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紅海、非洲東南海岸、澳大利亞及日本沿海。在我國(guó)分布于福建以南沿海。廣東以珠江口以西產(chǎn)量較高。產(chǎn)卵期為4~5月。
體被暗褐色并具有停褐色和暗黃色相間的橫斑花紋。游泳肢為紫紅色。額角上緣6~8齒,下緣2~4齒,額角側(cè)溝僅伸至胃上刺基部,額角后脊中央為明顯。有明顯的肝脊,無額胃脊。第一觸角鞭比其柄短。第三步足超出第二觸角鱗片中部,第五步足有小的外肢。
短溝對(duì)蝦含有人體必需的8 種氨基酸:Thr、Val、Met、Phe、Ile、Leu、Lys、Trp;2 種半必需氨基酸:His、Arg;8 種非必需氨基酸:Asp、Glu、Ser、Gly、Ala、Tyr、Cys、Pro。在肌肉和全蝦樣品中,谷氨酸Glu 含量都最高,其次是天冬氨酸Asp,胱氨酸Cys 含量最低。動(dòng)物性食品的鮮美程度取決于Glu、Asp、Gly、Ala 的組成和含量。Glu、Asp 為呈鮮味的特征氨基酸,Gly、Ala 為呈甘味的特征氨基酸。在短溝對(duì)蝦中,它們之和占氨基酸總量的42.4%。野生和養(yǎng)殖短溝對(duì)蝦的氨基酸含量略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