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后母戊鼎,又稱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是商后期(約前十四世紀至前十一世紀)鑄品,于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現(xiàn)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基本陳列展廳內(nèi)。
商后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口寬79厘米,重832.84千克;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長方形,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轉(zhuǎn)角、上下緣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吧毯竽肝於ζ魃砼c四足為整體鑄造,鼎耳則是在鼎身鑄成之后再裝范澆鑄而成。商后母戊鼎,形制巨大,雄偉莊嚴,工藝精巧;鼎身四周鑄有精巧的盤龍紋和饕餮紋,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足上鑄的蟬紋,圖案表現(xiàn)蟬體,線條清晰。腹內(nèi)壁鑄有“后母戊”三字,字體筆勢雄健,形體豐腴,筆劃的起止多顯峰露芒,間用肥筆。
商后母戊鼎是已知中國古代最重的青銅器;商后母戊鼎的鑄造,充分說明商代后期的青銅鑄造不僅規(guī)模宏大,而且組織嚴密,分工細致,足以代表高度發(fā)達的商代青銅文化;2002年1月18日,被國家文物局作為國家一級文物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
商后期(約前十四世紀至前十一世紀),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母親(即商王武丁之妻)鑄鼎。
1939年,商后母戊鼎在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出土,消息被日軍獲悉,村民擔(dān)心被日軍發(fā)現(xiàn),重新埋入地下。
1946年6月,商后母戊鼎被重新挖出,運送南京并撥交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保存。
1959年,中國歷史博物館建成,商后母戊鼎從南京調(diào)往北京,存于國家博物館。
20世紀70年代,學(xué)術(shù)界對商后母戊鼎的銘文提出了新的考釋:將“司”改釋為“后”。
2011年3月底,商后母戊鼎的標(biāo)牌和解說詞進行改名。
商后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口寬79厘米,重832.84千克;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長方形,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轉(zhuǎn)角、上下緣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以云雷紋為地,器耳上飾一列浮雕式魚紋,耳外側(cè)飾浮雕式雙虎食人首紋,腹部周緣飾饕餮紋,柱足上部飾浮雕式饕餮紋,下部飾兩周凸弦紋。器腹部內(nèi)壁鑄銘“后母戊",是商王母親的廟號?!吧毯竽肝於ζ魃砼c四足為整體鑄造,鼎耳則是在鼎身鑄成之后再裝范澆鑄而成。鑄造此鼎,所需金屬原料超過1000千克。
商后母戊鼎,形制巨大,雄偉莊嚴,工藝精巧;鼎身四周鑄有精巧的盤龍紋和饕餮紋,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饕餮是傳說中喜歡吃各種食物的神獸,把它鑄在青銅器上,表示吉祥、豐年足食。耳廓紋飾俗稱虎咬人頭紋,這種紋飾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頭繞到耳的上部張口相向,虎的中間有一人頭,好像被虎所吞噬。耳的上面還有兩尾魚形。足上鑄的蟬紋,圖案表現(xiàn)蟬體,線條清晰。腹內(nèi)壁鑄有“后母戊”三字,字體筆勢雄健,形體豐腴,筆劃的起止多顯峰露芒,間用肥筆。
商后母戊鼎出土于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武官村位于安陽市西北3千米的江河北岸、殷城宮殿宗廟區(qū)和王陵區(qū)之間,屬于殷墟遺址重點保護區(qū),武官村區(qū)域先后發(fā)掘出了上千座墓葬,還有十幾座王公大墓。
商后母戊鼎是已知中國古代最重的青銅器;商后母戊鼎在塑造泥模、翻利陶范、合范灌注等環(huán)節(jié)中,存在一系列復(fù)雜的技術(shù)問題。商后母戊鼎的鑄造,充分說明商代后期的青銅鑄造不僅規(guī)模宏大,而且組織嚴密,分工細致,足以代表高度發(fā)達的商代青銅文化。此外,經(jīng)光譜定性分析與化學(xué)分析的沉淀法所進行的定量分析,“后母戊”青銅鼎含銅84.77%、錫11.64%、鉛2.79%,與戰(zhàn)國時期成書的《考工記筑氏》所記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從中可見中國古代青銅文明的內(nèi)在傳承。
1963年,中國郵政發(fā)行商后母戊鼎圖樣的郵票。
2012年7月8日,中國郵政發(fā)行“商后母戊鼎”圖樣印章。
2005年,商后母戊鼎在殷墟博物館展出。
2013年,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在時任中國總理李克強的陪同下參觀了國家博物館內(nèi)商后母戊鼎等文物。
2019年,中意文化遺產(chǎn)合作活動中意大利時任總理朱塞佩·孔特參觀并點評了“古代中國基本陳列”商后母戊鼎等文物精品。
2002年1月18日,商后母戊鼎被國家文物局作為國家一級文物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
商后母戊鼎的由來有2種說法:一說為,“司”讀“祀”,“母戊”是商王文丁之母的廟號,鼎是文丁為祭祀母親所鑄;另一說為“司”意為“后”,表明墓主生前乃商王之“后”。
1976年,安陽殷墟婦好墓發(fā)掘出后母辛鼎,對比發(fā)現(xiàn)后母辛鼎的形制、紋飾和銘文的風(fēng)格均和商后母戊鼎一致,而歷史記載婦好是商王武丁的一個王后,專家由此斷定出土后母戊鼎的墓的主人也是武丁之妻。商后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母親戊而作的祭器。這樣反推,“司”應(yīng)當(dāng)是“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