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平原是中國第二大平原,地勢低平,多在海拔50米以下,是典型的沖積平原,是由于黃河、海河、灤河等所帶的大量泥沙沉積所致,多數地方的沉積厚達七八百米。部分在渤?!A北盆地。華北平原的面積還在擴大。華北平原主要由黃河、海河、灤河沖積而成。黃河下游天然地橫貫中部,分南北兩部分:南面為淮北平原,北面為海河平原。百年來,黃河在這里填海造陸面積2300平方公里。
地勢低平,大部分海拔50米以下,東部沿海平原海拔10米以下。自西向東微斜。主要屬于新生代的巨大坳陷,沉積厚度1500~5000米左右。平原多低洼地、湖沼。集中分布在黃河沖積扇北面保定與天津大沽之間。由于黃河挾帶大量泥沙以致黃河決溢、泛濫、改道頻繁。1949年后進行了改造治理。由于春季蒸發(fā)量上升,降水量較少,河流徑流量較少,加之以人為原因,華北平原常會出現春旱的問題。
華北平原在中生代為隆起區(qū),局部發(fā)育了斷陷盆地;新生代斷塊活躍,古近紀形成一系列次級斷陷盆地;新近紀、第四紀堆積范圍擴大,形成連片的大平原;同時邊緣斷塊山隆起;新生代相對下沉,形成較厚的沉積。
黃河在孟津下形成巨大的沖積扇;沖積扇中軸淤積較高,成為分水脊,將淮、海河分隔南北。
黃河在孟津以下形成了巨大的沖積扇,成為華北平原上的“分水脊。歷史時期黃河多次遷徙,北至天津、南至徐州的廣大平原遍受黃河影響。黃河沖積扇上尚保留有決口改道所遺留的大量沙崗、洼地、故道等地形。
華北平原地帶性土壤為棕壤或褐色土。平原耕作歷史悠久,各類自然土壤已熟化為農業(yè)土壤。從山麓至海濱,土壤有明顯變化。沿燕山、太行山、伏牛山及山東山地邊緣的山前洪積-沖積扇或山前傾斜平原,發(fā)育有黃土(褐土)或潮黃壚土(草甸褐土),平原中部為黃潮土(淺色草甸土),沖積平原上尚分布有其他土壤,如沿黃河、漳河、滹沱河、永定河等大河的泛道有風沙土;河間洼地、扇前洼地及湖淀周圍有鹽堿土或沼澤土;黃河沖積扇以南的淮北平原未受黃泛沉積物覆蓋的地面,大面積出現黃泛前的古老旱作土壤──沙姜黑土(青黑土);淮河以南、山東南四湖及海河下游一帶尚有水稻土。黃潮土為華北平原最主要耕作土壤,耕性良好,礦物養(yǎng)分豐富,在利用、改造上潛力很大。平原東部沿海一帶為濱海鹽土分布區(qū),經開墾排鹽,形成鹽潮土。
華北平原是中國開發(fā)較早、人為活動影響較大地區(qū)。早在距今七、八千年前,在黃河下游洪積沖積扇頂端就出現了頗為發(fā)達的原始農牧業(yè)生產,從那以來,經歷了長期的農業(yè)開墾、伐木取材、戰(zhàn)火焚毀以及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后重牧輕農等政策改易的影響。
全新世中期是距今8000~3000年這一時期,長約5000年,其中前4000年即為考古學上的新石器時代,當時原始農牧業(yè)生產頗為發(fā)達,但因原始居民人數很少,之后的1000年,這一地區(qū)的一部分雖然先后為夏、商兩個奴隸制王朝所控制。在距今3000年前后,己進入以西周為先導的奴隸社會后期與封建社會時期,華北平原作為中國古代中原的主體,一直處于中國歷史舞臺的中心部位,政治斗爭與軍事征戰(zhàn)頻繁激烈,對經濟發(fā)展影響至巨,因此種種社會政治進程與農牧業(yè)生產變動。到了春秋后期,這一地區(qū)的耕地面積急劇增大,地處中原腹地的鄭、宋之間,春秋初年尚有大量荒地,到春秋后期,墾殖殖加速發(fā)展,成了農墾區(qū),這一帶先后建立了六個邑。
西漢是中國封建社會走向成熟的時期,社會較為穩(wěn)定,經濟發(fā)展迅速,華北平原由于地形平坦,氣候濕潤,在政府的著力經營下,成為當時主要的農業(yè)生產區(qū)域。據西漢后期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官方統計,當時中國全國人口共有5959萬,而華北平原就有近3000萬,占中國人口總數的一半。由此可見,這一地區(qū)再西漢時期地位的重要與經濟的繁盛。從西漢時期華北平原政區(qū)設置與人口分布狀況反映,當時這一地區(qū),人煙稠密,經濟發(fā)達,農田墾殖頗為充分。
東漢末年到南北朝之間,這一地區(qū)發(fā)生了較長期的戰(zhàn)亂和分裂,這一地區(qū)處于這種變亂和分裂的要沖,東漢末年,該區(qū)在豪強的爭奪下已處于分裂狀態(tài),加上旱蝗等自然災害,以至人口大減,不少農田曾經荒蕪,變成次生的草地和灌木叢。
西晉末年,發(fā)生了永嘉之亂和十六國的長期戰(zhàn)亂,引起了中國歷史上大規(guī)模的人口南遷,使這一地區(qū)人口一再銳減,大片農田荒蕪,轉變成為次生的草地和灌木叢。
南北朝以后,本區(qū)的戰(zhàn)亂和災害雖然不如前一段時期那么頻繁和長久,但無疑仍是中國國內戰(zhàn)亂較多的地區(qū)之一。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封建時代的鼎盛時期。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恢復發(fā)展生產的有力措施,經濟空前繁榮,國力強盛。華北平原更是走在中國全國前列。華北平原人口占中國人口總數的五分之二,人口數量多,分布密集,表明唐代前期華北平原農田墾殖數高。
五代遼宋金元時期,為了發(fā)展生產,還下詔募民墾荒。但宋代的靖康之亂引起中國人口的第二次南遷,這使得在歷史戰(zhàn)亂的間隙中恢復的農田又一次大荒蕪。元初人口減至北宋的十分之一,不少農田變?yōu)槟恋亍?/p>
元代承北、南宋與遼、金、蒙元長期對峙之后,各政權之間相互不斷攻守,戰(zhàn)斗十分酷烈,華北平原更是爭奪的重點所在,戰(zhàn)爭死亡率高,形成了居民南遷高潮,使元代華北平原人口空前稀少。加之元代統治者,受自身生產生活習慣影響,對農業(yè)生產極不重視,大面積的耕地變?yōu)槟翀龌驕S為荒地。
明清時期黃河改道湖泊沼澤的大量淤塞消亡,其原因主要是因黃河與海河泥沙的淤積及河流改道后水源減少甚至斷絕;當然人工圍墾墾也起到了促進作用。從十八世紀以后到二十世紀中葉解放前夕,本地區(qū)遭受反動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多次戰(zhàn)亂,加以旱澇堿蝗等自然災害的嚴重,使得本地區(qū)人口多次減少,廣大農田多次荒蕪。
新中國成立后,華北平原得到快速發(fā)展。已成為中國經濟發(fā)達地區(qū)之一。平原及其鄰近地區(qū)擁有豐富的煤、鐵、石油等礦藏,煤炭、電力、石油、化工、鋼鐵、紡織、食品等工業(yè)在中國占重要地位。有開灤、峰峰、徐州、淮北等大煤礦。山東的勝利油田年產原油僅次于大慶油田。
華北平原以北京為中心的鐵路、公路、航空等交通網與中國各地溝通。平原城鎮(zhèn)密布,除京、津兩市外,人口在100萬以上的大城市有20多座。華北平原糧食、棉花的產量已分別占中國總產量的18.4%和40%,油料作用在中國也占很大比重。
華北平原大部分屬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原生植被早被農作物所取代,僅在太行山、燕山山麓邊緣生長旱生、半旱生灌叢或灌草叢,局部溝谷或山麓丘陵陰坡出現小片落葉闊葉林;南部接近亞熱帶,散生馬尾松、樸、柘、化香樹等喬木。廣大平原的田間路旁,以禾本科、菊科、蓼科、藜科等組成的草甸植被為主。未開墾的黃河及海河一些支流泛濫淤積的沙地、沙丘上,生長有沙蓬、蟲實、蒺藜等沙生植物。平原上的湖淀洼地,不少低濕沼澤生長蘆葦,局部水域生長荊三棱、湖瓜草、蓮、芡實、菱等水生植物。在內陸鹽堿地和濱海鹽堿地上生長各種耐鹽堿植物,如蒲草、珊瑚菜、鹽蓬、堿蓬、蒔羅蒿、剪刀股等。
華北平原土層深厚,土質肥沃。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水稻、玉米、高粱、谷子和甘薯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大豆和煙草等。華北平原是中國的重要糧棉油生產基地。
華北平原是以旱作為主的農業(yè)區(qū)。黃河以北原以二年三熟為主,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和花生。隨灌溉事業(yè)發(fā)展,一年兩熟制面積不斷擴大。黃河以南大部分地區(qū)可一年兩熟,以兩年三熟和三年五熟為主,復種指數居華北地區(qū)首位。糧食作物也以小麥、玉米為主,20世紀70年代以來沿河及湖洼地區(qū)擴大了水稻種植面積,經濟作物主要有烤煙、芝麻、棉花、大豆等。
華北平原還盛產蘋果、梨、柿、棗等。河流改造的成就 、農業(yè)用水提供了水源保證,特別是跨流域的引灤入津工程,緩和了天津市用水緊張的狀況;中、下游平原區(qū)開挖、疏浚了數千條大、小河道,使666.67萬公頃低洼易澇耕地基本解除洪、澇威脅,鹽堿化的土地也顯著減少。漳衛(wèi)新河、子牙新河、獨流減河、永定新河的治理或開挖,使海河五大水系分流入海的泄洪能力由4600立方米/秒提高到2.47萬立方米/秒。
礦產資源豐富,有煤、石油、鐵礦等,有中國的大港油田和勝利油田。東部渤海、黃海沿岸,地面平坦,宜曬海鹽,有長蘆鹽區(qū),以及重要的鹽堿工業(yè)基地。
華北平原周邊富產煤炭,又在平原發(fā)現豐富的石油資源,已建成大港、勝利、華北、中原等油田。
華北平原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自古以來即為中國人口、城市高度密集和工農業(yè)較發(fā)達的地區(qū),華夏歷史文化的中心,當今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華北平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搖籃,有許多古老城市,如北京、開封、安陽、鄭州、商丘、許昌、邯鄲、徐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