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孔廟在臺南人的用心經(jīng)營下,不只是臺南的地標(biāo),更是臺南人的文化精神所在??讖R建筑莊嚴(yán)宏偉,氣氛肅穆,格局完整,列屬國家一級古跡。廟旁蒼郁的古樹,越發(fā)引人思古之幽情。
臺南孔廟又稱文廟,建于明永歷年間,是全臺最早的文廟,也是清末之前最高的官辦學(xué)府,故有“全臺首學(xué)”之稱,今已列屬一級古跡,孔廟廟堂文物眾多、殿宇恢宏,不愧為文廟之宗。
這座孔廟是由鄭成功部將陳永華倡議修建,歷經(jīng)數(shù)次修葺,廟門以一“全臺首學(xué)”金字橫匾作為登堂之階,雄渾醒目的筆力,益增莊嚴(yán)肅穆。建筑以主祀至圣先師孔子的大成殿為主體,大成殿無柱子及回廊,而以伸出厚墻的挑梁插栱支撐,殿梁懸有多方前清諸帝的欽賜御匾,備極尊榮;兩旁東西廡則奉祀孔子72位弟子及歷代先儒先賢神位,兩側(cè)毗連禮器庫、樂器庫,古代形制禮樂器皆妥為保存,以供祭孔之用;正殿之后為崇圣祠,祀孔子五代祖先牌位及孔鯉等先達(dá)賢儒,建筑形式較為古樸。
大成殿前方是欞星門,欞星門東為節(jié)孝祠、孝子祠,西為名宦祠及鄉(xiāng)賢祠。另一古樸典雅、花木扶疏的殿堂即明倫堂,堂內(nèi)正墻嵌有趙孟頫體書法“大學(xué)”全文,十分珍貴;文昌閣位于明倫堂后方,樓高三層塔形布局,為孔廟最高建物,奉祀文昌帝君,并作為藏書之所。欞星門外有圍墻隔開廟(大成殿)、學(xué)(明倫堂),圍墻東西辟有禮門、義路,意為遵禮崇義的夫子之路,即修德進(jìn)業(yè)之道,而今圍墻傾頹,現(xiàn)僅剩兩道門扇佇立前庭;大成門前有一方半月形的泮池,乃依古體形制辟建,往昔士子若中秀才,到孔廟祭拜后,可在泮池采摘水芹插于帽緣,以示文才,而今科考已廢,泮池涌泉噴流不絕,與庭前綠蔭連成一片,成為游客、民眾徘徊流連之所。
此外,東大成門旁有一塊“下馬碑”,為康熙年間奉旨設(shè)立,漢滿文對照,-“文武-軍民人等至此下馬”,以示對萬世師表之尊崇;門外尚有一泮宮石坊,為乾隆年間重修孔廟所筑,以壯大規(guī)制,表彰孔子之學(xué),石坊因南門路之辟筑,與主體建筑分置兩處,蒼勁牌坊矗立一旁,見證時代的變遷與物換星移。
可選擇在臺南火車站前搭乘1、3、17、18路公交車,至建興國中站下車,由南門路北行即可到達(dá);或選擇在臺南火車站前搭乘88路(安平線)觀光公交車可直達(d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