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廠文化街在西城區(qū)和平門外,遼時為“海王村”。元明時曾設琉璃窯廠,因有“琉璃廠'之稱。清初古董商開始在此經營,乾隆時(1736-1795)已成為古玩字畫、古籍碑帖及文房四寶的集散地。建國后這里更富有文化街的特色。
如今這里經營古玩字畫的店鋪依舊很多。沿街商店近100家,有以榮寶齋和寶古齋為代表的古今字畫,以韻古齋和萃珍齋為代表的金石陶瓷,以來薰閣和一得齋為代表的文房四寶,以振環(huán)閣和震云閣為代表的珠寶雜項,以樂海軒和古藝齋為代表的音響樂器,以觀復齋和慶云堂為代表的歷代碑帖,以汲古齋和韞玉齋為代表的仿古文物,以瑞成齋和邃雅齋為代表的文物錦盒和古書裝修,還有文盛齋的紗燈、宮燈和錦昌店的地毯、壁毯等。
琉璃廠文化街所在地,在遼代正處于遼南京城的東墻外,屬都城的近郊燕下鄉(xiāng)海王村所轄。燕下鄉(xiāng)的區(qū)域,在當時都城東城墻往東至廣渠門一帶,東北至東單,西北達西四羊肉胡同一帶。海王村是燕下鄉(xiāng)中的一個村落。雖然海王村只是都城郊區(qū)的一個村落,但是卻是遼金時代一處非常繁華的地區(qū)。這里人口稠密,經濟繁榮。寺院眾多,知名的寺院有,接待寺、歸義寺、竹林寺、報國寺、昊天寺、善果寺、白馬寺、圣恩寺、延壽寺、憫忠寺等。由于這些寺院建在了這里,每日到這里上香禮拜的人絡繹不絕。
琉璃廠文化街,有一座頗為壯觀的樓房,樓房雕梁畫棟,古香古色在整條琉璃廠街里分外顯眼,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榮寶齋了。有人說,琉璃廠因榮寶齋而更具盛名。這足以說明榮寶齋舉足輕重的地位。榮寶齋的前身是“松竹齋”,創(chuàng)建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光緒二十年(1894年)取“以文會友,榮名為寶”之意,更名為“榮寶齋”。狀元陸潤庠為店題寫了“榮寶齋”的店名。
榮寶齋的經營范圍非常廣,從筆墨紙硯,到扇面冊頁;從書畫篆刻,到裝裱畫卷,幾乎是無所不包。從普通百姓,到文化名人,都是榮寶齋的熱心顧客。據說電影《開國大典》和那幅《開國大典》的照片,里面著名學者沈鈞儒先生使用的鎮(zhèn)尺,就是購于榮寶齋。
可以乘坐14、 15、66路公交車直達琉璃廠,或乘地鐵2號線到“和平門”站D口出站,向南步行5分鐘即可到達琉璃廠,2011年底,西城區(qū)投資新建了美觀實用的過街天橋,為琉璃廠文化街平添了一道風景,將東琉璃廠和西琉璃廠在空中連接起來,過街天橋特別設置了上下電梯,方便過往行人安全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