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是商末周初吳國之都。梅里所在地,《吳越春秋》、《越絕書》及《皇覽》等先出的書;《括地志》及《吳地記》等后出的書則認為當在無錫縣界梅里村,該地存在太伯冢等遺跡。約梁武帝天監(jiān)中前后在世的無錫令劉昭,他在注《后漢書·郡國志》中首倡梅里在無錫說。
梅里古鎮(zhèn)素有"勾吳古都·梅里新城"之稱,位于無錫市東南方,是商末周太王長子泰伯建勾吳國時的都城。泰伯廟仍保持明清兩代建筑風格,四周黃石圍墻。
可以參觀泰伯廟,高大雄偉。還有頭山門,立有六根石柱,青石質(zhì)地,每根都是高6米。中間兩根飾有云龍紋,兩旁的柱上飾有仙鶴云彩,此種古建筑目前國內(nèi)罕見。
地址:無錫市濱湖區(qū)梅里中路與新華路交會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