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福建德化,故名。是福建沿海地區(qū)古外銷瓷重要產(chǎn)地之一。發(fā)現(xiàn)由宋到清歷代窯址達一百八十處,重點發(fā)掘了屈斗宮、碗坪侖兩處窯址。
碗坪侖燒瓷較屈斗宮古窯址早,燒青白瓷,有的接近白釉,刻花蓖劃紋裝飾較多,盒子遺留甚豐,蓋面所印陽紋裝飾達一百余種,題材之豐富在南方地區(qū)首屈一指,南宋時有專門制作盒子的作坊,盒蓋上陽文印花裝飾題材豐富,有動物、花卉等近百種圖案。劃花間篦劃紋亦較多,飾在碗、盤、瓶等器物上。
屈斗宮元代辦燒青白瓷,從南宋至元代。明代盛燒白瓷觀音、達摩等塑像,胎釉渾然一體,如同白玉,被贊為"象牙白"、"奶白"或 "天鵝絨白。清代除燒白瓷外,盛燒青花與彩繪瓷器。元代以來,德化窯瓷器輸出海外,菲律賓、馬來西亞出土有元代德化窯青白瓷,泰國及東非坦桑尼亞等國家也出土有清代德化窯青花瓷器。
寂園叟在《陶雅》中評:"德化所出白瓷花盆,瓷質(zhì)雪白,價廉而式樣不俗",觀世音"有彩畫者,有坐像、立像者┅┅"。
藍浦在《景德鎮(zhèn)陶錄》中評價德化窯,自明燒造,本泉州府德化縣┅┅稱白瓷,頗滋潤,但體極厚,間有薄者,惟佛像殊佳。
民國時的許之衡《飲流齋說瓷》"后制者出德化,色甚白,而頗瑩亮,亦名福窯┅┅白者頗似定窯,惟無開片,佳者瓷質(zhì)頗厚,而青里能映見指影,以白中閃紅者為貴。"
清代乾隆朝《泉州府志》和道光年間《福建通志》中,在記載德化著名瓷雕藝術(shù)家何朝宗時,有如下記載:"何朝宗,不知何許人,或云祖籍德化,寓郡城,若陶磁像,為僧迦大士,天下共寶之";"何朝宗,泉州人,或云籍德化寓居泉州,若陶瓷象,有僧迦大士,天下共寶之"。
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游記中這樣向世人介紹德化窯以及德化瓷器的制造過程:"在這條支流與主流道分叉的地方,屹立著廷基(德化)城。這里除了制造瓷杯或瓷碗、碟,別無其它值得注意的地方。
1、 宋元時期所燒青白瓷釉色偏白,主要以刻花、蓖劃紋裝飾。器物中盒子多見,式樣有圓式、八角式和瓜棱式等多種,蓋面多印有折枝花卉紋飾。
2、 明代白瓷胎質(zhì)致密,透光度極好。釉面為純白色,色澤光潤明亮,迎光透視下,釉中隱現(xiàn)粉紅或乳白色,故被稱為“豬油白”、“象牙白”。
3、 清代德化白瓷與明代白瓷的區(qū)別是釉層微微泛青,與明代相比釉感較硬。
4、 白瓷產(chǎn)品有爵杯、梅花杯、掀爐、瓶、壺、碗、洗及瓷塑等。一般來說,明代以生產(chǎn)供器和瓷塑為主,清代以生產(chǎn)碗、壺等日用器物為主。
5、 德化瓷塑極為著名,白瓷觀音、達摩等塑像,胎釉渾然一體,不僅面部刻劃細膩,衣紋深而洗練,而且都能很好地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這類作品往往印有名匠何朝宗、張壽山、林朝景等人的印記。
6、 德化青花瓷器的特征是青花中有深藍色的線痕,圖案花紋除花卉、山石外,人物故事題材也常見。
在福建德化縣。宋、元時已燒制青、白瓷。明代達到高峰,是當時著名民窯之一。以燒白瓷著稱,胎、釉渾然一體,光潤如白玉,被稱為“象牙白”、“豬油白”、“蔥根白”、“建白”、“中國白”等,為當時中國白瓷的代表作品。產(chǎn)品以人物塑象最為突出,如觀音、達摩等。其它如梅花杯、八仙杯、仿青銅香爐、花瓶、文具等,均名傳于世。
清代德化窯繼續(xù)燒制白瓷,但產(chǎn)品以日用器皿為主,釉色不似明代的白中微微閃紅,而是白中透青。除白瓷外,明清德化窯還燒制青花和五彩器。
建國以后,德化瓷塑繼承傳統(tǒng)手法,形象刻劃深入,衣紋飄灑自如,并把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雕刻技法進一步運用于日用瓷和陳設(shè)瓷上,通體不加彩飾,素雅、恬淡。
德化窯種類繁多,有爵杯、梅花杯、香爐、瓶、壺、碗、洗及瓷塑等,尤以瓷塑最負盛名。瓷塑胎質(zhì)優(yōu)異,別有情趣,所塑人物性格鮮明,造型優(yōu)美,神態(tài)逼真,風格洗練,有一種單純的雕塑美和原材料的質(zhì)地美。其中,以何朝宗所塑最佳。
《福建通志》和《泉州府志》都稱其為“善塑瓷像,為僧伽、大士,天下共寶之”。德化窯所制簫笛,明末清初人周亮工在《閩山記》中所稱“色瑩白,式亦精好,但累百枝,無一二合調(diào)者,合則聲凄朗,遠出竹上?!?/p>
這種瓷器的制作工藝程序如下:他們從地下挖取一種泥土,將它壘成一個大堆,任憑風吹、雨打、日曬,從不翻動,歷時三、四十年。泥土經(jīng)過這種處理,質(zhì)地變得更加純化精煉,適合制造上述各種器皿,然后抹上認為顏色合宜的釉,再將瓷器放入窯內(nèi)或爐里燒制而成。因此,人們挖泥堆土,目的是替自已的兒孫貯備制造瓷器的材料而已,大量的瓷器是在城中出售, 一個威尼斯銀幣能買到八個瓷杯“。馬可波羅的介紹,引起了西方人的強烈興趣。
德化窯自宋元時起,就始終以市場為導(dǎo)向,以瓷為媒,漂洋過海,把優(yōu)秀的陶瓷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
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曾到達泉州港,在游記中提到“并知刺桐城附近有一別城,名稱迪云州(音譯為德化戴云),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在東南亞,精美實用的德化瓷改變了當?shù)亍岸嘁钥~為碗,不施匕筋,掬而食之”的生活習俗;在歐洲,德化瓷引發(fā)了當?shù)氐膹N房革命,所生產(chǎn)的啤酒杯、碗等,堂而皇之替代了原有的金銀廚具,甚至引發(fā)了當?shù)胤轮频禄傻臒岢?;在非洲,基爾瓦島的大清真寺遺址、蘇丹墓地都出土過德化窯瓷,有些還被寺院鑲嵌在廟宇建筑或墓柱上作裝飾……潔白如玉、精巧雅致的德化白瓷被推為中國白瓷的代表,稱之為“中國白”(Blancdechina)。
德化古瓷的外銷,在中國制瓷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但是,由于德化瓷大量的產(chǎn)品都是專供外銷而特制的,在國內(nèi)市場和博物館很難見到,而在國外卻大量發(fā)現(xiàn)。從遺存的實物看,來樣加工古即有之,這類產(chǎn)品是根據(jù)客商的需要專門燒制的,都是專門為外國人定制的,極富異域風情。
清代德化白瓷的生產(chǎn)在明代的基礎(chǔ)上,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而且清代的白瓷生產(chǎn),已經(jīng)改變了明代瓷雕以仙佛和供器為主的局面,而以生產(chǎn)日用器物為主,如八枝四足酒杯、瓶、壺、碗、洗等等,釉由明代的象牙變?yōu)榘字蟹呵?。德化白瓷產(chǎn)品是我國歷代外銷瓷的重要品種之一,在海外很有影響,享有“東方藝術(shù)”之譽。
在大量銷往海外的德化窯瓷中,有一部分是像何朝宗、林朝景、張壽山、林希宗、林孝宗、陳偉、蘇學(xué)金等一代大師創(chuàng)作的瓷雕作品,這些瓷雕作品題材十分廣泛,造型豐富,形象傳神,以其高超的雕塑技藝、純凈瑩潤的釉色和典雅可愛的形體而著稱于世,被譽為“國際瓷壇上的明珠”,在當時即是無價之寶,被視若拱璧。
還有一部分為了適應(yīng)外銷的需要,滿足顧客的喜好,德化瓷業(yè)吸收了外來的文化,對瓷器的造型、裝飾設(shè)計等方面進行了變革,設(shè)計創(chuàng)造出了符合審美特色、當?shù)仫L俗習慣的外銷瓷,傳播甚廣。像送子觀音,就有點像基督教的圣母瑪麗婭,“其需用量之大幾乎達到驚人的程度”(上田恭輔《支那古陶瓷研究的手引》)。如今,在英國、法國、俄羅斯、立陶宛、羅馬尼亞、匈牙利、瑞典、葡萄牙、荷蘭等國都能窺見德化日用器、玩具瓷、宗教瓷等大量白瓷。
德化白瓷,瓷質(zhì)致密,透光度極好,釉面為純白色,色澤光潤明亮,乳白如脂,近光透視下,釉中隱現(xiàn)粉紅或乳白色,故有“豬油白”、“象牙白”、“鵝絨白”、“中國白”之稱。
清代乾隆朝《泉州府志》和道光年間《福建通志》中,在記載德化著名瓷雕藝術(shù)家何朝宗時,有如下記載:“何朝宗,不知何許人,或云祖籍德化,寓郡城,若陶磁像,為僧迦大士,天下共寶之”;“何朝宗,泉州人,或云籍德化寓居泉州,若陶瓷象,有僧迦大士,天下共寶之”。
早在原始社會,中國人就會制作陶器,燒制陶瓷的窯工,希望窯神福佑禳災(zāi),建窯神廟奉祀。各地奉祀的窯神不同。
寧封子,原為神話人物,是黃帝的陶正,主管制陶,后為道教吸收,民間敬為陶神。
后來又將老子、雷公也作為窯神。老子是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號太上老君。道教信奉者煉丹,尊老子為爐神,窯工也尊老子為窯神。而雷公是司雷之神,窯工供奉雷公為窯神是希望得到自然神的恩惠。(馬書田《華夏諸神》)
也有供奉山神、土地、牛、馬為窯神。山和土地是燒制陶瓷的原料,窯工要感謝和祈求山神和土地神保佑。牛、馬是燒制陶瓷的重要工具,將它們奉為窯神是對勞動工具的崇拜。
泉州德化窯工奉祀窯坊公——林炳為窯神。
北宋·哲宗紹圣元年(1094年),德化有個叫林炳的拱窯師傅,成功地將小窯拱成大窯,為德化陶瓷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瓷都人把他奉為窯神———窯坊公。
陳麗芳《德化窯神崇拜與祖龍宮·窯坊公傳奇》載:林炳,德化潯中鎮(zhèn)寶美村楓林人,出生于宋·哲宗時某年五月十六日。時瓷窯窯形體小,燒成率低,林炳立志改窯,三番兩次嘗試難得成功。祖龍宮玄女顯應(yīng),現(xiàn)露雙乳指點迷津,林炳受到啟發(fā),創(chuàng)新雙窯,一試成功。德化窯業(yè)從此興盛,后來窯工尊林炳為窯坊公,侍奉于寶美村祖龍宮,每年農(nóng)歷五月十六日在此舉行隆重的祭窯神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