fā)現(xiàn)有三組用蚌殼擺塑的動物形象。
商代到秦代,貝類中的一種,被打磨穿孔后,長期當作貨幣使用,這就是貝幣。春秋戰(zhàn)國時期,貝殼被普遍制成項鏈、臂飾、腰飾、服飾等,甚至還出現(xiàn)了馬飾、車飾。春秋戰(zhàn)國時期,魯國的三成將士都用紅線穿貝殼作墜飾,以壯軍威。
秦漢時期,冶煉技術的提高和普及為貝殼的雕琢開辟了新途徑。藝人們利用貝殼的色澤,將一種較平整的貝殼磨成薄片,再雕出簡單的鳥獸紋圖樣,鑲嵌在銅器、鏡子、屏風和桌椅上作裝飾,俗稱“螺甸”,這種工藝不少地區(qū)仍然保留著。
青島貝雕是20世紀60年代初在“螺甸”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1962年,青島貝雕工藝品廠成立,開始進行專業(yè)的貝雕制作,并不斷總結經(jīng)驗,使青島貝雕得到了快速發(fā)展。青島貝雕技法多種多樣,調、貼、拼、接、粘、畫并用,借鑒了木、玉、牙雕和國畫等技藝,使其花樣繁多、形象生動、色彩絢麗、層次分明,風格獨特。
1982年,在全國貝雕評比中名列第二,并先后在日本、英國、德國、法國、科威特等10多個國家展出,產(chǎn)品暢銷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青島貝雕是以珍稀螺殼為原料,巧用其天然色澤和紋理形狀,精心雕琢成平貼、半浮雕、鑲嵌、立體等多種形式和規(guī)格的工藝產(chǎn)品?,F(xiàn)有七大系列近千件花色品種。適合大型賓館、會議大廳等樓堂裝飾的巨幅壁畫、大型座屏,富含藝術魅力,可以突顯廳堂雍容華貴和濃郁的文化氣息;貝雕旅游系列紀念品、首飾品、立體擺件、風景小畫屏等便于攜帶,或做旅游紀念、或饋贈親友,深受游客鐘愛。大型立體擺件《龍舟》,以我國民間傳統(tǒng)的吉祥圖案為題材,精選珍稀的大珍珠貝、夜光螺為原料,采用鑲嵌、高浮雕等工藝技法精雕而成。作品造型宏偉、結構嚴謹,龍體及亭臺樓閣處處展現(xiàn)精雕細琢、巧奪天工的高超技藝。作品還蘊涵一帆風順、前程似錦之義,是商界志慶、宅第吉祥、祈業(yè)發(fā)達的鎮(zhèn)寶之物。
青島貝雕以構圖新穎、工藝精湛、色彩絢麗、寓意深切的特色而享譽中外。
題材
貝殼品種多樣,大的象簸箕,小的象米粒,形態(tài)繁多,色彩各異,一個貝殼還可以磨出多層色彩。所以制作的工藝品,品種多,題材廣。主要以花鳥、人物、山水、靜物等為題材,珠光晶瑩,古樸典雅,具有鮮明的裝飾性和觀賞性。品種有酒煙具,文具、臺燈、發(fā)卡、瓶插、魚缸、項鏈、首飾盒等實用工藝品,以及各種掛屏、座屏、屏風、圓雕等藝術欣賞品。把貝殼經(jīng)過切割、拼接并粘貼,還可做成貝雕畫。另外,貝雕可以開發(fā)為旅游紀念品,便于攜帶,深受游客鐘愛。
制作
貝雕的制作,關鍵在于因材施藝,所謂“材”,即天然提供的材料,依勢取形,然后用堆、疊、聯(lián)、粘等方法,制成成品。民間藝人對貝殼的運用,極其高妙:有斑痕的貝殼,鋸成帶疤痕的樹木軀干;具有螺絲旋紋的貝殼,切成仕女的發(fā)髻;利用江瑤貝、銀殼貝,制作樹葉;利用海螺、雞心螺的紅色作楓葉。還有,葡萄是用貝內層的紫色制作的,衣裙是利用江貝的層層紋理表現(xiàn)的。實在不行,才染上透明色。國畫有多少種表現(xiàn)形式與構圖,就有多少種貝雕畫。裝框后,燦爛華美,天然貝的組畫能永不褪色。
貝雕工藝品的制作較為復雜,優(yōu)質的貝雕工藝品往往經(jīng)過裝裱,有的還配有底座,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價值。貝雕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一件只有幾十斤重的貝雕畫,有時需要消耗一兩噸制作原料,經(jīng)過兩三個月的精雕細鑿才能完成。貝雕的制作步驟如下:
1、設計圖樣。在圖紙上設計好貝雕的圖樣。
2、切割雕刻。將貝殼原料進行雕刻和切割。這是貝雕工藝品的基本準備階段。
3、粘和。根據(jù)設計和事先演示的效果,一次性粘好,通常使用萬能膠。
4、鉆孔。由于造型的需要,對于用料之間的連接僅僅靠粘和往往強度不夠,需要連接件(一般用鋼絲),選擇口徑適合的鉆頭鉆孔。
5、打磨。粘和之前和粘和之后,都需要對作品進行打磨調整。
現(xiàn)狀
青島貝雕工藝品廠產(chǎn)品繼承和發(fā)揚了中國的傳統(tǒng)工藝,以珍稀螺殼為原料,綜合玉、木雕和螺鈿鑲嵌等工藝特點,精心雕琢成平、浮、立體形式的掛畫、首飾和旅游紀念品,深受賓客喜愛。尤其以研制的大型立體件《九龍壁》、《龍風寶瓶》、《龍舟》、《珍貝鑲嵌雙面座屏》,精美絕倫,頗具觀賞和收藏價值。工藝師巧用貝殼的天然色澤和紋理形狀,精心雕琢成多種工藝品,以構圖新穎、工藝精湛、色彩絢麗、寓意深切而享譽中外,其展品陳列在北京中南海、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北京國際機場、亞運村等地。產(chǎn)品曾榮獲國家旅游局頒發(fā)的“天馬”金獎, 中國工藝“百花獎”銀杯獎(最高獎),產(chǎn)品遠銷世界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產(chǎn)品現(xiàn)有七大系列近千余件花色品種,主要包括以花鳥、人物、山水、靜物為題材的貝雕工藝掛畫、屏風等,規(guī)格齊全,形式多樣,具有鮮明的裝飾性和欣賞性,適用于各種大賓館的客廳、會議廳及家庭和藝術裝飾。還有便于攜帶的小型畫屏、紀念品、首飾品和立體擺件,均深受國內外賓客的喜愛,是饋贈親友、喜慶致賀、表彰紀念的佳品。
產(chǎn)品現(xiàn)有七大系列近千件花色品種,主要包括以花鳥、人物、山水、靜物為題材的貝雕掛畫、立體擺件等產(chǎn)品。
長3000mm,高1850mm的大型《珍貝鑲嵌座屏》是最新研制的“超薄鑲嵌工藝”產(chǎn)品,其特點是將貝殼加工成薄片,再雕刻成圖案。作品兩面都配有畫面。
立體擺件
大型立體擺件《龍鳳寶瓶》,高1800mm,最大直徑700mm。選材于我國民間傳統(tǒng)的"龍鳳呈祥"圖案,精選珍稀螺殼十幾種,采用鑲嵌、拼砌、浮雕等工藝技法精雕而成。龍瓶,以傳統(tǒng)的"二龍戲珠"為主題,展現(xiàn)奔騰在云霧波濤中蛟龍的神勇雄姿。寓意飛黃騰達、事業(yè)有成。鳳瓶,以傳統(tǒng)的"百鳥朝鳳"為主題,呈現(xiàn)一片鶯歌燕舞、花香滿園的喜慶景象,喻示繁花似錦的美好前程。
大型立體擺件《珍貝九龍壁》,長1650mm,寬145mm,高380mm。是以北京北海公園"九龍壁"為原型,按比例精縮設計制作。精選珍貴的珠光珍珠貝、夜光螺為原料,采用鑲嵌、平浮雕等工藝技法精雕而成。作品造型準確、層次分明,十八條蛟龍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另有一百二十條小龍隱伏其間交相輝映,其色澤晶瑩、珠光閃爍、飛檐楞瓦、鐫梁雕柱,處處體現(xiàn)精雕細琢的高超技藝。
大型立體擺件《龍舟》,長1200mm,寬260mm,高540mm。是以我國民間傳統(tǒng)的吉祥圖案為題材,整體珠光晶瑩、蔚偉壯觀。作品還有一帆風順、前程似錦之涵義,是商界志慶、宅第吉祥、祈業(yè)發(fā)達的鎮(zhèn)寶之物。
大型立體擺件《祈年殿》,基臺直徑1200mm,高470mm。是以北京天壇古建筑群中"祈年殿"為原型,按比例精縮設計制作。精選珍貴的大珍珠貝、夜光螺為原料,采用鑲嵌、浮雕、平貼等工藝技法精雕而成。作品結體莊重、構架嚴謹、鐫梁雕柱、羅疊精美,基臺與大殿渾然一體、晶瑩輝煌,再現(xiàn)了原"祈年殿"氣宇軒昂、神圣宏偉之風貌。
貝雕立體擺件《白菜蟈蟈》,采用名貴的白玉螺殼為原料,以鑲嵌、浮雕等工藝技法精雕而成。作品以蟈蟈瞬間的動態(tài)和油嫩小白菜為題材。一動一靜、栩栩如生,生動展現(xiàn)出一幅可愛的自然情趣和濃郁的田園風味。其特點工藝精美、形式新穎,是饋贈親友、居家擺設的工藝佳品。
《珍貝立體擺件》、《珍貝風景系列》擺掛件,以珍珠貝殼為原料,采用鑲嵌、平浮雕等工藝技法雕制而成。內容主要選材于各地名勝景點。其特點是形式多樣、工藝精湛、玲瓏新穎、便于攜帶,是旅游紀念的工藝佳品。
貝雕座屏
大型貝雕畫座屏《東岳泰山》長5米,高近3米,全部用貝殼雕刻拼貼而成的宏大畫面,以精美端莊的古建筑群為近景,延伸出泱泱壯觀、綺麗秀美的峰巒神韻,烘托出泰山風情萬種的自然魅力和拔天通地的磅礴氣勢。青島貝雕工藝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昌說:“原先全國有30多家從事貝雕制作的企業(yè),現(xiàn)在能夠正常經(jīng)營的卻只剩下我們一家。如果沒有通過改革帶來的新動力,《東岳泰山》這樣的貝雕精品注定會成為絕響?!?/p>
鑲嵌工藝
最新與外商合作研制的“超薄鑲嵌工藝”,可將貝殼加工成厚度僅為0.25mm的螺片,再雕刻成各樣式的精美圖案,適合制作現(xiàn)代和仿古高檔鑲嵌家具、屏風、掛畫等產(chǎn)品,尤其用本工藝摹制的名人字畫作品,是以現(xiàn)代技術結合傳統(tǒng)工藝技法精心研制成功的新產(chǎn)品。
《珍貝螺鈿工藝》產(chǎn)品,是根據(jù)貝殼獨有的特點和形狀,切割成各種形態(tài)的薄片,利用其自然色澤及紋理,采用平貼、淺浮雕等工藝技法,創(chuàng)作出精巧細致、形式新穎的高檔貝雕工藝品。其特點是色澤典雅、雍容華貴,適合大型賓館、會議大廳等堂館的巨幅壁畫、書法作品的裝飾。
青島貝雕產(chǎn)品現(xiàn)有七大系列近千余件花色品種,曾榮獲國家旅游局頒發(fā)的“天馬”金獎,中國工藝“百花獎”銀杯獎(最高獎),1982年在全國貝雕行業(yè)評比中名列第二。青島貝雕遠銷世界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