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鯢活動在清澈、低溫的溪流或者天然溶洞中,棲息在泥中或者陰暗的巖石縫隙中。一般在水流湍急,水質(zhì)清涼,水草茂盛,石縫和巖洞多的山間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有時也在岸上樹根系間或倒伏的樹干上活動,并選擇有回流的灘口處的洞穴內(nèi)棲息,每個洞穴一般僅有一條。洞的深淺不一,洞口比其身體稍大,洞內(nèi)寬敞,有容其回旋的足夠空間,洞底較為平坦或有細沙。
中國大鯢野生數(shù)量極為稀少,主要在中國的長江、黃河及珠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上支流被發(fā)現(xiàn)。大鯢的分布很廣泛,黃河、長江及珠江中下游及其支流中都有它的蹤跡,遍及北京懷柔、河北、河南、山西、陜西、甘肅、青海、四川、貴州、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和廣西等省、區(qū)。
中國大鯢是現(xiàn)存兩棲類當中,體型最大的一種,一般身長約60-70厘米,體重約5-6千克,最大可達1米以上,分為頭、軀干、四肢及尾4部。頭大而扁平;頭長略大于頭寬,吻端鈍圓;外鼻孔小,略呈橢圓形,近吻端;鼻間距大于吻長的1/2;眼小,背位,無眼瞼;眼間距較寬,約為眼與鼻孔間距離的1.5倍;口裂特大,偏腹位,上唇唇褶在口裂后部清晰,犁骨齒與上領(lǐng)細齒平行排列,齒列正中處微凹;舌大,扁圓形,前端連于口腔底部。軀干部扁平,脅胯間距約為全長的1/3;肋溝10-13;體兩側(cè)各有一條很寬很厚的皮褶。四肢短而粗扁,前肢4指,無爪;第四指外緣有寬厚的緣膜,指長順序為2、1、3、4。后肢5趾,趾長順序為3、4、2、5、1,第3趾最長,趾間微蹼。體表光滑濕潤,富有皮膚腺,受到刺激后能分泌乳白色粘液,頭部背腹面密布成對的疣粒,眼眶周圍疣粒更為密集,排列較為整齊;頭頂中部,上下唇緣及咽喉中部光滑無疣;吻端及頭背之疣粒排列不甚規(guī)側(cè),眼眶下方、口角后及頸側(cè)有成行疣粒,背腹面疣粒較大。
體表皮膚較為光滑,散布有小疣粒,受刺激時能分泌出似花椒味的白漿狀粘液。沿體側(cè)腋胯間有縱行皮膚褶。體色隨棲居環(huán)境色彩而有差異,背面呈棕色、紅棕色、黑棕色等,上面有顏色較深的不規(guī)則斑點,腹面淺褐色或灰白色。它可以用肺呼吸,但由于肺的發(fā)育不完善,因而也象青蛙一樣,需要借助濕潤的皮膚來進行氣體交換,作為輔助呼吸,所以必須生活在水中或水域的附近。從生物進化的觀點來看,它是從水中生活的魚類向真正的陸棲動物演化的一個過渡類型。
白天常藏匿于洞穴內(nèi),頭多向外,便于隨時行動,捕食和避敵,遇驚擾則迅速離洞向深水中游去。傍晚和夜間出來活動和捕食,游泳時四肢緊貼腹部,靠擺動尾部和軀體拍水前進。它在捕食的時候很兇猛,常守候在灘口亂石間,發(fā)現(xiàn)獵物經(jīng)過時,突然張開大嘴囫圇吞下,再送到胃里慢慢消化。
成體的食量很大,食物包括魚、蛙、蟹、蛇、蝦、蚯蚓及水生昆蟲等,有時還吃小鳥和鼠類。有趣的是,它還善于“用計”捕捉一種隱藏在溪中石縫里的石蟹,利用石蟹兩只大螯鉗住東西便不輕易松開的特點,將自己帶有腥味分泌物的尾巴尖伸到石縫之中,誘使石蟹用螯來鉗。一旦發(fā)現(xiàn)石蟹“中計”,便立即將其順勢拉出。
由于新陳代謝緩慢,食物缺少時其耐饑能力很強,有時甚至2-3年不進食都不會餓死。9-10月活動逐漸減少,冬季則深居于洞穴或深水中的大石塊下冬眠,一般長達6個月,直到翌年3月開始活動。不過它入眠不深,受驚時仍能爬動。
大鯢每年5-8月繁殖,它的雄性和雌性在外形上很難區(qū)分,只有在繁殖期通過泄殖孔的不同來辯認,雄性泄殖孔的內(nèi)周有一圈突出的白色乳點,孔的周圍充血紅腫,桔瓣狀的肌肉隆起,雌性泄殖孔的肌肉則是松弛的。大鯢的繁殖以體內(nèi)受精為主,雄性不會鳴叫,兩性也沒有“抱對”和交配行為發(fā)生,但雄性的求偶表現(xiàn)也很引人注目。雄性先是不斷圍繞著雌性游動,時而前行,把尾巴向前彎曲并急速抖動;時而后游,用吻端去觸摸雌性的泄殖腔孔。雄性的這種求偶游戲,竟長達數(shù)小時之久,雌性在雄性的刺激下,終于尾隨在雄性之后,緩緩游動。雄性乘機排出乳白色的精包,徐徐沉落水底,雌性則以泄殖腔的邊唇扣住精包,隨之將精子吸入體內(nèi),儲于輸卵管中,等待著與卵子會合而受精,而精包的膠質(zhì)包膜則被遺棄到體外。
產(chǎn)卵前通常首先由雄性用頭、足和尾部把洞穴做的“產(chǎn)房”清掃干凈后,雌性才住進去。產(chǎn)卵多在夜間進行,雌性一次可產(chǎn)卵400-1500枚,卵為乳黃色,直徑5-8毫米,并形成長達數(shù)米至數(shù)十米不等的念珠狀卵帶,飄浮在水中,有時也成塊粘貼在石壁上。雄性隨即排精,在水中完成受精過程。雌性產(chǎn)完卵后即離開洞穴,卵靠自然溫度孵化。雄性則留在洞穴中負責監(jiān)護,在卵周圍回游和爬動,還常把身體彎曲成半圓形,將卵圍住,或把卵帶纏繞在身上,以防被水沖走和天敵的侵襲。孵化期為30-40天,最多也有長達80天的,隨水溫的不同而變化。
孵出的幼體形狀似蝌蚪,體長為2.8-3厘米,體重0.28-0.3克,體表的背面為淺棕紅色,腹面為淺黃色,全身密布黑色素細胞小點,頭稍向腹面低彎,頭前的上顎吻端有一對外鼻孔,頭前方背側(cè)有一對深黑色的小眼睛,靠近前肢前面的頸部左右兩邊各有三根樹枝狀的外鰓,為呼吸器官,每根鰓枝上長著似絨毛的桃紅色須狀物14-15束,外鰓要待肺形成后才逐漸消失。腹部由于卵黃囊較大,腹腔呈長橢圓形的袋狀,囊內(nèi)積存的卵黃物質(zhì)是其出生后的營養(yǎng)來源。作為運動器官的前后肢都尚未完整,所以在水中不能保持身體的平衡,不活動時就側(cè)臥在水底。但尾比較發(fā)達,可以依靠尾的擺動進行不規(guī)則的運動。幼體生長緩慢,2歲以內(nèi)以植物為食。大鯢的壽命較長,可達50-60歲。
人工飼養(yǎng)大鯢(苗種或成鯢)的疾病防治工作,要按“無病早防,有病早治,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原則進行。
每天換水一次(流動活水更好),及時清池排污是預防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因為人工飼養(yǎng)大鯢疾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一般是在6-10月的高溫時期,這個期間氣溫高,因而水溫高。水溫如果長時間高過25℃,大鯢就不吃東西了,身體餓瘦了,對疾病的抵抗力也降低了,容易生病。所以高溫季節(jié)采取降溫措施預防大鯢(苗種或成鯢)發(fā)病,這就是“無病早防”的辦法。
人工飼養(yǎng)的大鯢,其主要疾病有以下幾種:
(又稱腹水?。?,癥狀:個體浮于水面,行動呆滯,不攝食,眼睛變渾,腹部膨脹。解剖檢查,發(fā)現(xiàn)腹腔積水,肺部發(fā)紅充血。有時肛門部位還可見糞便粘著。因餌料腐爛,水質(zhì)惡化生病,故經(jīng)常換水可預防此病。
治療:發(fā)現(xiàn)后,單獨飼養(yǎng),放淺池水,讓其腹部能著底,以免消耗太多體能,另外還要保證水質(zhì)清新,對于苗種,由于消化功能不強造成此病,停食1-2天。處理得當,眼可復明,腹脹消失,恢復健康。對于成鯢,由于內(nèi)臟感染產(chǎn)生大量腹水,可用1萬單位/公斤體重的劑量卡那霉素肌肉注射。慶大霉素(2萬單位/公斤)、氯霉素、新霉素對此病也均有較好療效。
癥狀:從苗種到成鯢都可發(fā)生這病。外觀表現(xiàn)為身體呈“S”形彎曲,活力減弱,但仍能少量攝食。解剖檢查,除脊椎彎曲外,無明顯異常。發(fā)病的原因可能是缺乏某種礦物質(zhì)或因生理病變造成的。苗種階段發(fā)生這病后,大部分未到成鯢階段就已死亡。成鯢發(fā)生這病后,病體極消瘦,但一般不會馬上死亡。
治療:此病以預防為主,發(fā)病后很難恢復。投餌要多樣化,使大鯢所需的多種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能得到滿足。另外,要改良水質(zhì),使水體里不含重金屬鹽類,因為重金屬鹽類有毒,可刺激大鯢的神經(jīng)和肌肉收縮,造成彎體病。
(又稱皮膚潰爛?。0Y狀:體表有許多油菜籽或綠豆粒大小的白色小點,并逐漸發(fā)展成白色斑塊狀;隨著病情的發(fā)展,白色斑塊進一步腐爛成潰瘍狀,可見到帶紅色的肌肉,尤其是四肢最嚴重。病鯢口腔、尾柄、頭部稍充血。病鯢臥伏于池中不食,不久就死亡。解剖檢查,肝臟腫大,呈紫紅色,胃、腸道充血,心臟失血變淡,肺紫紅色。
治療:每立方米水體用0.1克氟哌酸或用0.2克二氧化氯消毒,或用0.3克強氯精消毒,每天換水,連續(xù)消毒3天。對能吃東西的病鯢,按每公斤鯢體重,每天口服環(huán)丙沙星100毫克和多種維生素150毫克,連續(xù)口服5天。對不能攝食的病鯢,按每公斤鯢體重,肌肉注射慶大霉素1000單位,隔1天后復注1次。注意慶大霉素不能隨意增加用量。對能攝食的病鯢和不能攝食的病鯢,都可采用2-4毫克/升慶大霉素浸泡,每天浸泡4-8小時,泡到病好為止。也可用環(huán)丙沙星或恩諾沙星浸泡,濃度也是采用2-4毫克/升。新霉素、紅霉素、痢特靈對此病也有療效。對潰瘍面大的,用慶大霉素原粉涂抹。
預防:大鯢從外地運入,下池前將大鯢用氟哌酸或環(huán)丙沙星浸泡消毒20-30分鐘,溶液濃度是百萬分之零點五的氟哌酸或環(huán)丙沙星。對相互撕咬受傷的大鯢,要用雙氧水洗傷口,然后用潰瘍靈軟膏涂抹,放在無水搪瓷盆里,過1-2小時后,可放入池中。用紅霉素軟膏涂搽也可。
腐皮病主要由喂食不健康的青蛙和泥鰍而引起。因此,在投喂活鮮餌料如青蛙、泥鰍和活魚時要嚴格消毒。用溶液濃度是百萬分之零點五的環(huán)丙沙星浸泡20分鐘。
病狀:發(fā)病的大鯢全身腫脹,呈充血發(fā)炎的紅斑塊和化膿性潰瘍。病鯢體表常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的紅色腫塊,發(fā)病初期于紅色腫塊中央部位有米粒大小的淺黃色膿泡,并逐漸向周周皮膚組織擴散增大。當膿泡穿破后,便形成較大的潰爛病灶。解剖檢查,肝臟腫大有出血點,腸糜爛,腹水增多。
治療:首先在體表潰瘍處涂抹氯霉素軟膏,同時肌肉注射慶大霉素,連續(xù)注射七天,每天每公斤鯢體重注射15毫克慶大霉素,治愈率達93%。鏈霉素、氟哌酸有療效。用增效聯(lián)胺與卡那霉素內(nèi)服。每公斤大鯢體重用增效聯(lián)胺50毫克埋入魚塊中投飼,連續(xù)5天。同時按每公斤大鯢體重肌肉注射1/3亳升卡那霉素,連續(xù)5天。
預防:每隔10-15天,水體用“魚蝦安”消毒1次。注意在換水、清池過程中,要防止操作時損傷大鯢的皮膚,否則病菌通過體表傷口入侵感染。養(yǎng)殖中若長期不加新水,勢必水質(zhì)惡化,水體中病菌大量繁殖,也容易侵入大鯢傷口。因此,勤換新水,也可預防此病。
(俗稱紅梅斑?。?。癥狀:病鯢體表出現(xiàn)豆粒似的紅斑,呈腫塊狀,有的表皮腐爛(均在紅斑處),患病部位多在背部,尾部,也有少數(shù)在軀干和四肢的。被感染了的大鯢多游出人工筑穴,離群獨游。解剖檢查,心臟、肝、肺無病變。
治療:用紅藥水涂搽大鯢患病部位和用金霉素針劑肌注鯢體,每公斤鯢體重肌注3毫克,連續(xù)注射10天即可治愈?;虬疵苛⒎矫姿w用1克蟾酥和0.8克大黃粉合劑浸泡病鯢15分鐘,連續(xù)7天即可治愈。
預防:因為黃鱔有紅梅斑病,如果把大鯢同患病的黃鱔養(yǎng)在一起,易感染此病。
癥狀:病鯢體表生出棉毛狀的灰白色菌絲,開始時能見灰白色斑點,菌絲繼續(xù)生長長度可達3厘米,如棉花絮在水中呈放射狀,菌絲體清晰可見。嚴重時病鯢行動遲緩,食欲減退,身體消瘦甚至死亡。
治療:對病鯢可用10%高錳酸鉀或10%孔雀石綠涂抹患處,放到陰涼處1-2小時后,再放入水中。過兩天以后,如還有水霉,可再涂1次。另外,也可將病鯢用4毫克/升孔雀石綠浸泡8小時以上。也可將病鯢用10毫克/升孔雀石綠浸泡15-20分鐘,并在患處涂抹1‰孔雀石綠軟膏。對于鰓部和腹部患水霉病的鯢苗,用0.5毫克/升孔雀石綠溶液浸泡2-3分鐘,如果鯢苗在溶液中顯得煩躁狂游,則應降低濃度??嗣惯蜍浉鄬λ共∫灿休^好療效。
大鯢飼養(yǎng)和繁殖的最佳水溫約為20℃,要求水質(zhì)清新。這種條件也適合水霉病生長。因此,大鯢卵的孵化中,如果有受精卵患了水霉病,可將病卵用5-10毫克/升孔雀石綠浸泡10分鐘以后,再將浸泡過的病卵單獨孵化。
預防:搬運和養(yǎng)殖過程中防止大鯢受傷。對于受傷的大鯢,用潰瘍靈軟膏直接涂抹傷處。對于正在孵化的鯢卵,要將未受精的卵帶剪斷剔出。所用剪刀應事先在10%高猛酸鉀溶液里浸泡消毒。孵化工具事先用50克/升食鹽水泡。
(又稱口腔潰爛?。?。癥狀:主要病癥是口腔潰爛,存在兩種類型。一種是病鯢的上、下唇腫大、滲血、潰爛,嚴重的露出上、下頜骨;另一種是嘴唇外表正常,但口腔內(nèi)上腭組織形成大塊蝕斑,并引起嚴重出血。也有的病鯢兩種癥狀均有。病鯢長時間不能進食,體質(zhì)減弱,易引起并發(fā)感染而死亡。
治療:發(fā)現(xiàn)病鯢后,要及時隔離,病情較輕的,可用慶大霉素4毫克/升連續(xù)浸泡10天,可治愈。病情較重的,先用慶大霉素原粉涂抹患處,1-2小時后,再放入環(huán)丙沙星藥液里浸泡,濃度是4毫克/升,每天浸泡8小時,連續(xù)浸泡10天,可治愈。病情嚴重的,除浸泡外,還要注射慶大霉素,劑量是按每公斤病鯢體重1萬單位。此病如果治療及時,治愈率較高。
預防:此病是由患口腔潰爛病的青蛙傳染的,因此在投喂青蛙時,事先要將青蛙嚴格消毒(放入環(huán)丙沙星藥液里浸泡兩小時),最保險的辦法是不投喂有病的青蛙。
癥狀:大鯢患此病初期,尾柄基部至尾部末端,常出現(xiàn)紅色小點或紅色斑塊,周圍皮膚組織充血發(fā)炎,表皮呈灰白色。當病期過長,形成瘡樣病灶。嚴重時患處肌肉組織壞死,尾部骨骼外露,常有暗紅色或淡黃色液體滲出。病鯢停止進食,伏底不動,不久便死。
治療:發(fā)現(xiàn)病鯢后,應及時隔離治療。對病鯢先用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患處(濃度是每立方米加入20克高錳酸鉀),隨后用氯霉素軟膏或紅霉素軟膏涂敷患處,每天一次,連續(xù)7天可治愈。
預防:大鯢本來是常年生活在有流水的深山溪流中,水質(zhì)清潔無污染,但人工飼養(yǎng)水體中常有大量的病菌。當大鯢的皮膚受傷后,病菌就乘虛而入,引起此病。因此,勤換水,可以減少此病發(fā)生。
癥狀:病鯢體質(zhì)消瘦,體表粘液過多,行動呆滯。
治療:寄生在大鯢體內(nèi)的吸蟲有很多種,已報導的有:貴陽擬牛頭吸蟲、無棘吸蟲、東方后槽吸蟲、橢圓大鯢吸蟲、馬邊鯢居吸蟲、沐川鯢居吸蟲、短腸中腸吸蟲。多數(shù)種類寄生在大鯢腸壁的粘膜層,引起腸壁紅腫發(fā)炎,少數(shù)種類寄生在胃里。如果是吸蟲少量寄生,對大鯢影響不大。如果是吸蟲大量寄生,易堵塞腸道,并引起腸胃穿孔。可參考獸醫(yī)治療吸蟲的方法,用吡喹酮、硝硫氰醚等藥物治療。
預防:可用敵百蟲消毒池子(由于大鯢對敵百蟲敏感,可先把大鯢移出,待池子消毒清洗后,再把大鯢移入。)殺死水體里的寄生蟲卵及幼蟲。特別是夏、秋兩季要加強預防,定期在餌料里包埋驅(qū)蟲劑(例如在新鮮豬肝里包埋滅蟲精)以殺死體內(nèi)寄生蟲。對于在野外撈取的青蛙、螺、蚌等都要經(jīng)過消毒后方可投喂(最好是煮熟了投喂)。
癥狀:寄生在大鯢皮下的線蟲,發(fā)病部位在四肢、背部、腹部、尾部,4-5月份在軀干部(尤其是兩側(cè))有線蟲寄生。觸及患部,大鯢有疼痛反應。此時大鯢多不進食,6月以后自然消失。也有線蟲寄生在大鯢腸道的,主要寄生在前腸的肌肉層,線蟲頭部鉆入腸壁,破壞組織,吸取組織營養(yǎng)。還有線蟲寄生在小腸、直腸的。還有寄生在膽囊內(nèi)的線蟲,必要時可投喂適量的驅(qū)蟲藥。
治療:寄生在大鯢體內(nèi)的線蟲有很多種,如城固卷尾線毛細線蟲等。單純患線蟲病,如果寄生蟲數(shù)少,一般不會引起死亡。治療方法可參考獸醫(yī)治療線蟲的方法,用甲苯咪唑、丙硫咪唑等藥物包埋在新鮮豬肝里喂大鯢,達到驅(qū)蟲的效果。
包括人為的受傷,互相咬傷和病菌侵入而引起的皮膚潰爛,可隔離受傷大鯢,每公斤每次注射青霉素5-10萬國際單位,注射次數(shù)根據(jù)病情而定,同時在傷口處涂抹四環(huán)素軟膏、碘酒、紫藥水等。
主要由餌料變質(zhì)、水質(zhì)惡化引起的??杉皶r換水,全池遍灑土霉素0.1-0.2ppm或混拌在人工配合飼料中投喂。
病原體:為癤瘡型點狀產(chǎn)氣單胞桿菌。癥狀及病理變化:患病初期,病體背部皮膚及肌肉組織發(fā)炎,隨著病情的發(fā)展,病灶處隆起,形似膿瘡,用手觸摸,有浮腫的感覺。嚴重時肌肉組織出血,滲出體液,繼而壞死形成膿瘍,解剖時有膿汁流出。另外,有腸道充血發(fā)炎的癥狀。
流行情況:該病主要危害大鯢的幼體和成體。一年四季都有發(fā)生,無明顯的流行季節(jié)。
防治方法:1)在捕撈、運輸、放養(yǎng)等操作過程中應仔細小心,避免鯢體受傷。2)口服氟哌酸,每千克大鯢每天50mg,連喂10天。4)金霉素針劑肌肉注射,0.33ml/kg,連用七天,交輕的可治愈。