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寧縣圖書館位于湖南省邵陽市。始創(chuàng)于1931年,館址設文昌閣,有圖書2000余冊。1942年,該圖書館并入縣民眾教育館。1944年日軍侵入縣城,圖書館遭到破壞,被迫停止工作,張葆連、劉坤一1893年主修成書的《新寧縣縣志》被日軍劫回日本。新中國建立前夕,國民黨潰軍過境,圖書大數(shù)散去。新中國建立后,縣文化站(文化館前身)附設圖書室,增添新書,繼續(xù)對外借閱,并逐年增加書刊?!拔幕蟾锩逼陂g,圖書大量散失。 1980年冬,圖書室從縣文化館中獨立出來,成立新寧縣圖書館,以縣實物展覽廳后兩座大廳(計500平方米)為館舍。1981年3月,該圖書館正式對外開放,開展借閱服務,并負責全縣基層圖書室業(yè)務輔導工作。
該縣圖書館建館時定編制5人,下設辦公室、采編室、借書處、閱覽室和基層圖書輔導組,每周開放40個小時,還設有流動圖書箱,方便遠近讀者借閱。對重點讀者采取跟蹤服務和郵寄書刊。開設宣傳窗,進行新書宣傳,提供書目參考,開展書刊咨詢,讀者量與借閱數(shù)逐年增多,先后發(fā)放借閱證近5000本,年均借閱人次46539,借閱冊次133457。建館以來,除改建館舍外,每年都舉辦讀書競賽、報告會、圖書展覽等活動。 1986年,在全縣“紅領巾讀書讀報”活動中,全縣獲獎7人,其中一等獎2人。1987年,在“點燃理想之火”大獎賽活動中,4人獲省獎勵。
1998年底止,該圖書館累計藏書55489冊,主要為初級讀物,其中社會科學圖書占 60%,自然科學圖書占30%,古線裝書占 10%,館內(nèi)所有圖書均按中圖法第三版分編。
1987年以前,縣年撥購書費為總經(jīng)費的 30%,年訂閱報刊在150—200份左右。1988年,縣撥購書經(jīng)費下降至總經(jīng)費的 10%左右, 1990年,該圖書館只訂了一份《湖南廣播電視報》;為此,光明日報、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六大報紙相繼載文批評;武漢市一退休女教師捐款100元作為訂報費。該事引起了縣政府重視,當年增加書報費3000元,1995年增至10000元,1999年增至15000元。一個58萬人口的中等縣,1999年才訂閱報紙36種,雜志55種,遠遠滿足不了讀者的需要。
館內(nèi)現(xiàn)藏書11萬多冊。
由于該圖書館館舍還是1958年修建的磚木結構的平房展廳,地勢較低,常年屋漏積水潮濕,成為危房。1992年,報經(jīng)有關部門批準,計劃投資55萬元改建館舍。但除省文化廳外的其他計劃投入經(jīng)費均未能全部到位,以致1993年動工興建的館舍第一層尚未倒制樓面被迫停工,1996年9月才修好第一層,恢復借閱工作。然而,由于欠下近20萬元工程款及基建貸款,1997年10月,館舍大門被基建隊焊封。人民日報、文化時報又相繼刊登圖文批評,造成負面影響。1998年冬,經(jīng)縣政府同意,公開拍賣圖書館6套舊宿舍合計11萬元,還了基建隊欠款,才重新開放館舍,恢復借閱。由此,在1998年全省縣級公共圖書館達標評估驗收時,該縣圖書館評估總分為全省倒數(shù)第一,受到上級通報批評。
該館曾因圖書館評估中位于最后一名被上級通報批評。為了改變落后面貌,1999年3月,該圖書館調整了領導班子。新班子狠抓了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改革傳統(tǒng)的服務方式,開展“創(chuàng)一流服務,讓讀者滿意”活動,向讀者提供6項優(yōu)質服務,要求年內(nèi)業(yè)務達標。二是千方百計爭取上級投入,并在年均人頭費僅2630 元的情況下,動員全部干部職工11人(其中退休2人)集資 3萬元修建館舍。9月初,1000平方米的新館舍將竣工使用。三是千方百計籌資開辦文藝幼兒園、美術、少兒舞蹈培訓班等實業(yè)創(chuàng)收,增強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