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波音艾佛雷特工廠的總裝廠房不斷擴建:1980年,擴建了45%來容納767總裝線;1993年,又擴建了50%來容納777總裝線。該廠房現(xiàn)擁有4.72億立方英尺(合1330萬立方米)的空間,占地面積98.3英畝(合39.8公頃),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認定為世界上體積最大的建筑。
與此同時,艾佛雷特工廠的總面積也擴大到約1000英畝(合405公頃),包括215英畝(合86公頃)的行人區(qū)域和停車場,以及282英畝(113公頃)的建筑區(qū)。
每天,來自世界各地的部件和組件乘著卡車、火車、飛機和輪船匯總到波音艾佛雷特工廠。許多大型的部件先運到艾弗雷特港,然后裝到軌道車上運到這里,每天約有15輛軌道車運送部件。盡管如此,1992年,波音又建了一個30000平方英尺(合279平方米)的車站接納火車運來的部件。
在廠房內部,起重機靠廠房頂部鋼梁的支撐,在31英里(50公里)長、距地面90英尺(27米)高的線路上運行。駕駛員操縱起重機,將組件從運輸夾具中卸下,并將組裝好的飛機部件從一個組裝位置移到下一個。18臺起重能力達34噸的起重機在廠房內搬運747和767飛機的部件,另外8臺40噸的起重機用于777飛機的生產(chǎn),還有100多輛叉車配合它們的工作。
波音747飛機有600萬個部件,767飛機和777飛機各超過300萬個,因此,飛機部件的訂購、跟蹤、按時交付、準確調配真是再復雜不過了。多年來,波音制訂出了嚴格的計劃保證按時交付,對此,波音的員工深感自豪。
按照常規(guī),第一個進入總裝程序的部件是翼梁——貫穿整個機翼內部的大梁。翼梁和蒙皮是由波音位于華盛頓州的弗雷德里克遜工廠加工的,要用一種特殊的卡車拖車來運輸。由于拖車太長,必須由一名司機坐在拖車尾部下面的駕駛室中控制后輪的轉向。從翼梁送上總裝線到一架飛機完成,一般需要四個半月的時間。
波音埃弗雷特工廠的總裝廠房可以同時容納2條747生產(chǎn)線、1條767生產(chǎn)線和2條777生產(chǎn)線。月產(chǎn)量隨市場情況而變,最多時,每月生產(chǎn)747和777飛機各7架、767飛機5架。
總裝廠房有6扇門,其中4扇高87英尺(26.5米)、寬300英尺(91米),另外2扇高87英尺(26.5米)高、寬350英尺(107米)??傃b中的飛機在生產(chǎn)線上逐漸向大門的方向移動,從一個位置到下一個位置,飛機上的部件會明顯增加,而當飛機到達大門時,已經(jīng)基本完成,日期一到,大門打開,飛機就會開出去。
完成總裝的飛機將開到噴漆機庫,噴上不同航空公司用戶的標志。艾佛雷特工廠共有3個噴漆機庫。除廠房和倉庫外,廠區(qū)內還有9棟辦公樓和2棟為所有波音客機提供客艙內部壁板和行李箱的建筑。
在波音埃弗雷特工廠,大約有2.4萬雇員以3班倒的形式工作。
波音埃弗雷特工廠擁有自己的消防隊、保安隊、門診部、變電站和水處理車間。暴雨帶來的水患可以通過一套工程濕地和蓄水池系統(tǒng)來加以控制,最大的蓄水池可以容納2000萬加侖(合7500萬升)水,這么多水足夠浮起一艘在大洋上航行的船。飛機加油區(qū)可以停5架飛機,預飛區(qū)可以停26架完成的噴氣客機。
埃弗雷特工廠是波音的驕傲,也是波音的代表。許多國家領導人曾來這里參觀訪問。1979年,當時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就曾來這里參觀;1993年,正在美國參加亞太經(jīng)合組織會議的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也參觀了艾弗雷特工廠。
波音的埃弗雷特工廠參觀中心,全年向公眾開放,每年接待近14萬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