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息于海拔2700m以下的山地森林中,尤以茂密的原始闊葉林和成熟的次生闊葉林最為喜歡。常活動在山脊平緩、坡度在10°-60°,尤其在20°-30°之間、林下灌木發(fā)達而又不過于稠密的林下地上。
全球僅臺灣本島山地有本物種分布。藍鷴是臺灣特有鳥種。
雄鳥頭頸黑色,羽冠白色,有時雜以黑斑;臉紅色,額部肉冠和臉部肉垂亦為紅色;后頸和頸側藍黑色,具金屬光澤;上背白色,下背、腰及較短的尾上覆羽黑色,具金屬鮮藍色羽緣;肩赤紅色;翅上覆羽及外側次級飛羽黑色,具金屬綠色羽緣;初級飛羽暗棕褐色,次級飛羽和覆羽黑褐色;尾羽中央一對白色,其余尾羽黑色,微綴藍色,第二對尾羽內翈有時也為白色。下體黑褐色,胸及兩脅具金屬暗藍色光澤。雌鳥頭頂至后頸紅褐色,頭上有一短的羽冠,亦為紅褐色,各羽均雜有黑色細小蟲蠹狀斑和具棕黃色羽干紋;背、肩和翅上覆羽亦為紅褐色,但羽中部黑色,且呈‘V’字斑紋;下背、腰和尾上覆羽黑色,密雜以皮黃色蟲蠹狀斑;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暗褐色,初級飛羽具棕色橫斑,次級飛羽具淡褐色或皮黃色橫斑;中央1對尾羽和尾上覆羽同色,但雜有黃色斑點。外側7對尾羽暗栗色,微綴黑色。頦、喉淡褐色,胸紅褐色,其余下體黃褐色,密被黑色‘V’字形斑和細小黑色蟲蠹狀斑。嘴角色,腳和趾紅色,雄鳥具距,顏色為角色。
常單獨活動。通常5:00左右即開始活動,直到19:00左右停止,其中尤以晨、昏最為活躍,中午活動較差,晚上多棲息于樹上?;顒訒r常沿固定的路線進行,久而久之常常形成明顯的“鳥徑”?;顒訒r常常昂首闊步,行動機警,受驚后迅速奔跑,羽冠聳立,尾羽微展,待跑到一定距離后再機警地觀察動向,有時走走停停,四外觀望。藍鷴除善于在地面行走和奔跑外,也能飛翔和跳躍。跳躍時鼓動雙翼作為輔助,但有時也不張翼。疾走時頭前后晃動,尾略向下垂。通常無固有的領域和活動范圍,亦無領域性行為,即使在繁殖期間亦如此。筑巢於大樹的基部或是巖石底層縫隙之中。
發(fā)情時雄鳥額部肉冠和臉部肉垂膨脹通紅,頭頂白色羽冠聳立,頸羽蓬松,常常昂首挺胸,尾羽散開,兩翅下垂,不斷地圍繞雌鳥緩慢地走動,同時邊走邊發(fā)出’pi. . . . Pi . . . pi. . . ’或’ sui. . . sui. . . sui’的叫聲。有時兩翅還上下伸展,也有的時候雄鳥站于突出處或小徑空曠處伸展兩翅,做快速而幅度較小的扇動,尾亦展開如扇。振翅后昂首引頸的發(fā)出’check. . . check . . . check’的連續(xù)叫聲,聲音短而急促,且較尖銳。雌鳥對雄鳥的求偶通常無特殊的行為表現(xiàn),總是靜靜地站在雄鳥一側觀看,偶爾發(fā)出’ng. . . ng. . . ng. . . ’或’gu. . . gu. . . ’的呼應聲。
通常營巢于1100-1500m的原始闊葉林中,偶爾也在混交林中營巢。一般置巢于隱蔽而陰暗的倒木下或巖石間。巢多利用地上凹坑或自己在地面挖一淺坑,內墊以干樹葉、草莖、草根和羽毛即成,結構較為簡陋,呈淺盆狀,大小為直徑26(24-28)cm,深7.5(5-10)cm。
每窩產卵3-7枚,通常間隔2-4天產1枚卵,卵乳白色而微沾淡黃色,大小為51-55.3mm×39.4×43.3mm,平均53.2mm×40.9mm,重41(39-43)g,孵化期27.5(26-29)天(張萬福1993)。
CITES瀕危等級:附錄I 生效年代:1997年
IUCN瀕危等級:易危 生效年代:1996年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等級:一級 生效年代:1989年
藍鷴平均種群密度為0.13只/公頃,最高種群密度(典型棲息地種群密度)為0.18只/公頃。而適宜藍鷴生存的棲息環(huán)境,在臺灣已所剩無幾,藍鷴的生存,已受到了嚴重威脅。藍鷴在1862年被斯溫侯發(fā)現(xiàn)時,在臺灣曾有廣泛的分布和較高的種群數(shù)量。當時整個臺灣島從近海平面到3000m左右的闊葉森林中皆有分布,但近幾十年來,由于臺灣經濟的急速發(fā)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森林被砍伐,土地被開墾,致使藍鷴的棲息生存環(huán)境遭到很大破壞,分布區(qū)域越來越縮小,加之隨著藍鷴越來越珍貴,個人的收藏、捕捉和飼養(yǎng)也隨之加劇,從而更加導致種群的減少。因此當前的首要問題是加強環(huán)境和種群的保護和管理。已列入世界瀕危鳥類名錄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