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丰满乱孑伦无码专区,免费a级毛片无码鲁大师,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清朝

#王朝# 0 0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從皇太極改國號為清開始,國祚276年。清朝時期,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和發(fā)展,清朝統(tǒng)治者統(tǒng)一蒙古諸部,將新疆和西藏納入版圖,積極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乾隆年間,中國作為統(tǒng)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國的格局最終確定。期間中國古代的專制主義也推向了最高峰。清朝前期農(nóng)業(yè)和商業(yè)發(fā)達,江南出現(xiàn)了密集的商業(yè)城市,并在全國出現(xiàn)了大商幫。在此基礎上,人口突破四億大關,占當時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國土總面積達1316萬平方公里,至晚清1908年縮水至1135萬平方公里。
詳細介紹 PROFILE +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統(tǒng)治者為愛新覺羅氏。從努爾哈赤建立后金起,總計296年。從皇太極改國號為清起,國祚276年。從清兵入關,建立全國性政權算起為268年。

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漢滿蒙三族共呈勸進表,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多爾袞率領清兵入關。入關后20年時間里,平定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后又平定三藩之亂、統(tǒng)一臺灣,完成全國統(tǒng)一??涤呵呦蚨κⅲ诖似陂g,中國的傳統(tǒng)社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成就。土地增墾,物產(chǎn)盈豐,小農(nóng)經(jīng)濟的社會生活繁榮穩(wěn)定,綜合國力遠勝于漢唐。鴉片戰(zhàn)爭后多遭列強入侵,進行了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等近代化的探索和改革。1912年2月12日,北洋大臣袁世凱誘使清帝溥儀遜位,頒布了清帝退位詔書,清朝從此結束。

清朝時期,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和發(fā)展,清朝統(tǒng)治者統(tǒng)一蒙古諸部,將新疆和西藏納入版圖,積極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乾隆年間,中國作為統(tǒng)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國的格局最終確定。極盛時期的清朝,西抵蔥嶺和巴爾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烏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亞,東到太平洋(包括庫頁島),南達南沙群島。包括50多個民族,國家空前統(tǒng)一。

期間中國古代的專制主義也推向了最高峰。清朝前期農(nóng)業(yè)和商業(yè)發(fā)達,江南出現(xiàn)了密集的商業(yè)城市,并在全國出現(xiàn)了大商幫。在此基礎上,人口突破四億大關,占世界總?cè)丝谑畠|的近一半。

國號

1605年努爾哈赤第一次稱“建州國”,也第一次稱“國王”;次年進號“昆都侖汗”(恭敬汗)。1616年,努爾哈赤建國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后金。

1636年,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大清”,亦稱為大清國。關于“大清”的含義,有諸種猜測:其一,從文義上釋“清”為“掃清廓清”之義。其二,清,青也。青為北方信奉薩滿教諸族所崇尚,滿洲也是篤信薩滿的,故取“大清”為號。也有以“五德說”的觀點,明朝為火德,清為水德,以水克火,故名。東北少數(shù)民族研究院的鮑明認為“大清”國號實源自滿語中的蒙古語借詞“代青”(daicing)。大清國的意思是“上國”(即“至高無上之國”)或“善戰(zhàn)之國”。清史學者刁書仁認為,“清”與“金”字為轉(zhuǎn)音,實際上是以漢字的發(fā)音為基礎,改換一個發(fā)音相似的漢字。

康熙年間簽署的《尼布楚條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以“中國”作為主權國家的國際條約。尤其是清中葉以后,“中國”或“中華”作為與“大清國”含義相同并可互換的另一個主權國家國名,更是直接與China等詞對應,與西方列國在表面對等的主權條約國意義上使用,并得到各種國際條約的中外對照本之習慣性運用與“承認”。

歷史

主詞條:清朝歷史

開基立業(yè)

傳說滿洲起源于長白山之東北的布庫里山下。明初,女真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后按地域分建州、長白、東海、扈倫四大部分。清朝統(tǒng)治者為出身建州女真的愛新覺羅氏。建州女真首領猛哥帖木兒時為明朝建州左衛(wèi)指揮使,1433年,因部族沖突被害。1440年,建州部南移。1442年,明廷增設建州右衛(wèi),合稱“建州三衛(wèi)”。南移后,建州女真與明朝交往密切,建州部社會生產(chǎn)力提高,經(jīng)濟繁榮。

1583年,明軍襲擊古勒寨阿臺駐地時,努爾哈赤祖父覺昌安和父親塔克世皆遭誤殺。努爾哈赤以祖、父十三副遺甲起兵,相繼兼并海西女真部,征服野人女真,統(tǒng)一女真各部。還筑城池、設大臣、定法律、理訴訟,建立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按軍事組織形式,把女真人編制起來,在貴族控制下進行戰(zhàn)爭和生產(chǎn)活動,是一種兵民合一的社會組織。八旗制度促進了女真社會的發(fā)展,鞏固了努爾哈赤的統(tǒng)治地位。

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建元天命,國號金,史稱后金。1618年,努爾哈赤發(fā)布“七大恨”,誓師伐明。1619年,后金在薩爾滸之戰(zhàn)中取勝,后連下開原、鐵嶺。

1621年,努爾哈赤攻占沈陽、遼陽,幾年間席卷遼東七十余城。1622年,奪取遼西重鎮(zhèn)廣寧。1625年春,努爾哈赤遷都沈陽。從此沈陽成為后金的統(tǒng)治中心。不過,努爾哈赤在1626年的寧遠之戰(zhàn)中被明軍的大炮打成重傷,不久逝世。

建立大清

主詞條:皇太極新政、后金攻察哈爾蒙古之戰(zhàn)、丙子之役努爾哈赤死后,第八子皇太極繼位,繼續(xù)對明朝展開攻勢,并聯(lián)合蒙古各部,勢力不斷擴大。對內(nèi),皇太極停筑城,禁擾民,各耕其田,釋放莊丁為民。大大緩和了國內(nèi)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對外,皇太極看準了林丹汗是他統(tǒng)一漠南蒙古的主要障礙,因此,一方面努力爭取科爾沁等部貝勒與金聯(lián)合,對付林丹汗的襲掠,分化瓦解林丹汗屬下人員,另一方面積極準備大舉進攻?;侍珮O又興兵攻朝鮮。1627年正月初八日,他委派阿敏、岳托、濟爾哈朗等六位貝勒,統(tǒng)兵三萬進攻朝鮮。金兵進展迅速,連下城池,勢如破竹,不到半個月,就占領了大半個朝鮮,入據(jù)舊都平壤,迫使朝鮮國王李倧簽訂了城下之盟。

1635年,皇太極廢除舊有族名“諸申”(女真),定族名為“滿洲”。1636年,降服漠南蒙古。同年5月,皇太極稱帝且改國號“金”為“大清”,改年號為崇德,尊為“寬溫仁圣皇帝”。1637年,朝鮮正式臣服清朝。

1640年,松錦之戰(zhàn)爆發(fā)。1642年,洪承疇在松山被俘,祖大壽在錦州投降。松錦之戰(zhàn)標志著明朝在遼東防御體系的完全崩潰,在關外只剩下寧遠一座孤城。1643年,皇太極病死,福臨繼位,是為順治帝,由其叔多爾袞攝政。

統(tǒng)一全國

1644年,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攻陷北京,崇禎帝在煤山自縊,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多爾袞指揮八旗兵,以吳三桂為前導,兼程入關。在山海關之戰(zhàn)中擊敗大順軍,進占北京。十月,順治帝遷都北京,祭告天地祖宗,表示他已是全中國的君主。后來清廷下令停止弊政,并實行獎勵墾荒、減免捐稅的政策。正式開科取士,追尊崇禎帝與明朝忠臣。

清朝定都北京后,南下剿滅農(nóng)民軍。與此同時,南方的明朝遺臣相繼擁立朱氏皇族建立政權,史稱南明。此外還有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張獻忠的大西政權。

李自成死后,大順軍余部與南明湖廣總督何騰蛟、湖北巡撫堵胤錫聯(lián)明抗清。1652年,李定國率軍8萬東出廣西、下桂林。又攻入湖南、廣東,“兩蹶名王,天下震動”。劉文秀亦出擊四川,克復川南。東南沿海的張煌言等的抗清軍隊也發(fā)動攻勢,抗清斗爭再次出現(xiàn)高潮。這時孫可望同李定國之間矛盾爆發(fā),破壞了大好形勢。孫可望投清后,云貴虛實盡為清軍所知。由于華南反清勢力較大,清帝冊封吳三桂、耿仲明與尚可喜為王以鎮(zhèn)守云南、貴州、廣東與福建等地,史稱“三藩”。1658年,吳三桂率清軍攻入云南,1662年,永歷帝被殺,南明徹底滅亡。

1661年,延平王鄭成功收復了當時為荷蘭殖民地的臺灣。永歷帝被害后,鄭成功之子鄭經(jīng)繼續(xù)使用南明永歷年號,禮待南明寧靖王朱術桂,但未再擁立明朝宗室稱帝和監(jiān)國。1683年,清朝攻克臺灣,明鄭結束,1684年,清朝設立臺灣府。清兵入關后歷經(jīng)20多年的戰(zhàn)爭,基本統(tǒng)一了全國。

步入盛世

1662年,康熙帝玄燁即位??滴醯墼谖黄陂g,平定了三藩之亂??滴醯圻€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社會經(jīng)濟恢復和發(fā)展的措施。1669年,康熙下令廢除圈地令,以后永遠停止圈地,并規(guī)定所圈土地應退還給農(nóng)民。從1671年起,陸續(xù)放寬墾荒起科年限,并規(guī)定墾荒有成績,據(jù)開墾多少,給予不同官職,這促進了墾荒的積極性,到康熙末年,全國荒地基本上得到開辟。1685年,康熙又規(guī)定民間新墾田畝,“自后永不許圈”,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旗主的經(jīng)濟擴張,有利于自耕農(nóng)民??滴踹€下令將明朝藩王的莊田改為“更名田”。

1685年和1686年,他命令清軍兩次進攻盤踞雅克薩的俄軍,遏制了沙俄侵略的野心。1689年,康熙帝派代表與沙俄代表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劃定了中俄東部邊界線。

康熙中期以后,因戰(zhàn)亂而遭到嚴重破壞的手工業(yè)逐步得到恢復和發(fā)展。至乾隆年間,江寧、蘇州、杭州、佛山、廣州等地的絲織業(yè)都很發(fā)達。江南的棉織業(yè)、景德鎮(zhèn)的瓷器都達到了歷史高峰。至18世紀中葉,清朝人口也大大增加。

承前啟后

主詞條:清世宗改革

1722年,康熙帝去世,雍正帝登基??滴跬砟辏糁嗡沙?,貪污腐敗,已然成風。1723年正月,雍正帝連續(xù)頒布11道諭旨,訓諭各級文武官員,如因循不改,必定重罪嚴懲。雍正朝還加以完善密折制度?;实厶卦S的官員才有資格上密折。具折奏事的官員雍正朝增加到1200多人。密折的內(nèi)容,幾乎無所不包?;实弁ㄟ^密折可以直接同官員對話,更加了解和掌握下面的實際情況。官員之間互相告密、互相監(jiān)督,強化了皇帝專制權力。

為了緩和階級矛盾,促進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雍正實行“攤丁入地”制度。之后,人口急劇增長。雍正廢除了賤籍,于1723年四月發(fā)出第一道“開豁為良”的諭旨。雍正帝在下令開豁樂戶賤籍的同時,又令各省檢查,如發(fā)現(xiàn)本地也存在類似樂戶的賤民,也準許他們出賤為良。

在對外方面,雍正初年,青海親王羅卜藏丹津意圖復興和碩特汗國而亂,隔年年羹堯與岳鐘琪等人平定。為此雍正帝占領部分西康地區(qū),又在西寧與拉薩分置辦事大臣與駐藏大臣以管理青藏地區(qū)。聽從鄂爾泰建議推行改土歸流,廢除具自治性質(zhì)的土司,以地方官管理少數(shù)民族。將喀爾喀蒙古并入清朝;于1727年與沙俄簽訂《恰克圖條約》,確立中俄中段邊界。1729年,雍正帝聽從張廷玉建議,以傅爾丹與岳鐘琪兵分兩路于科布多對抗準噶爾汗噶爾丹策零,最后于和通泊之戰(zhàn)戰(zhàn)敗。1732年,噶爾丹策零東征喀爾喀蒙古,兵至杭愛山,被喀爾喀親王策棱擊敗。1734年,清準和談,以阿爾泰山為界,西北大致和平。

在云、貴、粵、桂、川、湘、鄂等省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雍正全面實行“改土歸流”制度,就是革除土司制度,在上述地區(qū)分別設立府、廳、州、縣,委派有任期的、非世襲的“流官”進行管理。這種管理體制,同內(nèi)地大體一樣。雍正帝的改土歸流,打擊了土司的世襲特權和利益,減輕了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負擔和災難,促進了這一地區(qū)社會經(jīng)濟與文化的進步。另外,還有一體當差一體納糧、耗羨歸公、秘密立儲等。雍正起了“康雍乾”三代承上啟下的作用。

全盛極隆

1735年八月,雍正帝病死,第四子弘歷繼位,即乾隆帝。乾隆帝執(zhí)政期間,文治武功方面都有建樹,為鞏固中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發(fā)展清朝鼎盛局面作出了重要貢獻,但也是在他統(tǒng)治期間世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也逐步落后世界的浪潮。

1757年,乾隆帝粉碎了準噶爾貴族阿睦爾撒納的割據(jù)勢力,統(tǒng)一天山北路。1759年,又平定天山南路的大小和卓叛亂。1762年,清朝設伊犁將軍,統(tǒng)管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nèi)的整個新疆地區(qū)。自從1762年起,清朝陸續(xù)派遣大批軍隊進駐新疆。永久駐軍的官兵攜帶家眷,主要來自東北、河北等地的達斡爾族、滿族等。這些駐軍為鞏固中國西北邊防、開發(fā)邊陲作出了貢獻。

1771年,西遷伏爾加河下游的漠西蒙古土爾扈特部,在領袖渥巴錫的率領下,為擺脫沙俄的統(tǒng)治,踏上了回歸祖國的征途。他們粉碎了沙俄軍隊的圍追堵截,歷經(jīng)艱險,萬里跋涉,終于回到故土。土爾扈特部回歸,為鞏固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做出了貢獻。

從1772年開始,清政府開始編纂《四庫全書》,經(jīng)十年編成,系統(tǒng)地整理和保護了中國歷史文化遺產(chǎn)。然而乾隆帝為維護統(tǒng)治卻嚴厲控制思想,編書期間藉機割裂焚毀大量不符其思想的書籍。

清朝于1792年打退了廓爾喀對西藏的進犯。1793年,清朝中央政府制定和頒行了《欽定藏內(nèi)善后章程二十九條》,對西藏地方的人事、行政、財政、軍事、對外關系等各方面做了明確規(guī)定,并以法律形式予以確定。主要內(nèi)容包括清政府掌握確定西藏各大活佛包括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去世后認定轉(zhuǎn)世靈童和批準繼位的大權,一切西藏涉外事宜均由駐藏大臣全權處理等。該章程是中國對西藏行使主權的重要歷史文獻證明。

西方傳教士將中國文化介紹給歐洲人,引發(fā)18世紀中國風的熱潮。歐洲人追崇中國文化、思想與藝術,到18世紀末,清朝鼎盛進入尾聲,歐洲人出現(xiàn)負面評價。與乾隆帝不歡而散的英國特使馬戛爾尼認為清朝已經(jīng)衰落。

嘉道中衰

清朝從乾隆末年開始有衰落的現(xiàn)象。乾隆六下江南,并仿制江南園林廣修園林,勞民傷財,政治日漸腐敗。當時人口暴增與鄉(xiāng)村土地兼并嚴重,使得許多農(nóng)民失去土地;加上貪官和珅等官員腐敗,于乾隆晚期到嘉慶時期陸續(xù)爆發(fā)民變。白蓮教于1770年代舉兵,后來又于1796年爆發(fā)川楚教亂,八年后被清軍鎮(zhèn)壓,領袖王三槐被處死。臺灣天地會領袖林爽文于1787年發(fā)動林爽文事件。

1795年,乾隆帝禪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即嘉慶帝。乾隆至1799年去世,嘉慶帝方得以親政。然而嘉慶帝未能解決弊端,清朝繼續(xù)走向衰落。道光帝也失去了早期君主銳意進取的精神,掌政風格日趨保守和僵化。官場中,結黨營私、相互傾軋、賣官鬻爵、賄賂成風。軍隊里,裝備陳舊、操練不勤、營務廢弛、紀律敗壞。財政上,國庫日益虧空、入不敷出。階級矛盾激化,民變四起。

開啟近代

由于吏治的腐敗,導致海關走私嚴重,鴉片貿(mào)易猖獗,1839年,道光帝為解決鴉片的弊端,派林則徐到貿(mào)易中心廣州宣布禁煙。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在1840年發(fā)動了鴉片戰(zhàn)爭,清朝戰(zhàn)敗,被迫求和。1842年,被迫同英國侵略者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開啟了中國近代史。

西方各國迫使清政府開港通商,加上地方官吏地主兼并土地,使得傳統(tǒng)農(nóng)村經(jīng)濟受到破壞。各地乘機紛紛起事,其中華北以捻亂為主,華中華南以洪秀全的太平天國與云南杜文秀、馬如龍的云南回變?yōu)橹鳌?/p>

1851年,洪秀全于廣西金田起義,聯(lián)和天地會、三合會北伐。兩年后攻陷并定都江寧,改稱“天京”,并且發(fā)動兩次西征。1853年5月8日,林鳳祥、李開芳等奉命率師兩萬余人北伐。北伐軍雖然一度進至天津附近,因孤軍深入,被清軍圍困。后來曾國藩、左宗棠與李鴻章紛紛組織湘軍與淮軍抵抗太平天國。太平天國發(fā)生天京變亂后國力衰退,部分勢力轉(zhuǎn)入捻軍。太平天國最后于1864年被湘軍、淮軍以及外國人組成的常勝軍、常捷軍圍攻之下而亡。

1856年,英國借口“亞羅號事件”、法國借口“馬神甫事件”共同發(fā)動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到1860年,英法聯(lián)軍相繼強迫清政府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俄國趁火打劫,從19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侵吞中國北方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領土。根據(jù)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喪失了大量的領土、主權和財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大大加深。

改良中興

1861年,咸豐帝在熱河病逝,六歲的幼子載淳繼位,即同治帝。咸豐帝本任命肅順等八大臣贊襄政務,兩宮太后與恭親王奕?發(fā)動辛酉政變,兩宮垂簾聽政,最后由兩宮之一的慈禧太后獲得實權。被稱為洋務派的奕?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部分漢臣在消滅太平軍時認識到西方的船堅炮利,并且鑒于兩次鴉片戰(zhàn)爭的失敗,以“師夷長技以制夷”、中體西用為方針展開自強運動(又稱洋務運動)。

當時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與隨后的北洋通商大臣負責對外關系與自強運動的策劃與推行,先后引入國外科學技術,建立現(xiàn)代銀行體系、現(xiàn)代郵政體系、鋪設鐵路、架設電報網(wǎng)。建立翻譯機構同文館、新式教育(新學),培訓技術人才并派遣留學生到歐美日等先進工業(yè)國家,其中較為出色的有唐紹儀、詹天佑等人才。此外,還開設礦業(yè)、建立輪船招商局、江南制造總局與漢陽兵工廠等等制造工廠與兵工廠。同時也建立新式陸軍與北洋艦隊等海軍。洋務運動使得中國社會出現(xiàn)較安定的局面。其間太平天國于1864年滅亡。1865年,僧格林沁的滿蒙騎兵(八旗兵)中捻軍埋伏后全殲,賴洋務派左宗棠與李鴻章分別滅西、東捻,捻亂到1868年結束。1862年到1878年間,左宗棠先后平定陜甘回變,平定新疆回亂,并收回伊犁。

洋務運動使得清朝的國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復和增強,到慈禧太后與恭親王聯(lián)合執(zhí)政的同治年間,清朝一度出現(xiàn)了較安定的局面,史稱“同治中興”。其間清朝在西方人的幫助下成功消滅內(nèi)地的民變并收復新疆,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形象因此有相當大的改善。至19世紀80年代,清朝軍隊的裝備和洋務運動之前相比已有了明顯的提高。

對外方面,1884年,清朝和法國為越南(安南)主權爆發(fā)中法戰(zhàn)爭。清朝失去藩屬國越南,越南成為法國殖民地,臺灣也宣布建省。戰(zhàn)后,清朝設立了海軍衙門。1885年,英國入侵緬甸,清朝駐英公使曾紀澤向英國抗議無效,隔年被迫簽訂《中英緬甸條約》,承認緬甸為英國所有。此時,日本在明治維新后國力大增,1872年,日本強迫清朝藩國琉球改屬日本,清朝拒不承認,中日交惡。1894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最后以清軍落敗而告終。

帝國飄搖

清政府于1895年與日本簽定《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和澎湖列島及其附屬島嶼,失去藩屬國朝鮮。洋務派李鴻章建立的北洋艦隊全軍覆沒,也宣告自強運動最終失敗。

面對民族危機,1898年,光緒帝與梁啟超、康有為等資產(chǎn)階級改良派領導發(fā)動政治改革運動——戊戌變法。但因為慈禧太后和保守派的反對,光緒帝遭到軟禁,變法因此失敗。變法前后只持續(xù)了103天,因此又稱為“百日維新”。

1896年,清廷為聯(lián)俄制日,簽訂《中俄密約》。列強在中日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后,掀起瓜分中國狂潮。此時在華北冀魯?shù)貐^(qū)爆發(fā)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義和團運動。慈禧太后欲借此排外,暗中默許義和團,向十一國宣戰(zhàn)。為保華中華南,東南各行省總督巡撫,不服從清廷對外宣戰(zhàn)的敕命,發(fā)起東南自保,義和團事件引發(fā)西方列強的報復。

1900年,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北京被聯(lián)軍占領,劫殺擄掠。慈禧太后率光緒皇帝逃往西安,慈禧認為此禍乃義和團引起,遂頒布剿滅義和團的命令。最終義和團運動在清軍與八國聯(lián)軍的聯(lián)合剿殺下失敗。1901年,清朝同十一國簽訂了《辛丑條約》。1904年,日俄兩國在東北的利益沖突爆發(fā)日俄戰(zhàn)爭,進一步加深中國的半殖民地化。

革命風潮

清朝于八國聯(lián)軍入侵之后國勢大墜,知識分子莫不提出各種方法拯救中國,主要分成立憲派與革命派兩種改革路線。1901年,立憲派康有為、梁啟超推動立憲運動,梁啟超發(fā)表《立憲法議》,希望讓光緒帝成為立憲君主。而慈禧太后為挽清朝衰落危局,有意效仿歐日的改革而推行清末新政。新政主要推行君主立憲、建立清朝新軍、廢除科舉、整頓財政等一系列改革。而革命派對清廷的改革失望,他們主張推翻清朝,建立共和制。

孫文于1894年在夏威夷檀香山建立興中會;1904年,黃興于長沙成立的華興會;同年,蔡元培于上海成立光復會。1905年,孫文在日本聯(lián)合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成立中國同盟會,并提出“驅(qū)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的綱領。革命派聯(lián)合舊有反清勢力如三合會、洪門等,在華南地區(qū)發(fā)起了十次起事,并將勢力滲入華中、華南的清朝新軍。

當時立憲派與革命派為改革方式發(fā)生爭執(zhí),一開始立憲派占上風,清廷也承諾實行立憲。1907年,清廷籌設資政院,預備立憲,并籌備在各省開辦咨議局。1908年7月,頒布《各省咨議局章程及議員選舉章程》,命令各省在一年之內(nèi)成立咨議局。同年頒布《欽定憲法大綱》,以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成立代議會。在立憲派成員的請愿下,清廷宣布預定在1913年召開國會。同年光緒帝與慈禧太后皆去世,溥儀繼位,即宣統(tǒng)帝,其父載灃擔任監(jiān)國攝政王。

1911年5月,清廷組成由慶親王奕劻領導的“責任內(nèi)閣”,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君主立憲。不過,該內(nèi)閣中的很多成員為皇族身份,故被稱為“皇族內(nèi)閣”,引發(fā)立憲派的不滿和失望,很多轉(zhuǎn)向于革命派合作。

同年5月,四川等地爆發(fā)保路運動,清廷急派新軍入川鎮(zhèn)壓。10月,革命派于湖北發(fā)起武昌起義,南方各省隨后紛紛宣布獨立。清廷任命北洋新軍統(tǒng)帥袁世凱為內(nèi)閣總理大臣,成立內(nèi)閣并統(tǒng)領清兵。袁世凱一方面于陽夏戰(zhàn)爭中向革命軍施壓,另一方面卻暗中與革命黨人談判,形成南北議和的形勢。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于南京宣布成立,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2月12日,袁世凱迫使宣統(tǒng)帝溥儀頒布退位詔書,將權力交給袁世凱政府,清朝滅亡。

后續(xù)情況

清朝滅亡后,根據(jù)《清室優(yōu)待條件》,清室成員得以繼續(xù)住在紫禁城中,宮廷內(nèi)尊號、待遇、年號保持不變,保留太監(jiān)、侍衛(wèi)、宮女,保留內(nèi)務府、宗人府、慎刑司等機構,依然稱孤道寡,封官賜謚,保持帝王氣派,與民國政府分庭抗禮,儼然國中之國,史稱“遜清小朝廷”。

1917年6月,盤踞徐州的清朝將領張勛利用黎元洪與段祺瑞的矛盾,率5000“辮子兵”,借“調(diào)?!睘槊?月14日進北京。急電各地清朝遺老進京,“襄贊復辟大業(yè)”,擁戴已退位的清末代皇帝溥儀復辟,史稱丁巳復辟,但只持續(xù)12天而終。1924年11月5日,溥儀被馮玉祥驅(qū)逐出紫禁城,但依舊被部分清朝遺老舊臣尊為皇帝,在北平什剎海、天津張園、靜園等居住地內(nèi)依然繼續(xù)維持著的一個微型小朝廷,史稱“后遜清小朝廷”。

疆域

主詞條:清朝疆域、清朝行政區(qū)劃、內(nèi)地十八省、朝貢體系

領土范圍

1760年,平定準噶爾的清朝疆域達到極盛,東北與俄羅斯帝國分界額爾古納河、格爾必齊河與外興安嶺,這條疆線直到鄂霍次克海與庫頁島;正北與沙俄分界薩彥嶺、沙畢納依嶺、恰克圖與額爾古納河;西北與哈薩克汗國等西北藩屬國分界薩彥嶺、齋桑泊、阿拉湖、伊塞克湖、巴爾喀什湖至帕米爾高原;西南與印度莫臥兒帝國、尼泊爾、不丹等國分界喜馬拉雅山至野人山;正南大致上與現(xiàn)今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東南亞國家的分界相近,包含南坎、江心坡及緬甸北部等地;東與日本、琉球分界日本海與東海,與朝鮮王朝沿圖們江、鴨綠江分界;清朝還領有臺灣、澎湖、海南及南海的南海諸島(時稱千里石塘、萬里長沙、曾母暗沙)。

行政區(qū)劃

內(nèi)地

清朝內(nèi)地行政區(qū)劃

直隸省、江蘇省、安徽省、山西省、山東省、河南省

陜西省、甘肅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

四川省、福建省、廣東省、廣西省、云南省、貴州省

1884年(光緒十年)置新疆省

1887年(光緒十三年)置福建臺灣省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置江淮省后旋即撤裁

土司

云南、貴州、廣西、四川、湖南、湖北、甘肅等省設有土司,分為宣慰司、宣撫司、招討司、安撫司和長官司(長官為武職),與土府、土州、土縣(長官為文職)。土司的長官以當?shù)馗髯孱^人充任,可以世襲,由朝廷或地方官府頒給印信,歸所在地方之督撫、駐扎大臣管轄。宣慰等司的長官隸屬于兵部、土知府、土知州等官隸屬于吏部。雍正年間,云南、貴州、廣西等省的土司開始改行流官制,史稱改土歸流。光緒、宣統(tǒng)之際,趙爾豐出任川滇邊務大臣,四川西部的藏人土司、西藏東部的宗也開始改土歸流。

東北

東北為清朝龍興之地。入關后,以駐防八旗留守盛京沈陽,并嚴禁內(nèi)地漢人出關耕種??滴踔燎∧觊g,逐漸形成三個相當于行省的將軍轄區(qū):盛京、吉林、黑龍江。將軍之下設專城副都統(tǒng)分駐各城,并管理各城的臨近地區(qū)。副都統(tǒng)下有總管統(tǒng)領各旗。在漢民聚居之處,置府、州、縣、廳,如同內(nèi)地。居于黑龍江、嫩江中上游的巴爾虎、達斡爾、索倫(鄂溫克)、鄂倫春、錫伯等族,編入八旗,由布特哈總管、呼倫貝爾總管管轄。黑龍江、里江下游及庫頁島的赫哲、費雅喀、庫頁、奇楞等漁獵部落則分設姓長、鄉(xiāng)長,由三姓副都統(tǒng)管轄。1907年改奉天、吉林、黑龍江三個將軍轄區(qū)為省。

藩屬國

清朝藩屬國最多時有19個。早在皇太極、康熙時期就有朝鮮與琉球國。到乾隆時期擴充到東南亞地區(qū)的安南(越南)、南掌(今老撾)、緬甸、暹羅(今泰國)、柬埔寨、蘭芳共和國(今加里曼丹島西部)以及呂宋、蘇祿(于西班牙統(tǒng)治菲律賓群島后相繼消失);南亞地區(qū)有廓爾喀(尼泊爾)、哲孟雄(錫金)、不丹與拉達克(歸駐藏大臣管轄)等國;中亞地區(qū)有哈薩克汗國、布魯特汗國、浩罕汗國、布哈拉汗國、愛烏罕(今阿富汗)、巴達克山與干竺特等國。

政治

中樞機關

議政王大臣會議

議政王大臣會議,是“議政王”與“議政大臣”集議諸事的一種議政形式,在清朝前期相當長的時間里,為皇帝指揮下議處軍國大政的最高權力機構。是與八旗制度及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制密切相聯(lián)的。在清初權力很大,一旦決定事務連皇帝也不能改變,故而隨著皇權的集中被逐步削弱。1791年十月二十四日,乾隆帝下諭將其撤銷。

劉墉

于成龍

福康安

紀曉嵐

鰲拜

多爾袞

湯若望

阿桂

吳三桂

南懷仁

和珅

范文程

尚可喜

李衛(wèi)

代善

納蘭性德

洪承疇

鄂爾泰

田文鏡

年羹堯

陳廷敬

清朝前期重要官員

內(nèi)閣

1631年,皇太極仿明制始設內(nèi)三院。1644年五月初三,多爾袞進入北京后,諭“令在京內(nèi)閣、六部、都察院等衙門官員,俱以原官與滿官一體辦事”。這樣,清廷定鼎燕京伊始,便全部承襲了明內(nèi)閣等中央機構,原明官員也留任,與滿官一體辦事,中央政權機構迅速運轉(zhuǎn)起來。軍機處設立后,內(nèi)閣的地位開始下降。

南書房

1677年,康熙帝設立南書房,起初是為了與翰林院詞臣們研討學問,吟詩作畫而設。由于南書房“非崇班貴檁、上所親信者不得入”,所以它完全是由皇帝嚴密控制的一個核心機要機構,隨時承旨出詔行令,這使南書房“權勢日崇”。南書房地位的提高,是康熙帝削弱議政王大臣會議權力,同時將外朝內(nèi)閣的某些職能移歸內(nèi)廷,實施高度集權的重要步驟。

軍機處

1729年,雍正帝為及時處理西北軍報始設軍機房,1732年改稱軍機處。乾隆帝即位后安排數(shù)位“總理事務王大臣”進入軍機處,故改名總理事務處。1737年,乾隆服滿親政,總理事務王大臣等自請罷職,恢復軍機處名稱,自此遂成定制,軍機處成為直接對皇帝負責的核心權力機構,滿洲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地位更被削弱至幾乎可忽略不計,政治權力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成為清代中央集權制度的頂峰。直至1911年四月初十清廷宣布成立“責任內(nèi)閣”,軍機處廢止。

清朝責任內(nèi)閣

1911年5月18日,清政府宣布廢除軍機處,實行內(nèi)閣制,任命內(nèi)閣總理大臣和諸大臣組成內(nèi)閣。由慶親王愛新覺羅·奕劻組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現(xiàn)代意義上的內(nèi)閣。然而,由于內(nèi)閣成員中過半數(shù)為皇族或滿人,又被稱為“皇族內(nèi)閣”。該內(nèi)閣在辛亥革命后倒臺,由袁世凱組成的新內(nèi)閣所取代。

執(zhí)行機關

六部(吏、戶、禮、兵、刑、工)為清朝最高執(zhí)行機關,各部長官稱尚書,副長官稱侍郎,入關以前尚書均由滿人擔任。1644年規(guī)定尚書及侍郎滿、漢各一。

在六部之外和六部并立的中央行政機構有: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仆寺、鴻臚寺(五寺)、國子監(jiān)、欽天監(jiān)、翰林院、太醫(yī)院、理藩院、宗人府、詹事府、內(nèi)務府、都察院。

監(jiān)察機關

清朝全國最高監(jiān)察機關名為都察院。都察院負責糾劾各級衙門、官吏之奸貪劣跡,條陳政治民生之得失利弊,參加九卿議奏事議,會同刑部、大理寺審辦欽交大案及朝審、秋審,檢查注銷文書案卷和封駁事宜,以及稽察京師地方治安等事。其所屬監(jiān)察機構有:十五道、六科、宗室御史處、稽查內(nèi)務府御史處、五城察院。其中的六科是清初仿明制,設吏、戶、禮、兵、刑、工六科,掌勘察官府公事。初為獨立機構,至1723年始隸都察院。

選官制度

主詞條:科舉制度、國子監(jiān)、明清選官制度、博學鴻詞科

品級制度

清朝官員等級分“九品十八級”,每等有正從之別,不在十八級以內(nèi)的叫做未入流,在級別上附于從九品。

刑律制度

1647年,《大清律例》編修完成?!洞笄迓伞坊旧铣幸u《明律》的內(nèi)容。后經(jīng)康熙、雍正兩朝屢次增刪,并于1727年公布。但清朝最經(jīng)常起作用的是例,而不是律。清廷對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還有各種特訂的法律,如蒙古族有“蒙古律例”,維吾爾族有“回律”,藏族有“番律”等等,以加強對各少數(shù)民族人民的統(tǒng)治。

1907年修訂法律館“專以模范列強”為宗旨,制定大清新刑律草案。草案分總則、分則兩編,刑種有主刑、從刑兩類;并制定了有關國交、選舉、交通、通訊等方面的犯罪條款,確立了緩刑、假釋的制度。在新刑律頒行前,修訂法律館刪修大清律例,以《大清現(xiàn)行刑律》作為過渡,于1910年頒行。

地方制度

主詞條:督撫(清朝總督制度、巡撫)、提督、布政使、按察使、內(nèi)地十八省、保甲制度、漕運總督、“沖繁疲難”

國旗與國歌

起初,清朝沒有法定的國旗與國歌。近代以后,隨著與西方國家的交往,逐漸引入西方國家的一些概念,其中就包括國旗與國歌。1888年,清政府認定“黃底藍龍戲紅珠圖”(即俗稱的清朝“黃龍旗”)為大清國旗。

19世紀后期至20世紀初,清朝曾先后使用《普天樂》《李中堂樂》《頌龍旗》作為半官方國歌或代國歌。直到1911年,清政府定《鞏金甌》為正式國歌,由于辛亥革命爆發(fā),《鞏金甌》后來沒有流行開來。

三角黃龍旗

黃龍旗

軍事

八旗

清前期清軍主要分為八旗和綠營二種。八旗制是努爾哈赤在女真牛錄制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的一種兵民合一的制度。八旗又分為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旗設都統(tǒng)(固山額真),由中央八旗都統(tǒng)衙門掌握,地方督撫無權征調(diào)。1650年,順治帝對八旗制度進行改革,由自己親自掌握正黃、鑲黃、正白三旗,形成了“上三旗”和“下五旗”,改變了以前八旗由不同王公掌握的局面,同時加強上三旗的實力,滿洲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有所削弱。

從正黃、正白、鑲黃上三旗的滿、蒙族人中挑選組成親軍營,負責侍衛(wèi)皇帝和宮廷,歸領侍衛(wèi)內(nèi)大臣統(tǒng)轄。兵衛(wèi)負責拱衛(wèi)京師,主力有驍騎、前鋒、護軍、步軍等營,還有選自各營、裝備精良的士兵組成的健銳營、火器營、虎槍營、神機營等。

綠營和團練

綠營兵,主要是清兵入關后收編的明朝降軍和各省改編的隊伍,用綠色軍旗,故稱綠旗兵或綠營兵。兵種有馬兵、步兵和水師。在各省者,由總督、巡撫、提督、總兵等所統(tǒng)轄。

清中葉以后,又有漢族地主自募自練的團練鄉(xiāng)勇。后因太平天國運動興起,各地地主團練武裝迅速發(fā)展,曾國藩的湘軍便應運而生。還有李鴻章組織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等,這些地主團練武裝后改編為練軍與防軍。

海軍

1651年,順治帝令沿江沿海各省循明制,各設水師,此為清朝水師之始。內(nèi)河防務以長江為主體,沿岸各設水師。洋務運動時期清朝才有新建海軍的動作。為建立船艦自制能力,1866年,清廷在福州馬尾成立總理船政事務衙門,以沈葆禎為船政大臣。同年,李鴻章要求其江南制造局建造炮艦。1868年8月,第一艘中國制造的蒸汽軍艦,“恬吉”號下水。隨后的中法戰(zhàn)爭與甲午戰(zhàn)爭分別摧毀南洋艦隊與北洋艦隊,這也標志自強運動的失敗。

新軍

清末新政時,袁世凱在華北組建新建陸軍(即北洋軍),張之洞在南方組建自強軍。到清朝滅亡前夕,其陸軍可以號稱100萬,但大概只有60萬戰(zhàn)斗人員,其中只有17.5萬人是現(xiàn)代化的正規(guī)軍。并非所有新軍均效忠清廷,部分暗中支持革命軍。

對外戰(zhàn)爭

分期 時間 戰(zhàn)爭 交戰(zhàn)國 結果

清朝前期 1627年 丁卯之役 朝鮮(李朝) 朝鮮敗,求和,約為兄弟之國

1636年 丙子之役 朝鮮(李朝) 朝鮮敗,成為清朝附屬國

1685年-1686年 雅克薩之戰(zhàn) 沙俄 沙俄敗,《尼布楚條約》

1765年-1770年 清緬戰(zhàn)爭 緬甸(貢榜王朝) 簽訂和約

1788年-1789年 清攻安南阮惠之戰(zhàn) 安南(西山朝) 安南求和

1788年-1792年 廓爾喀之役 廓爾喀 中國勝,保衛(wèi)了西藏領土

清朝后期 1840年-1842年 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 英國 英國勝,《南京條約》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英國、法國 英法勝,俄國漁利,《天津條約》、《北京條約》

1875年-1878年 清軍收復新疆之戰(zhàn) 浩罕國 中國勝,收復新疆

1883年-1885年 中法戰(zhàn)爭 法國 中國不敗而敗,《中法新約》等

1894年-1895年 中日甲午戰(zhàn)爭 日本 日本勝,《馬關條約》

1900年 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 英、法、德、俄、美、日、意、奧 八國勝,《辛丑條約》

1900年 東北軍民抗擊沙俄入侵之戰(zhàn) 沙俄 沙俄勝,但未能實現(xiàn)其“黃俄羅斯計劃”,《中俄收交東三省條約》

經(jīng)濟

主詞條:清朝經(jīng)濟

清前期“康乾盛世”的國力強盛,主要體現(xiàn)在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商業(yè)均取得較大幅度發(fā)展,特別是耕地面積擴大,人口增加和國庫錢糧充裕。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高峰。

農(nóng)業(yè)

清朝采取開墾荒地、移民邊區(qū)及推廣新作物以提高生產(chǎn)量。由于國內(nèi)與國外的貿(mào)易提升,經(jīng)濟農(nóng)業(yè)也較發(fā)達。清初為緩和階級矛盾,實行獎勵墾荒、減免捐稅的政策,雍正帝時期實行“攤丁入畝”的政策,清朝前期還多次豁免天下錢糧。內(nèi)地和邊疆的社會經(jīng)濟都有所發(fā)展。至18世紀中葉,清朝的封建經(jīng)濟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高峰。于是中央集權專制體制更加嚴密,國力強大,秩序穩(wěn)定。

手工業(yè)

手工業(yè)方面改工匠的徭役制為代稅役制。產(chǎn)業(yè)以紡織和瓷器業(yè)為重,棉織業(yè)超越絲織業(yè),瓷器以琺瑯畫在瓷胎上,江西景德鎮(zhèn)為瓷器中心。

商業(yè)

清朝商業(yè)發(fā)達,集市貿(mào)易是最普遍的交易形式。隨著商業(yè)的發(fā)展,城市更加繁榮,在幾大城市形成了區(qū)域性的商業(yè)中心。同時,商業(yè)資本進入生產(chǎn)領域。隨著商業(yè)的發(fā)展,形成十大商幫。其中晉商、徽商支配中國的金融業(yè),閩商、潮商掌握海外貿(mào)易。

貨幣

清朝貨幣大體上采銀兩與銅錢并用的銀銅雙本位制,大數(shù)用銀,小數(shù)用錢,但銀的地位更見重要。因海外貿(mào)易發(fā)達,白銀大量從國外輸入,康雍乾盛世流通的外國銀元除西班牙銀元外,還有葡萄牙銀元、威尼斯銀元、荷蘭銀元、法國銀元等。鴉片戰(zhàn)爭前后,需要固定形式的銀幣出現(xiàn),正式使用機器鑄造銀幣則是鴉片戰(zhàn)爭以后的事。鴉片戰(zhàn)爭前,由于英國將大量鴉片銷入中國,導致中國白銀大量外流,需要更多的銅錢才能換取白銀。由于白銀是百姓納稅的固定貨幣,這帶動了通貨膨脹,嚴重惡化經(jīng)濟。使得曾經(jīng)于1651年順治帝發(fā)行紙幣,到1843年咸豐帝又發(fā)行大清寶鈔與戶部官票等紙幣,以穩(wěn)定清朝經(jīng)濟。

賦役

主詞條:丁銀、固定丁銀、攤丁入畝、廢除匠籍、養(yǎng)廉銀、耗羨歸公、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出旗為民

至康熙五十年(1711)以前,清朝的賦役制度,盡管屢經(jīng)調(diào)整,但由于積弊已久,仍十分繁雜而混亂。康熙五十一年(1712),決定“盛世滋丁,永不加賦”,即以康熙五十年全國人丁數(shù)2462萬余丁,丁銀335萬余兩為定額,以后再增加的丁口,不再加征丁銀。雍正元年(1723)直隸總督李維鈞請求將丁銀攤?cè)胩锛Z中征收,得到朝廷的允許。以雍正元年逐步實行“攤丁入畝”政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長期以來的賦稅不均的情況,有利于調(diào)動勞動人民生產(chǎn)積極性,促進了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

乾隆帝更是多次大規(guī)模地蠲免田賦和漕糧,以及各省的積欠,并于乾隆十年、三十五年(1770)、四十五年、五十五年、嘉慶元年(1777)五次下令,分三年輪免各省的額賦和錢糧一年。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蠲免賦稅的政策,盡管是從維護封建統(tǒng)治出發(fā)所采取的緩和矛盾的措施,但相對于橫征暴斂,巧取豪奪來說,畢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農(nóng)民的一些負擔,使他們得以安心于生產(chǎn)而免遭顛沛流離之苦。

財政

平定三藩后,地丁銀年收入二千六百萬至二千八百余萬兩,留存地方支用約八百三十余萬兩外,再加其他收入,一年財政收入近三千萬兩。由于財政收入稅制的確立和各項稅法的日趨完善,清朝的財政收入大于支出,戶部庫存也日益充??滴趿荒陸舨繋齑姘税儆嗳f,雍正間漸積至六千余萬。及至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又增至七千八百萬兩,清朝的財政收入以進入最佳的鼎盛時期。

土地

主詞條:更名田、一田二主

文化

主詞條:清朝文化

小說

主詞條:清代小說、《紅樓夢》

清朝小說是中國古代創(chuàng)作和傳播的高峰時代。曹雪芹的《紅樓夢》、吳敬梓的《儒林外史》、李綠園的《歧路燈》和石玉昆的《三俠五義》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此外還有蒲松齡的《聊齋志異》、邦額的《夜譚隨錄》、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等志怪鬼神小說。它們的出現(xiàn),標志著中國古代白話小說和文言小說藝術的最高成就。清朝末期,譴責小說的登場,給這個時期的小說增添了光彩。代表作為《官場現(xiàn)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老殘游記》、《孽?;ā返?。譴責小說進一點擴大了題材的范圍,描寫以官場為主,而遍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清代小說中塑造了一些典型人物形象,展示了社會生活的萬千氣象。例如《紅樓夢》中的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等,《儒林外史》中的范進、匡超人、馬二先生等。和明代小說比較起來,這些成功的人物形象更接近于生活,縮短了和讀者的距離。

詩詞

主詞條:清代詩、清詞

清詩是唐宋之后又一個重要時期,流派紛呈,詩學主張也多樣,有其不可忽視的藝術價值。清初詩壇的主流是“遺民詩”,是富有反抗精神的。最著名的是錢謙益、吳偉業(yè)、龔鼎孳,稱“江左三大家”。生活于乾隆后期和嘉慶時期的著名詩人有張問陶,他的七言律絕,佳句絡繹。張問陶也好談“性靈”,贊成袁枚論詩主張,可以算是“性靈派”的詩人,張問陶與袁枚、趙翼并稱乾嘉“性靈派三大家”。

被成為“詩界革命”的詩歌改良運動產(chǎn)生于戊戌變法前后,其代表有黃遵憲的詩,其余如譚嗣同、唐才常、康有為、黃遵憲、蔣智由、丘逢甲、夏曾佑均有作品。

清詞是中國古代詞的中興時期。康熙年間,出現(xiàn)王士禛、陳維崧、朱彝尊、顧貞觀、厲鶚、納蘭性德等重要詞人,清詞進入鼎盛時期。清末詞人王鵬運、鄭文焯、朱孝臧、況周頤并稱“晚清四詞人”。綜觀清詞的顯著成就,可概括為三點:第一,作者多;第二,立論高;第三,功夫細。

戲劇

主詞條:長生殿、桃花扇

中國戲曲發(fā)展至清代乾隆年間,地方戲似雨后春筍,紛紛出現(xiàn),蓬勃發(fā)展。昆腔經(jīng)過魏良輔,李玉等劇作家的改進,執(zhí)劇壇牛耳者已明顯歸于昆曲大宗。經(jīng)過“花雅之爭”,雅部昆曲最終衰落下來。

京劇之名始見于1876年的《申報》,歷史上曾有皮黃、二黃、黃腔、京調(diào)、京戲、平劇、國劇等稱謂,系1790年四大徽班進京后與北京劇壇的昆曲、漢劇、弋陽、亂彈等劇種經(jīng)過五、六十年的融匯,衍變而成。其劇目之豐富、表演藝術家之多、劇團之多、觀眾之多、影響之深均為全國之冠。

散文

主詞條:桐城派

繪畫

清代的畫壇由文人畫占主導地位,山水畫科和水墨寫意畫法盛行,更多畫家追求筆墨情趣,在藝術形式上翻新出奇,并涌現(xiàn)出諸多不同風格的流派。清初朱耷、石濤的山水花鳥畫,中期的“揚州八怪”,清末任伯年,吳昌碩的仕女花鳥畫及楊柳青、桃花塢和民間年畫均對后人有很大影響。

學術

主詞條:考據(jù)學、乾嘉學派

在學術上,清朝時期最興盛的是考據(jù)學。考據(jù)學全盛時期的代表人物有惠棟、戴震、段玉裁、王引之、王念孫,等等,考證方法大同小異。到了章學誠,又提出了“六經(jīng)皆史”的論點,又前進一步。

哲學

主詞條: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戴震、顏元、曾國藩

新學

主詞條:西學東漸、海國圖志、資政新篇

史學

主詞條:章學誠、續(xù)三通、清三通、明史

文字獄

主詞條:清代文字獄

清初和中期,統(tǒng)治者屢興文字獄。柳詒征稱:“前代文人受禍之烈,殆未有若清代者。故雍乾以來,志節(jié)之士,蕩然無存?!砸徊簧鳎溓也粶y?!薄G宄T例文字獄中,有名的有康熙時期的南山案、雍正時期的查嗣庭試題案和呂留良案等。

科技

醫(yī)學

乾隆時官修的《醫(yī)宗金鑒》九十卷,征集了不少新的秘籍及經(jīng)驗良方,并對《金匱要略》、《傷寒論》等書作了許多考訂,是一部介紹中醫(yī)臨床經(jīng)驗的重要著作。清代名醫(yī)王清任在醫(yī)學上有突出的成就,著有《醫(yī)林改錯》一書。他強調(diào)解剖學知識對醫(yī)病的重要性,并對古籍中有關臟腑的記載提出了疑問。他通過對尸體內(nèi)臟的解剖研究,繪制成《親見改正臟腑圖》二十五種,改正了前人的一些錯誤,為中國解剖學的發(fā)展做出了有益的貢獻。

地理

康熙時,曾組織人力對全國進行大地測量,經(jīng)過三十余年的籌劃、測繪工作,制成了《皇輿全覽圖》。這部地圖“不但是亞洲當時所有的地圖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當時所有的歐洲地圖都更好、更精確”。最后在《皇輿全覽圖》的基礎上,根據(jù)測繪的新資料,制成了《乾隆內(nèi)府皇輿全圖》。在這份地圖里第一次詳細地繪出了中國的新疆地區(qū)。

農(nóng)學

清代的農(nóng)書約有一百多部,尤以康熙、雍正兩朝為繁盛。有《欽定授時通考》《廣群芳譜》《補農(nóng)書》等著作。其中大型綜合性農(nóng)書《欽定授時通考》,是1737年由乾隆帝弘歷召集一班文人編纂的。全書規(guī)模比《農(nóng)政全書》稍小。因是皇帝敕撰的官書,各省大都有復刻,流傳很廣。

數(shù)學

主詞條:王錫闡、梅文鼎、明安圖、《割圓密率捷法》

水利

主詞條:靳輔、于成龍、陳潢

建筑

主詞條:暢春園、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外八廟、頤和園、布達拉宮、雍和宮、清東陵、清西陵、樣式雷

清朝皇帝熱愛修建園林,數(shù)三山五園最為著名。北京西郊的圓明園也是十分奢華,圓明園擁有150多座精美的宮殿、臺閣、寶塔等建筑。前后經(jīng)歷一百五十余年,耗費白銀約二億兩。改建之外,除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并入了萬春園。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對綺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1860年,英法聯(lián)軍洗劫圓明園,文物被劫掠。

鐵路

清朝末年的交通事業(yè)有所發(fā)展。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工程之艱巨是當時世界鐵路史上罕見的。詹天佑克服了一道道難關,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出“人”字形軌道,減緩了坡度,降低了造價,比原計劃提前兩年完工。京張鐵路是中國人利用自己的技術力量修成的。

民族

華夷之辨

通過《大義覺迷錄》和《清帝遜位詔書》可以看出清朝為實現(xiàn)政治認同與文化認同的合一所付出的艱辛和努力。這一過程,既讓滿人完成了由“夷”到“夏”的身份轉(zhuǎn)變,同時以“華夷一家”為核心的“中華大義”還進一步演變?yōu)槊晒?、新疆、西藏及西南諸民族等“非漢世界”認同“大中華”價值的共同依據(jù),為實現(xiàn)文化和疆域意義上的“中華”最大化,做出了貢獻。中國在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理念沖擊下不但未被肢解,反而引發(fā)出“中華民族”的一體性回應等事實,既彰顯了清朝內(nèi)部凝聚之功。這兩份首尾呼應的歷史性文獻,構成了嗣后中國政府表達國家主權和領土訴求的主要法理依據(jù)。

首崇滿洲

作為統(tǒng)治族群和八旗軍隊中的主要組成部分,滿人尤其被視為國家根本、朝廷柱石。滿洲將士為清朝定鼎中原、以及之后平三藩、滅回部等戰(zhàn)役中立下汗馬功勞。故終清一代,“首崇滿洲”(又稱“滿洲根本”)是清朝的既定國策。清朝時期,滿洲子弟在政治或生活領域主要享有一下幾類特權:

方面

內(nèi)容

教育

清廷為宗室子弟特設宗學;覺羅子弟有覺羅學;普通八旗子弟有咸安宮官學等八旗官學;內(nèi)務府子弟有景山官學等;

律法

清代滿漢(旗民)不同刑。例如正身旗人犯充軍、流刑罪者有免發(fā)遣以枷號代替的特權。此外,旗人司法權也獨立于民人之外。如駐防旗人觸法不歸當?shù)囟綋峁苤?,而由該地區(qū)駐防將軍、都統(tǒng)負責。京旗子弟由步軍都統(tǒng)衙門處理、宗室則由宗人府全權裁決。

待遇

清廷分撥滿洲子弟以旗地,免賦稅。旗地受國家保護,不得私自買賣。除了旗地之外,清廷還負責分配房屋以供居住。此外,滿洲子弟未成年者有養(yǎng)育兵政策,按月可得一定薪資。

居住

清廷在全國各處八旗駐防地均設置“滿城”供兵丁居住,漢人不得隨意出入滿城。

首崇滿洲政策和給旗人寄養(yǎng)的特權,使?jié)M人的風俗從騎射民族的勤儉樸實變?yōu)樯萑A糜廢。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清帝遜位,民國建立,“首崇滿洲”之國策也隨之壽終正寢。

漢族政策

科舉優(yōu)待

清政府尊崇儒學,按歷代漢族王朝傳統(tǒng)開設科舉,從中選拔士人以贏得漢族知識分子的支持。另外科舉考試中還制定了滿不點元、旗人不列鼎甲等防止旗人參加科舉考試與漢人競爭的優(yōu)待政策,在此政策下,終清一朝,除開朝滿漢分榜時期有兩位滿人狀元外,狀元這一最高殊榮全部給了漢人。

袁世凱

奕訢

關天培

左宗棠

李鴻章

曾紀澤

譚嗣同

張之洞

康有為

林則徐

鄧世昌

奕劻

榮祿

劉銘傳

丁汝昌

載灃

徐世昌

劉坤一

盛宣懷

劉永福

岑春煊

曾國藩

僧格林沁

晚清重要官員

重用漢官

清朝為奪取和鞏固對全中國的統(tǒng)治,除起用范文程等人外,在入關過程中先后招降了前明漢族重臣還有洪承疇,將領吳三桂、李成棟、尚可喜、耿仲明及其統(tǒng)領的漢族軍隊。后因其叛亂而由康熙剪除其中三個主要的藩王,被稱為平三藩。帶兵收復臺灣的施瑯也是漢族前明軍官。

晚清的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漢族重臣在平叛太平天國及洋務運動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甲午戰(zhàn)爭后清廷實行新式練軍,亦以漢族官兵為主。其中如袁世凱、留學普魯士學習軍事的段祺瑞、馮國璋、留學日本的王士珍,和黎元洪均在推翻清朝的辛亥革命中起到關鍵作用,并成為后來中華民國北洋政府的核心人物。

剃發(fā)易服

滿族在關外已然推行“剃發(fā)易服”政策。對被征服的漢人一律強令改變發(fā)式、更換服裝,投降的明朝將士也必須剃發(fā)易服,作為臣服的標志。

清兵入關時曾頒發(fā)“剃發(fā)令”,因引起漢人的不滿和反抗,于是公開廢除此令。1645年,清兵進軍江南后攝政王多爾袞提出重新頒發(fā)“剃發(fā)令”。漢族大部分生者都剃發(fā)結辮,改穿滿族衣冠;堅持不愿改換衣冠者要么逃到海外,要么遁入空門,帶發(fā)修行。一直到1912年清朝滅亡后才剪辮。

蒙古政策

清朝對內(nèi)蒙古實行特殊管理。一方面以聯(lián)姻來籠絡蒙古各部首領,以宗室女外嫁各部首領及其子侄。另一方面在政治上實行分而治之的“扎薩克制”,亦即盟旗制度。

按照這種制度,原蒙古各部稱為盟,是內(nèi)蒙古地區(qū)最基本的行政單位,旗設旗長,即“札薩克”,為世襲之職位。旗下設佐、什,受旗長管制。若干相鄰的旗為一盟,盟有盟長,由清廷中央直接任命。盟為監(jiān)察區(qū),不屬行政單位。當時主要有哲里木、昭烏達、錫林郭勒等盟。各盟旗直接對清廷中央負責,受理藩院的管理。另外,在內(nèi)蒙古地區(qū)設熱河都統(tǒng)、察哈爾都統(tǒng)和綏遠副將軍,率軍駐防要地,以加強軍事控制。

清朝統(tǒng)一了蒙古各部后,對蒙古的統(tǒng)治策略是,既要使其不再成為朔方邊患的勢力,又要籠絡其奴隸主們統(tǒng)治蒙古族人民,使蒙古成為清廷統(tǒng)治全國的一支重要軍事力量和帝國北部疆域不設防的屏障。包括在蒙古大力扶植推廣喇嘛教,有效的收服了人心,維護了蒙古地區(qū)安定局面。

西藏政策

清朝對西藏管轄的舉措是冊封制度、駐藏大臣和金瓶掣簽制度。

清朝初年,五世達賴來京朝賀,順治帝隆重接待并正式冊封他為“達賴喇嘛”;后來,康熙帝又冊封五世班禪為“班禪額爾德尼”,并賜以冊印;從此,“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的稱號正式固定下來,以后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jīng)過中央政府冊封成為定制。

1727年,雍正帝在西藏設駐藏大臣,辦理西藏事務;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和班禪共同管理西藏;駐藏大臣的設置,標志著中央政府對西藏管轄的加強。乾隆年間。清廷陸續(xù)頒布《西藏善后章程》和《藏內(nèi)善后章程二十九條》,確定了駐藏大臣與達賴喇嘛共同處理政務的平等地位,鞏固了中央政府對西藏的統(tǒng)治。清廷在西藏改革烏拉、租賦、錢法、貿(mào)易制度;活躍民族貿(mào)易;創(chuàng)報、興學、發(fā)展農(nóng)牧工礦業(yè)和加強交通、郵電事業(yè)的開發(fā)等。

清朝還設置了金瓶掣簽制度。加強了中央政府對達賴、班禪轉(zhuǎn)世的監(jiān)督和任授權力。此乃清王朝改革西藏行政管理體制,確立系統(tǒng)治藏法規(guī)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這一制度一直延續(xù)至今。

西南土司

土司制度是在唐宋時期羈縻州縣制的基礎上發(fā)展而成的,其實質(zhì)是“以土官治土民”,承認各少數(shù)民族的世襲首領地位,給予其官職頭銜并承擔賦役以進行間接統(tǒng)治,朝廷中央的敕詔實際上并沒有能夠得到真正的貫徹。但有些土官以世襲故,恣肆虐殺百姓,為患邊境,“漢民被其摧殘,夷人受其荼毒?!?。

康雍乾時期,國力強盛,中央政府已經(jīng)有足夠的力量加強對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統(tǒng)治。雍正四年(1726年),鄂爾泰大力推行改土歸流政策,即由中央政府選派有一定任期的流官直接管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政務,“改流之法,計擒為上策,兵剿為下策,令其投獻為上策,敕令投獻為下策?!薄爸泼缰?,固應恩威并用”。

回族政策

清代是歷史上回族反抗統(tǒng)治者最頻繁的一個朝代,回民起義“從清朝初年繼續(xù)到它的覆滅的那一天,方告停止”?;刈迦朔纯骨宄蚴嵌喾矫娴?,但清朝推行歧視回族的法律法規(guī),是引發(fā)回族起而反抗的一個重要原因,“清政府對穆斯林,由歧視而壓迫,清律上有若干條文,對穆斯林之犯罪者,特別加重處罪。”“從1762年起,清帝頒發(fā)了歧視他們(回族)的嚴厲的法律,使得回族人在一些情況下所受處罰比同類案件中的漢族人要重得多”。

清廷一方面“回人久隸編,即與百姓元異”,“回豈非民乎”針對普通百姓的法律均可適用于回族,另一方面又誣稱“回民獷悍成習,結黨為匪,僅照常辦理不足示懲”。實際生活中,官府欺壓回民的事屢見不鮮,一些漢族士大夫也頗有感慨,向來地方官偏袒漢民,只要是爭訟斗毆,無論曲直,都是抑壓回民。

外交

外交機構

主詞條:理藩院、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外務部

中西交流

主詞條:西學東漸、東學西漸、中國禮儀之爭、鴉片貿(mào)易

中俄關系

主詞條:雅克薩之戰(zhàn)、《尼布楚條約》、《恰克圖條約》、東北軍民抗擊沙俄入侵之戰(zhàn)、外東北

周邊關系

主詞條:朝鮮王朝、江戶時代、貢榜王朝、鎖國令

簽訂條約

清政府與外國簽訂的平等條約

條約名稱 時間 國家 內(nèi)容

尼布楚條約 1689年 中俄 劃定中俄東段邊界

布連斯奇條約 1727年 中俄 劃定中俄中段邊界

恰克圖條約 1728年 中俄 劃定中俄中段邊界

圖們江中韓界務條款 1909年 中日,日代韓 明確中國對間島(吉林延邊)的領土主權,中韓以圖們江為界

近代清政府與西方國家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一覽

條約名稱 中方簽約人 失地 賠款 時間

中英廣州和約 余保純 — 六百七十萬兩 1841年5月27日

中英南京條約(舊稱江寧條約) 耆英,伊里布 香港島 二千一百萬圓 1842年8月29日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耆英 — 六百七十萬兩 1843年7月22日

中美五口通商章程 耆英 — — 1844年7月3日

中英虎門條約 耆英 — — 1844年10月24日

中法黃埔條約 耆英 — — 1844年10月24日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 麟桂 上海租界 — 1854年7月5日

中俄璦琿條約 奕山 60萬平方公里 — 1858年5月28日

(黑龍江以北)

中俄天津條約 桂良,花沙納 — — 1858年6月13日

中美天津條約 桂良,花沙納 — — 1858年6月18日

中英天津條約 桂良,花沙納 — 四百萬兩 1858年6月26日

中法天津條約 桂良,花沙納 — 二百萬兩 1858年6月27日

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條約 桂良 — — 1858年11月8日

中英北京條約 奕? 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 一千叁百萬兩 1860年10月24日

中法北京條約 奕? — 八百萬兩 1860年10月25日

中俄北京條約 奕? 40萬平方公里 — 1860年11月4日

(烏蘇里江以東,含庫頁島)

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 明誼 44萬平方公里 — 1864年10月7日

(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

中美天津條約續(xù)增條約 蒲安臣 — — 1868年7月28日

中日修好條規(guī) 李鴻章 — — 1871年8月13日

中日北京專條 奕? — 五十萬兩 1874年10月31日

中英煙臺條約 李鴻章 — 二十萬兩 1876年9月13日

中俄伊犁條約 曾紀澤 7萬平方公里 九百萬盧布 1881年2月24日

中法會議簡明條款 李鴻章 — — 1884年11月5日

中日天津條約 李鴻章 — — 1885年4月18日

中法會訂越南條約 李鴻章 — — 1885年6月9日

中英煙臺條約續(xù)增條約 桂良 — — 1885年6月9日

中葡北京條約 奕劻 — — 1887年12月1日

中英會議藏印條約 升泰 — — 1890年3月17日

中美華工條約 楊儒 — — 1894年3月7日

中日馬關條約 李鴻章 3.6萬平方公里 二億兩 1895年4月7日

(臺灣及澎湖列島)

中日遼南條約 李鴻章 贖回遼東半島 叁千萬兩 1895年11月8日

中俄密約 李鴻章 — — 1896年6月3日

中德膠澳租借條約 李鴻章 — — 1896年6月3日

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李鴻章 新界 — 1898年6月9日

(租借九十九年)

辛丑條約 李鴻章 — 十億兩,實際賠付約60% 1901年9月7日

中英續(xù)訂藏印條約 唐紹儀 — — 1904年7月9日

中日滿州善后條約 奕劻 — — 1905年12月22日

又稱《會議東三省事宜正約及附約》 瞿鴻禨

袁世凱

中俄滿洲里界約 宋小濂 1400平方公里 — 1911年12月20日

(額爾古納河北部)

社會

節(jié)慶

清代的歲時節(jié)日風俗很多,它反映了清人社會生活的重要方面。首先是元旦的風俗。農(nóng)歷正月初一是元旦,又稱元日、新年。新年元旦的慶祝活動一般要持續(xù)數(shù)日,清人的記載多為“交賀三日”、“三五日乃止”、“自元日至上元無虛日”之類的語言。大致來說,初一至初五是新年元旦的高潮。元旦風俗豐富多采,是大型的綜合性節(jié)日。上元節(jié)往往要持續(xù)數(shù)天,在北方,大部分地區(qū)從十四日到十六日,歡慶三天,南方的時間要長些,一般是四五天,甚至更長的時間。當然也有些貧瘠地區(qū),只是一兩天。清明與端午清代的清明節(jié)是一個較大的節(jié)日,全國普遍舉行。此外,清代還有填倉、龍頭、春社、文昌會、花朝、三月“上巳”、浴佛、天貺、重陽等重要歲時節(jié)日。

宗族

本百科詞條由網(wǎng)站注冊用戶【 CN106883 】編輯上傳提供,當前頁面所展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nèi)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網(wǎng)站不完全保證內(nèi)容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場。 版權聲明 反饋 我要認領
相關知識文章
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前十排名 最長的朝代有多少年歷史
在中國歷史悠久的歲月長河中,朝代更是零星紛繁。那你知道最長的朝代有多少年歷史?最長的便是周朝了,有近800年的歷史,是歷史上統(tǒng)治時間最長的朝代,除此之外還有商朝、夏朝、漢朝、宋朝、唐朝等,這些朝代都是歷史上最長的朝代。本文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我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排名,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起來詳細了解下。
世界統(tǒng)治時間最長的十大王朝 世界上存在最久的朝代盤點
自秦以降,中國朝代更迭不斷,鮮有如周如此長久的王朝了。那么世界上存在最久的朝代有哪些呢?本文盤點世界統(tǒng)治時間最長的十大王朝,其中包括菊花王朝、所羅門王朝、潘地亞王朝、庫施王朝、西索迪亞王朝、新羅王朝、周王朝、哈布斯堡王朝、奧斯曼王朝、朝鮮王朝等持續(xù)時間最長的王朝,下面請看詳細介紹。
歷史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帝國 世界歷史帝國國土面積排行
判斷一個國家是否齊強大,領土面積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評判標準。本文將盤點世界上十大國土面積最大的帝國,有大英帝國、蒙古帝國、西班牙帝國、俄羅斯帝國、元朝等。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世界歷史十大超級帝國 歷史最強帝國有哪些 大英帝國第一
在世界歷史洪流中,無數(shù)國家來來回回,但真正撼動世界的超級帝國并不多,你覺得歷史最強帝國有哪些呢?MAIGOO小編為大家?guī)砹耸澜鐨v史十大超級帝國,如號稱日不落的大英帝國、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享國405年的漢朝等等,你對這些曾經(jīng)的世界超級帝國怎么看?
盤點世界十大最古老的王朝 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帝國
世界歷史最早誕生文明的國家是埃及,最古老的國家也是埃及。那么除了埃及還有哪些古老的王朝?比如有阿卡德帝國、烏爾第三王朝、夏朝、古巴比倫王朝、商朝等。其中,夏朝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本文將為各位盤點世界十大最古老的王朝,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歷史上十大神秘古國盤點 中國古代神秘消失的古國有哪些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很多神秘的存在,而在中國上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當然也出現(xiàn)過許多神秘的古國,甚至在書本上只留下“憑空消失”的評價,MAIgoo小編今天就為大家?guī)砹酥袊鴼v史上十大神秘古國盤點,包括:良渚古國、巢國、夏朝、古象雄王國、巴國、哀牢國、滇國等,一起來了解下吧。
西域十大古國排名 西域古代有哪些王國 西域36國名稱大全
西域古國,是古絲綢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承載了豐富的歷史與文化。這些古國地處西域,地理位置獨特,曾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例如于闐國、龜茲國、樓蘭國、精絕國、烏孫國等國名揚四海,以其獨特的文化和藝術風格,吸引了無數(shù)商旅和學者。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西域古國?本文就為大家盤點了西域十大古國,一起隨maigoo小編來詳細了解下吧。
五代十國先后順序 五代是哪五個朝代 十國是哪十國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分裂時期,標志著唐朝的滅亡和宋朝的建立之間的過渡。五代十國的形成是由于唐末藩鎮(zhèn)割據(jù)、政治動蕩、軍事力量的崛起與割據(jù)、民族矛盾激化、經(jīng)濟崩潰與社會動蕩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那么,你知道五代十國先后順序嗎?五代是哪五個朝代呢?本文MAIgoo網(wǎng)編就跟大家共同探尋中國古代那段風云變幻的五代十國時期,一同領略那個時代的獨特魅力。
五胡十六國是指哪十六國 北方十六國先后順序一覽
五胡十六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標志著西晉的滅亡和北方多個政權的相繼建立。在此時期,漢地北部和西南部則先后建立了二十多個國家,只有十六個國家實力強勁,所以稱為十六國。其中匈奴、鮮卑、羯(匈奴分支)、羌和氐,構成了北方諸國的主要民族群體,故又稱五胡十六國。那么,你知道五胡十六國是指哪十六國嗎?十六國建立的先后順序是怎樣的?本文MAIgoo網(wǎng)編就跟大家共同探尋中國古代那段風云變幻的五胡十六國時期,一同領略那個時代的獨特魅力。
世界十大神秘消失的古國 世界史上神秘古國排名 世界最神秘的古國盤點
在漫長的人類文明史中,誕生過很多大大小小的古國和高度發(fā)達的文明,其中更是有許多輝煌一時的國度神秘消失,Maigoo小編為大家?guī)砹耸澜缡笊衩叵У墓艊?,包括:亞特蘭蒂斯、良渚古國、夏朝、瑪雅古國、夜郎國、樓蘭古國、高棉帝國等,一起來了解下吧。
盤點蒙古四大汗國 蒙古四大汗國指的是哪些
蒙古四大汗國指什么?1260年到1264年,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相互爭奪蒙古帝國汗位,雙方爆發(fā)了激烈的戰(zhàn)爭,蒙古帝國也分裂成了幾個主要汗國,其中最為人知的就是四大汗國,那么四大汗國分別是那四大呢?他們是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
塞北三朝是哪三朝 塞北三朝實力排名 塞北三朝順序
塞北三朝,是中國歷史上位于塞北地區(qū)的三個重要政權,也是由中國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王朝。這三個政權的建立與發(fā)展,均經(jīng)過長期的民族融合與斗爭,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特色,并成為中華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你知道塞北三朝指的是什么嗎? 塞北三朝哪個朝代的國家實力最強呢?本文MAIgoo網(wǎng)編就為大家解答這些問題,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
盤點世界上現(xiàn)存九大著名王室 當今還保留有皇室的國家
目前世界上的君主立憲制國家與現(xiàn)存的皇室,有日本皇室、西班牙王室、英國王室、挪威王室、丹麥王室、荷蘭王室、泰國王室、沙特阿拉伯王室、比利時王室。本文盤點了世界上現(xiàn)存九大著名皇室,以下是詳細內(nèi)容,一起來看看吧。
世界十大著名的皇室珠寶 這些華麗的珠寶首飾 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
說到王室,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英國王室吧,英國王室是全球最著名的的王室,皇室成員在加冕時用的王冠圣愛德華王冠,是所有英國王冠中最重的。你知道世界上各國王室都有哪些華麗的珠寶首飾嗎?本文盤點了世界十大著名的皇室珠寶,分別是圣愛德華王冠、帝國皇冠、綠寶石皇冠、喬治四世王冠、珍珠淚王冠、約瑟芬貝雕王冠、巴伐利亞皇冠、現(xiàn)代藍寶石王冠、俄國皇冠、大不列顛及愛爾蘭之女王冠等,下面請看詳細介紹。
撥開那些歷史疑云 細數(shù)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宮廷政變
中國歷代封建王朝中,外戚專權的事情頻繁出現(xiàn),而隨之而來的往往就是一場場的血腥宮廷政變。那么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宮廷政變呢?以下是中國十大著名宮廷政變:沙丘之變、周勃救漢、巫蠱之禍、玄武門之變、神龍政變、唐隆政變、甘露之變、壬寅宮變、奪門之變、辛酉政變。
中國宮廷十大貢酒 古代皇宮中的美酒有哪些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的中國,酒文化歷史淵遠悠長,每個朝代皇帝最青睞的酒會被當作皇室貢酒,并一直流傳下去,這是古代釀酒之人最大的榮譽。那么中國古代都有哪些宮廷貢酒呢?下面小編將為大家盤點中國宮廷十大貢酒:九醞春酒、鶴年貢酒、棗集美酒、酃酒、鴻茅酒、羊羔美酒、杏花村汾酒、五加皮酒、菊花酒、同盛金燒酒。
全球最富有十大王室 世界王室財富排行榜 世界上最有錢的王室盤點
在王室與民主可以共存的今天,全世界幸存的王室有數(shù)十個,他們的歷史意義舉足輕重,但論其財富實力,世界上最富有的王室是哪個?本文盤點了一份全球王室財富排名榜,其中有沙特阿拉伯王室、科威特王室、卡塔爾王室、迪拜王室、阿布扎比王室、英國王室、泰國王室等,下面來認識下這些世界最富王室!
中國宮廷十大名菜 盤點古代皇室喜愛的美食
元明以來,宮廷菜主要是指北京宮廷菜,有一部分菜品因其美味而名滿天下,流傳至今。不過現(xiàn)在我們能見到的宮廷菜,主要還是以清朝宮廷菜為主。下面小編將為你盤點中國宮廷十大名菜,有御用佛跳墻、黃燜魚翅、雍親王府燒鹿筋、爆炒鳳舌、荷包里脊、櫻桃肉、百鳥朝鳳、清燉肥鴨、雞里蹦、桂花魚翅。
中國宮廷十大補品 古代皇帝妃子們的補品有哪些
古代皇帝都曾做過長生不老的美夢,并找尋各種“靈丹妙藥”來健補身體。有些并沒有益處,還危害身體,有的則確有良效,并流傳至今。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盤點中國宮廷十大補品,分別是五色藥石、寒食散、大藥、石蛙、海參、魚翅、熊掌、燕窩、鹿茸、人參。
世界十大最會穿衣的王室名人 最會穿搭的王室成員 衣品最好的王妃公主
王室成員的穿搭一直以來都是老百姓們關注的焦點,衣品好的王室名人們也總會給人更好的印象,你覺得最會穿搭的王室成員是哪位呢?Maigoo小編就為大家?guī)砹耸澜缡笞顣┮碌耐跏颐耍ǎ捍靼材韧蹂?、丹麥王儲妃瑪麗、英國凱特王妃、西班牙王后萊蒂齊亞、約旦王后拉尼婭、摩納哥王妃夏琳等等,你最喜歡誰的風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