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目魚最顯著的特征之一是,兩眼完全在頭的一側;另一特征為體色,有眼的一側(靜止時的上面)有顏色,但下面無眼的一側為白色。其他特征為沿背腹緣分別具長形的背、臀鰭。鰈科(Pleuronectidae)100種,一般兩眼位于右側。鮃科(Bothidae)約200種,兩眼均在身體左側。其他主要科有鰨科(Soleidae)和舌鰨科(Cynoglossidae)。比目魚的體型各異,小型種僅長約10公分(4吋),而最大的大西洋大比目魚(Hippoglossus hippoglossus)可長達2公尺(7呎),重325公斤(720磅)。
比目魚又叫鰈魚、板魚、偏口魚,棲息在淺海的沙質海底,捕食小魚蝦。它們特別適于在海床上的底棲生活。由于它們的身體扁平。雙眼同在身體朝上的一側,這一側的顏色與周圍環(huán)境配合得很好;它們身體的朝下一側為白色。比目魚的身體表面有極細密的鱗片。比目魚只有一條背鰭,從頭部幾乎延伸到尾鰭。它們主要生活在溫帶水域,是溫帶海域重要的經濟魚類。
肉質細嫩而潔白,味鮮美而肥腴,補虛益氣,但不宜多食,有動氣作用。
在藥性功效方面,比目魚具有祛風濕、活血通絡等功效。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易被人體吸收,有助于降低血中膽固醇,增強體質。
由于比目魚的兩只眼睛長在一邊。所以在游動的時候需要兩條同類別的魚來辨別方向。一般比目魚都有著成雙成對的含義。后以喻形影不離,或泛指情侶,所以比目魚又被人們看作愛情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