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故居位于鼓浪嶼漳州路44號(hào),是一座U形的別墅,是鼓浪嶼較為古老的別墅之一,約建于十九世紀(jì)五十年代,距今已有150多年了。該樓年代久遠(yuǎn),為帶地下室三層,因地勢高低而建。正前面部已成危房,拱券都砌上磚墻封堵加固,主入口已封死禁止通行,二樓前廳已不能住人,底層尚有一戶住家,二樓業(yè)主親人自住,從側(cè)門出入。
林語堂故居為英式別墅,拱券回廊,前部為兩房夾一廳,為兩層坡頂。后部中間為小花圃,兩旁為二層小樓,連著前面的主房,后花園里還有魚池。
別墅的線腳重疊纖麗,而二樓的欄桿卻甚簡約。地下隔潮層并不低矮,保證了其上的廳房干燥舒適。一樓中廳拱券前為一長長的石階,石階四周為古榕、龍眼、玉蘭,把小花園籠罩得濃蔭婆娑,清新涼爽,一派溫馨的氛圍。
全天開放,僅可以參觀外觀,不能入內(nèi)。
無需門票,早已封了門,不讓游客參觀,但是可以外觀。
公交:廈門市區(qū)換乘廈鼓市民輪渡到“鼓浪嶼鋼琴碼頭”站下,步行8分鐘可達(dá)
廖家別墅在鼓浪嶼頗有名氣,輝煌過很多日,后來因許多子女出洋創(chuàng)業(yè)去了,使別墅日漸聊落。到了上世紀(jì)七十年代,別墅前部被拆去一層,44號(hào)與48號(hào)原有一天橋相連,天橋也被拆去,成了如今的樣子。如今,別墅因年久未修,破舊不堪,成了危房。可住在里面的廖氏后人,對(duì)祖厝感情特深,不愿搬離去住現(xiàn)代新居,而將回廊封堵成廚房,湊合隨居而安,自得其樂。地下隔潮層里也住滿了人。
1919年8月9日,林語堂與廖翠鳳舉行婚禮,新娘房就設(shè)在廖家別墅前廳右側(cè)的廂房里,林語堂婚后三天,懷揣1000大洋離開廖家。林語堂一生寫了六十多本書、上千篇文章,大多是用英文寫的,1966年定居臺(tái)灣,1976年3月26日逝世于香港,終年81歲。如今廖翠鳳的侄兒廖永明教授就住在這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