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谷,是古埃及新王朝時期18到20王朝(大約從公元前1539年到公元前1075年)時期的法老和貴族主要陵墓區(qū)。 現(xiàn)在已經開發(fā)了62個陵墓。位于尼羅河西岸,距岸邊7公里,可以從底比斯衛(wèi)城北端陡峭的環(huán)山公路到達。
在埃及,除了蜚聲世界的金字塔外,還有一處令無數旅游者向往的地方,那就是“帝王谷”。
在開羅以南700公里,尼羅河西岸岸邊7公里,與盧克索等現(xiàn)代化城市隔河相望的一大片沙漠地帶就是古代埃及都城底比斯的所在地。帝王谷就坐落于離底比斯遺址不遠處的一片荒無人煙的石灰?guī)r峽谷中。在那斷崖底下,就是古代埃及新王國時期(公元前1570年~前1090年)安葬法老的地點。幾個世紀以來,法老們就在尼羅河西岸的這些峭壁上開鑿墓室,用來安放他們顯貴的遺體,同時這里還建有許多巨大的柱廊和神廟。這里曾經是一處雄偉的墓葬群,一共有60多座帝王陵墓,埋葬著埃及第17王朝到第20王朝期間的64位法老,其中有圖特摩斯三世、阿蒙霍特普二世、塞提一世、拉美西斯二世等最法老。在這些陵墓中最大的一座是第19王朝塞提一世之墓,從入口到最后的墓室,水平距離210米,垂直下降的距離是45米,巨大的巖石洞被挖成地下宮殿,墻壁和天花板布滿壁畫,裝飾華麗,令人難以想象。墓穴入口往往開在半山腰,有細小通道通向墓穴深處,通道兩壁的圖案和象形文字至今仍十分清晰。
帝王谷(Valley of the Kings), 或 Wadi el-Muluk (???? ??????) 在阿拉伯語中, 是位于埃及埋葬古埃及新王朝時期18到20王朝的法老和貴族的一個山谷。
帝王谷位于北緯25度44分,東經32度36分Expression error: Unexpected / operator;Expression error: Unexpected / operator. 它坐落在尼羅河西岸的金字塔形山峰 Al-Qurn 之巔,并與 Thebes (現(xiàn)在的 盧克斯)。帝王谷分為東谷和西谷,大多數重要的陵墓位于東谷。西谷只有一座陵墓向公眾開放: Ay的陵墓, Tutankhamun的繼任者。西谷也有多處其他重要的墓葬,包括 Amenhotep III, 但是仍然在發(fā)掘過程中并尚未向公眾開放。
帝王谷的官方名稱是The Great and Majestic Necropolis of the Millions of Years of the Pharaoh, Life, Strength, Health in The West of Thebes, 或者更常見的, Ta-sekhet-ma'at (the Great Field).
帝王谷作為大約從1539 BC到1075 BC時期的主要陵墓區(qū), 并且包含 60 tombs, 始于Thutmose I時期終于Ramesses X或XI時期。
帝王谷也有被寵幸的貴族和法老的妃子和子女的陵墓。王后谷始于大約Ramesses I (ca. 1300 BC), 然而也有一些妃子與她們的丈夫一起合葬。
帝王谷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誰也不清楚它的來龍去脈。比較可靠的說法是帝王谷始于法老圖特摩斯一世(Thutmose I)(公元前1545年~前1515年)。
圖特摩斯有感于先人的陵寢大都不免遭受盜墓人的侵害,把自己的陵墓同殯葬禮堂分開,這在埃及法老中還是沒有先例的。他的墓地距禮堂將近1.6公里。他命依南尼在底比斯山西麓隱蔽的斷崖下,在那石灰?guī)r壁上開鑿了一條坡度很陡峭的隧道作為墓穴,并將遺體(木乃伊)放在那里。從此以后的500年間,法老們就不斷地在這個山谷里,沿用這種方式構筑自己的巖穴陵墓。后來希臘人看到那通往墓室的長長的隧道,覺得很像牧童吹的長笛,就把這種巖穴陵墓叫做“笛穴”。
在過去的兩個世紀,帝王谷都是現(xiàn)代埃及學進行勘探的主要地方。在此之前,帝王谷在古代是旅游景點(尤其在古羅馬時代)。此地展示了古埃及研究的改變:由最初的盜墓演變?yōu)閷φ麄€底比斯墓地的精確發(fā)掘。撇除以下的發(fā)掘及研究,僅有十一個陵墓的資料完整地記錄下來。
古希臘的斯特拉波(公元前1世紀)和西西里的狄奧多羅斯(公元1世紀)均記載底比斯王室墓葬共有47處,其中17處當時仍保存完好。保薩尼阿斯(Pausanias)等古代作家也曾提到谷中管狀的通道,指的明顯就是帝王谷的陵墓。
許多墓葬都有古代旅游者留下的涂鴉。朱爾斯·巴耶(Jules Baillet)找到2100處希臘與拉丁文的涂鴉,并有少量其他如腓尼基文、塞浦路斯文、呂基亞文、科普特語等的涂鴉。大部分古代涂鴉都是在KV9發(fā)現(xiàn)的,有近千處之多,最早的涂鴉可追溯至公元前278年。
在19世紀之前,由埃及前往底比斯(又或者在埃及本地往來)的交通是困難、費時及昂貴的,只有最刻苦耐勞的歐洲旅行家才會到來——在法國神父克勞德·西卡爾于1726年來到之前,沒有人知道底比斯的所在。人們知道它是在尼羅河沿岸的位置,但經常與孟斐斯及其他城市混淆。其中一名首位到達埃及的丹麥探險險家費雷德里克·路易·諾登(Frederic Louis Norden)記錄了他所看見的底比斯。其后理察·波寇克(Richard Pococke)于1743年出版了第一幅帝王谷的現(xiàn)代地圖。
1799年,拿破侖遠征埃及,隨軍的德農男爵(即多明尼克·韋馮)繪畫了帝王谷陵墓的地圖及平面圖,并第一次記錄了西谷這地方,阿蒙霍特普三世的陵墓(WV22))就是在當地發(fā)現(xiàn)。合共二十四冊的《埃及記述》(Description de l'Égypte)中有兩冊亦介紹了底比斯附近的地區(qū)。
由于商博良于十九世界初期對埃及象形文字的翻譯,推動了歐洲人在當時對底比斯附近地區(qū)的研究。在該世紀早期,受雇于亨利·薩爾特(Henry Salt)的喬凡尼·巴提史達·貝爾佐尼(Giovanni Battista Belzoni)發(fā)現(xiàn)了若干陵墓,包括在1816年發(fā)現(xiàn)位于西谷的阿伊陵墓(WV23)及在次年發(fā)現(xiàn)了塞提一世的陵墓(KV17)。最后,他宣稱已發(fā)現(xiàn)所有的陵墓,在該地不會再有新的發(fā)現(xiàn)。同時在該地進行發(fā)掘工作的法國總領事納迪諾·德霍維提(Bernardino Drovetti),是薩爾特和貝爾佐尼的同行競爭對手。
1827年,約翰·伽德納·威爾金遜(John Gardiner Wilkinson)獲委派為每個陵墓的入口繪畫,為各陵墓定下編號,這些編號由KV1至KV21。這些圖畫及地圖后載于1830年出版的《底比斯地形圖及埃及的全面研究》(The Topography of Thebes and General Survey of Egypt)。與此同時,埃及學家詹姆士·柏頓(James Burton)探勘帝王谷,他的工作包括令KV17免受尼羅河氾濫的損害,但是使他更為有名的是進入KV5。
1829年法國遠征塔斯卡尼的時候,商博良與伊波利托·羅塞里尼(Ippolito Rosellini)及涅斯托耳·洛特(Nestor L'Hôte)來到帝王谷。這次的探索持續(xù)兩個月,他們研究了已打開的陵墓,并走進其中16個陵墓內加以研究。
他們復制了陵墓里的銘文,并辨識陵墓所葬的主人。在KV17,他們刮走了墻壁上的雕刻裝飾,那些裝飾現(xiàn)于巴黎盧浮宮展覽。
1845年至1846年期間,卡爾·理查德·萊普修斯的遠征隊對帝王谷進行研究,他們對帝王谷東谷的25座陵墓及西谷的4座陵墓加以探索及記錄。
帝王谷成了旅游景區(qū)。在帝王谷中傍晚的景色中值得參觀的主要陵墓有圖坦卡蒙墓、拉美西斯三世及六世墓、塞提一世墓等,有一些陵墓一般不對外開放,只供學術研究用。
帝王谷內主要開放的墓室有
1、拉美西斯三世葬祭殿:保存有表現(xiàn)拉美西斯三世應用事跡的浮雕:討伐敵人、捕殺野牛等。第2院落內有由24根石柱組成的列柱室,頂部保存有色彩鮮艷的浮雕。
2、阿蒙荷太普二世(第十八王朝):墓室內的2根柱子上繪有奧塞里斯神、阿努比斯神、哈物爾神、荷魯斯神及阿蒙荷太普二世。
3、圖坦卡門(第十八王朝):法老的木乃伊仍安置于墓室之中。墓室正面的墻上,繪有以奧塞里斯神形象出現(xiàn)的圖坦卡門王,以及其繼位者阿伊王。圖坦卡蒙的陵墓是目前帝王谷中最后被發(fā)現(xiàn)的也是一座未遭盜掘的法老墓。
4、荷萊拇赫布王((第十八王朝):內有精美壁畫。
5、西蒂二世(第十九王朝):有木乃伊。
6、美耐普塔(第十九王朝):紅色花崗巖制成的石棺。
7、塔烏塞爾托女王(第十九王朝):西蒂二世妻子墓地。
8、拉美西斯一世(第十九王朝):精美壁畫。
9、拉美西斯三世(第二十王朝):豎琴演奏者的石像。
10、拉美西斯四世(第二十王朝):巨大的石棺。
11、拉美西斯六世(第二十王朝):保存良好的壁畫。
12、拉美西斯九世(第二十王朝):小于拉美西斯六世之墓。
13、圖特摩斯三世(第十八王朝):墓內的線條構圖十分漂亮。
帝王谷一共有60多座帝王陵墓,埋葬著第17王朝到第20王朝期間的64位法老,最大的一座是第19王朝沙提一世之墓,從入口到最后的墓室,水平距離210米,垂直下降的距離是45米,巨大的巖石洞被挖成地下宮殿,墻壁和天花板布滿壁畫,裝飾華麗,令人難以想象。墓穴入口往往開在半山腰,有細小通道通向墓穴深處,通道兩壁的圖案和象形文字至今仍十分清晰。
帝王谷中值得參觀的主要陵墓有圖坦卡蒙墓、拉美西斯三世及六世墓等,有一些陵墓一般不對外開放,只供學術研究用。
在開羅以南700公里,尼羅河西岸岸邊7公里,駕車或包車前往均可,通常需要包車游覽,從盧克索東岸往返西岸景點一天的包車費用在120埃及鎊左右。
門票介紹
80埃鎊,學生證40埃鎊,只能參觀3座。如果超過3座,則需額外購票。此外,圖坦卡蒙法老墓需單獨購票。
開放時間
5月1日-齋月6:00-19:00(最后售票時間為18:00),齋月-次年4月30日6:00-17:00(最后售票時間16:00)。(注:齋月一般為每年的7月或8月)
具體施工的記載得以保存下來,倒是要感謝建筑師依南尼的虛榮心了。因為依南尼本人的殯葬禮堂的墻壁上的文字詳述了他的生平,其中有一段敘述了這第一座巖洞陵墓的建筑經過,這里有幾句是值得注意的:
“國王陛下的巖洞陵寢是我一個人監(jiān)修的,誰都沒有見過,誰都沒有聽說過。”
然而現(xiàn)代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卻對依南尼使用的工人數目有所估計??ㄌ卣f:“知道國王的這件頭等機密的工人有一百名以上,這些人顯然不可能逍遙自在的。依南尼肯定會想出有效的辦法封住他們的口。”據估計,這些工人大多是戰(zhàn)俘,工程結束后他們就被統(tǒng)統(tǒng)殺掉了。
帝王谷中的巖石質地不一。陵墓的修建需要穿過多層不同質地的石灰?guī)r。這使得的文物保護工作者和當時的陵墓設計師面臨著相同的問題。修建計劃因此需要不斷的修改。較嚴重的問題是頁巖層。這種材料遇水會膨脹。這將毀壞許多陵墓,特別是在發(fā)洪水的時候。
圖特摩斯一世是為了防止盜墓才把巖洞陵墓修建在帝王谷的,然而,歷史注定了帝王谷要成為盜墓賊的天堂。
那些法老們在安葬他們的干尸時極盡奢華之能事,這在那些盜墓賊看來,誘惑實在太大了,那里的每一座墓室的財富數量,都遠遠超過最貪婪者的夢想。在帝王谷,法老們選定的墓穴位置是彼此靠近的,不像過去那樣分散,目的是為了便于集中守護,然而,這也恰恰給盜墓賊提供了方便。不知從何時開始,一個個匪幫會聚到帝王谷周圍,他們要么暗度陳倉,要么明火執(zhí)仗,要么與當地政府或守護者相互勾結,進行瘋狂的盜墓活動。托特米斯一世的遺體在那里平安待了多久不得而知,但他的后輩托特米斯四世下葬不到10年,他的墓就被人洗劫一空,并且,在墓室的墻上,盜墓者還留下了得意的留言??梢哉f,在500年的時間里,葬在那里的每一座墓室都無一例外地遭到了洗劫。以至于后來的法老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將他們的先祖改葬。拉美西斯三世的遺體前后改葬了3次,阿赫密斯、阿門諾菲斯三世、圖特摩斯二世以及拉美西斯大帝的遺體也都曾被改葬別處。到最后,由于再也找不到合適的地方,只好將它們幾具、十幾具堆在一處。1881年,開羅博物館的一位工作人員僅在一個秘密洞穴中就發(fā)現(xiàn)了40多具法老木乃伊!
隨著時光流轉,朝代更迭,過了3000年后,帝王谷早已被徹底廢棄成一片破敗不堪的荒漠。3000年來,一批又一批的盜墓者把這片山谷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19世紀,一支又一支盜墓匪幫仍然在這里活躍著??梢韵胂?,這里的陵墓遭到了怎樣的浩劫——這個被四周的山脈所包圍的荒涼峽谷,充滿了死亡的陰影。當年豪華的洞穴已被洗劫一空,許多洞穴的入口敞開著,成為野狐、沙隼和蝙蝠的巢穴。然而盡管帝王谷已經破敗不堪,仍然有一些貪婪的人在山石上四處踅摸。在同一個地方,盜墓活動持續(xù)了3000年。公元前16世紀中葉,法老圖特摩斯一世選中了這里作為他的重生之地,然而,珍寶發(fā)覺者的嗅覺是異常靈敏的,他們知道在哪里能夠找到價值連城的東西。自從商博良破譯了古埃及文字,冒險家,考古學家,文物販子都長上了飛往埃及的翅膀,大量的文物車載船裝,被運到充滿現(xiàn)代城市文明的博物館或者就藏在一些人家的地下室里。帝王谷不再平靜。從1817年10月,文物愛好者,意大利冒險家貝爾左尼在底比斯附近的畢班·埃爾——穆魯克山谷發(fā)現(xiàn)了一批古墓,一切有價值的東西就被明目張膽或偷偷摸摸地弄走了。
帝王谷成了旅游景區(qū)。在帝王谷中較值得參觀的主要陵墓有圖坦卡蒙墓、拉美西斯三世及六世墓、塞提一世墓等,有一些陵墓一般不對外開放,只供學術研究用。
帝王谷內主要開放的墓室有:
1、拉美西斯三世葬祭殿:保存有表現(xiàn)拉美西斯三世應用事跡的浮雕:討伐敵人、捕殺野牛等。第2院落內有由24根石柱組成的列柱室,頂部保存有色彩鮮艷的浮雕。
2、阿蒙荷太普二世(第十八王朝):三鄉(xiāng)墓室內的2根柱子上繪有奧塞里斯神、阿努比斯神、哈物爾神、荷魯斯神及阿蒙荷太普二世。
3、圖坦卡門(第十八王朝):法老的木乃伊仍安置于墓室之中。
墓室正面的墻上,繪有以奧塞里斯神形象出現(xiàn)的圖坦卡門王,以及其繼位者阿伊王。
4、荷萊拇赫布王((第十八王朝):內有精美壁畫。
5、西蒂二世(第十九王朝):有木乃伊。
6、美耐普塔(第十九王朝):紅色花崗巖制成的石棺。
7、塔烏塞爾托女王(第十九王朝):西蒂二世妻子墓地。
8、拉美西斯一世(第十九王朝):精美壁畫。
9、拉美西斯三世(第二十王朝):豎琴演奏者的石像。
10、拉美西斯四世(第二十王朝):巨大的石棺。
11、拉美西斯六世(第二十王朝):保存良好的壁畫。
12、拉美西斯九世(第二十王朝):小于拉美西斯六世之墓。
13、圖特摩斯三世(第十八王朝):墓內的線條構圖十分漂亮,是目前帝王谷中最后被發(fā)現(xiàn)的一座法老墓,也是一座未遭破壞的墓
參見 List of burials in the Valley of the Kings 的完整陵墓列表
陵墓以從Ramesses VII (KV1)到Tutankhamun (KV62)的發(fā)現(xiàn)順序編號, 盡管一些陵墓古時就被發(fā)掘,而 KV5 最近才被重新發(fā)掘。有些陵墓是空的,有些的主人仍然未知,還有些只是用來儲物的坑。下面只列舉主要的陵墓。
許多發(fā)掘出的陵墓都坐落在東谷,這里也是游客最多的地方。
KV1
Ramesses VII的陵墓。
KV2KV2
Ramesses IV的陵墓。
KV4
Ramesses XI的陵墓。
KV5 – Ramesses II 之子
主條目:KV5
最近重新發(fā)掘了 Ramesses II 之子的陵墓。該陵墓現(xiàn)知有120個墓室,發(fā)掘工作還在進行中。它可能是帝王谷中最大的陵墓。并未向公眾開放。
KV6KV6
Ramesses IX的陵墓。
KV8KV8 – Merenptah 的陵墓。
主條目:KV8
Merenptah的陵墓是向公眾開放的陵墓之一,盡管它在2005年暫時關閉?!V9
也稱為Tomb of Memnon或La Tombe de la Métempsychose, 是Ramesses V 和Ramesses VI的陵墓。
KV10
Amenmesse的陵墓。
KV11KV11 – Ramesses III 的陵墓。
主條目:KV11
Ramesses III的陵墓 (或Bruce's Tomb, The Harper's Tomb) 是帝王谷中較大的陵墓之一,并向公眾開放。它位于靠近中央休息區(qū),通常是游客必經的陵墓之一。
KV14
Twosret的陵墓, 后來被Setnakhte使用。
KV15
Seti II的陵墓。
KV16
Ramesses I的陵墓。
KV17
Seti I的陵墓也被稱為Belzoni's tomb, the tomb of Apis, 或the tomb of Psammis, son of Necho.
KV18
Ramesses X的陵墓。
KV34KV34
Thutmose III的陵墓。 、
KV35
這個陵墓最初是Amenhotep II的陵墓。 大約幾十個木乃伊,多數是皇家的,被重新安置在此 (see list).
KV38
Thutmose I的陵墓。.
KV39
也許是Amenhotep I的陵墓。
KV43KV43 – Thutmose IV的陵墓。
KV46
貴族Yuya和Tjuyu的陵墓, 他們也許是王后Tiy的父母。一直到圖坦卡蒙的陵墓被發(fā)現(xiàn)前,它一直是帝王谷中保留完整的陵墓。
KV47
Siptah的陵墓。
KV55 – 也許是 Amarna 時期的木乃伊隱藏地
該陵墓也許是另一個木乃伊窖藏,并且可能埋藏著皇室成員 – Tiy 和 Smenkhkare/Akhenaten.
KV57 – Horemheb的陵墓
KV62KV62 – Tutankhamun的陵墓
Howard Carter于1922年11月4日在這里的發(fā)現(xiàn)也許是西方考古學上重要的發(fā)現(xiàn),整個清理以及保存過程持續(xù)到1932年。Tutankhamun陵墓是第一個發(fā)現(xiàn)并保持完整(盡管盜墓賊曾經光臨過)的皇家陵墓。 它也是帝王谷中到目前為止重要的發(fā)現(xiàn)。 盡管在墓中的藏品相當豐富,Tutankhamun仍然被認為是一個次要的帝王,其他的墓葬中也許有更大量的珍寶。 Carter所領導的考古隊中的一些成員和后來的考古學家通過食品或動物(特別是昆蟲)感染上了當地的致命病毒,并引發(fā)了法老的詛咒的傳說。
Panoramic view of the Valley
西帝王谷的排序在東帝王谷
之后,并且只存在四個已知的陵墓和幾個窖藏。
WV22 – Amenhotep III的陵墓
這里是Egyptian 新王國時期偉大的統(tǒng)治者之一Amenhotep III的陵墓。它被重新發(fā)掘,尚未向公眾開放。
WV23 – Ay的陵墓
新修的Ay陵墓是西帝王谷中向公眾開放的陵墓。
WV25 – 也許是 Akhenaten的陵墓
該墓也是是為Akhenaten修建的,但是它并沒有完成。
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的首都在尼羅河東部的底比斯,但新王國的大多數法老都埋葬在尼羅河西岸的穆魯克帝王谷。帝王谷與盧克素神廟,卡納克神廟隔河相望,那些巨大的廊柱、寺廟,依然顯露著昔日的威嚴氣象。
公元16世紀中葉,法老圖特摩斯一世選中了這里作為他的重生之地。他下令在尼羅河西岸的峭壁上開鑿洞室,建造了一條陡峭的隧道作為墓穴,用來安葬遺體。此后的500年里,歷代法老和王室顯貴都沿用這種方法在這里構筑巖穴陵墓,墓室里堆放著各種隨葬品,雕像、戰(zhàn)車、太陽船、珠寶、武器、飾物、家具、繪圖應有盡有,豐盛的陪葬品保證了帝王們在俄里西斯世界中能中能夠繼續(xù)享受他們生前的待遇。
然而珍寶發(fā)掘者的嗅覺是靈敏異常的,他們知道在那里能找到那些價值連城的東西,自從商博文破譯了古埃及文字,冒險家、考古學家、文物販子都長上了飛往埃及的翅膀,大量的文物車載船裝,被運到充滿現(xiàn)代文明的城市博物館或者就藏在一些人家的地下室里。
帝王谷不再平靜。1817年10月,文物愛好者、意大利冒險家貝爾左尼在底比斯附近的畢班·埃爾——穆魯 克山谷發(fā)現(xiàn)了一批古墓,其中有西索斯一世的陵墓,于是,從此開始,帝王谷橫遭罹難,一切有價值的東西都被明目張膽或者偷偷摸摸地弄走了。僅僅100年之后,帝王谷陵墓碩果僅存的就是只有圖坦卡門的陵墓了。
圖坦卡門陵墓的發(fā)現(xiàn)者和發(fā)掘者是霍華德`卡特,他的背后的支持者英國貴族卡馮勛爵??ㄌ厥且晃粐乐數母挥诳脊胖R并且對考古充滿熱情和責任心的人,卡特建議勛爵把注意力放在帝王谷,因為他憑自己的經驗認定那里不像人們說的那樣已經一無所有,那里肯定有一座陵墓還沒有被發(fā)掘出來,那就是圖坦卡門的陵墓。
經過10年的艱苦發(fā)掘工作,1922年11月5日,他們最終找到了傳說中的神秘墓穴的入口。當臺階清理干凈之后,蓋著戳的墓門出現(xiàn)了。那個封戳證明這就是圖坦卡門的墓穴。
圖坦卡門法老`伴著5000多件大大小小的陪葬品安睡了3000多年,他的長夢終于被攪醒了。不過,這位年輕得才只有18歲的法老雖然在位9年,但其建樹卻不見多少記載,因此,卡特幽默地說:“據我們所知,圖坦卡門的一身惟一出色的成績是他死了并且被埋葬了”,應當在加上一條,那就是,在最后的關頭,他有被挖了出來,并帶出了 古代埃及文明的盛景。
然而在陰森的墓道里,刻著法老的咒語:“不論是誰攪擾了法老的寧靜,‘死神之翼’降臨他的頭上。”5個月后,卡那馮勛爵死于被墓穴中蚊蟲叮咬引起血液中毒導致的急性肺炎??ㄌ匾苍?939年3月神秘的死去。此后,參加過墓穴發(fā)掘工作的人員接二連三地因為各種原因而死去,使法老的咒語顯得撲朔迷離而且更加使人心生畏懼。
年輕的圖坦卡門法老,依然躺在墓中的石英棺里,但是幾乎所有曾經陪伴他的珍寶都在開羅的埃及博物館里,包括那些溫柔地保護他的守護神也已經被迫離開他的身邊。 不過,對于這一切,法老也許不在意了,因為如今,他和國王谷的其他國王們一樣了,那兒的60多座陵墓都已經被發(fā)掘出來了。看來,即使埋在地下最隱蔽的地方,也不是到達永恒的方式。
1922年英國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在埃及發(fā)現(xiàn)少年法老圖坦卡門的陵墓,距今已經過去了80余年的時光。就在專家們幾乎放棄在這個沙漠谷地發(fā)現(xiàn)新陵墓的希望時,帝王谷再次震驚世人:美國一個考古小組偶爾在距離圖坦卡門不足8米處發(fā)現(xiàn)了一處非常重要的陵墓。
專家們猜測,墓地可能屬于某個王后或皇親國戚,或是與法老關系密切的非王室成員。
白蟻侵蝕:有女性臉部彩繪
帝王谷新墓主人身份待定,可能是王后。據英國《泰晤士報》2006年2月11日報道,帝王谷位于埃及古城盧克索附近,是埋葬法老的地方。新發(fā)現(xiàn)的陵墓塵封3000年之久,上周得以重見天日。這座單室陵墓包括五個木棺,木棺狀似人形,綴有彩色的安葬面具,其中一個棺木向門一側翻倒,上面繪制著一個女性的臉部,黑色長發(fā),細細的眉毛,涂著眼影,脖子上戴著粗大的金色項鏈。角落里的另一個棺木也已部分打開,露出了裹著木乃伊的褐色的布,可以看出白蟻侵蝕的痕跡。
棺材周圍還排列著20多個白色石膏罐,罐子上法老的封印保存完好。石膏罐通常四個一組,用來存放為死者做木乃伊時取出的內臟,以及為死者準備的水和食物,以便他們在“旅途”中享用。此外,墓室內還散落著一些陶器。根據棺木和陶器的樣式,考古學家們確定陵墓年代是埃及第十八王朝,即公元前1567年到1320年之間,正是古埃及文明發(fā)展時期。
發(fā)現(xiàn)偶然:1984年帝王谷重要陵墓
這座陵墓是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大學一個考古挖掘小組偶然發(fā)現(xiàn)的,這支挖掘小組自1992年起,就在第19王朝晚期法老拉美西斯一世的陵墓工作,清理碎石,恢復墓葬原貌。去年,他們在距離圖坦卡門墓室不足8米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一些古代工匠居住的棚屋遺跡。于是,他們順勢挖掘,終在這些遺跡的地基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15英尺深的垂直通道。通道的盡頭是一個由巨石堵上的門。挖掘小組花時間將門前石頭清理大半后,這座墓室才得以基本顯現(xiàn)。
“這讓人驚喜!多年的夢想終成現(xiàn)實。這塊土地上還能發(fā)現(xiàn)完好無損的陵墓,的確是意外收獲?!蓖诰蛐〗M成員埃德溫·布若克激動地說。埃及古代遺址最高委員會秘書長扎?!す咚挂卜Q贊這是“帝王谷84年來重要發(fā)現(xiàn)”。
身份爭論:皇親國戚還是受寵仆役
對考古學家來說,下一步工作將研究棺木上的象形文字,尋找一切關于死者身份的線索。由于墓室空間寬敞,可以斷定并非法老陵墓。但至于是法老直系親屬,還是一些與法老關系密切的人,兩方考古學家出現(xiàn)了爭論?!俺藝鹾团c國王有關的重要人物之外,其他人不會被埋葬在帝王谷。”哈瓦斯說。他認為,陵墓有可能屬于18世紀有名的Nefertiti王后,也可能是法老的直系親屬。
挖掘小組則認為,木乃伊不一定是皇室成員,可能和其他一些陵墓一樣,屬于受寵的皇室仆人、祭司或是法官。小組負責人奧托·查頓開玩笑地說:“他可能是個花匠。但他對國王很重要。要知道,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被埋葬在帝王谷的。”考古學家們希望能夠在幾天之內,在小心地清除所有碎石后,打開墓室門進入墓室。據查頓透露,他們希望能夠在5月份天氣變得炎熱之前,把這些棺木取出來。
自法老圖坦卡蒙陵墓開啟以來 時隔84年埃及文物委員會主席哈瓦斯2006年10日宣布,美國和埃及考古學家最近在埃及南方古城盧克索的法老陵區(qū)帝王谷內發(fā)現(xiàn)一處新墓。古墓正式打開,在一間20平方米的地下墓室里,5具木乃伊已經靜靜躺了3000多年。自1922年埃及法老圖坦卡蒙陵墓開啟以來,時隔漫漫84年,帝王谷終于再次發(fā)現(xiàn)新墓穴,這一下吸引住全球考古界的目光。
新墓2006年02月10日正式打開。透過石門上的小孔,可以望見一具人形木棺面對墓門,側身躺在地上。木棺前面畫有一張彩繪面具,深邃的目光定定地望向墓門。從臉龐來看,應該是一名女性,黑發(fā)長長,眉毛細細。像所有古埃及面具那樣,她的眼睛用濃重的黑色眼線描繪過。
木棺上半身金色的粗項鏈和護胸盔甲清晰可見,而下半身已經開裂,在白蟻的啃嚙下慢慢腐爛。另一具人形木棺靜臥在墓室的另一邊,只能看見一部分。棺蓋下隱隱現(xiàn)出一塊褐色的布,這也許是里面木乃伊身上的東西。
墓室最靠里的位置,還有一具人形木棺的側身輪廓。它的眼睛朝上,面部表情莊嚴,雙手合抱在胸前。
美國考古隊最新發(fā)現(xiàn)的這個墓穴離大名鼎鼎的圖坦卡蒙陵墓只有數米之遙,里面僅有一個約5米長、4米寬的墓室??脊湃藛T在墓室中共發(fā)現(xiàn)5具木乃伊。周圍堆放著20多個白色甕罐,略顯雜亂。甕罐里有為死者準備的食物和飲料,供其死后繼續(xù)享用。甕蓋上的法老封印沒有被動過的痕跡。
埃及文物委員會主席哈瓦斯10日召開新聞發(fā)布會時說,墓穴埋在地下4米,上面是碎石堆和工棚。他們正在清理通風道口的碎石,還沒有進入到墓穴當中,但能通過在墓門30厘米高處的一個小孔,窺見里面大致情況。
埃及孟菲斯大學考古隊領隊、美國考古學家奧托·沙登說,希望這幾天就能清理完碎石,移開墓門,盡快進入墓穴。他們想在木棺上找到符號,以便推斷木乃伊生前身份。
這5具3000多年前的木乃伊會是何許人?“兩個禮拜之內,我們就能知道這5具木乃伊的名字,他們可能是法老妻子、貴族,或者王室,”哈瓦斯說,“不論他們是誰,他們一定是重要人物,否則不可能埋在帝王谷?!惫咚拐f,這些木乃伊并不一定是王室,也可能是祭司或高級官員的墓。因為在埋葬古埃及第17王朝到第20王朝60多位法老的帝王谷中,也有王室仆人和其他高官的陵墓?!罢f不定只是花匠,”沙登開玩笑說,“但他們一定是法老寵信的人。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到帝王谷來下葬。”新發(fā)現(xiàn)的古墓建于距今3500年至3300年前的古埃及第18王朝時期,也就是古埃及新王國時代的第1個王朝。哈瓦斯說,在接下來的幾個朝代,古埃及王室或貴族因為害怕盜墓,都會把木乃伊從原先的墓穴內移走,隱藏在其他墓穴中。哈瓦斯認為,這些木乃伊群的發(fā)現(xiàn)證明,在新王國時代末,古埃及人開始把木乃伊移出墓穴,并把他們藏起來。
帝王谷位于埃及城市盧克索西岸,在開羅以南700多公里處的尼羅河畔,埋葬著古埃及第17王朝到第20王朝的60多位法老。自英國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1922年發(fā)現(xiàn)埃及法老圖坦卡蒙陵墓后,人們認為已經發(fā)現(xiàn)60余個墓穴的帝王谷,再沒有什么可以發(fā)現(xiàn)。而84年后,美國考古隊在工作時的意外發(fā)現(xiàn),證明帝王谷仍隱藏著不少秘密?!澳翘煺虢Y束工作的時候,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自己正站在這個墓穴上面?!泵绹脊艑W家奧托·沙登回憶說。當時他們正在碎石堆里試圖尋找旁邊一個法老墓的陪葬品,無意中發(fā)現(xiàn)一個方方正正的坑洞,而這正是墓穴的通風口。
經過幾周的挖掘,整條5米長的狹長通風道和石門呈現(xiàn)眼前?!懊缐舫烧妗!泵绹脊抨犃硪幻撠熑税5聹亍げ剂_克這樣形容自己的心情。埃及古文物管理委員會已經允許游人參觀這個新發(fā)現(xiàn)的墓穴。哈瓦斯說,一旦保護和修復工作完成,墓穴中的木乃伊和隨葬品將被送往開羅的埃及博物館。
為什么法老和貴族要埋葬在這里,有幾個理由。其一、古時候埃及人認為,太陽從尼羅河東方升起,在尼羅河的西方落下,太陽從東到西,表示從生,到死。認為人也如此,人死了以后靈魂就到西方,因此要埋葬在尼羅河的西面,然后經過一個晚上就能復活。其二、帝王谷它坐落在尼羅河西岸的金字塔形山峰 Al-Qurn 之下,在古埃及是建造金字塔作為法老的陵墓,工程浩大,花費大量人力財力,到新王朝時期就不再建金字塔,而這里正在應該金字塔形狀的山峰下,所以也就象征是金字塔了。其三、這里是在尼羅河的西岸,要到這里來過尼羅河就很不容易,是從陵墓的安全性考慮。
陵墓從拉美西斯七世(Ramesses VII)的1 號墓到圖坦卡門(Tutankhamun )的62號墓,以發(fā)現(xiàn)順序的先后進行編號, 盡管一些陵墓古時就被發(fā)掘,而 5號墓最近才被重新發(fā)掘。有些陵墓是空的,有些的主人仍然未知,還有些只是用來儲物的坑。我們只參觀了東谷的1號墓(拉美西斯七世Ramesses VII的陵墓)、拉美西斯九世的6號墓和拉美西斯5世和6世的9號墓。
帝王谷墓要算是由卡特領導的考古隊于1922年11月4日在這里的發(fā)現(xiàn)圖坦卡門(Tutankhamun )的62號墓,整個清理以及保存過程持續(xù)到1932年。Tutankhamun陵墓是第一個發(fā)現(xiàn)并保持完整(盡管盜墓賊曾經光臨過)的皇家陵墓。 它也是帝王谷中到目前為止最重要的發(fā)現(xiàn)。 盡管在墓中的藏品相當豐富,圖坦卡門仍然被認為是一個次要的帝王,其他的墓葬中也許有更大量的珍寶。 卡特所領導的考古隊中的一些成員和后來的考古學家通過食品或動物(特別是昆蟲)感染上了當地的致命病毒,先后死去,因此引發(fā)了法老的詛咒的傳說。
62號墓現(xiàn)在不開放,圖坦卡門的木乃伊有八層棺槨,最外面的四層是木質,上面用黃金描繪了精致的圖案,一層套一層,每個就像是一個房間大小。第五層是石質的,第6、7、8是用黃金制造,最小的第8層放置圖坦卡門木乃伊的金棺重量就有110公斤。圖坦卡門的木乃伊還戴了一個黃金面罩,有15公斤重。這些東西,除了石棺和一個金棺放在62號墓中外,其余的6層棺槨現(xiàn)在都放在開羅的埃及國家博物館,向公眾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