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太和宮,在云南省昆明市城東15里處的鳴鳳山(又稱鸚鵡山)。創(chuàng)建于明萬歷三十年(1602)。云南巡撫陳用賓命人仿湖北武當(dāng)山太和宮內(nèi)的銅殿式樣鑄造“金殿”供奉真武神像,又于殿外筑磚墻、城樓,宮門環(huán)護(hù),故成太和宮。
光緒《云南通志》載:咸豐八年(1858)毀于兵燹;次年紳士黃琮、褚光昌等重鑄真武像;同治、光緒年間有續(xù)修。宮外有三天門,喻三清天;山腳至一天門有七十二級臺階。喻七十二地煞;一天門內(nèi)有三十六級臺階,喻三十六天罡。宮內(nèi)有欞星門、金殿、雷神殿、鐘樓等建筑。鐘樓內(nèi)懸14噸重銅鐘一座,鑄于永樂二十一年(1423),高2.1米,口周長6.7米,聲傳四十里。雷神殿(現(xiàn)為陳列室)內(nèi)有相傳是真武大帝“伏魔制怪”的七星寶劍及平西王吳三桂使用過的銅制大刀,又有馬、趙、溫、岳四元帥及風(fēng)、雨、雷、電四神并龜蛇二將塑像。
鳴鳳山俗稱“鸚鵡山”,這里山勢巍峨峻峭,峰巒疊翠,“一半青山一半云”,素有“鳴鳳勝境”的稱譽(yù)。
太和宮金殿始建于明萬歷三十年(1602年),當(dāng)時的云南巡撫陳用賓仿照湖北武當(dāng)山太和宮的形式,興建了銅鑄的北極真武殿,供奉北極真武大帝。外圍筑有太和宮、紫禁城等。明崇禎十年(1637年),此殿被巡撫張鳳翮移往大理賓川雞足山金頂寺,今已毀棄?,F(xiàn)存金殿為清康熙十年(1671年)吳三桂所造,殿中的橫梁上鑄有“大清康熙十年平西親王吳三桂室人王氏敬造”字樣。
太和宮宮城的雉蝶、城門、城樓建筑保存完好,小巧精致。金殿矗立在城中大理石的臺基之上,四周圍以護(hù)欄。殿全部以青銅鑄造,斗拱、梁架、藻井以及外檐的裝飾都為仿木結(jié)構(gòu)的建筑形式,呈方形,長、寬各6.2米,高6.7米,重檐歇山式。殿內(nèi)的神像、匾聯(lián)、梁柱、墻屏、裝飾皆以銅鑄,重約200噸,是全中國較大的銅殿。門窗用鏤空翮浮雕手法刻鑄龍鳳紋及錦繡圖案;瓦當(dāng)、滴水都飾以云龍紋。殿門為六抹格扇,裙板雕麒麟、鳳紋、云龍紋等,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殿旁左右的待亭,以及聳立的旗桿和日月七星旗等也是銅鑄而成的,小巧玲瓏,刻工精致。整座殿宇富麗堂皇,灼灼生輝,光彩奪目,不愧為中國銅鑄藝術(shù)的佳作。殿后有一株明代山茶,高約10米,名“蝶翅”, 翅表茶花怒放,花紅似火,格外艷麗。
太和宮金殿為研究云南明清以來冶金鑄造技術(shù)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資料,同時也為云南清代木結(jié)構(gòu)建筑的造型和裝飾提供了可靠的實物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