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山寨遺址位于思明區(qū)鼓浪嶼日光巖上。日光巖古稱龍頭山,又稱晃巖。清順治四年(1647),鄭成功辟廈門為抗清復臺基地,龍頭山(即日光巖)系其建寨屯防址之一。寨址原砌筑石寨墻基本上已毀,今存東側寨墻一段及寨門一座于日光巖東麓山腰上,寨門與兩側翼墻均以花崗巖條石壘疊而成。門高1.74米,寬0.8米,兩側寨墻共長4.5米,高2.9米,整體保存完好,寨門前方設有石臺階通向山下。寨門內崖壁上留有多處當年建寨時鑿巖搭櫞架梁的鑿孔,直徑0.15米,深約0.08米。
(一)文物簡介
鑿孔作“人”字形排列,或依山巖地勢作直線排列。龍頭山寨為鄭氏在廈門最早的屯兵營寨,遺址內保存有蔡元培、蔡廷鍇等許多名人題詠鄭氏業(yè)績的詩刻。2002年對危傾的石砌寨門進行了維修。
1961年由廈門市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5年福建省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被公布為廈門涉臺文物古跡。
(二)保護范圍
蔡廷鍇、蔡元培石刻,山寨石寨門及其兩旁所倚巖石。
保護要點:
嚴格保護山寨遺址本體及其巖崖遺跡、名人的摩崖石刻。
(三)建設控制地帶
納入鼓浪嶼-萬石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景區(qū)保護范圍。
保護要點:
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景區(qū)的保護要求保護遺址周邊環(huán)境。
廈門高崎國際機場距離廈門市區(qū)僅為10公里,它是國內繼北京、上海、廣州之后的第四大出入境航空港。廈門與國內40多個國內大、中城市通航,此外還有到香港、澳門、曼谷、新加坡、馬尼拉、大阪等地的航班。從機場有到火車站的公共汽車,票價1元,最晚到22:30,不管到什么地方都可以先乘到火車站那里再轉車。
廈門島有跨海長堤與大陸連接,鐵路可直抵廈門市區(qū)。廈門火車站位于廈禾路和湖東路口,有多班公交車可達,主要有16、18、21、25、26、28、37路等等。出火車站沿廈禾路向西行,可到達去鼓浪嶼的船碼頭。
福(州)廈(門)汕(頭)高速公路是福建省的交通動脈,廈門每日都有幾十班公共汽車開往福州、泉州、漳州、龍巖、廣州、深圳、汕頭等地。廈禾路上的梧村長途汽車站已經全部轉到松柏車站。
鴉片戰(zhàn)爭后,廈門成為我國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廈門港水深浪低,是我國南方的天然良港,萬噸船可通行無阻。廈門與香港之間每周有客輪往返,每周三下午5點從廈門開往香港,每周二下午2點從香港開往廈門。廈門與高雄之間也有定期貨輪直航。
市區(qū)里有50條公交線路,巴士或雙層巴士全部實行無人售票,夏、冬天的票價均為人民幣1元。輪渡口、廈門大學、火車站是主要的公交始發(fā)站。此外,還有專線小巴士,車身為天藍色,車首有起止站名,非固定站點及禁區(qū)以外的地方可隨處接載乘客(招手就停),車資由人民幣1元起累加,按到達目的地之實際路程付費;小巴特點是方便、靈活,但有時也可能會延時等客。
廈門不大,最好是坐公交車把廈門的主干道走一遍,比如,如廈禾路+嘉禾路;湖濱南路+蓮前西路+蓮前東路+前埔國際會展中心;湖濱北路+呂嶺路;白鷺洲路;湖濱西路+長岸東路;思明北路+思明南路;環(huán)島路;中山路。
小貼士:廈門的公交車站除了大站之外,同一條路線上來去的站點并不一定是對應的,所以在返程的時候要問清車站在哪里。
廈門市的旅游觀光線是從輪渡到黃厝石胄頭的,途經中山路、文化宮、公園、萬石巖、南普陀、西村、廈大白城、胡里山、珍珠灣、曾厝垵、白石、海韻臺、黃厝海濱、椰風寨等景點。
廈門的輪渡單向收費,進鼓浪嶼無須買票,出鼓浪嶼才需買8元的票,如果坐輪渡的二樓,需再加1元錢,買票的時候不用加錢,在輪渡上會有人收這1元錢,有發(fā)票。鼓浪嶼島上除了觀光的電瓶車沒有其它交通工具,全靠兩只腳,但這正是游覽小島的樂趣所在。
廈門的出租汽車數量很多,出租車起步價10元(3公里),以后每公里2元,一般在離公交候車亭不遠的地方都掛有一塊牌子:出租車、小巴士臨時上下客點,在大的商場、賣場或購物中心門口,會有專門的出租車接客區(qū),和機場的一樣都是排隊著,秩序很好。
兩種方式,可以租汽車,也可以租自行車。
自行車出租主要集中在環(huán)島路上,押金300~500元。騎自行車在環(huán)島路上會有站點收取5元的通行費,并且要把票根保留,當中會有查票,步行則不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