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濬故居現(xiàn)存“可繼堂”及前堂兩進,均是單檐硬山式簡板布瓦頂。明永樂十九年十一月初十,丘濬就出生在這座院落中。穿過前堂中廳,來到后進的“可繼堂”,堂內八仙桌之后,是一尊丘公的鎏金雕像。房間的結構與布局,跟普通人家常見的“祖堂”并無二致。唯獨堂前高掛著一塊書寫著“可繼堂”的木匾,凸顯出這里的特殊之處。
故居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距今已有640多年的歷史。曾為多進式院落,規(guī)模最大時有“丘民十八屋”之說,丘濬于明永樂19年11月10日生于故居正屋。
丘濬在世時,下田村(金花村)常常車來轎往,地方官員以及抵瓊顯要時有拜訪。丘濬謝世后乃至清代,可繼堂風光不衰,故居門外的華表,朝廷旌建丘母李太夫人牌坊,吸引眾多行人觀瞻,可繼堂成為金花村乃至海南人的驕傲。
民國以來,海南政局動蕩,戰(zhàn)火不息,丘濬后人四處謀生,其故居呈現(xiàn)衰敗氣象。解放后,府城地區(qū)人口逐漸增多,昔日丘宅門前寬闊的空地,已被居民住房所覆蓋。華表和牌坊已蕩然無存,丘濬遺物,包括皇上恩賜的龍碗、玉簪、朝笏、文稿,墨跡、繪像等,也已不知去向。
20世紀90年代,丘濬故居已破敗不堪。1994年6月,瓊山市人民政府對丘濬故居投資130多萬元按現(xiàn)存原貌進行修葺,1996年修葺一新的丘濬故居免費對外開放,供游人參觀。1996年,丘濬故居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要文物保護單位。
丘濬,字仲深,號深庵、玉峰,別號海山老人,明朝中葉杰出的政治家、史學家、經濟學家、文學家、戲劇家和詩人,生卒于1418年和1495年,自大明景泰5年(1454年)考中二甲進士第一名,歷代宗、英宗、憲宗、孝宗4朝,40余年一直在京任要職,歷任編修、經筵講官、侍講、侍講學士、翰林學士、國子臨祭酒、禮部侍郎、尚書、纂修《憲宗實錄》總裁官、文淵閣大學士、戶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等職。實際上的宰相,是一位從邊陲海南島到京城的布衣卿相,在他他耄耋之年右眼已失明,皇帝仍不恩準他連章乞歸之請求,直至75歲在京城病逝。
丘濬與唐代的張九齡(曲江)、宋代的余清、崔與之(增城)并列稱為“嶺南四大儒”,稱為“嶺南四大儒”;與海瑞、王佐、張岳崧被稱為“海南四大才子”,丘濬是海南第一才子;與海瑞同被譽為“海南雙壁”。
丘濬在《大前衍義補》一書中,早就明確提出了勞動耗費決定價值的理論,比西歐經濟學家17世紀60年代提出的“勞動價值論”,還要早2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