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論英雄》這一故事并不見于正史,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根據(jù)《三國志·蜀書·先主傳》的相關(guān)記載改編而成。部分史學家認為,“論英雄”事件是“衣帶詔”事件的組成部分,就本質(zhì)而言,是官渡之戰(zhàn)前各政治勢力戰(zhàn)前選隊站活動。據(jù)陳壽《三國志·先主傳》所載:“曹公自出東征,助先主圍布于下邳,生擒布。先主復得妻子,從曹公還許。表先主為左將軍,禮之愈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袁術(shù)欲經(jīng)徐州北就袁紹,曹公遣先主督朱靈、路招要擊術(shù)。未至,術(shù)病死。先主未出時,獻帝舅車騎將軍董承辭受帝衣帶中密詔,當誅曹公。先主未發(fā)。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shù)也。”先主方食,失匕箸,遂與承及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同謀。會見使,未發(fā)。事覺,承皆伏誅?!?/p>
根據(jù)《先主傳》所記,煮酒論英雄并沒有論英雄,而是曹操直接對劉備感慨天下英杰只是自己與劉備,像袁紹一般的人不足為慮。參考當時距離袁曹官渡之戰(zhàn)日近,曹操對劉備的話多有自勉鼓勵或者安撫屬下的考慮。而且與《三國演義》不同的是,在這個事件沒有發(fā)生之前,劉備還沒有參與董承的“衣帶詔”密謀,正所謂“先主未發(fā)”。此事發(fā)生之后,劉備才參與了董承的謀劃。從結(jié)果論講,曹操的這句話促成了劉備脫離曹操集團的決心。恰逢曹操派遣劉備截擊袁術(shù),劉備就此脫離了曹操的掌控。
《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章回中,有如下描述:隨至小亭,已設樽俎:盤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對坐,開懷暢飲。酒至半酣,忽陰云漠漠,聚雨將至。從人遙指天外龍掛,操與玄德憑欄觀之。操曰:“使君知龍之變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詳?!辈僭唬骸褒埬艽竽苄?,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nèi)。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歷四方,必知當世英雄。請試指言之?!毙略唬骸皞淙庋郯沧R英雄?”操曰:“休得過謙。”玄德曰:“備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實有未知?!辈僭唬骸凹炔蛔R其面,亦聞其名?!毙略唬骸盎茨显g(shù),兵糧足備,可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紹,四世三公,門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極多,可為英雄?操笑曰:“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稱八俊,威鎮(zhèn)九州:劉景升可為英雄?”操曰:“劉表虛名無實,非英雄也?!毙略唬骸坝幸蝗搜獨夥絼?,江東領(lǐng)袖——孫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孫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毙略唬骸耙嬷輨⒓居?,可為英雄乎?”操曰:“劉璋雖系宗室,乃守戶之犬耳,何足為英雄!”玄德曰:“如張繡、張魯、韓遂等輩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掛齒!”玄德曰:“舍此之外,備實不知?!辈僭唬骸胺蛴⑿壅撸貞汛笾?,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毙略唬骸罢l能當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玄德聞言,吃了一驚,手中所執(zhí)匙箸,不覺落于地下。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玄德乃從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辈傩υ唬骸按笳煞蛞辔防缀??”玄德曰:“圣人言迅雷風烈必變,安得不畏?”
這一段故事發(fā)生在曹操在白門樓勒殺呂布后,帶著劉關(guān)張三人回到許昌,劉備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閣下玄孫,獻帝和劉備論上了親戚,并稱劉備為皇叔。獻帝此時察覺曹操的不臣之心,于是給董承衣帶詔書,除掉曹操。而董承在暗地里聯(lián)合了劉備等大臣密謀除掉曹操。謀臣勸說曹操早日干掉劉備,免得劉備日后做大,曹操嘴上說:“實在吾掌握之內(nèi),吾何懼哉?”實則還是有所顧慮,劉備之仁義天下知道,而關(guān)羽、張飛都是虎狼之將,于是就發(fā)生了曹操對劉備的考驗,出現(xiàn)了以上精彩的一幕。
那日,風雨變化,天外龍掛,用現(xiàn)在的話說,發(fā)生了雷雨天氣,而此處的龍掛指的是龍形狀的云彩。于是曹操指天為題,以龍的變化、升隱來暗指英雄的行為,這正指劉備的痛處,劉備就是擔心曹操把他當做對手,就是怕曹操把他當作英雄。如果那樣,別說劉備要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抱負,連人頭都會不保。于是在曹操追問他天下英雄時,他假裝糊涂,處處設防,甚至用一些其他人物來搪塞,比如袁紹、袁術(shù)、劉表等。以劉備的胸懷,這些碌碌無用之人,又怎么能入他的眼睛?曹操是不是言過其實、過于自負了呢?從三國演義后面的情節(jié)來看,曹操的這番話充分體現(xiàn)了一個政治家的高瞻遠矚:袁術(shù)淮南稱帝后,被曹操所破,帶璽欲歸其兄袁紹,被劉備截殺,落魄驚恐而亡,臨死想喝蜜水都不能如意。袁紹空自兵強馬壯,先自毀長城,拘田豐于獄中,關(guān)沮授于軍營,驅(qū)許攸于陣前,終被曹操破于官渡,十余年內(nèi),其三子先后被曹操所滅。劉表枉稱八俊,憂慮焦思而亡,而其子更不如他,后人寫詞如此道:劉景升子,豚犬耳。而孫策空稱江東小霸王,死在許貢三門生下。看這些所謂“英雄”的結(jié)局,曹操的眼光是何等超前?
短文的高潮發(fā)生在最后,劉備在曹操面前使用韜晦時,曹操卻不買他的帳,用手一指劉備,再指自己,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一言而石破天驚,梟雄如劉備者也變了顏色,匙箸落于地。能如此看透劉備胸懷,天下無二人。而天不滅劉備,忽傳驚雷,劉備這才掩飾說:“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好個機智的劉備。
老天是眷顧劉備的,此時若無驚雷,曹操就立刻洞穿了劉備的內(nèi)心世界。兩人雖同為英雄,在境界上還是有差別,想到曹操獻七寶刀行刺董卓的從容應對,劉備靠的還是天的眷顧??!但假設劉備真死于此地,諸葛亮就不會出場,那些轟轟烈烈的故事就戛然而止!這段描寫,我們統(tǒng)計了一下,總共732個字,如此短小的篇幅,卻把兩個人物活然于紙上。一個如升龍,躍于云上,虎視天下,所謂視天下無一物,曹操的措辭是何等張揚,“我必擒之,非英雄,何足為英雄?”等等。而劉備似隱龍,因為時機沒到,羽翼未豐,還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在談吐中步步后退,在危急時刻又能急中生智,巧度難關(guān),不愧是曹操所指的英雄。
時間的流逝,能把很多東西一洗而空,豪華高貴的銅雀臺如今早就荒蕪,當年的赤壁古戰(zhàn)場也沒了金戈鐵馬的模樣,但有一種東西卻流傳了下來,英雄主義的光彩和英雄們的故事,始終心耳相傳。
如今很難再看見龍掛的天氣,即使有,也很難找到那樣的人陪你喝酒,天下多的是“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的人,對于這樣的人,不如埋頭喝自己的酒吧,還可以聽聽北京人玩的搖滾:
風吹不散長恨,花染不透鄉(xiāng)愁,雪映不出山河,月圓不了古夢,沿著掌紋烙著宿,今宵酒醒無夢,沿著宿命走入迷思,夢里回到三國。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
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quán)的締造者,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nèi)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jù)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tǒng)一了中國北方,并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jīng)濟生產(chǎn)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chǔ)。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后為魏王,去世后謚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fā)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并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曹操是老大,劉備也是老大,但此時的劉備,因為某些原因,不得不在曹營混口飯吃。為了打消曹操的疑慮,劉備在許昌特意種了點菜,天天在那里盤弄著菜地。
其實菜地沒什么好弄的,如果曹操真顧慮劉備,隨便找個借口,就能把劉備殺掉,也不會向東漢的獻帝推薦劉備了。只是曹操實在愛才,非常渴望劉備能夠為自己出力,一方面派人監(jiān)視劉備的行為舉止,另一方面不給劉備真正的任務做,憋著劉備,希望時間久后,劉備能夠真心實意地為自己出力。
為了增強與劉備的感情,曹操采取懷柔政策,請劉備喝了這場英雄酒,并直截了當?shù)刂赋鰟涫怯⑿邸2懿俚目是笾囊呀?jīng)攤上桌面。這個時候如果劉備還繼續(xù)種菜的話,曹操也不會說什么,你去演你的戲吧,只要你不跟我做對,什么都好說。這點曹操比誰都清楚。
寄人籬下肯定不舒服,實在佩服劉備的演技,在曹操手下種菜也是門藝術(shù),種幾年菜能夠絲毫不松懈,本身就夠得上天才。在對手那兒謀活,稍微不小心,漏出點破綻,露出想跟曹操作對的念頭,曹操還是要殺人的,這方面一點疑問都沒有。
劉備也知道自己的這點演技,曹操是明白的,演了這幾年戲,曹操沒吭聲。但現(xiàn)在曹操把話放出來,說劉備是英雄,那味道可有點不對了,演員生涯就此打住,于是有了劉備出走徐州的后事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