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墻,始建于公元582年(即隋開皇二年),經(jīng)唐、五代、宋、金、元等時期,及明洪武年間在唐長安城皇城的基礎上進行的拓展和重建,到建國后的多次修復和新辟城門,呈現(xiàn)出如今的面貌。
西安城墻周長13.74公里,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城樓、角樓、敵樓、女兒墻、垛口等一系列古代建筑設施。作為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大、保存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西安城墻延續(xù)了整個古都長安的歷史文脈,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國以來,陜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先后對西安古城墻進行了大規(guī)模修繕,修復了朝陽門、含光門、玉祥門等城墻缺口,實施了西安城墻火車站連接工程,建成了環(huán)城公園,治理了護城河,整治了順城巷周邊環(huán)境,重點對南門區(qū)域進行了綜合提升改造,使這座歷經(jīng)千年風雨的古建筑重新煥發(fā)生機,成為墻、林、路、河、巷五位一體的知名旅游景區(qū),2001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AAAA級旅游景區(qū),2018年晉升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
西安碑林博物館,原名陜西省博物館,創(chuàng)建于1944年。它是在具有900多年歷史的“西安碑林”基礎上,利用西安孔廟古建筑群擴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陳列歷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為主的藝術博物館。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安碑林博物館藏品浩瀚,書法藝術卓越,文化內(nèi)涵豐富,被譽為“東方文化的寶庫”、“書法藝術的淵藪”、“漢唐石刻精品的殿堂”,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點,全國18個特殊旅游景觀之一。作為西安具有價值的文物古跡之一,這里每年都吸引著眾多海內(nèi)外游客。今天西安碑林已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普及弘揚中國經(jīng)典文化的重要窗口。
永寧門
永寧門俗稱南門,是西安城門中資格老、沿用時間長的一座,建于隋初。是皇城南面三座門中偏東的一座,稱安上門,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留作南門,明代改名永寧門。永寧門箭樓在西安保衛(wèi)戰(zhàn)(也稱二虎守長安)中被毀,于2013年在原址上重建。永寧門規(guī)格為6+1式門洞。
朱雀門
朱雀門原本是唐長安皇城的正南門,門下是城市中央的朱雀大街。隋唐時,皇帝常在這里舉行慶典活動。開皇九年(589年),隋帝國統(tǒng)一天下,隋文帝在朱雀門城樓檢閱凱旋大軍。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朱雀門被封閉。1985年修復西安城墻時,發(fā)掘出包裹在明城墻內(nèi)的朱雀門遺址。如隋唐文人描寫的那樣宏偉華麗,城門柱礎用大理石制成,青石制作的門坎上刻有線條優(yōu)美神采飛揚的蔓草花紋,磨磚對縫的門洞隔墻厚實端正。1986年開通的朱雀門位于遺址西側。朱雀門規(guī)格為4門洞。
勿幕門
勿幕門俗稱小南門,開通于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更名為勿幕門,以此紀念辛亥革命中陜西的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又分別更名為“勿幕街”和“勿幕門”。勿幕門規(guī)格為單門洞。
含光門
含光門是唐長安皇城南面的偏西門。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封閉了中門洞和西門洞,保留了東門洞,北宋以后全部封閉。1984年整修西安城墻時,發(fā)掘出含光門遺址,發(fā)現(xiàn)花崗石制作的柱礎、刻花的門檻門道。現(xiàn)已把新建券洞城門置于遺址東西兩側,對遺址作框架結構保護,外包城磚,使外觀與城墻一致,內(nèi)部設置人工采光和空調系統(tǒng),供游客參觀。唐皇城墻含光門遺址博物館可以從城墻上進入。含光門規(guī)格為4門洞。
建國門
建國門是南城墻東一門,為紀念新中國成立這一偉大歷史事件,在建國路區(qū)段南城墻新開城門,故名建國門。
和平門
和平門與大雁塔、大差市、西安火車站、大明宮含元殿處于同一南北軸線上,開通于1953年。為了表達飽經(jīng)戰(zhàn)亂的中國人民對世界和平的渴望,取名和平門。城門內(nèi)為和平路,城門外為雁塔路。和平門內(nèi)向西走一直到文昌門之間的由青石板鋪成的順城巷就是下馬陵。2100多年前,即使?jié)h武帝途徑此地,也要下馬步行,因為當朝著名的政治家董仲舒葬于此處,下馬陵便因此得名。和平門規(guī)格為4門洞。
文昌門
文昌門位于碑林博物館北側,開通于1986年。這里的城墻上建有魁星樓,是西安城墻上與軍事防御無關的設施??怯置翱恰?、“奎宿”,位列二十八星宿之一,傳說是主宰文運興衰的神,被人們尊稱“文曲星”、“文昌星”。如果被他的朱筆點中,就能妙筆生花,連中三元,成為狀元。所以,古代孔廟、學府里都建有供奉香火的魁星樓。明清時的西安府學和孔廟建在城墻旁邊(今碑林博物館),魁星樓也順勢建在城墻之上??菢窃?986年修復,樓下這座新辟的城門,也就被命名為了文昌門。文昌門規(guī)格為4門洞。
安定門
安定門俗稱西門,為西城墻南一門,原本是唐皇城西面中門。明代擴建城墻時位置略向南移,取名安定門,寓意西部邊疆安泰康定。這座城門原有三重門樓:城樓、箭樓、閘樓。三道城墻,城樓里,箭樓居中,閘樓向外。門樓下均有拱卷式門洞,洞高寬為6米。城樓與箭樓之間有方形甕城,平時是出入通道,戰(zhàn)時是防守要地。城樓北側有日本天皇訪問西安時所建觀望臺一座,供游客參觀,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門箭樓是中國迄今為止保存完整的古城堡。城門內(nèi)為西大街,門外為西關正街。安定門規(guī)格為6+1式門洞。
玉祥門
民國十五年(1926年),吳佩孚的走狗河南軍閥劉鎮(zhèn)華包圍西安城達8個月之久,使西安人民凍餓戰(zhàn)死4萬多人,直到馮玉祥將軍率國民聯(lián)軍擊敗劉鎮(zhèn)華后,西安才得以解圍。民國十七年(1928年),在戰(zhàn)火打開的城墻豁口上修建的這座城門,為紀念馮將軍由此率部入城的歷史功績,取名玉祥門,為西城墻北一門。玉祥門規(guī)格為5門洞。
尚武門
尚武門是西安北城墻西一門,開于建國后。城門內(nèi)為西北三路,城門外為工農(nóng)路。尚武門規(guī)格為4門洞。
安遠門
安遠門俗稱北門,明代構筑城墻時建造的北門,正式名稱為安遠門。辛亥革命時,起義軍進攻滿清,安遠門戰(zhàn)爭激烈,交戰(zhàn)中北門城樓被焚毀。1983年整修城墻時,恢復了原來的箭樓。安遠門規(guī)格為4+1式門洞。
尚德門
尚德門位于安遠門以東,開于建國后。民國十六年(1927年),時值“新生活運動”倡導“四維、八德”,南北向縱街由東向西分別取“四維”之“勤、儉、仁、德”,并冠以“尚”字命名,即尚勤路、尚儉路、尚仁路(后改中正路、現(xiàn)解放路)、尚德路。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于北城墻尚勤路、尚儉路、尚德路處開辟三座城門,名尚勤門、尚儉門、尚德門。尚德門規(guī)格為3門洞。
解放門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隴海鐵路通車,于北城墻尚仁路處開辟城門,名尚仁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尚仁路改稱中正路,城門更名為中正門;1950年,中正路改稱解放路,城門更名解放門。1952年因擴建火車站廣場而拆除,成為西安城墻一豁口,2005年重新連接,形成大跨度的橋拱式城門,從而使西安城墻全線貫通。解放門規(guī)格為大跨度橋拱式3門洞。
尚儉門
尚儉門位于北城墻解放門與尚勤門之間,開于建國后。新中國成立后,于北城墻尚儉路開辟城門,名尚儉門。城門內(nèi)為尚儉路,城門外為火車站東盤道。尚儉門規(guī)格為3門洞。
尚勤門
尚勤門是北城墻東一門,開于建國后。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于北城墻尚勤路開辟三座城門,名尚勤門。城門內(nèi)為尚勤路,城門外與環(huán)城北路成丁字路口。尚勤門規(guī)格為3門洞。
朝陽門
朝陽門是東城墻北一門,開辟于建國后。因為這座城門朝著太陽,是每天第一個見到陽光的城門,故取名朝陽門。城門內(nèi)為東五路,門外為長樂路。朝陽門規(guī)格為5門洞。
中山門
中山門俗稱小東門,民國十六年(1927年)初,在馮玉祥將軍倡議下開辟的中山門,為紀念國民革命領袖孫中山先生而得名。1927年5月1日,馮玉祥將軍率軍東征,就從中山門出城。中山門并列兩個門洞,馮分別為它們?nèi)∶皷|征門”和“凱旋門”。出師之日,馮玉祥在城頭向各界歡送群眾講話,說等北伐勝利,再打開凱旋門歡迎他。但后來時局變化,再未率師回西安。中山門規(guī)格為雙門洞。
長樂門
長樂門俗稱東門,是東城墻的正門,也是南一門。在建造明城墻時構筑,正式名稱叫長樂門。明末李自成由東門攻入西安。李自成看到懸在城門上的“長樂門”匾額,對身邊將士說:“若讓皇帝長樂,百姓就要長苦了。”部下隨即縱火焚毀了這座城樓,直到清代重新建造?!拔靼彩伦儭鼻?,張學良將軍曾在東門城樓上組建教導隊和學兵隊,舊址被修復作為西安事變紀念地。長樂門規(guī)格為6+1式門洞。
第一展室
陳列《開成石經(jīng)》,內(nèi)容包括《周易》、《尚書》、《詩經(jīng)》、《禮記》、《春秋左氏傳》、《論語》、《孝經(jīng)》、《爾雅》等12部經(jīng)書,計60多萬字,用石114方。清代補刻的《孟子》也陳列于此,合稱《十三經(jīng)》。這些經(jīng)書是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必讀之書。當時為避免文人學士們在傳抄經(jīng)書時出現(xiàn)錯誤,以及永久保存,就把經(jīng)書刻在石碑上作為范本,立于長安城國子監(jiān)內(nèi),以供校對?!堕_成石經(jīng)》是目前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經(jīng)書。
第二展室
陳列書法名碑,以唐代為主。內(nèi)容上,《大秦景教流傳中國碑》、《不空和尚碑》是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寶貴資料。書法價值上,虞世南《孔子廟堂碑》、褚遂良《同州圣教序碑》、歐陽詢《黃甫誕碑》、歐陽通《道因法師碑》、張旭《斷千字文》、柳公權《玄秘塔碑》,以及僧懷仁集王羲之書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顏真卿《多寶塔碑》、《顏家廟碑》等,無一不是從古至今書法愛好者學習的范本。其中僧懷仁花費24年心血,從內(nèi)府藏王羲之墨跡中集字刻成的《圣教序碑》,再現(xiàn)了書圣王羲之秀勁超逸的書風,加之碑文由唐太宗作序、唐高宗作記,頌揚了卓越的佛學家玄奘,又有玄奘寫的謝表及心經(jīng),被譽為了“三絕碑”。
第三展室
陳列是由漢至宋代的各種書法字體名碑。篆書有唐《美原神泉詩序》等,隸書有漢《曹全碑》等,楷書有唐《臧懷恪碑》等,行書有唐《慧堅禪師碑》等,草書有隋《智永千字文碑》、唐《懷素千字文》、張旭《肚痛帖》等。
第四展室
陳列的是宋至清代名書法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趙孟頫、等的詩文書跡,以及明清時期有珍貴史料價值的碑石。還有一部分宋至清代的各種線刻畫,其中宋刻《唐太極宮殘圖》、《唐興慶宮圖》,清刻《太華山全圖》、《關中八景》等,對研究古代建筑和旅游勝跡都有參考價值。
第五展室
陳列宋、元、明、清各代的地方史料碑石,以清代的居多。其中許多碑石記述了修廟、記功、撥田、贍學、修渠等內(nèi)容,是研究當時社會和地方歷史的資料,并且在書法藝術上也有一定價值。
第六展室
陳列的石碑,除少數(shù)是元、明人士的詩文作品外,大部分是清代的詩詞歌賦。其中元趙孟頫的、明董其昌、清康熙帝及林則徐所書的石碑等,都是難得的珍品。
第七展室
陳列的是清代用《淳化秘閣帖》復刻的碑石,共145方。石刻兩面,其內(nèi)容有歷代封建帝王、名臣及書法家的各種字體,更有王羲之和王獻之的草書字。
西安城墻
成人54元,1.2—1.4米兒童、學生證(碩士學歷以上學生證、國外院校學生證除外)65—70歲老年人27元。城墻上可租賃自行車騎行游覽,單人自行車45元,雙人自行車90元,押金200元。
西安碑林博物館
淡季(12月1日——次年2月底)全票50元/人,半票25元/人
旺季(3月1日——11月底)65元/人,半票37元/人
免票規(guī)定:
65歲以上(含65歲)中國公民須持身份證或《敬老優(yōu)待證》
現(xiàn)役軍人須持軍官證及軍人保障卡
現(xiàn)役殘疾軍人須持軍殘證及軍官證
現(xiàn)役士兵須持士兵證
殘疾人須持殘疾人證
軍事院校學生須持學員證
學生持中國學生證半票
1.2米以下兒童免票
1.2米以上,1.4米以下兒童半票
西安城墻
南門(全年8:00—22:00),含光門(全年8:00—17:30),其余門點(4月1日—4月30日,8:00—18:00;5月1日—10月31日,8:00—19:00;11月1日—次年3月31日,8:00—18:00)。
南門表演:南門仿古開城儀式(每天9:30南門吊橋廣場),武士軍陣表演(每天上午10:30、下午16:30南門甕城)。
西安碑林博物館
3月1日--11月30日:8:00--17:45停票,18:30閉館
12月1日--次年2月底:8:00--17:15停票,18:00閉館
7月、8月:8:00--18:15停票,19:00閉館
西安城墻公交:4路、7路、10路、15路、18路、21路、23路、31路、43路、45路、201路、107路、202路可到達西門,6路、9路、26路、28路、33路、36路、37路及地鐵二號線可到達北門,11路、12路、16路、23路、26路、31路及地鐵二號線可到達南門,8路、22路、27路、29路、33路、37路可到達東門。
西安碑林博物館公交:14路、23路、40路118路、208路、214路、221路、223路、232路、706路、402路、512路、619路、704路、800路、游6路、258路公交車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