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劇院于2008年1月28日正式開始主體施工,總建筑面積103307.10平方米,建筑形態(tài)為地上7層,地下兩層,外立面和屋面為玻璃墻,建筑呈不規(guī)則形態(tài),觀眾廳是傳統(tǒng)的馬蹄形,正廳和兩層樓座的觀眾都能看得到極優(yōu)的舞臺視線。屋面最高約64.06米。東西長約220米,南北寬約110米,內(nèi)設一個1830座席(含樂池88座)的大劇場,主要供大型歌劇、舞劇、芭蕾舞、交響樂演出,兼顧大型綜合文藝演出;其中劇場內(nèi)設置約930座、排練廳約300座。另設一個930座席(含樂池75座)的中劇場,主要用于戲劇、話劇、音樂會等。大劇院的材料采用為特大型、特級、高層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為乙類,設計使用年限100年。內(nèi)部音效有很強的實際演出效果,演員們不用話筒就可以使全場的人們聽到完美的音效。
建筑特色
大劇院的外圍墻將采用翡翠色調(diào),結(jié)構(gòu)采用雙層換氣玻璃幕墻系統(tǒng),當強光照在外面一層玻璃時,夾在兩層玻璃中間的空氣變熱就從頂部沖出去,這樣,不僅可以使墻體美觀,而且可以有效緩解內(nèi)層過熱。由于外圍玻璃墻體為內(nèi)透光,一到晚上從外面看起來,大劇院就像透明、炙熱的水晶球。
大劇院建筑呈不規(guī)則形態(tài),最高約60米,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約100米,看上去棱角分明。
大劇院外立面和屋面結(jié)構(gòu)將采用雙層換氣玻璃幕墻系統(tǒng),外形由11塊棱角分明的“石塊”組成。當強光照射在外面一層玻璃上時,夾在兩層玻璃中間的空氣變熱就從頂部沖出去,這樣,不僅可使墻體美觀,而且可以有效緩解內(nèi)層過熱。而夜晚在燈光的照射下,“玻璃房子”則更像一塊晶瑩剔透的晶石。
重要演出
重慶大劇院已經(jīng)成功舉辦了《貓》、《大河之舞》、《歌舞青春》等眾多演出,還會以每年160場以上的演出繼續(xù)為大家?guī)砭薀o限的演出,為大家的精神生活補充營養(yǎng)。
軌道路線:乘坐重慶軌道交通6號線,在大劇院站下車。
乘車路線
394路:大佛寺 - 南濱路長嘉匯 - 五里店-重慶大劇院
672路:興竹路 - 金源路 - 珠江太陽城 - 重慶大劇院
604路:盤溪西-南橋寺-紅旗河溝—五里店—重慶大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