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棲息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干燥林地內(nèi),從次沙漠地帶的干燥草原、熱帶草原林地、巖石地形區(qū)、河流旁的林地、棕櫚樹林到農(nóng)作物區(qū)都是?;顒拥姆秶饕臈⑻幎荚谒磪^(qū)附近。
牡丹鸚鵡屬共有9個種,8種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區(qū),坦桑尼亞北部、賽倫蓋提國家公園、盧旺達(dá)、布隆迪、從籠中逃脫的鳥在各地都有族群,大多棲息於坦桑尼亞、肯尼亞等沿海地區(qū)。灰頭牡丹鸚鵡分布于印度洋,包括馬達(dá)加斯加群島及其附近島嶼。
牡丹鸚鵡屬的鳥類體長13-17厘米,體重40-60克。喙紅色,眼及蠟?zāi)ぐ咨?。頭部黑褐色,頸部有赤黃色的環(huán)帶。上胸淺綠色,背部和翼為綠色,翼端呈黑色,尾綠色,腳灰色。另有棕頭牡丹鸚鵡,頭部棕褐色,俗稱棕頭牡丹。身型矮胖且有一條短尾,喙部相對較大,大部份牡丹鸚鵡都是綠色的,而且人工配種及變種使很多的顏色出現(xiàn)。該屬物種體形較壯,羽色非常美麗,以綠色、紅色居多,這類鸚鵡是鸚鵡中體形最小的一種,甚至比虎皮鸚鵡的體形更小,卻習(xí)慣歸類于中型鸚鵡。
只有一部份的情侶鸚是雌雄二型的(即雌雄的外型有明顯得差異),包括黑領(lǐng)牡丹鸚鵡、灰頭牡丹鸚鵡及黑領(lǐng)牡丹鸚鵡。其余品種都不能夠從外表分辨性別。
牡丹鸚鵡因其深情的天性而得名。牡丹鸚鵡會與伴侶形景不離,相依相偎,而且多是會廝守終生。野生的牡丹鸚鵡生活在熱帶叢林中,常集小群生活,一般在樹洞中營巢繁殖,以各種植物種子、水果、槳果、蔬菜、一些草及種子為食。黑領(lǐng)牡丹鸚鵡亦會食無花果。在非洲南部地區(qū),該鳥常集群危害農(nóng)作物及果園,遭到當(dāng)?shù)剞r(nóng)民驅(qū)趕。
牡丹鸚鵡全年可繁殖,主要繁殖季在2-3月及4-10月。僅雌鳥孵卵,窩卵數(shù)約4-6枚;籠養(yǎng)鳥十分活潑好動,是很健壯的鳥兒,喜愛鳴叫,有時很吵雜,愛啃咬,玩具及新鮮樹枝可酌量提供,除了一般提供的混合種子外,蔬菜水果、谷物等食物的提供可以使它們更健康。壽命約10-15年。
繁殖難度低,適合剛?cè)腴T者做繁殖嘗試,群養(yǎng)繁殖也能有不錯的效果,全年均能繁殖,可提供筑巢所需之稻草、樹枝、樹葉等供它們使用,約在交配后10天會生下第一枚卵,每隔一天下一枚卵,一窩約產(chǎn)4-6枚卵,在6-7天后即可檢查卵有無受精,孵化期約21-23天,30-35天后幼鳥羽毛長成,親鳥有時可能因礦物質(zhì)缺乏而拔幼鳥的羽毛,在雛鳥孵出后的期間宜提供營養(yǎng)且豐富的食物,抓出手養(yǎng)最佳天數(shù)約10-14天,不宜太晚將幼鳥移出巢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