鮟鱇目躄魚科躄魚屬魚類的通稱。有24種,中國產(chǎn)5種。體稍側扁,腹部膨大。頭大,額部常具一凹窩,或無凹窩。眼小,上側位??谳^大,上位,下頜突出。兩頜牙尖銳,排列呈梳狀。鰓孔為一小圓孔,位于胸鰭基部下方或后方。鰓耙退化。頭、體和尾部裸露或被小鱗,或被絨毛狀小棘,還常具肉質須狀突起。尾鰭圓形。為暖水性近岸底層小型魚類,主要產(chǎn)于印度-西太平洋。為熱帶和亞熱帶海魚類,有時個別個體隨暖流達高緯度海域。有些種類體色隨環(huán)境變異。躄魚個體小,皮膚粗糙,不作食用,多作肥料。
鮟鱇目(Lophiiformes)躄魚科(Antennariidae)約60種小型海產(chǎn)魚類的統(tǒng)稱,產(chǎn)于熱帶淺海。體粗壯、笨重、口大,皮上多刺。最大種類體長約30公分(12吋)。也是一種垂釣魚,吻上通常也具有釣竿及其頂端的肉質釣餌,為背鰭第一棘轉化而成,用以誘捕魚類為食。體色花紋多樣,常與周圍環(huán)境混同,有些還能變色。行動緩慢,一般靜伏于海底或以臂狀的胸鰭緩慢爬行。知名的藻躄魚(Histriohistrio),其體色花紋頗似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的馬尾藻。
躄魚屬(Antennarius):鮟鱇目躄魚科的1屬,有24種,通稱躄魚。體稍側扁,腹部膨大。頭大,額部常具一凹窩,或無凹窩。眼小,上側位??谳^大,上位,下頜突出。兩頜牙尖銳,排列呈梳狀。鰓孔為一小圓孔,位于胸鰭基部下方或后方。鰓耙退化。頭、體和尾部裸露或被小鱗,或被絨毛狀小棘,還常具肉質須狀突起。背鰭具3鰭棘,第一和第二鰭棘互相靠近,位于吻部,第一鰭棘又叫吻觸手,第三鰭棘在眼后頭部,鰭條部具12~14鰭條;臀鰭具6~8鰭條,鰭條全部或部分分支;胸鰭較長,具假臂;腹鰭5,近喉位,具4或5不分支鰭條;尾鰭圓形。
躄魚為暖水性近岸底層小型魚類,主要產(chǎn)于印度-西太平洋,北起中國、日本、南至澳大利亞,大西洋西側亦較東側多。為熱帶和亞熱帶海魚類,常潛伏于海灣灘涂、淺海地區(qū)巖礁及珊瑚叢中,以假臂狀胸鰭在海底匍匐爬行,常擺動吻觸手誘食小魚及底棲甲殼動物,遇敵害時腹部即充滿空氣漂浮于水面。大都產(chǎn)浮性卵。有時個別個體隨暖流達高緯度海域。有些種類體色隨環(huán)境變異。中國產(chǎn)5種,即三齒躄魚、毛躄魚、錢斑躄魚、駝背躄魚、黑躄魚。躄魚個體小,皮膚粗糙,不作食用,多作肥料。
英文名:Antennariushispidus
俗名:毛躄魚
產(chǎn)地及產(chǎn)期:分布于印度和太平洋。我國僅見于南海。
體側扁,腹部突出。體被細絨毛狀小棘。頭大。鰓孔小,位于臀狀胸鰭基部下方。背鰭第一鰭棘頂端為一球狀穗,形成吻觸手;第二鰭棘后方的額上有凹窩。臀鰭鰭條7根。體及各鰭具不規(guī)則深色斜紋。暖水性底層魚類。體長一般在110毫米下。棲息于深中達900米。以吻觸手頂端的球狀穗誘捕小魚等為食。
臂魚主要產(chǎn)于西太平洋,南至澳大利亞,北起中國和日本,在大西洋西側的分布比東側多。
躄,在漢語字典里作“跛腳”解,故躄魚又名“跛腳魚”。躄魚生活在熱帶的珊瑚礁或海藻繁茂的海底。與鮟鱇同類,體形和顏色隨周圍環(huán)境改變,很難辨認。躄魚有和鮟鱇相似的觸角,前端有餌樣的皮膚,用它呈8字形搖動,引誘魚上鉤而一口吞下。不大會游水,使用胸鰭和腹鰭行走,樣子很像蛙。大概因此而得名。
躄魚的第一根背鰭棘已特化成"吻觸手",細細長長的,頂端有一塊假餌像是片海藻或蠕蟲,抖動時更像蠕動的多毛類、彈跳中的端腳類,或是正在游動的小魚。當有獵物被誘引上當游過來時,躄魚會不動聲色地只移動它的雙眼盯著獵物,直到游進攻擊范圍時,才快如閃電(約百分之一秒)般地將獵物吞下。
由于躄魚的腹部很有伸縮性,所以它甚至可以舌下比自己還長的食物。
躄魚的第二根背鰭被皮膚覆蓋住,但它第三根卻特別明顯突出,長在頭頂,看來好像是帶了一頂妖怪的帽子,再配上它那擁腫如球,皮膚松垮的外貌,實在不容易認出來竟是條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