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兀鷲(學名:Gyps rueppellii):是一種大型非洲禿鷲,體長85-107厘米,翼展230-260厘米,體重6.4-9千克。雄鳥及雌鳥很相似,和其他禿鷹一樣,在飛行中切割出一個獨特的輪廓,它們具有寬大的翅膀,一個短方形的尾巴。頭部凸裸,長長的脖子會折疊并卷入其身體。
已知的飛得最高的鳥,能在11000米的高空飛行。一般都很安靜,只會在鳥巢內(nèi)或尸體旁才會發(fā)出叫聲。它們可以等上幾日待掠食者離開尸體。有時也會獵食活的獵物。主要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區(qū),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歸線)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
原產(chǎn)地:阿爾及利亞、貝寧、布基納法索、布隆迪、喀麥隆、中非共和國、乍得、科特迪瓦、吉布提、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岡比亞、加納、幾內(nèi)亞、幾內(nèi)亞比紹、肯尼亞、馬里、毛里塔尼亞、尼日爾、尼日利亞、盧旺達、塞內(nèi)加爾、索馬里、南蘇丹、蘇丹、坦桑尼亞聯(lián)合共和國、多哥、烏干達。
游蕩:博茨瓦納、剛果民主共和國、埃及、萊索托、莫桑比克、納米比亞、葡萄牙、塞拉利昂、南非、西班牙、贊比亞、津巴布韋。
來源不明:沙特阿拉伯。
黑白兀鷲是一種大型非洲禿鷲,體長85-107厘米,翼展230-260厘米,體重6.4-9千克。雄鳥及雌鳥很相似,和其他禿鷹一樣,在飛行中切割出一個獨特的輪廓,它們具有寬大的翅膀,一個短方形的尾巴。頭部凸裸,長長的脖子會折疊并卷入其身體。黑棕色羽毛具有白色的滾邊羽緣,呈現(xiàn)出一種縮小的外觀。頭部及頸部有白色絨毛覆蓋。頸的底部有白領,眼睛呈黃色。強大而有點鉤狀的鳥喙是橙黃色的,適合撕裂肉體和骨骼。舌頭上有向后的刺,可以幫助從骨上撕開肉質(zhì)。
黑白兀鷲一般在海拔6000米飛行,是已知的飛得最高的鳥,能在11000米的高空飛行。它們的血紅蛋白α-D次單元對于氧有高度的親和力,讓它們可以在高對流層的低氣壓地方更有效地吸入氧氣。于1973年,它們在海拔11000米的高度被吸入飛機的噴射引擎之內(nèi)。
黑白兀鷲生活在非洲較為干旱的山區(qū)地方,如半沙漠及沙漠邊緣。是高度社交的鳥類,并會組成大群生活。它們可以以高達每小時35公里的速度飛行,到離開鳥巢150公里以外的地方覓食。它們的鳥巢會筑在巖礁上,或是在金合歡樹上。當日出兩小時后熱氣流上升時,它們會離開鳥巢,在平原上覓食。它們可以等上幾日待掠食者離開尸體。有時也會獵食活的獵物。它們一般都很安靜,只會在鳥巢內(nèi)或尸體旁才會發(fā)出叫聲。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極危(CR)。
世界上飛得最高的鳥類:黑白兀鷲,兀鷲屬的一個物種。已知的飛得最高的鳥,能在11000米的高空飛行。(吉尼斯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