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故居博物館(Музей-Квартира Ф.М.Достоевского),該莫斯科旅游景點位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大街2a號,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年)出生在他父親工作的慈善醫(yī)院,直到1837年他一直住在醫(yī)院的軍官宿舍。那所醫(yī)院現(xiàn)在還在,醫(yī)院的前面有一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雕像。這座博物館是有關陀思妥耶夫斯基古老的博物館,于1928年開館。雖然這里的展品不是很多,但忠實地再現(xiàn)了當時的氛圍。
成就
與列夫·托爾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齊名,即如有人所說“托爾斯泰代表了俄羅斯文學的廣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則代表了俄羅斯文學的深度”。
創(chuàng)作歷程
17歲時陀思妥耶夫斯基進入圣彼得堡軍事工程學院,畢業(yè)后就職于軍事工程部制圖局。但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文學夢想,他辭去職務,以處女作《窮人》登上文壇。1849年,他因參與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組的活動被捕,在即將被處以死刑前才改判為苦役和流放,之后10年他在鄂木斯受盡精神和肉體的折磨。
獲準返回圣彼得堡后,他又重新開始創(chuàng)作,這期間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主要作品有以他在西伯利亞這段生活為背景的《死屋手記》(1862年)、《罪與罰》(1866年)、《卡拉馬佐夫兄弟》(1880年)等。陀思妥耶夫斯基擅長心理剖析,尤其善于揭示人類內心分裂,他對人類肉體與精神痛苦震撼人心的描寫是其他作家難以企及的。1880年,在普希金雕像的揭幕儀式上他發(fā)表了著名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