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使徒巖(The Twelve Apostles)位于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大洋路邊上,坎貝爾港國家公園之中,屹立在海岸旁已有二千萬年歷史了。由幾億塊小石頭聚積而漸漸形成,繼而埋藏在海底,直至后來,強烈的海潮和風力終令這些巖石暴露水面,成為現(xiàn)時著名的十二使徒巖。因為它們的數(shù)量及形態(tài)恰巧酷似耶穌的十二使徒,人們就以圣經(jīng)故事里的十二使徒為之命名。
這或許是澳大利亞較為傳奇的海岸,南極圈吹來的季候風,卷起驚濤巨浪,拍打著這片石灰?guī)r的礁岸,塑造出鬼斧神工的“海岸雕塑”。這里有宛如“十二使徒”的石柱群,有精巧的拱門,還有被懸崖包圍的神秘沙灘。在這里,你可以感受到海洋帶給陸地的別樣震撼。
坎貝爾港國家公園(Port Campbell National Park)內有著名的十二使徒巖和維多利亞州西南部具歷史性的沉船。這里的海岸線又長又窄,沿途有被風沙所侵蝕的石灰崖的奇妙圖案及形態(tài)。
十二使徒巖是大洋路的精華點。站在巖石峭壁上,由南極圈吹來的季候風,圈起海浪打在懸崖底下的沙灘,驚濤拍岸,回音重重。聲音從100多公尺下的崖壁傳送上來,那種聲音如天籟一般,象是有人在細語不斷,似乎又是一種簡單清揚的旋律。
“站”在海岸邊的那些巨大巖塊,被海水和雨水切割,加上勁風侵蝕,數(shù)千或數(shù)萬年之后,變成一個個不同造型的石柱。遠遠眺望,不只覺得自己的渺小,甚至應該說是“忘我”。
聽說這里是個自殺的好地方,因為這里美得讓人可以了無遺憾的跳下去。難怪海岸邊都有警告牌:到此為止,別太親近了。
這些石頭形成于海浪的侵蝕作用。在過去的1000到2000萬年中,來自南大洋的風暴和大風不斷的腐蝕相對松軟的石灰?guī)r懸崖,并在其上形成了許多洞穴。這些洞穴不斷變大,以致發(fā)展成拱門,并最終倒塌。結果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這些形狀各異的,最高達到45米的巖石從海岸分離了出去。
由于波浪緩慢的侵蝕著它們的根基,其中的一些石頭倒塌了。2005年7月3日1塊石頭碎裂,2009年9月25日又再有1條倒塌,因此僅剩7塊石頭。
海浪對這些石灰石的侵蝕的速度大約是每年2厘米。隨著侵蝕作用的進行,舊的“使徒”不斷倒下,而新的“使徒”不斷形成。
十二使徒巖附近的另外一個景點倫敦橋(London Arch)也緩慢地受到海浪的侵蝕。在1990年1月15日,倫敦橋的一個橋拱坍塌,兩名游客被困在另一個橋拱上,后被直升飛機所救。
這十二使徒巖實際是海蝕地型,受海水長期沖濁后,各以不同造型風姿卓越地屹立海上,大自然之美展現(xiàn)無疑。不過東算西算,也只見十來個使徒,到底海上風浪太大,還是眼花,只有等您親自去看去數(shù)才會知道。難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蜂擁而至爭看這一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