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世界的女皇
合唱:
哦命運,
象月亮般
變化無常,
盈虛交替;
可惡的生活
把苦難
和幸福交織;
無論貧賤
與富貴
……
布蘭詩歌是一首歌詞用拉丁文來描寫愛情的歌曲, 分為3大部分:1.春,2.小酒店,3.愛情,演出時有啞劇動作,伴有丑角和舞蹈場面。此曲寫作手法簡單,摒棄了常用的對位、主題發(fā)展、變奏等,而是用同度,八度,三度的聲部進行,句段多重復(fù), 是一部音效極佳的作品, 經(jīng)常被影視作品所引用。
Burana——在德國慕尼黑南部阿爾卑斯山谷中上巴伐利亞州的小鎮(zhèn)貝內(nèi)迪克特,有一所始建于公元740年的古老修道院--布蘭修道院。由于偏僻和隱秘,很少受到戰(zhàn)亂和其它天災(zāi)人禍的破壞,因而保存著許多具有重要價值的歷史文獻。1803年,考古學(xué)家在這所修道院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中世紀詩歌和戲劇古卷,其創(chuàng)作時間大約在11至13世紀,在內(nèi)容上可以分為宗教和世俗兩類,其中的兩百多首作者不詳?shù)氖浪自姼杞?jīng)巴伐利亞的學(xué)者整理出版,這就是《Carmina Burana 布蘭詩歌》。
這些大部分用拉丁文寫成的詩歌顯然出自神職人員和落魄文人以及流浪學(xué)生的手筆,其中蘊含的放蕩不羈的精神和對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的贊美以及對封建社會的無情嘲諷都令人驚訝。毫無疑問,這些被稱作"中世紀的拉丁抒情詩"的作品出現(xiàn)在以基督教文化為中心的時代,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1935年,奧爾夫讀到了這部詩集,這使一生從事音樂教育工作的奧爾夫,在時空的某一個點上找到了時間的聯(lián)系。他的沖動,在閱讀完這本詩集后,形成了一種對人類與自身命運的思考。因此沖動而成就的這一部"為獨唱者、合唱隊、器樂伴奏和魔幻布景而作的世俗歌曲",他將它稱為"情景康塔塔",并且要求以舞臺作品的方式演出。
1937年6月8日,《Carmina Burana布蘭詩歌》在法蘭克福首演。當時的德國,由勛伯格、韋伯恩、貝爾格等人限定了一種現(xiàn)代音樂語言——十二音列。不僅是音樂界的焦點,更間接或直接地影響了當時所有的現(xiàn)代音樂。而奧爾夫作為一個兒童音樂教育家,在他與友人D·京特合辦"京特體操—音樂—舞蹈學(xué)校",探求音樂與語言動作的結(jié)合及各種打擊樂的配合,寫成《教學(xué)作品》,創(chuàng)建獨特的兒童音樂教學(xué)體系后,已經(jīng)掌握了自己的音樂語言。
奧爾夫說過:"音樂表現(xiàn)越是本質(zhì)、單純,效果也就越直接、強烈。"
奧爾夫的美學(xué)思想就是簡樸、單純。
他偏愛強烈、明快的節(jié)奏,認為節(jié)奏是一切音樂的開始。他使用最原始,最簡單的節(jié)奏,不斷反復(fù),用盡之后才換另一節(jié)奏。他的節(jié)奏干脆,利落,不重視和聲行進,不屬于動力型,屬靜態(tài)型。在整部康塔塔中,激蕩人心強健有力的節(jié)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他的旋律由短小動機連續(xù)不斷地反復(fù)而成,不用模進,不用變奏,沒有表情的因素,沒有明確的特性,只有通過歌詞、節(jié)奏、伴奏才能理解。在《Carmina Burana 布蘭詩歌》中的旋律語言包羅較廣,從單旋律歌曲、民間歌曲到弗拉曼戈歌曲和浪漫歌劇,面貌多姿多彩。
他的和聲多用一級和五級和弦,大多為同度、八度、三度、五度,幾乎不用半音。只有在驚嘆句的時候才會用一下不協(xié)和和弦。
他的曲式有兩種主要風(fēng)格:
1,Antiphon 對唱性的贊歌,對答合唱,交錯進行。
2,方塊型 沒有發(fā)展、變奏,不斷反復(fù)。
他的配器以打擊樂為主要風(fēng)格,三管編制的大型樂隊,加打擊樂加鋼琴,有時候,整個樂隊都會被他當作打擊樂來使用。
在多半是艱澀難懂的20世紀嚴肅音樂中,《Carmina Burana 布蘭詩歌》的純樸、生動顯得很不合群。但我想它也許是本世紀最好聽的合唱曲之一了。
二十世紀德國作曲家卡爾.奧爾夫從這部詩稿中選取25首詩歌,譜成這部《布蘭詩歌》,分“春天”、“酒”、“愛”三個主題。
序詩部分壯美凝重,作曲家仿佛企圖借助吟唱與諦聽來建立起一座神廟;正歌的第一部分“春天”,輕快、明亮中蘊涵著悠遠,合唱男女聲部交替呈現(xiàn)宛如時序中的晝夜變化;第二部分“酒館”則是一片世俗景象,唱腔中運用優(yōu)伶式的假聲與轉(zhuǎn)調(diào),有如在描繪一個假面聚會的場景中人們醉生夢死的世態(tài);但奇怪地是,歡騰的場面似有幽靈掠過的陰冷;第三部分“愛”中,有著對愛的渴望的宣泄和對愛的憂傷的贊美,以及對情欲的質(zhì)樸的歌唱,其中,女聲吟唱“In truitina”(In the balance)華美而凄艷,已經(jīng)成為演唱會中的經(jīng)典保留曲目。
作曲家卡爾.奧爾夫在繼承古典作曲法基礎(chǔ)上加入新式旋律,他在“新古典主義”的影響下運用了新原始主義元素,節(jié)奏上加重打擊樂成分,使《布蘭詩歌》將中世紀的游吟與現(xiàn)代歌詠結(jié)合得非常完美。
《布蘭詩歌》充滿了令人驚奇的成分和戲劇性,它大開大闔,既有雄壯的吶喊,又有委婉的詠嘆,猶如洶涌的急流撞向巖石發(fā)出澎湃的聲響,又如潺潺小溪蜿蜒地流向柔軟的草灘。樂隊與唱詠交相輝映;令人震撼的打擊樂像是命運的召喚,有著強烈的扣擊靈魂的效果。《布蘭詩歌》是一曲對生命的贊歌,似乎有神的目光在暗中注視。它在三個主題引導(dǎo)下微妙地涉及了“信仰”、“死亡”等動機,調(diào)性既有著世俗的歡樂成分,又有著史詩般的恢弘氣勢。其中所隱含的真正的動機,則是對短暫人生的垂憐、惋惜和哀嘆。借用里爾克的詩句來描繪這部作品就是:“真正的憐憫之神,他來時威風(fēng)凜凜,光芒/耀眼地向周圍傳播,跟諸神一樣。比吹著安穩(wěn)的大船的風(fēng)更強?!?/p>
Fortuna Imperatrix Mundi 序歌《命運,世界的女神》
01. "O Fortuna" [2:37]
02. "Fortune plango vulnera" [2:37]
Ⅰ Primo vere 《春天》
03. "Veris leta facies" [3:28]
04. "Omnia Sol temperat" [2:04]
05. "Ecce gratum" [2:40]
Uf dem Anger 《在田園上》
06. Dance [1:43]
07. "Floret silva nobilis" [3:02]
08. "Chramer,gip die varwe mir" [2:59]
09. "Swaz hie gat umbe" - "Chume,chum geselle min" [3:59]
10. "Were diu werlt alle min" [0:53]
Ⅱ In Taberna 《在小酒館中》
11. "Estuans interius" [2:13]
12. "Olim lacus colueram" [3:25]
13. "Ego sum abbas" [1:31]
14. "In taberna quando sumus" [3:06]
Ⅲ Cour d'amours 《愛的庭園》
15. "Amor volat undique" [3:02]
16. "Dies,nox et omnia" [1:59]
17. "Stetit puella" [1:50]
18. "Circa mea pectora" [2:11]
19. "Si puer cum puellula" [0:58]
20. "Veni,veni,venias" [1:00]
21. "In trutina" [1:54]
22. "Tempus est iocundum" [2:09]
23. "Dulcissime" [0:34]
Blanziflor et Helena 《女英雄與海倫》
24. "Ave formosissima" [1:39]
Fortuna Imperatrix Mundi 《命運,世界的女神》
25. "O Fortuna" [2:33]
編制:
女高音,男高音和男中音獨唱,含有一個大型合唱隊和小型童聲合唱隊。
兩架鋼琴,一組五花八門種類繁多的打擊樂器,大型管弦樂隊。
布景,丑角表演的舞蹈隊。
I 初春(贊美大自然)
1,
合唱 《噢,命運女神》(取材自詩集卷首的《命運之輪》,在整部歌劇中首尾貫穿)
2,
男低音合唱《命運打擊的創(chuàng)傷》
3,
小合唱《春天的笑容》
4,
男中音獨唱《明媚溫和的太陽》
5,
合唱《春,圣潔的》
6,
舞曲(純器樂)
7,
合唱與小合唱《樹林發(fā)綠了》
8,
童聲合唱及合唱《雜貨商,給我胭脂》
9,
輪舞合唱《來這兒輪舞》
10,
合唱《即使整個世界是我的》
II 在酒館里(歌唱放蕩不羈的生活)
11,
男中音獨唱《我心中似火燃燒》
12,
男高音與男聲合唱《我曾在河上四處漫游》
13,
男中音與男聲合唱《我是修道院院長》
14,
男聲合唱《當我們坐在酒店里》
III 愛之宮殿(頌揚愛情)
15,
童聲合唱與女高音獨唱《愛情到處飛揚》
16,
男中音獨唱《白天,黑暗與一切》
17,
女高音獨唱《那兒有一位姑娘》
18,
男中音獨唱與合唱《在我的心中》
19,
男聲合唱與男中音獨唱《當少年與姑娘》
20,
雙重合唱《來,來,來》
21,
女高音獨唱《我心中猶豫不決》
22,
女高音,男中音與童聲合唱《這時辰多可愛》
23,
女高音獨唱《最甜蜜的人》
24,
合唱《祝福你,最美好的人》
25,
合唱《噢,命運女神》歌詞如下
O Fortuna
velut luna
statu variabilis
semper crescis
aut decrescis
vita detestabilis
nunc obdurat
et tunc curat
ludo mentis aciem
egestatem
potestatem
dissolvit ut glaciem
Sors immanis
et inanis
rota tu volubilis
status malus
vana salus
semper dissolubilis
obumbrata
et velata
michi quoque niteris
nunc per ludum
dorsum nudum
fero tui sceleris
Sors salutis
et virtutis
michi nunc contraria
est affectus
et defectus
semper in angaria
Hac in hora
sine mora
corde pulsum tangite
quod per sortem
sternit fortem
mecum omnes plangite
Era樂團的作品The Mass的歌詞來自《布蘭詩歌》——命運,世界的女王,Era將膾炙人口的“Carmina Burana布蘭詩歌”與來自《EraⅡ》的經(jīng)典曲目“Divano”巧妙的熔于一爐,彼此銜接之妙,雖然終究不及Enigma的天衣無縫,但珠玉在前,能達至如此程度已經(jīng)難能可貴。最后兩曲都是氣勢渾厚磅礴的大合唱。
Enigma的第四張專輯——《The Screen Behind the Mirror》(習(xí)慣將之稱為“浮世鏡”),在這張唱片中,制作人Michael Cretu將前人Carl Orff(卡爾.奧爾夫)著名的世俗歌曲集《Carmina Buraria(布蘭詩歌)》融入到了自己的專輯中。這樣一部經(jīng)典題材的合唱曲目配以Enigma強烈的電子合成器音色形成了古典與現(xiàn)代的碰撞、嚴肅與流行的交匯,而且也并不顯得牽強附會??梢哉f,《布蘭詩歌》的主旋律成為了《Enigma 4》中最為重要的音樂支柱而貫穿于整張唱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