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1713年6月13日)出生。
雍正年間,入侍寶親王府為格格。
雍正十三年(1735)五月二十五日,生皇三子循郡王永璋。
雍正十三年(1735)九月初三,寶親王弘歷繼位,即清高宗。
雍正十三年(1735)九月二十四日,封純嬪。
乾隆二年(1737),晉封純妃。十二月初四,行純妃冊封禮。
乾隆八年(1743)十二月十四日酉時,生質(zhì)莊親王永瑢。
乾隆十年(1745)正月二十三日,晉封純貴妃。十一月十七日,行純貴妃冊封禮。
乾隆十年(1745)十二月初二,生皇四女和碩和嘉公主。
乾隆二十五年(1760)三月二十四日,晉封皇貴妃。四月十一日,行皇貴妃冊封禮。四月十九日,薨,享年四十八歲。五月,冊謚曰純惠皇貴妃。
乾隆二十七年(1762)十一月初二日奉安于純惠皇貴妃園寢。乾隆帝特命在妃園寢門內(nèi)添建單檐綠瓦明樓一座,內(nèi)豎“純惠皇貴妃園寢”碑。
乾隆三十一年(1766)九月二十八日,皇后輝發(fā)那拉氏被葬入純惠皇貴妃的地宮中。
1929年12月,純惠皇貴妃園寢發(fā)現(xiàn)被盜,遜帝溥儀派載澤、載瀛等人赴清東陵處理純惠皇貴妃地宮被盜事宜。
《清史稿·列傳一·后妃》:
純惠皇貴妃,蘇佳氏。事高宗潛邸。即位,封純嬪。累進純皇貴妃。薨,謚曰純惠皇貴妃。葬裕陵側(cè)。子二,永璋、永瑢。女一,下嫁福隆安。
注:《清史稿后妃傳》中寫純惠皇貴妃蘇佳氏的說法是錯誤的。
純惠皇貴妃沒有抬旗成為蘇佳氏,因為蘇召南不是官員,所以純惠皇貴妃的出身不高,況且她是漢人女子,因此不能成為側(cè)福晉。應(yīng)只是侍妾身分,錯把蘇氏變成蘇佳氏的是清史稿。但由于各方史料《愛新覺羅宗譜》、《清皇室四譜》中均作“純惠皇貴妃蘇佳氏”,故而后世一般沿用“蘇佳氏”的稱法。
《清高宗實錄》:
命東閣大學(xué)士徐本為正使。內(nèi)閣學(xué)士春山為副使。持節(jié)。冊封純嬪蘇氏為純妃。冊文曰。朕惟協(xié)贊坤儀。端賴柔嘉之范。翊宣內(nèi)則。聿加位號之榮。賁以徽章。昭茲茂典。爾純嬪蘇氏、克裕溫恭。夙彰淑慎。凜芳規(guī)于圖史。式佐椒庭。葉令望于琺璜。懋膺綸誥。茲仰承皇太后慈諭。以冊印封爾為純妃。爾其祗承象服。昭勤儉以流徽。篤迓鴻禧。履謙和而裕慶。欽哉。
命大學(xué)士查郎阿為正使,禮部左侍郎木和林為副使。持節(jié)、冊封純妃蘇氏為貴妃。冊文曰。朕惟贊椒涂之雅化,德重幽閑,協(xié)彤管之令儀,質(zhì)推柔順,式稽彝典,用錫綸言。咨爾純妃蘇氏,祗奉女箴,凜遵內(nèi)則,動嫻禮教,久膺象服之榮。佩協(xié)珩璜,宜錫龍章之彩。茲仰承皇太后慈諭,以冊寶封爾為貴妃。爾其益修淑慎,迓景福于方來,彌事謙沖,荷鴻禧于有永。欽哉。
乾隆二十五年三月 ○諭、奉皇太后懿旨。純貴妃、久膺冊禮??藙饍?nèi)治。敬恭淑慎。毓瑞椒涂。今皇子、及公主、俱已吉禮慶成。應(yīng)晉冊為皇貴妃。以昭令范。欽此所有應(yīng)行典禮。各該衙門照例舉行。
《清列朝后妃傳稿》:
朕惟贊坤元而敷化,淑問常昭,錫巽命以重申。新恩載沛,晉之顯秩,嘉乃芳徽。爾純貴妃蘇氏,秉性溫恭,持躬端慎,當蘭階之初,侍虔奉明,箴逮芝檢之迭膺,勤襄內(nèi)治,分榮象服,葉雅度于珩璜,毓秀椒涂,式令儀于圭璧。既慶成夫嘉禮,彌協(xié)順乎慈寧,爰考彝章宜加寵。錫茲仰承皇太后懿旨,晉封爾為皇貴妃,爾其祗承榮命,永垂德范于宮闈,敬迓鴻禧。長懋芳型于禁掖。欽哉。
皇三子永璋(1735-1760),循郡王,雍正十三年乙卯五月二十五日午時生,母為純惠皇貴妃蘇氏,時為藩邸格格。乾隆十三年,孝賢皇后崩,永璋迎喪,高宗斥其不知禮,切責之。乾隆二十五年庚辰七月十六日辰刻卒,年二十六歲,追封多羅循郡王。乾隆十一子永理之次子綿懿,嗣永璋為子。子一,殤。過繼永瑆次子綿懿為后,生母為永瑆嫡福晉富察氏,襲貝勒。卒,子奕緒,襲貝子。卒,子載遷,襲鎮(zhèn)國公。
皇六子永瑢(1743一1790),嗣莊親王。乾隆八年癸亥十二月十四日酉時生,母為純惠皇貴妃蘇氏,時為純妃。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奉旨嗣慎靖郡王允禧孫,降襲貝勒。五十四年十一月晉質(zhì)親王,乾隆五十五年庚戌五月初一日午刻卒,年四十七。謚曰莊。號九思主人,又號西園主人,著有九思堂詩鈔。子六人。
皇四女(1745—1767),和碩和嘉公主,乾隆十年十二月初二生,母為純惠皇貴妃蘇氏,時為純貴妃。乾隆二十五年(1760)正月,受封為和碩和嘉公主;三月下嫁大學(xué)士、一等忠勇公傅恒之子富察氏福隆安。乾隆三十二年九月初七日卒,年二十三。子一,豐紳濟倫。和碩和嘉公主即民間所說的“佛手公主”。
2005年,香港蘇富比春季拍賣上拍的一件《純惠皇貴妃朝服像》軸,是截止現(xiàn)今所見純惠皇貴妃唯一的朝服像。該圖為絹本設(shè)色,縱198厘米、橫123厘米,畫幅上既無作者款印,亦無清宮收藏印章,只是在人物頭部的右側(cè),有豎寫墨書一行“純惠皇貴妃”,從墨跡看無疑是乾隆皇帝的手筆,應(yīng)當是純惠皇貴妃去世以后所寫的,表達他對逝去寵妃的追思。從史籍上可以知道這位“純惠皇貴妃”,2005年5月《純惠皇貴妃朝服像》在香港蘇富比春拍會以250.16萬元人民幣拍出。
2015年,《純惠皇貴妃朝服像》再度被拍賣,并以1.374億港元成交。2015年10月7日,香港蘇富比2015秋拍“大雅雍容——清代后妃肖像”專場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槌,其中,郎世寧等畫師繪制于清乾隆年間的《純惠皇貴妃朝服像》以估價待詢形式上拍,3800萬港元起拍,競價異常激烈,最終以1.21億港元落槌,成交價達到1.374億港元,創(chuàng)中國御制畫像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